資源簡介
3.1 重力與彈力(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舉例說明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表示力的三要素。
2.能說出重力的產生原因,會計算物體的重力。
3掌握重心的概念并能確定重心的位置,能用力的圖示表示重力。
【重點難點】
重點:力的概念、圖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難點: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學法指導】
學生自學課本55至56頁,獨立完成自主學習部分;小組共同完成合作學習部分。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力和力的圖示
1.運動狀態的變化:當一個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發生改變時,就說這個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
2.力
定義 物體與物體之間的
單位 力的單位是 簡稱 符號是
作用效果 ①改變受力物體的 ②使受力物體發生
矢量性 力是矢量,既有 又有
三要素 、方向、
表示方法 ①力的圖示:能表示出力的 、 和作用點 ②力的示意圖:只能表示出力的 和
(二)重力
1.重力的產生: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即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
2.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 成正比,即G= 。
測量:用彈簧測力計 懸掛被測物體,處于 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即為其重力大小
3.重力的方向: 。
4.作用點(重心):物體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從 上看可認為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即為物體的重心.決定物體重心位置的因素)物體的 ;物體的
二、合作學習
1.如圖所示,疊放的物體A、B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體A對物體B的壓力是10 N,試畫出這個力的圖示和示意圖.
2.如圖所示,一個被吊著的均勻球殼,其內部注滿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帶閥門的細出水口。在打開閥門讓水慢慢流出的過程中,球殼與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將會(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變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總結:決定物體重心位置的因素一個是物體的 另一個是物體的
三、當堂檢測
1.[對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多選)下列關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則物體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體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物體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僅取決于力的大小和方向,還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D.力作用在物體上,必定同時出現形變和運動狀態的改變
2.(多選)關于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的方向總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或天平直接測出
C.質量大的物體所受重力可能比質量小的物體所受重力小
D.物體對懸繩的拉力或對支撐面的壓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3.以下關于物體重心位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汽車上的貨物卸下后,汽車的重心位置降低了
B.物體在斜面上下滑時,物體的重心位置相對物體的位置降低了
C.重心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故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D.對于給定的物體,無論其形狀如何變化,其重心位置是不變的
4.一個質量為0.6 kg的物體放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用與斜面平行的、大小為8 N的力F拉著它沿斜面向上運動,如圖所示,畫出拉力和重力的圖示。(g取10 N/kg)
課堂小結
課后作業
班級:____________ 小組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3.1重力與彈力(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形變的概念,并會區分彈性形變和非彈性形變。
2.能說出什么是彈力以及彈力產生的條件,彈力大小的決定因素。
3.通過實驗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
【重點難點】
通過實驗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
【學法指導】
學生閱讀課本56至58頁,自主學習形變定義及分類,彈力定義及產生條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接觸力:物體與物體 發生的相互作用,舉例: 。接觸力按其 性質分為 和 。
2.彈性形變(如圖),請說出或寫出兩種形變的不同。
(1)形變:物體在力的作用下 或 會發生改變。
彈性形變:物體在形變后撤去作用力時 原狀,舉例: 。
非彈性形變:物體在形變后撤去作用力時 原狀,舉例: 。
(2)彈性限度:當形變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體_____________原狀,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
彈力
彈力:發生__________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
彈力的產生條件: ;
4.胡克定律
(1)內容: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的大小F跟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2)公式:__________,其中k為彈簧的_____________,單位:牛頓每米,符號:______。
二、合作學習
胡克定律(閱讀P58圖)
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
設計實驗,如何測量彈簧的形變量?如何測量彈簧彈力的大小?
進行實驗
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實驗,并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序號 1 2 3 4 5 6
鉤碼個數 0 1 2 3 4 5
彈簧彈力F/N
彈簧伸長量X/cm
3.繪制圖像
以F為縱軸,彈簧伸長量X為橫軸建立坐標系,根據上表中數據,描點畫圖。
4.得出結論
(1)內容: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的大小F跟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2)公式:________,其中k為彈簧的_____________,與 有關,單位: 。
三、當堂檢測
1.關于彈力的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兩物體相接觸就一定產生彈力
B.只要兩物體相互吸引就一定產生彈力
C.只要物體發生形變就一定產生彈力
D.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彈力作用
2.如圖所示,一根彈簧的原長為20 cm,豎直懸掛著,當用15 N的力向下拉彈簧時,量得彈簧長25cm.
(1)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多少?
(2)若把它豎立在水平桌面上,用18N的力豎直向下壓時,彈簧此時長多少?
四、課堂小結
五、課后作業 優化探究小本對應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