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他是誰,有哪些功績?一代帝王的千秋霸業第12課 大一統王朝的鞏固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學習目標1.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研讀史料,情景劇表演,結合相關史實,分析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所采取的相關措施及作用;(史料實證、唯物史觀)2.識讀《西漢形勢圖》,感受漢武帝開疆拓土取得的成就;(史料實證、時空觀念)3.感知漢武帝為維護國家統一所作的努力,認識維護和 鞏固國家的統一是中華民族長期的任務。(家國情懷)一、政治大一統——強干弱枝大一統不僅僅是地域上的“大統一”,是指中央加強對國家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統一領導,形成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局面。名詞解釋:大一統一、政治大一統——強干弱枝材料一:而國大者夸州兼郡富,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漢書》任務1:結合教材67頁的相關史事和下面的材料,歸納漢武帝繼位后面臨的問題金縷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后穿用的殮服,以金絲為縷編綴玉片而成 ,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重1100克。材料二: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曲。——《史記》①王國勢力強大,威脅中央②地方豪強兼并土地,危及統一一、政治大一統——強干弱枝王國問題的由來:劉邦建立西漢后,分封了一些諸侯王。他們在王國內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賦,自鑄錢幣,自集軍隊。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西漢郡國并行制景帝削藩漢景帝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平定叛亂后,收回了諸侯國的軍政權力,中央對全國的統治加強。一、政治大一統——強干弱枝任務2:結合材料,想一想漢武帝如何解決王國問題的?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官吏的升降),而藩國自析(分開、分散)。自此以來,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余城。——《漢書》措施:效果:①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 “推恩”建議,下詔諸侯王可將封地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由皇帝制定封號,劃歸臨近的郡管轄。諸侯國越來越多,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二、經濟大一統——鹽鐵官營任務三:閱讀教材,歸納漢武帝在政治上還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措施:效果:②削爵、奪地甚至除國,嚴厲鎮壓他們的叛亂③將一些郡國豪強遷往京師一帶。④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視。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二、經濟大一統——鹽鐵官營 漢武帝畫像漢武帝煩惱:政治穩定了,可是國家還是沒有錢!這可怎么辦才好? 接下來的重點還是得搞錢!漢朝耬車 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行業 措施農業手工業1.經濟發展的表現①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重視興修水利。新修建的六輔渠、白渠等水利工程,提高了糧食的產量。 ②播種工具耬(lóu)車的發明,大大加快了播種速度。紡織、冶煉、 制陶、釀造等手工業進一步發展。二、經濟大一統——鹽鐵官營2.經濟發展的困難材料一 吳以諸侯即山鑄錢,富埒(liè)天子,后卒叛逆。鄧通,大夫也,以鑄錢財過王者。(吳王富等天子,最后發動了叛亂。官員鄧通,以鑄錢發了大財,財過王者。 )——《漢書 食貨志》王材料二 而富商大賈或蹛[zhì]財役貧,轉轂[ɡū]百數(掠奪財富、奴役貧困之人以及大規模運輸物資)......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記·平準書》私人鑄幣、鹽鐵私營、富商大賈控制國家經濟命脈任務四:結合教材69頁的內容和下面圖片,歸納漢武帝在經濟上采取的措施及作用3.經濟管控的措施①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②鹽鐵酒官營;③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 ;④對商人征收車船稅二、經濟大一統——鹽鐵官營作用:這些措施,使中央對經濟的掌控大大加強,國家財政狀況得到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朝堂爭議:漢武帝坐在龍椅上,大臣們分列兩旁。漢武帝:(威嚴地)如今天下初定,但思想繁雜,不利于國家長治久安,眾愛卿有何良策?大臣甲:(上前一步)陛下,臣以為當統一思想,確立主導學說,以加強中央集權。大臣乙:(急忙出列)陛下,先帝們均奉行“無為而治”的政策,諸子百家思想流行已久,貿然統一恐生事端。董仲舒:(緩緩走出)陛下,臣主張罷黜百家,尊崇儒術。以儒學為正統,可統一思想,增強國家凝聚力。同時,可設立太學,培養儒家人才,為國家所用。漢武帝(頻頻點頭)善!此事就依愛卿所言,著手籌備。任務五:觀看情景劇,歸納漢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三、思想大一統——尊崇儒術措施:作用: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議, 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②在長安興辦太學,以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作為教材,培養治國安邦的人才,儒士也進入各級政府機構。從此,儒學成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三、思想大一統——尊崇儒術材料: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 ·董仲舒傳》說說董仲舒建議的內容。你認為漢武帝為什么會接受他的建議?材料研讀由材料我們可以分析得出,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學所宣揚的大一統,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主張為強化皇權提供了理論依據,迎合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因此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見,將儒學作為正統學說。四、疆域大一統——北擊匈奴 漢武帝畫像漢武帝:內部穩定了,國庫充實了,是時候收拾匈奴了!諸位愛卿,誰能領兵為我大漢反擊匈奴?秦末漢初,游牧與漠北草原的匈奴,在首領冒頓(Mòdú)單于的率領下,統一了漠北地區,并不斷南下襲擾。衛青霍去病忠誠奉獻、英勇無畏、堅毅不屈、舍身為國四、疆域大一統——北擊匈奴任務六:觀看視頻,了解漠北戰役,完成表格。四、疆域大一統——北擊匈奴任務七:對比地圖,看一看西漢與秦朝相比,多了哪些地區?河西四郡的設立有什么意義。漢朝疆域向西拓展,在國力強盛的基礎上,漢王朝的影響力遠達邊遠地區,擁有100多個部落的西南夷主動歸附漢朝。漢朝利用帝國體系的凝聚力將這種民族認同感根植于每一個人的心中,在華夏融合的基礎上,漢朝境內的人們逐漸被稱為“漢人”,漢也成為華夏民族的一個別稱。加強了對西域的控制,維護了國家統一課堂小結人物 措施 主要貢獻政治 經濟 思想 軍事秦始皇漢武帝對比秦漢兩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創立大一統中央集權制度統一貨幣度量衡統一文字焚書坑儒蒙恬北擊匈奴、修長城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頒布“推恩令”;找借口削爵、奪地甚至除國統一鑄造五銖錢;鹽鐵酒官營;平抑物價;對商人征收車船稅尊崇儒術、興辦太學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漠北戰役)鞏固了大一統王朝, 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課后活動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儒家的態度有什么不同?這種不同背后有什么相同之處?不同,方式與結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對儒家進行破壞打壓等,結果反而加速秦朝的滅亡。漢武帝以需家為正統,大力發揚儒學,促進了大一統局面的形成。相同:目的都是統一思想,維護統治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一個族群傲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為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直擊中考1.(2023山東東營中考改編)西漢初,諸侯王勢力強大,有的公開反抗朝廷派來的官吏,有的甚至舉兵叛亂。漢武帝為解決這一問題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實施“推恩” B.平定七國之亂C.興辦太學 D.確立察舉制2.漢武帝時期,新修建的六輔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數萬頃,提高了糧食產量。這說明漢武帝時期( )A.打擊豪強地主 B.發展手工業C.注重農業生產 D.鹽鐵酒官營AC直擊中考3.漢朝規定,每年祭祀高祖廟時,諸侯需奉獻黃金資助。漢武帝曾借口諸侯所獻黃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奪去了106個諸侯的爵位。漢武帝的做法 ( )A.抵御了匈奴南下襲擾 B.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C.落實了休養生息政策 D.有助于經濟重心南移4.(2023江蘇蘇州中考)從漢武帝建元五年設置五經博士,儒家經學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專攻經學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時的五十人,逐步遞增,成帝時增加到三千人。出現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舉制度逐步確立C.“推恩”諸侯加強控制 D.儒家經學成為官學BD謝謝觀看第12課 大一統王朝的鞏固教案一、教材分析1.本課立意:本課通過講述漢武帝在政治、經濟、思想、軍事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西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使學生認識到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大一統國家的鞏固和發展。2.子目間邏輯關系: 本課共四目,分別是“削弱地方勢力”“加強經濟管控”“尊崇儒術”“北擊匈奴”。第一目從政治方面講述漢武帝實施“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勢力,基本解決了長期困擾西漢王朝的諸侯王坐大的問題,加強了中央集權。第二目從經濟方面講述朝廷重視農業生產,并將鑄幣、煮鹽、冶鐵、賣酒等經營權收歸國家,加強了中央對社會經濟的掌控。第三目從思想方面講述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確立了儒學為國家的統治思想。第四目從軍事方面講述衛青、霍去病率軍反擊匈奴,使匈奴再無力與西漢對抗,西漢的疆域進一步拓展。漢武帝的這些措施,使西漢王朝出現強盛的局面。四目之間為并列關系,分別從政治、經濟、思想、軍事四個方面,講述了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使得朝廷從總體上加強了對全國的掌控,進一步鞏固了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二、課程標準通過了解西漢“削藩”和尊崇儒術,知道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早期發展的過程;通過了解漢武帝的大一統,知道西漢從建立之初的社會殘破發展到國力強盛的變化及原因。三、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諸侯王和地方豪強的勢力危及西漢王朝的統治,“推恩令”、遷徙豪強等措施的實施,分析漢武帝在政治上采取加強中央集權措施的作用,認識國家統一的重要性。2.認識漢武帝推行的措施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管控,國家財政狀況得到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3.結合史料說明董仲舒提出尊崇儒術的原因,歸納漢武帝尊崇儒術的具體舉措;認識到儒學成為國家的統治思想適應了政治上大一統的需要,影響深遠。4.觀看視頻并敘述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的史事,感悟衛青、霍去病英勇無畏的精神,認識到漢武帝鞏固了大一統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作出的貢獻。四、教學重難點1.重點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2.難點尊崇儒術的原因和影響。五、教學方法:史料研讀法、教師講授法、角色扮演法、小組討論法。六、教學過程導入利用AI技術,讓漢武帝作自我介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拋出問題,引入課題。吾乃漢武帝。繼位以來,面臨諸多艱難。內有諸侯勢力威脅,外有匈奴屢屢犯邊。然吾毫不畏懼,推行推恩令,削弱諸侯。重用衛青、霍去病等將領,抗擊匈奴,使其不敢輕易來犯。興修水利,發展經濟。雖歷經艱難,卻矢志不渝,為大漢之昌盛,全力以赴,終使大漢威名遠揚,國勢強盛,不負祖宗之期望,亦為后世奠定根基。名詞解釋:結合地圖和本課的目錄,解釋大一統,不僅僅是地域上的“大統一”,是指中央加強對國家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統一領導,形成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局面。政治大一統——強干弱枝任務1:結合教材67頁的相關史事和下面的材料,歸納漢武帝繼位后面臨的問題材料一:而國大者夸州兼郡富,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漢書》金縷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后穿用的殮服,以金絲為縷編綴玉片而成 ,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重1100克。學生歸納:①王國勢力強大,威脅中央材料二: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曲。——《史記》學生歸納:②地方豪強兼并土地,危及統一教師補充王國問題的由來:劉邦建立西漢后,分封了一些諸侯王。他們在王國內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賦,自鑄錢幣,自集軍隊。漢景帝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平定叛亂后,收回了諸侯國的軍政權力,中央對全國的統治加強。過渡:想一想,漢武帝繼位后要如何徹底的解決王國問題呢?任務2:結合材料,想一想漢武帝如何解決王國問題的?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官吏的升降),而藩國自析(分開、分散)。自此以來,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余城。——《漢書》措施:①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 “推恩”建議,下詔諸侯王可將封地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由皇帝制定封號,劃歸臨近的郡管轄。作用:諸侯國越來越多,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任務三:閱讀教材,歸納漢武帝在政治上還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措施:②削爵、奪地甚至除國,嚴厲鎮壓他們的叛亂,③將一些郡國豪強遷往京師一帶。④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視,代表朝廷監察州部內的地方官吏、豪強及其子弟,嚴禁他們橫征暴斂、濫用刑罰、結黨營私等。作用: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過渡,漢武帝的煩惱:政治穩定了,可是國家還是沒有錢!這可怎么辦才好? 接下來的重點還是得搞錢!【二】、經濟大一統——鹽鐵官營行業 措施農業手工業根據表格進行歸納概括展示并欣賞西漢的農業工具和手工業作品根據材料,歸納漢武帝時期發展經濟遇到的困難材料一 吳以諸侯即山鑄錢,富埒(liè)天子,后卒叛逆。鄧通,大夫也,以鑄錢財過王者。(吳王富等天子,最后發動了叛亂。官員鄧通,以鑄錢發了大財,財過王者。 )——《漢書 食貨志》王材料二 而富商大賈或蹛[zhì]財役貧,轉轂[ɡū]百數(掠奪財富、奴役貧困之人以及大規模運輸物資)......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記·平準書》學生總結:問題有私人鑄幣、鹽鐵私營、富商大賈控制國家經濟命脈。任務四:結合教材69頁的內容和下面圖片,歸納漢武帝在經濟上采取的措施及作用①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②鹽鐵酒官營;③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 ;④對商人征收車船稅作用:這些措施,使中央對經濟的掌控大大加強,國家財政狀況得到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過渡:政治上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經濟上國家財政也得到了改善,但是漢武帝還有其他的煩惱呢!【三】、思想大一統——尊崇儒術任務五:觀看情景劇,歸納漢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朝堂爭議:漢武帝坐在龍椅上,大臣們分列兩旁。漢武帝:(威嚴地)如今天下初定,但思想繁雜,不利于國家長治久安,眾愛卿有何良策?大臣甲:(上前一步)陛下,臣以為當統一思想,確立主導學說,以加強中央集權。大臣乙:(急忙出列)陛下,先帝們均奉行“無為而治”的政策,諸子百家思想流行已久,貿然統一恐生事端。董仲舒:(緩緩走出)陛下,臣主張罷黜百家,尊崇儒術。以儒學為正統,可統一思想,增強國家凝聚力。同時,可設立太學,培養儒家人才,為國家所用。漢武帝(頻頻點頭)善!此事就依愛卿所言,著手籌備。措施: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議, 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②在長安興辦太學,以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作為教材,培養治國安邦的人才,儒士也進入各級政府機構。作用:從此,儒學成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難點探究:結合材料說說董仲舒建議的內容。你認為漢武帝為什么會接受他的建議?材料: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 ·董仲舒傳》語音素材:吾董仲舒也。新儒學乃融合諸子百家,以儒家為基,強調大一統、天人感應。尊君權,倡道德,為封建統治提供理論支撐,使儒學適應時代,影響深遠,乃吾畢生心血之結晶也。由材料我們可以分析得出,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學所宣揚的大一統,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主張為強化皇權提供了理論依據,迎合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因此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見,將儒學作為正統學說。漢武帝:內部穩定了,國庫充實了,是時候收拾匈奴了!諸位愛卿,誰能領兵為我大漢反擊匈奴?【四】、疆域大一統——北擊匈奴秦末漢初,游牧與漠北草原的匈奴,在首領冒頓(Mòdú)單于的率領下,統一了漠北地區,并不斷南下襲擾。陛下圣鑒:臣衛青,出生卑微,幸蒙陛下知遇之恩,忝列朝堂,每思報效,肝腦涂地,在所不辭。今聞邊疆有警,匈奴犯我大漢疆土,擾我百姓安寧。臣雖不才,愿提虎狼之師,出征遠伐,以衛社稷,以安黎庶。吾乃霍去病,大漢之驃騎將軍。自幼善騎射,十七歲率八百驍騎深入匈奴,斬敵無數,封冠軍侯。后戰河西、征漠北,屢立奇功。吾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此乃吾之志向與擔當。吾以保家衛國為己任,雖死無憾!以上兩則素材為語音版,也可以讓學生嘗試陳述。任務六:觀看視頻,了解漠北戰役,完成表格。任務七:對比地圖,看一看西漢與秦朝相比,多了哪些地區?河西四郡的設立有什么意義。教師歸納:漢朝疆域向西拓展,在國力強盛的基礎上,漢王朝的影響力遠達邊遠地區,擁有100多個部落的西南夷主動歸附漢朝。漢朝利用帝國體系的凝聚力將這種民族認同感根植于每一個人的心中,在華夏融合的基礎上,漢朝境內的人們逐漸被稱為“漢人”,漢也成為華夏民族的一個別稱。河西四郡加強了對西域的控制,維護了國家統一。課堂小結:對比秦漢兩朝鞏固統一的措施課后活動答案:不同,方式與結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對儒家進行破壞打壓等,結果反而加速秦朝的滅亡。漢武帝以需家為正統,大力發揚儒學,促進了大一統局面的形成。相同:目的都是統一思想,維護統治。七、課堂小測1.(2023山東東營中考改編)西漢初,諸侯王勢力強大,有的公開反抗朝廷派來的官吏,有的甚至舉兵叛亂。漢武帝為解決這一問題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A.實施“推恩” B.平定七國之亂C.興辦太學 D.確立察舉制2.漢武帝時期,新修建的六輔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數萬頃,提高了糧食產量。這說明漢武帝時期( C )A.打擊豪強地主 B.發展手工業C.注重農業生產 D.鹽鐵酒官營3.漢朝規定,每年祭祀高祖廟時,諸侯需奉獻黃金資助。漢武帝曾借口諸侯所獻黃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奪去了106個諸侯的爵位。漢武帝的做法 ( B )A.抵御了匈奴南下襲擾 B.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C.落實了休養生息政策 D.有助于經濟重心南移4.(2023江蘇蘇州中考)從漢武帝建元五年設置五經博士,儒家經學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專攻經學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時的五十人,逐步遞增,成帝時增加到三千人。出現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 D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舉制度逐步確立C.“推恩”諸侯加強控制 D.儒家經學成為官學八、教學反思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課 大一統王朝的鞏固教案.docx 漢武帝.mp4 漠北戰役.mp4 第12課 大一統王朝的鞏固.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