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3.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學習目標1、明確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2、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3、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目 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02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01主題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理論成果:注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以后黨形成的思想體系,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包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內。點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主題 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主要 內容 ①轉變工作中心: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②揭示社會主義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補充)③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④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⑤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P36)貢獻 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理論成果:(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之后)含義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題 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主要 內容 ①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②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在的分配制度,③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貢獻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3)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六大以后)主題 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主要 內容 ①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②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③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④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貢獻 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核心內容 “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貢獻 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重要理論 形成時間 主題 貢獻、意義鄧小平理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科學發展觀 十六大以后 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十八大以來 核心內容: “十個明確” “十四個堅持” 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知識整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主要原因(知識延伸)①堅持黨的領導 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 ③堅持人民立場④堅持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⑤堅持正確的改革方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⑥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結合,與國情相融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⑦把握社會發展規律和世界發展大勢,堅持改革開放戰略,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成績和進步的原因領導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基礎 立足基本國情基本路線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根本任務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總體布局 五位一體: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奮斗目標 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②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地位 ①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②是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合時代發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確道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由之路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構成: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內涵:從新的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行動指南補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三次理論飛躍(1)毛澤東思想的創立;(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內涵 ①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③基本經濟制度: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④其他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作用 ①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②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③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本制度保障形成 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內涵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地位 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大精神力量構成 地位 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聯系】 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行動指南)①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集中體現)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堅定道路自信堅定理論自信堅定制度自信堅定文化自信知識整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拓展延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關系(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當前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結晶:它在本質上,就是科學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么主義;它在實踐上,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不是一種有別于科學社會主義的“獨立形態的社會主義”。(2)科學社會主義是“源”,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科學社會主義生出來的“流”。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源”與“流”的關系,離開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鄧小平理論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3.科學發展觀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自信必由之路道路自信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基本經濟制度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根本制度保障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主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部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容、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堅定四個自信)本課小結(2024年高考真題· 浙江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十四屆三中全會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屆三中全會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積極謀劃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由此可見( )①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②改革開放與時俱進,不斷向縱深推進③改革開放完成了對當代中國新情況、新問題的探索④改革開放是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2024年高考真題· 浙江卷)新時代,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從“現代化的遲到國”一躍成為“現代化的視覺中心”,靠的正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靠的正是制度優勢。由此可知( )①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②黨的領導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③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④中特社會主義制度是能夠持續推動國家發展進步的制度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D(2024年高考真題· 湖南卷)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以來,我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從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有力維護公平正義,到頒布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護航人民美好生活……沉甸甸的成績單,詮釋了( )①破除制度障礙是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②偉大改革開放精神的弘揚是實現社會變革的直接動力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價值導向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D某班級同學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為主題進行探究活動。同學們整理的下列材料中,可以作為上述主題論據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③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④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經受了世界變局加快演變、新冠疫情沖擊、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近五年的成就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四個自信”。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堅持“五個必由之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堅定制度自信②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展示中華文化風采——堅定文化自信③構建新型舉國體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堅定道路自信④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發展寫入黨章——堅定理論自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必須堅持自信自立”,繼續推進理論創新,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新時代堅持自信自立要( )①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②秉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自信③抵制各種西方思想的影響,堅定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④堅持在理論創新基礎上不斷推動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