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教學目標1.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類型的產生和演變過程,認識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政治制度的特點。2.運用唯物史觀,分析不同時期西方各國政治制度產生的原因,認識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多樣性,增強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學科核心素養。教學重點: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教學難點:1.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2.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知道西方史發展的階段是如何劃分的嗎?西方史發展的階段分為三個時期,古代即奴隸社會,在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進入了中古時期的封建社會,而在14~16世紀時,向近代過渡為資本主義社會。首先,我們來對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進行了解、認識。二、講授新課(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1.古希臘的城邦制度(1)古希臘的歷史發展線索是從前2000年到前一世紀,分為四個時期,愛琴文明(前2000~1700),對應的是中國的夏商時期;第二個是黑暗時代(前12世紀),對應中國的西周時期;第三個是城邦形成時期(前8世紀到前6世紀),對應中國的春秋時期;最后一個是輝煌時期(前5世紀),對應中國的戰國時期。(2)城邦國家的形成、特點及異同點形成:是在公元前8世紀到前6世紀,隨后古希臘城邦國家快速發展起來。城邦國家的特點:城邦的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不同點:有民主制,貴族制,寡頭制,君主制等多種制度,各自的特點不同。相同點是:城邦公民或多或少享有政治權利。展示古希臘地圖(3)思考一下:城邦有什么作用呢?小國寡民,利于公民直接參政(4)城邦的類型:民主制的典型為雅典;貴族寡頭制的代表為斯巴達。2.雅典(1)梳理雅典的政治制度① 公民大會:產生方式:使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主要職責:是決定國家法律和政策,他們的地位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② 議事會:產生方式:從公民中抽簽產生。主要職責:負責為公民大會準備決議草案,并參與國家日常管理,是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③ 官員:產生方式:由選舉產生,大多一年一任。主要職責:任職時需要接受監督,隨時可以被罷免和審判,各機構的成員④ 陪審法庭:產生方式:由抽簽產生。主要職責:是審理大小案件,是日常的司法機關。材料:(雅典政體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權力交給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國家管理者具有專長,不要求他們具有真知灼見。一個國家應當有既有專業知識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統治者不再是有王的人,不是偶然選中的人,不是攫取財富的人,不是使用強術騙術的人,而是有統治知識的人。——蘇格拉底問題:請結合材料和示意圖,如何對雅典民主政治進行評價?(2)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有兩個方面:(結合材料和示意圖)① 積極方面:為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② 局限性: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但婦女,外邦人和奴隸沒有民主權,民主范圍十分有限;奴隸制度之上的民主;抽簽選舉、輪番而治,可能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公民意識。3.斯巴達“史料閱讀”,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這則史料: (斯巴達的)君王們希望城邦長存,因為他們在臣民中享有應有的榮譽,貴族們樂于在長老院中有一席之地(長老職位本身是對德性的一種獎勵),平民則安于監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選的機會。這是古希臘亞歷士多德在《政治學》中所說。4.古羅馬的政治制度表現、特征(1)古羅馬早期為共和國,實行貴族寡頭制,公元前1世紀末。展示古羅馬地圖(2)羅馬帝國表現:建立帝制(君主專制獨裁);皇帝掌控羅馬國家的全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軍隊聽命于皇帝,是實行獨裁統治的重要工具。政治體制為元首制。政治制度的特征:集權,實行獨裁統治,具有濃厚的寡頭政治特征。羅馬的“元首制”始于公元前27年,終止于公元287年。5.雅典、斯巴達、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有何異同?(1)相同點:①奴隸制下,公民都是少數,婦女、外邦人和奴隸無參政資格;②公民政治,公民有一定民主權利,強調公民對國家負責的公民意識;③機構設置上體現一定分權思想。(2)不同點:①雅典是直接民主制的典型;②斯巴達與羅馬同為貴族寡頭政治,但斯巴達為君主制,羅馬為共和制。(二)中古歐的封建制度材料:中世紀的封建割據狀態意味著貴族之間無休止的戰爭和社會秩序的混亂,不利于工商業的發展,因此新興資產階級樂意使用財力支持君主去與封建勢力做斗爭。封建政府為了維持常備軍和龐大的官僚機構,不得不獎勵工商業發展和殖民擴張活動,這在客觀上對處于幼稚狀態的資本主義經濟起了扶植和保護作用......當資產階級的勢力進一步發展起來后,必然與專制王權徹底決裂。——摘編自劉祚昌主編《世界史 近代史編》(上卷)問題:請同學同學們結合材料并翻閱書籍,看看能不能找出中古西歐政治的特點?1.中古西歐政治的特點前期:①封君封臣制度下政治分裂,王權較弱;②王權與教權長期并立,教權高于王權。后期:英法等國出現議會君主制和等級君主制,王權逐步強化。2.英法等國出現等級君主制的原因? 有同學知道嗎?原因有3點: ①工商業發展; ②強化王權的需要; ③自治城市興起,市民階層壯大;3.英法等國出現等級君主制有什么的作用呢?他也有3個作用:如下 ①推動工商業發展; ②利于強化王權; ③推動統一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過渡】16-18世紀,資產階級逐漸壯大,他們通過革命和改革,對專制王權與封建制度發起攻擊,最終確立了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其中以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聯邦共和制和法國共和制最為典型。(三)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1.概念解析(1)直接民主是什么意思呢?①直接民主指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而不需要選出議員代表自己參政議政,如雅典民主制,新中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②直接民主制充分保證公民的民主權利,但不同政治素養的人具有相同參政權力,易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誤用,形成多數人的暴政;(2)間接民主是什么意思?③代議制是一種間接民主,是指公民選出議員代表自己參政議政。④間接民主為專業人士治國,避免多數人暴政。2.英國君主立憲制材料:(英國)開始了產業革命,這一革命把經濟力量的重心完全轉移了?!?830年的資產階級,同前一世紀的資產階級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貴族手中并且被貴族用來抵制新工業資產階級的野心的政治權力,已經同新的經濟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須同貴族進行一次新的斗爭。——[德]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英文版導言問題:請同學們結合材料及教材,我們先來看一下英國政治權力轉移的過程?(1)英國政治權力轉移的過程①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議會主權,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國王權力受到議會、法律制約,但仍有行政權,可以領導政府,任命內閣。②伴隨18、19世紀責任內閣制逐步形成,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國王逐漸“統而不治”。③19世紀三次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工人階級、成年男性相繼獲得選舉權,權力不斷下移。(2)英國政治的特點,同學們知道多少呢?他有四個特征,如下①創新性:創新了許多現代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責任內閣制、兩黨制、議會制。②延續性:英國現代政治制度是英國中世紀政治制度的延伸和發展,如議會制、君主制。③漸進性:許多制度以漸變方式逐步確立和完善。如責任內閣制,議會改革,選舉權逐步擴大。④妥協性:“光榮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新貴族與封建貴族之間的妥協。(3)“分權制衡”這個詞大家不陌生吧?那我們來一起看看英國是如何體現分權制衡的?①內閣對議會負責,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并上臺組閣;議會監督內閣,可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解散內閣。②首相也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3.美國共和制(1)美國建國之初實行松散的邦聯體制:具體是指:邦聯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獨立性,享有征稅、征兵和發行紙幣的權力,邦聯政府 無力維護美國的政治、經濟利益。(2)美國1787年憲法:(這個憲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我們上面說到的:分權制衡)①聯邦制:聯邦政府對外代表國家主權,擁有憲法明確規定的權力,各州擁有一定自治權。②三權分立:國會、總統、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行政、司法,分權制衡。(展示示意圖:三權分立)4.法國共和制(1)法國艱難的共和之路總結:法國共和制的確立經歷了長期過程。1870年,法國建立第三共和國,1875年“一票共和”,通過新憲法。(2)法國1875年憲法是如何體現分權制衡的?①總統掌握行政權,任期七年,可連選連任,可任命內閣,經參議院同意可解散眾議院。②國會掌握立法權,選舉產生總統,總統任命的內閣對議會負責,總統的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課堂總結:近代以來,西方國家在資產階級的引導下,政治制度朝著更加民主的方向發展,部分實現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時的理想,但它仍有歷史局限,如英國婦女長期沒有選舉權,美國因為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憲法中也一度承認了黑人奴隸的合法地位。此時的資本主義 民主政治制度還并未發展成熟,等到經過19-20世紀的多次改革和革命之后,西方政治制度才最終走向完善和穩定。國家制度是各國歷史發展的產物,不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它的產生與發展必須適合本國本民族的現實情況與理念的發展。政治制度離不開經濟基礎的支持,從古代民主到中世紀封建專制再到近代民主轉變的背后,是西方世界生產力的逐漸發展。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制度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獨特性,我們應該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傳統,政治文明應該是多樣。(展示框架圖和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