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誰悲失路之人——《琵琶行(并序)》教學設計【教材分析】《琵琶行(并序)》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詩描述了琵琶女高超的彈奏技藝,借其不幸的身世經歷,揭露了封建社會對底層人民的壓迫、欺凌,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心和對百姓的深切同情。同時,詩人由琵琶女的凄慘身世聯想自身遭遇,抒發了無辜被貶、抱負難成的悲怨、憤懣之情。學生應通過詩歌語言的賞析層層解讀詩歌所含“五悲”。【設計理念】經過初高中語文學習后,已基本具備詩歌鑒賞能力和文本概括能力,對詩歌語言和內容能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因此本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主分析、主動交流。但學生對詩歌背景或有不解,對詩文的情感和主旨的把握也常浮于表面,所以亦需教師及時地補充和引導。所設計的兩課時主要環節皆為學生自由闡明觀點,輔之教師點評、補充。此外,第一課時在文本分析后適當加入背景資料,以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兩位關鍵人物的人生遭遇;第二課時學生交流后,加之教師理解和師生總結,便于完善師生討論結果,使其更成系統。【教學目標】1.能讀準字音,了解字詞義,理順詩歌內容并背誦;2.能通過朗讀,品味無聲語言刻畫有聲音樂的魅力,體會音樂中的意境;3.能了解白居易詩歌的創作主張,歸納其語言的風格和特色;4.能多角度賞析詩歌所含“悲情”。【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分析琵琶女的形象和人生遭遇;2.鑒賞詩人描寫音樂的語言,把握語言的藝術魅力。二、教學難點1.多角度、由淺至深地分析詩歌所體現的“五悲”;2.深入理解白居易的詩歌創作主張。【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PPT)【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法、文本細讀法、朗讀法【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同學們,唐宣宗李忱曾寫詩悼念一位大詩人,他稱“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你們知道這位大詩人是誰嗎?(預設通過預習,學生皆可回答“白居易”)今天我們就走進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看看這篇胡兒都能吟唱的千古佳作妙在何處。【設計意圖】以問答導入,集中學生注意力,同時通過李忱的評價側面說明白居易兩篇佳作的魅力,吸引學生走進文本。二、詩題解析——何為“行”“并序”李忱詩所說“胡兒能唱《琵琶》篇”中的《琵琶》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琵琶行(并序)》,那為何兩處的篇名不同呢?“行”是什么?“并序”又是什么?知識拓展:1.歌行是古代漢族詩歌體裁之一,屬樂府詩一類,漢魏以后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南朝宋的鮑照在樂府詩基礎上創造了以七言體為主的歌行體。鮑照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現,可說是這種體裁正式形成的標志。其音節、格律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明代文學家徐師曾在《詩體明辨》中對“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釋:“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初中時所學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屬于歌行體。此外,李白的《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皆為歌行體佳作。2. “并”有“連”“附”的含義。“并序”一般出現在題目中。其內容介紹與詩文密切相關的人、事、物。教師理解:《琵琶行(并序)》是以歌行體的形式描寫了與琵琶相關的內容,并在詩文前做小序說明人、事、物。我們在鑒賞詩歌語言藝術時要注意結合“歌行體”的特點,在理解詩歌內容時則可結合小序幫助自己更準確、簡潔地概括。【設計意圖】重溫初中所學“歌行體”知識,加深印象,同時引導學生結合詩歌體裁特點和小序內容更快速、準確地理解。三、初讀感知——了解內容,把握情感1.經過課前的預習,請快速回答兩個問題:《琵琶行》是詩人寫給誰的?從文章中找出一句話說明詩人為什么要寫這篇《琵琶行》?教師理解:《琵琶行》是詩人贈給江上偶遇的琵琶女的。因為聽了她彈的琵琶曲以及她自敘的身世經歷,詩人聯系到自己的遭遇,發出“同是天下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所以寫詩歌以贈之。(板書:白居易、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設計意圖】用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找出全文關鍵人物和他們的共同之處。2.給學生8分鐘時間自由閱讀全文(包括小序),用簡單地語言分別從詩人和琵琶女的角度概括詩歌內容,盡可能用文章中的詞句。后進行同桌討論。教師理解:白居易角度,分別有三事——送客聞聲、嘆息憶己、重溫落淚。琵琶女角度,亦有三事——遮面快彈、斂容自敘、再坐更彈。(依次板書)學生一般很難直接簡潔地概括,往往長篇大論,所以在傾聽學生回答后,要引導他們一步步刪去枝節,保留主干部分,最終在師生合作后得出上述結論,若有更合適的表達也可更換,盡可能選擇學生的恰當回答。【設計意圖】從兩位關鍵人物的角度去研究詩文內容,有利于對比兩者形象、情感的異同;教師引導學生得出更佳答案,既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也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和尊重。3.小序中,詩人說自己“因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謫遷之意,因為長句”,讀完整首詩,你認為作者的情感是怎樣的,從文章中找出證據說明你的觀點。教師理解:整體而言,詩歌的情感是悲哀的,帶有怨恨的。從文章最后一句“司馬青衫濕”很容易就可看出悲。由于經歷不同、時代不同,學生回答時或許能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但通過之前所學的鑒賞技巧,一般情況下學生讀到的情感應該都是偏向消極的,若無太大偏差,除“悲”“怨”“恨”之外,也當認可學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但此處只為初讀感受,并不作深入解讀,而是在后面學習中,通過人物形象、環境、樂曲聲等的語言描寫進一步體會情感。【設計意圖】了解學生的初讀感受,引導他們從語言中體會情感,而非主觀臆斷。四、人物分析——為何“同是天涯淪落人”1.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細讀文本選段,分小組賞析人物:第一組和第二組細讀文章第三段——琵琶女斂容自敘——以及小序,找出琵琶女的形象和身世經歷,并以文中語句佐證觀點;第三組和第四組細讀文章第四段——詩人嘆息憶己——以及小序,找出詩人的近況遭遇,并以文中語句佐證觀點。【設計意圖】分小組、分任務避免了相似環節和行為的重復,又有利于在兩組之間找異同,有比較有競爭,給予學生研究動力。2.分享交流琵琶女的形象和身世經歷,注意語言表達的流暢和簡潔。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所找語句,及時糾正錯誤讀音、斷句等,并在最后作補充或總結。教師理解:①琵琶女來自京城,后嫁人,現居空船于潯陽江。“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和后文“老大嫁作商人婦”“去來江口守空船”可見其居住地的變遷,自京城至潯陽。②琵琶女琵琶彈得極妙,有才華。“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可看出,同時前文描寫她的琵琶聲也可看出她的琵琶彈得極好。結合小序中“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可見其師承名門,技藝自然絕妙。③琵琶女長得很美麗,年輕時常和貴游子弟玩樂,生活很奢侈,但年老色衰后只能嫁給重利輕別離的商人。“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可見其年輕貌美時生活的奢侈,受人追捧和傾慕。而“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則可發現當年老色衰后,即便琵琶技藝仍在,但也不再有貴族子弟的贈禮和追捧,而是逐漸被人拋棄,最后委身商人,但商人也并不是真心疼愛、欣賞她,而是重利輕情,不顧她的感受。(此處補充唐朝時倡女的社會地位:雖然唐朝樂舞文化繁榮興盛,歌舞藝妓云云,但地位低下,命運悲慘,沒有人的尊嚴,完全供他人娛樂,為佐宴之物,更甚者,她們隨時都有可能喪身權貴。)④琵琶女曾經的生活是歡樂、熱鬧的,但年老后則是孤單、寂寞的。“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可見當年歡樂,而“弟走從軍阿姨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說明她是獨身一人,親人不在身邊,丈夫也為利益拋下她,可見其孤寂。⑤琵琶女是端莊知禮的,矜持的。“整頓衣裳起斂容”和前文“猶抱琵琶半遮面”可看出。聯系年輕時與貴族子弟日日歡樂的生活,有兩種理解,一是琵琶女即便是年輕時也不是我們所說的“風塵女子”,而是潔身自好的;一是隨著境遇的變化她的性格也從開放、大方轉向端莊矜持。(可留空讓學生課后思考)⑥總結:琵琶女的人生變化有三,一是年歲增長,外貌變化,從年輕貌美到年老色衰;二是居住地變化,從京城到潯陽;三是生活變化,從受人追捧、日日歡樂到江口守空船,形單影只,無人關心。但琵琶女仍有不變的,一是始終擁有高超的琵琶技藝,二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今,都是處于社會底層,被人玩樂的。【設計意圖】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空間,引導學生從文本語句中把握人物的形象和人生境遇變化,通過補充適當背景材料,促使學生更深入了解琵琶女。3.結合上述分享的內容,說一說引起琵琶女人生境遇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師理解:除了親人不再,年色衰老以外,主要還是社會原因。是社會對倡女的冷落、輕視 造成了琵琶女人生的凄涼。琵琶女的遭遇也代表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疾苦。【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一個人看向一個群體,深入思考造成苦難的原因。4.分享交流詩人的近況遭遇,注意語言表達的流暢和簡潔。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所找語句,及時糾正錯誤讀音、斷句等,并在最后作補充或總結。教師理解:①詩人從帝都被貶至潯陽,且身體不佳。“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和小序中“元和九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可看出。②詩人有極高的音樂鑒賞力和藝術情操,十分追求藝術享受。“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以及小序中“錚錚然有京都聲”可見詩人對音樂的要求很高,從中也不難推測出他在京城的生活應當是絲竹不絕的,他應是身處上層社會的,在那個時代能享受好的音樂也象征著權力和地位。(此處補充背景:唐朝樂舞繼承發揚傳統文化,胸懷博大,兼蓄并收,形成了繼西周、西漢之后的第三個高峰時期。貞觀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昌盛,天下太平。唐太宗曰:“天下無事,方欲建禮作樂,偃武修文”。雖整個時代各個階層都受樂舞文化的影響,但最明顯的還是上層社會的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他們對樂舞的要求極高,他們欣賞的樂舞通常都是最好最妙的。)③詩人從酒樂相伴不絕的歡樂奢華生活轉為有酒無樂的凄涼貧苦生活。“潯陽地僻無音樂”“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往往取酒還獨傾”可見其有酒無樂的凄苦,不難聯想到詩人身處京城時截然不同的生活。“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通過居住地的環境體現自己的貧苦、凄苦和無權無勢。④詩人從高朋滿座,推杯換盞的生活轉為取酒獨傾,少有人陪的生活。“往往取酒還獨傾”以及前文送客時“醉不成歡慘將別”,可見詩人貶謫期間基本處于獨身一人的狀態,鮮有知己,而相應的,身處京城時,白居易位高權重且文采斐然,自然是高朋滿座,其樂融融。⑤詩人空有才華和抱負卻不被賞識。白居易貶謫期間寫此佳作就足見其才華,但在這僻遠之地,卻難有人賞識。(此處補充詩人貶謫背景: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場身死,裴度受了重傷。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靜,不急于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書力主嚴緝兇手,以肅法紀。可是那些掌權者非但不褒獎他熱心國事,反而說他是東宮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于是被貶謫為州刺史。王涯說他母親是看花的時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于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他得罪的原因還是諷喻詩。)⑥總結:詩人的人生變化有三,一是從昔日為官被重用和認可到貶謫江州不被賞識;二是居住地變化,從京城到潯陽;三是生活變化,從高朋滿座,被人擁護到孤身臥病,鮮有知己。但詩人也有不變的,一是始終對音樂、藝術保有極高追求,二是才華洋溢,文采斐然。【設計意圖】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空間,引導學生從文本語句中把握人物的形象和人生境遇變化,通過補充適當背景材料,促使學生更深入了解白居易。5.結合上述分享的內容,說一說引起詩人人生遭遇的原因是什么?教師理解:相對琵琶女而言,詩人是當時上層社會的代表,但他的悲苦也來自于社會,當時互相傾軋、仕途險惡的政治環境使得白居易抱負難現,且深受官場對立勢力的壓迫。【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一個人看向一個群體,深入思考造成苦難的原因。6.綜合兩組同學的分享,一起探討詩人為何說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有什么相似之處嗎?詩人又為何濃墨重彩地寫這位琵琶女?教師理解:詩人和琵琶女雖身處不同階層,但人生遭遇卻有很多相似之處。①居住地都從京城搬遷至潯陽,從繁華之都到了僻遠小城。②都從受人欣賞、追捧到空有才華無人賞識。白居易文采猶在、抱負仍存卻已不被朝廷重用,而琵琶女技藝仍在卻無人欣賞。③都從朋友甚多到孤身一人。琵琶女昔日生活歡聲笑語,身邊少男少女眾多,白居易也是高朋滿座,而至今則一人門前冷落鞍馬稀,江口守空船,一人往往取酒還獨傾。④詩人除了與琵琶女境遇相似,意圖借琵琶女的遭遇抒發自己的悲情之外,也是因為詩人的詩歌理念,關注中下階層的生活,揭露社會的黑暗。(此處補充白居易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設計意圖】師生共同小結,深入理解“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意。五、作業1.完成本課基礎知識練習,讀準字音,了解字義。2.背誦第三四兩段。3.自主賞析文章描寫音樂聲的語句,做好旁批。【設計意圖】作業一鞏固學生基礎知識,作業二促使學生回顧課堂內容,作業三引導學生品味白詩語言,并為第二課時內容作準備。第二課時一、導入1.PPT展示琵琶女的形象和生活變化的關鍵詞(矜持,京城——潯陽,琵琶技藝高超,年輕貌美——年老色衰,貴族子弟爭相討好——委身商人守空船)請學生齊背第三段琵琶女自敘經歷,教師關注學生的神態和口型大致把握學生課后背誦情況。【設計意圖】既幫助教師檢查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又體現學生對上一節課課堂內容的掌握程度,同時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2.上節課我們重點分析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含義,此句后,詩人說“相逢何必曾相識”,那是什么讓詩人和琵琶女相識?(基本上學生應能答出“琵琶聲”“音樂”等)音樂有聲,文字無聲,可詩人卻用無聲的文字描繪出了有聲的音樂,今天我們就走進文字,來品品這優美的琵琶聲和無聲勝有聲的語言。(板書:琴聲)【設計意圖】聯系上節課的內容作過渡,同時強調本節課學習對象是語言。二、研讀選段——析琵琶之聲,品情感之變1.請學生齊聲朗讀“轉軸撥弦三兩聲”至“四弦一聲如裂帛”,注意通過語速的快慢、語氣的緩急、語調的抑揚和語音的輕重表現琵琶聲的變化。(如有必要可讀兩遍,教師正確評價)【設計意圖】通過朗讀感受語言之美,使學生盡快進入文本語言。2.給學生3分鐘進行四人小組內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對本段描寫音樂的語言的感受和解析,小組討論并整合出最佳觀點,推選一人擇一角度發言。(預設學生對每一句都有話可說,故教師應事先對每一句做賞析)教師理解:①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詩人是從此開始描寫音樂,琵琶女是一個演奏的高手,她能通過簡單地撥弦訴說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則是一個聽曲、察情的能手,他在未聞曲聲時就已體會到曲終暗含的哀情。此句也為整段樂曲聲和整首詩歌的情感定下基調。②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運用疊詞“弦弦”“聲聲”“續續”表現出樂曲聲的纏綿、回環,體現情感的哀怨。又對琵琶女的動作、神態進行描寫,表現出她的愁容。“似訴平生不得意”“說盡心中無限事”也說明樂曲與情感的高度凝合。③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綠腰》。前半句用四個動詞“攏”“捻”“抹”“挑”形象地表現出琵琶女彈奏時手指的靈活,動作的嫻熟自然,體現其琵琶技藝之高超。后半句選擇《霓裳》《綠腰》兩曲,與小序中提及的“京都聲”相對,也為后文琵琶女的身世做鋪墊,來自京城自然是彈奏宮廷樂曲,另一方面,也是為詩人的情感變化做鋪墊。詩人此時遠離京城,臥病偏遠小城,但仍保有對音樂的極高追求,故一聽到“京都聲”便被吸引,從“恬然自安”慢慢轉向哀愁、悲苦,來自京城的樂曲讓他重拾自己的理想抱負,現實的無奈和悲苦無疑給他沉重一擊。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運用疊詞“嘈嘈”“切切”“嘈嘈切切”擬聲,又通過比喻,以“急雨”“私語”“大珠小珠落玉盤”摹態,將聽覺形象與視覺形象緊密結合,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樂曲旋律的交錯變化,化無形的音樂為有形,化抽纖為具體。既寫出樂曲的清脆流暢,又體現琵琶女的技藝高超。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第一句前后半句對仗工整,前半句描摹曲聲如花底婉轉流暢的鳥鳴,與前文“嘈嘈切切”相合,表現樂曲的清脆流暢;后半句曲聲一轉,變為低沉阻塞,如泉流冰下,聲音被阻隔一般嗚咽斷續。第二句前后半句運用頂真,且一個“聲暫歇”與前面“幽咽”“凝絕”相映,更與后文“幽愁暗生”相對。⑥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從琴聲和演奏上說,這是對前文“聲暫歇”的高度贊賞,從情感體驗上說,“無聲”是從前面的平靜轉向哀愁、消極,同時更像是在積蓄力量,等待情感的爆發,為下一句的激昂做鋪墊。⑦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將無形的音樂化為有形的畫面,予人無限想象。此句既是曲聲的轉折,轉向高潮,又是情感的轉折,在積蓄、醞釀中,哀愁和悲怨越來越深厚,終至前面爆發。這是琵琶女怨恨的爆發,亦是詩人滿腔愁情和憤懣的集中體現。⑧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樂曲和情感都才到高潮,便戛然而止。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并沒有消失,留給人的是悵然若失和無限悲情。弦聲如裂帛,更列的是人心,此時兩人的內心哀情已達頂峰,甚至可能撕心裂肺。⑨總結:詩人運用比喻、對仗、頂真、疊詞等手法,將無形的音樂有形化,將聽覺與視覺緊密結合,通過樂曲的抑揚表現琵琶女和自身情感的起伏變化。【設計意圖】給予學生時間充分討論,學會小組討論,學會觀點整理和分享,同時以學生體會、感悟為主,教師補充為輔,更利于他們感受語言的魅力,且幫助記憶文本語言。3.詩人說“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心中不得意”又說“說盡心中無限事”,說明琵琶聲的變化也是彈琴者自身情感的變化,請學生根據之前同學們的分析并結合最后一段“凄凄不似向前聲”,理一理琵琶聲的變化,并思考琵琶女的心情變化過程。教師理解:琵琶聲從“清脆流暢”轉向“低沉阻塞”到最后“高昂激烈”,卻在高潮處戛然而止,悄然無聲,讓人身心為之一振,所思頗多。琵琶女的心境也隨之變化,從最初的“平靜”到慢慢轉向“哀傷”“哀愁”,到最后抑制不住的“怨恨”“憤怒”,情緒爆發,但也隨著曲聲終結,再次將悲怨憋回心底,“沉吟”“斂容”。而當琵琶女自敘身世以后,更坐再彈的時候,琴聲變成“凄凄”卻不似之前的“幽愁”,此時琵琶女的心情或許是在大悲過后對世事的無奈和被迫的接受,但又掩飾不住自己無限的哀傷和悲苦。(PPT展示琴聲和情感的變化)【設計意圖】由曲及情,在賞析語言的藝術魅力之后,帶領學生品味語言表情達意的魅力。4.請學生再次齊聲朗讀,通過語音、語調、語氣的變化更明顯地表現出琵琶聲的變化和琵琶女情感的轉變。【設計意圖】分析語言后再次朗讀,與分析前的初次朗讀做比較,一般而言此次朗讀效果會更好,這使學生既及時鞏固了所學內容,又增長了朗讀的信心和興趣。三、研讀選句——關注江、月意象,體會環境之悲涼1.樂曲終了,“四弦一聲如裂帛”,讓人身心為之一振,而后詩人將筆墨轉向四周環境“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有何巧思?(板書:環境)教師理解:前一句“四弦一聲如裂帛”讓聽者、讀者的心隨著曲終而裂,強烈說明樂曲聲中的濃烈悲怨之情,而在巨響過后,轉向四周沉寂的環境,以“悄無言”更突出樂曲聲的悲涼和給人的震撼。同時江心明亮潔白的秋月本應是月圓人團圓之時,但一個“唯見”,又平添一絲孤寂,月光不再皎潔,反而生出無限清冷和寒意,悲情更重了幾分。【設計意圖】由樂至境,由境體情,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悲情。2.請找出全詩中其他環境描寫的語句,通過語言想象當時的環境氛圍,品味其中蘊含的情感。教師理解:①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前半句并非環境描寫,而以短短7字點明時間、地點、事情,可見其語言之簡潔精妙。后半句描寫了秋天的標志性景物——楓葉、荻花和瑟瑟秋風,幾個意象疊用,營造出秋天的凄清、悲涼氣氛,“枯藤老樹昏鴉”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②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前半句亦非景物描寫,而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與客分別時的不舍、難過,后半句移情于景,通過茫茫江水和水中倒映著的明月表現心中的迷惘、凄涼。③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前半句敘事,后半句寫景。秋天月明之時在中秋前后,本應是闔家團圓的佳節,但琵琶女卻被夫拋棄,只身守著空船,月越是明亮,清冷和凄苦就越是濃厚,且環繞四周,無法逃避,加之寒冷的江水,更體現琵琶女內心的孤寂和愁苦。④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此句與前幾句都不同,并不是寫江、月之景,而是對詩人潯陽城居處的描寫,黃蘆苦竹圍繞著宅子在我們看來是挺清幽的環境,但對于詩人來說在地勢已低的情況下,樹、竹環繞只顯得房屋陰暗、悶濕,不適宜居住,心情也可能隨之郁結,又一“苦”字,不論有意與否,都給人一種苦悶的感覺。【設計意圖】了解環境對情感的襯托作用,體會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藝術效果。四、回顧總結——析悲情,賞特色1.樂曲之悲、環境之凄終是讓眾人不僅落下淚來,“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回顧兩節課的內容,從對琵琶女和詩人人生遭遇的分析比較、對樂曲和情感的變化分析、對環境和情感的想象品味中說一說詩人為什么而“悲”。教師理解:共有五層悲。一悲朋友分別,或難相見;二悲樂曲之凄,引人深思;三悲環境凄清,令人傷懷;四悲倡女遭遇,憐憫同情;五悲自己境遇,抱負難成。【設計意圖】總結回顧,再次強調全詩情感,與第一課時學生的初讀感受相呼應。2.引導學生總結白居易詩歌的語言特色和創作理念。教師總結: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喻詩的藝術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一吟悲一事”,主題非常明確。此詩借琵琶女的遭遇揭示社會對底層人民的壓迫和欺凌,聯系自身的遭遇揭示當時官場的勢力斗爭之黑暗。為使主題更明確傳達給讀者,或詩題下加小序點明主題,或“卒章顯其志”突出主題。其次,白詩語言優美、通俗、音調和諧,但詩意并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托諷喻之意。此外,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關心時事和民生疾苦。【設計意圖】學完具體詩歌后總括白詩風格,激發學生閱讀白居易其他詩歌的興趣,并能從中模仿學習。五、作業1.根據音樂和情感的變化背誦詩歌第二段。2.課后閱讀白居易的《長恨歌》《賣炭翁》等詩作,繼續感受其平易通俗語言背后的深刻思想主旨。3.課后閱讀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對比《琵琶行》分析三者語言表達技巧上的區別,任選一點舉例分析,不少于500字。【設計意圖】作業一促使學生回顧課堂內容,作業二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白詩風格,作業三促使學生學會比較閱讀,并能運用所學賞析其他文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