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寫景散文的寫作》單元任務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語言建構與運用1.能賞析寫景語句并總結寫景技巧。(二)思維發展與提升1.能理解“自然”的多重意涵和表情達意的符號作用。2.能夠總結景與情的三種關系以及精神突圍的方式。(三)審美鑒賞與創造1.能理解作者在寫景文字背后獨特的情理觀念。2.能運用多種語言技巧個性化表達個性化情感。(四)文化傳承與理解1.能感受自然美、文字美和文化美。2.能從個性化情感中傳達文人共性的情感。教學重點1. 能理解自然的多重意涵和表情達意的符號作用。2. 能理解作者在寫景文字背后獨特的情理觀念。教學難點1. 能運用多種語言技巧個性化表達個性化情感。2. 能從個性化情感中傳達文人共性的情感。教學過程情境導入:你已墜入文景城,一座寫出屬于自己的寫景散文才能逃出的城池。城中有幾座文堡,由朱自清、史鐵生、郁達夫、姚鼐等人鎮守,可以參照并學習的對象是他們和他們的文章。城墻告示:“人們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類的精神世界,成為人類心靈的寄托。通過文學作品對自然的描寫反觀自然,可以提升對自然美的感悟力,激發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開始吧,找尋屬于你的寫景散文。一、自然關個性化尋景,探清自然意涵城門守衛出題:“自然”是什么呢?文中的“自然”和大自然有區別嗎?羅列文中物象,分析“自然”的特點。總結:1.自然包括抽象的地理概念(如江南、北國)和具體的景物(如老樹、秋蟬)。2.自然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第一自然是未經改造的自然景觀,如泰山風雪。第二自然是人為改造后的人文景觀,如《故都的秋》《我與地壇》,作者聚焦的是都市的人文景觀,前者是北京,后者是文化遺址。即使是《荷塘月色》,也是清華園中的風景。寫景散文中的“自然”多為人文景觀,挖掘人文內涵。即便是《登泰山記》,也有岱祠、碧霞元君祠等文化符號,描繪的不是純粹的自然景物。3.自然是作者主體主觀觀察到的獨特的客體世界。這幾篇文章內容風格各異,但都有主觀觀察的主體——“我”,也有被觀察的客觀對象——山水林園、動植物等。在作者主觀觀察下,同樣的地壇才會呈現既荒蕪冷落又生機盎然的景象。那么,在你心中,最觸動你的自然物是什么呢?你讀到了自然物的哪些獨特性呢?秘文一二自然皆可寫,擇一物象而動情。山野景象亦人文,觀照主客書我心。二、情理關個性化情理,觀照景情關系史鐵生:“你已經了解了自然豐富的內涵。進一步,自然就是我們與世界對話的途徑,是傳情達意的符號。為什么對我來說,地壇荒蕪冷落又生機盎然呢?總結:1.自然是作者是傳情達意的符號,分為情感和理義兩部分。分析對客體景物的處理方式(如取與舍、強調與忽略等),感受作者在景物上投射的情感態度(如褒與貶、頌與怨),能讀出對社會現實和生命價值的感悟。2. 情與景的關系,可總結為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或情景交融。面對同一個景象,作者所處境遇不同、狀態不同,其感受大不相同。3.傾注了個性化情感后,自然就成為作者獨有的自然。如地壇從地理位置的公園成為了作者的精神家園,地壇不只在于公園實體,也在于他心中的生命感悟。傾注了個性化理義后,作者獨有的自然成為讀者共有的自然。讀者通過理解苦難后的生命哲思,與作者共情,史鐵生的地壇成為大家的精神棲息地。此時郁達夫和朱自清加入討論組。同樣對現實不滿,作者超越現實、獲得精神自由的方式也大不相同。那么,你對你所選擇的自然物有怎樣的個性化情理呢?景情關系是怎樣的呢?是怎樣實現情感突圍的呢?秘文自然為符傳情意,獨特情理由心生。情景三況各有志,個性突圍境界升。三、表達關個性化表達,精雕言語璞玉1.史鐵生:“不錯,你已經進一步了解了寫景散文的情理內涵,恭喜你來到最后的表達關,來創作屬于你的寫景散文。這段話用了哪些語言技巧呢?請從觀察順序、感官體驗、修辭抒情等角度回答。”“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這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感悟:① 注意觀察方式與時空順序動態觀察(移步換景);靜態觀察,靜態的觀察者位置不發生改變,只看景物的某一面;多點靜態觀察。要注意空間地點轉換順序、空間方位順序、時間順序的變化、景物的不同類型、時空結合順序。②多感官沉浸式體驗動用多種感官,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等等;采取多角度的描寫手法,直接描寫、間接描寫。③綜合多樣修辭手法與抒情方式靈活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比、想象聯想等,不僅可以讓景物更加生動形象、真實感人,而且拓展了景物的廣度和深度,使眼前的景物活動起來,使要表達的景物更具有藝術魅力。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相結合,將情感融入文字,文字為情感服務。2.史鐵生:”走到這里,你可以創作屬于你的寫景散文了 。回顧過往,選擇一個小景,由個性化景物到個性化情感,由個性化理義到個性表達,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示例:自然——校園中的雕像角落(青苔、鳥鳴、花香)——對我意義深重的校園一角(學生時代)情感——懷念學生時代純粹的求知精神——感恩校園的悉心栽培,與校園的辦學意義共情理義——奮斗的美好回憶總能治愈人心——人人從校園走來,一方校園養一方人,營造至真至善的風尚表達——注意觀察方式與時空順序——多感官沉浸式體驗——綜合多樣修辭手法與抒情方式小結:當作者在景物中寄寓了真實動人的情理,總能引發共鳴,景人共生,情理共享。我們也可以雕琢語言,運用多種語言技巧個性化表達個性化情理,真實動人,讓自然物屬于自己,也屬于大眾。秘文多樣感官沉浸式,多種修辭曲折心。精雕言語展個性,個性物象引共情。總結:一、自然關:個性化尋景,探清自然意涵(尋找觸動你的自然物)二、情理關:個性化情理,觀照情景關系(感受他人獨特的自然情理)三、表達關:個性化表達,精雕言語璞玉(創生屬于你的自然情理)最后的任務回顧在文景城的經歷,以“我走過的______”為題寫一篇屬于你的寫景散文,并結合你的感受補齊秘語的最后四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