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運用唯物史觀的階級斗爭、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及辯證分析看待歷史的有關理論,評價五四運動、國民革命,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素養目標:唯物史觀、)。2.能通過文字、圖片等資料,認識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國民革命時期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素養目標: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歷史解釋、)。3.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五四運動的抗爭、國民大革命蘊含了反抗外來侵略,反對封建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富強的民族精神,培養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素養目標:家國情懷)。教學重點: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學難點: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互聯系和影響。學情分析學生初中已經學習了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相關史實,高中學習應該加強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和鍛煉,發揮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育人功能。學生思維活躍,樂于參與,喜歡探究,具備了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但是他們對知識的掌握還沒有形成系統的體系,對歷史現象的分析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深度,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力求通過創設材料情境和問題情境,加以引導,既符合高中學生知識認知的規律,也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教學過程新課導入:由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引入新課一、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五四運動的背景用文字史料、圖像史料以及表格數據呈現分別說明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從政治、經濟、思想等角度分析材料:五四運動是中國對西方入侵的反應的一串發展之顯露出來的一個高峰……自19世紀末葉以來,西方資本制度的生產壓力一天增加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忙著進行軍事行動并且從事軍備生產,于是對中國的輸出不得不相應地減少。這一段時間,中國的紡織業和面粉業曾一度乘機抬頭。可是,好景不常,一戰結束,西方經濟勢力卷土重來……中國的地盤有限,肥美的地盤尤其有限。所以,軍豪們不能不借故彼此討伐。……巴黎和會對山東問題的處理所激起的愛國情緒之鼓舞;是受到西學精神以及要從科學與民主的眼光對傳統從新評價以建立一個新中國的這種要求之鼓舞。——殷海光著《中國文化的展望》學生閱讀及思考史料,得到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①經濟:“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②階級: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③政治:北洋軍閥的專制統治,激化階級矛盾④思想: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⑤國際: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加緊侵華,民族矛盾激化;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⑥導火線(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設計意圖:結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2.五四運動的過程通過表格形式歸納五四運動的兩個階段,并區分兩個階段的運動中心、斗爭主力、斗爭形式。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時間 1919年5月4日—6月5日 1919年6月5日后中心 北京 上海主力 學生 工人階級口號 “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等方式 罷課 罷課、罷工、罷市結果 學生被捕 釋放學生,拒絕和約簽字設計意圖:培育學生從材料中獲取關鍵信息的史料實證能力。并結合五四運動提出的口號分析出本次運動的特點。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群眾性:學生、工人、商人多個階層參加,聯合斗爭愛國性:維護中國主權,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成功性:運動斗爭的目標基本實現設計意圖:說明貫穿主線的學習方法,史料-史實-歷史解釋,便于學生跟上課堂學習的節奏3.五四運動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五四運動意義闡釋。材料:五四運動,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學生通過對這段話的閱讀,理解五四運動的偉大意義。補充:在講述五四運動的意義時有提及到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教師對新民主主義進行一個詳細的講解,對舊民主主義和新民主主義進行一個對比,使學生能明確其區別。設計意圖:通過史料和圖片的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最后將知識點整合成表格,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首先教師通過展示兩張照片進行一個導入。這兩張照片分別是中國一大在上海和嘉興召開會議的地址。詢問學生們為什么會有兩個開會地點?學生們分小組進行討論,認識到分析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不僅要從內部條件進行分析,還要從外部條件進行分析。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①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②政治基礎:中國工人運動的持續發展。③組織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④外部因素:共產國際的幫助。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鍛煉學生的小組合作討論能力,提高相互合作的精神。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過程教師幫助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和預習結果來整理關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過程。組織學生歸納中共一大的相關知識,之后組織學生閱讀一大黨綱及122頁學思之窗,分析中國共產黨對當時中國革命方向的判斷符合實際嗎 并結合123頁史料縱橫,找出中共二大提出的綱領進步性體現在哪?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一個持續的、完整的歷史過程,會議間密切聯系,而且都肩負著重要使命。3.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通過出示史料,詢問怎么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從新的領導階級、新的領導核心、新的指導思想、新的奮斗目標、新的救國行為等幾個角度進行引導。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設計意圖:時空梳理,構建體系。感悟革命先烈的家國情懷。三、國共合作1、國共合作的條件結合教材內容和所學知識,分析國共合作的原因。必要性:中共認識到要想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可能性:①國民黨是較有實力的革命政黨且孫中山愿意同中共合作。②共產國際的幫助。根本原因:社會主要矛盾決定:國共兩黨共同任務反帝反封建;2.標志: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孫中山在大會上重新闡釋了三民主義,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標志著國共合作的開始。3.國民革命實踐活動從《國民革命軍北伐路線示意圖》中找出北伐的相關信息。(1)革命目標:打倒列強,除軍閥。(2)1924年創辦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3)1925年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兩次東征消滅叛變陳炯明勢力。(4)1926年國民革命高潮北伐戰爭開始。(5)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北伐結束,基本推翻北洋軍閥反動統治。設計意圖:從《國民革命軍北伐路線示意圖》中找出北伐相關信息,強化時空觀念,并結合史料認識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設計意圖:通過史料和圖片的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本課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其中五四運動使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更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帶領人民走向解放,在國共合作這一方面我們要在充分反思國民革命失敗的同時肯定,北伐戰爭是成功的,所以中國共產黨生生不息。而且我們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通過一大和二大綱領的對比,我們也知道了黨一直在進步和反思。作為學生,我們也應當不斷進行反思,并且在生活中積極探索、熱愛生活、開天辟地 、敢為人先。板書設計:一、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三、國共合作教后反思:本課立意揭示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誕生產生的重要影響,將立意融入青年在國家出路的新探索,從而將新貫穿書上的三個子目,揭示黨的領導的重要性,情感落到學生本人身上,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意識;但整堂課知識點的深度還顯薄弱,在知識點深度這一塊還有待加強,應將知識點的深度和情感升華的高度有機結合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