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辛亥革命教學目標1.時空觀念:能夠運用時間軸從時空上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及過程,把握辛亥革命在中國歷史上的時空定位。2.史料實證:能夠運用相關史料,分析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意義,并進一步認識辛亥革命的發生是歷史必然。3.歷史解釋:通過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過程和意義,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意義,同時指出這場革命并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具有歷史局限性。4.唯物史觀:通過分析辛亥革命的歷史背景認識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了解辛亥革命的進程,各種力量的博弈,體會革命的艱難曲折和歷史發展的復雜性。5.家國情懷:通過學習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的歷史貢獻,感受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信念、開天辟地的革命勇氣與前赴后繼的犧牲精神。教學重點:1.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武昌起義。2.中華民國建立的過程。教學難點: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教學過程辛亥革命導入:“辛亥革命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為什么會爆發辛亥革命?又取得了什么樣的革命成果?帶來了怎樣的歷史影響?接下來我們從三方面來學習:辛亥革命的背景、過程和影響。分別是課本內容的三部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的入侵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歷史進入飽經磨難的近代時期,邊疆危機不斷,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人民進行了一系列反抗外來侵略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與探索,農民階級的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地主階級的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也掀起了一場旨在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改良運動,但都未能改變中國落后挨打的局面。1900年,義和團運動高漲,八國聯軍侵華,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全面加深。面對民族危亡,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試圖通過“新政”進行自救,新政內容規定改革官制、編練新軍、創辦工商企業、興辦學堂。“新政”的內容與戊戌維新時期所頒布的改革措施頗多相似,但更為廣泛深入。著名的史學家陳旭麓這樣評價清末“新政”: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氣數的動機,卻換來了推翻王朝以實現改革的結果:新式學堂培養了近代學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發展工商,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軍淘汰了舊軍,結果卻鑄成了把槍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裝力量.....——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挽救危亡的新政,加速了清朝的滅亡。由于政權掌握在極端腐敗無能的權貴手中,清政府不可能為中國找到真正的出路。這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只有推翻這個政府,中國才有希望。1903年青年革命家鄒容在《革命軍》一書中以高昂的激情,論證了推翻清朝統治、實行革命的正義性和必然性。他寫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他還喊出“中華共和國萬歲”的口號。《革命軍》成為引導仁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的明燈。孫中山首先舉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幟。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的第一子目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總結孫中山先生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哪些準備?孫中山是廣東省香山縣人,比較系統地接受了西式的近代教育。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孫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國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組織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孫中山與黃興等人將力量分散的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合并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并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將同盟會綱領闡述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孫中山這樣評論當時的國內形勢,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異種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而民生主義,歐美所慮積重難返者,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民族主義就是進行民族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滿清政府統治。民權主義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生主義就是通過社會革命,核定地價,天下為公。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將矛頭直指清王朝,反映了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反對封建專制,追求民主權利的愿望;但沒有明確提出反帝主張,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也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有力促進了革命運動的發展。除繼續宣傳革命的理論和主張外,孫中山還組織了多次反清武裝起義,其中1911年以徐錫麟、秋瑾等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在廣州黃花崗發動的起義是同盟會領導的影響最大的一次武裝起義,同盟會骨干成員損失慘重,也給了清政府以沉重打擊。孫中山在《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文中高度評價黃花崗起義:“則斯役之價值……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在革命運動高漲之際,清政府順應時代潮流,繼新政之后,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1910年,立憲派發動三次“國會請愿運動”:1911年,清政府宣布組建責任內閣。預備立憲只是清政府為了抵制日益發展的革命形勢,假意改革,實為壓制革命,加強皇權的一場騙局,但它傳播了憲政知識,進行了民主政治思想的啟蒙,促進了我國近代憲政運動的發展。清政府在《欽定憲法大綱》中規定: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憲法維護的仍然是君主專制制度。《欽定憲法大綱》給了立憲派一個沉重打擊,但是他們仍對清政府報有幻想,1911年,清政府公布第一屆內閣成員,13個席位中,滿人占據9席,而滿人皇族又占了其中7席,被時人饑為“皇族內閣”,不少立憲派人士認識到清政府實無誠意立憲,轉而支持革命。人民也是這一時期不容忽視的力量,自1901年新政改革啟動以來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前夕的數十年,各種形式的“民變”,風起云涌,愈演愈烈,“幾乎無地無之,無時無之”,加劇了社會的動蕩,嚴重威脅封建統治。清政府晚期所進行的一系列變革活動,不但沒有挽救危機,反而加速了滅亡,但客觀上為民族民主革命創造了條件,辛亥革命成為歷史的必然。在民族危亡的時代背景下,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客觀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壯大了民族資產階級力量。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積極傳播民主革命思想,組建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革命政黨,并發動一系列武裝起義。各種因素共同推動了革命高潮——武昌起義的到來。二、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二部分內容,以表格的形式歸納辛亥革命的發展歷程。1911年5月,清政府實行“鐵路國有”政策,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享有川漢、粵漢鐵路的修筑權和繼續投資的優先權,之后并沒有補償先前民間資本的投入,激起人民的強烈憤慨,引發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發展成武裝起義后,清政府緊急調動駐扎湖北的清軍入川鎮壓,這就導致湖北防務空虛,革命黨人抓住機會,發動了武昌起義。保路運動為武昌起義提供了有利時機。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軍工程第八營打響了武昌起義第一槍。起義軍很快控制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并成立湖北軍政府。武昌起義勝利后的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14個省和上海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臨時大總統。新的共和政體就此產生。袁世凱在英國等列強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軍南下攻陷漢口、漢陽,以武力威脅革命勢力,又利用革命黨人急于完成統一的愿望,誘使其展開議和,史稱南北議和。在此期間,混入革命陣營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竭力把革命引向擁護袁世凱的道路。在立憲派心中袁世凱具備孫中山缺少的財力、武力,是“統一”和“立憲”的象征。在內外交困和重重壓力之下,孫中山被迫發表聲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贊成共和,即推舉他做大總統。袁世凱隨后又以南方革命黨的共和要求,對已束手無策的清政府施壓。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頒布《清帝遜位詔書》,宣告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結束。2月15日,南方的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成果就這樣落到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的手中。孫中山的讓步體現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與妥協性,為接下來革命的發展埋下了隱患,也體現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長期性、復雜性與艱難性。為防止袁世凱專權,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就是辛亥革命的歷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從法律上宣告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和民主制度的確立,法制取代人治。請同學們分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部分內容,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體現哪些原則?如何限制袁世凱獨裁,維護民主共和?“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體現主權在民原則。“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言論、著作等自由權。”體現自由平等原則。“中華民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體現三權分立的原則。“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負其責任。……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副署之。”體現責任內閣制。責任內閣制體現了孫中山維護民主共和之路的用心良苦,但是仍不能阻止袁世凱走向獨裁,以至于孫中山先生也說“只有共和之名,而無共和之實”!那么我們該如何評價辛亥革命?三、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我們剛才學習的辛亥革命的內容可以總結出辛亥革命的性質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小組討論: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積極意義:材料中提到中華民國成,清朝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剪發興,辮子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結合所學知識,總結以下幾點: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共和政體,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思想上: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推動中華民族思想解放。經濟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風俗上:推動社會生活習俗的變革。局限性:辛亥革命是否完成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歷史使命,在袁世凱奪取政權之后,并沒有維護民主共和,中國歷史進入北洋軍閥的混戰時期。材料中也提到辛亥革命根本沒有打碎封建軍閥和官僚的國家機器,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結合所學知識,總結以下幾點:1.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2.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3.未能發動廣大民眾。課堂小結: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說:辛亥革命雖然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但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歷史的車輪在向前發展,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辛亥革命是舊民主主義革命,但它的事業在北伐戰爭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戰爭中得到了最后的勝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