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融合教學目標1. 通過三國兩晉南北朝不同時期的地圖,梳理這一時期的政權更迭,并在此基礎上認識這一時期歷史演進的趨勢。2. 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實,認識其推動統一多民族發展的意義。3.了解人口南遷和江南經濟的開發,體會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教學重點: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意義。教學難點:理解魏晉南北朝與隋唐盛世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任務一: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認識歷史演進的趨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從公元220年曹丕代漢自立,建立魏國,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滅陳統一全國,在這360多年的時間里,總共先后出現過大大小小30多個國家。魏晉南北朝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時期,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建國號魏,史稱曹魏,東漢滅亡。221年劉備稱帝建國號漢,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建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鼎立正式形成。263年曹魏滅掉蜀漢,266年曹魏權臣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位,建立了西晉,曹魏滅亡。280年西晉南下滅掉東吳,至此完成統一,三國時期結束。西晉由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東漢之后第四個大一統王朝。魏晉南北朝的第二個時期,就是西晉時期,西晉統一之后,統治集團迅速腐化,彼此爭權奪利大打出手,爆發了八王之亂。外部游牧民族又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不斷,僅僅過了36年,也就是在公元316年的時候,西晉被匈奴所滅。魏晉南北朝的第三個時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西晉滅亡之后國家再度陷入分裂,北方進入了十六國時期,游牧民族漢族等在北方先后見了20多個國家,其中實力比較強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16個國家。北魏史學家崔鴻撰寫了一本書叫《十六國春秋》,專門記載了這段歷史,十六國時期也因此得名,這十六國分別是前涼、后涼、北涼、南涼、西涼、前燕、后燕、北燕、南燕、前秦、后秦、西秦、前趙、后趙、夏、成漢。當時北方戰亂,大量人口南遷,南方被晉朝宗室司馬睿所占據,317年司馬睿稱帝建立了東晉王朝,自此南北分立。魏晉南北朝的第四個時期,是南北朝時期。420年東晉權臣劉裕逼迫晉恭帝禪位,建國號宋,東晉滅亡,南朝開始。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統一北方,十六國時期結束,北朝開始。此后南方的南朝先后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方的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之后被北齊所取代,西魏被北周所取代。577年北周滅掉了北齊,統一了北方。581年北周權臣楊堅逼迫周靜帝禪位,建立了隋朝。此時南方是陳朝,589年隋朝南下滅掉了陳朝,至此完成統一,結束了中國自西晉滅亡后的270多年的分裂局面,魏晉南北朝時期結束。活動:結合上述地圖,分析這一時期歷史發展演進的趨勢。歷史演進的趨勢: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的因素;北力漸次南移,最終南并于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頻繁,有利于推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江南的開發,縮小了南北經濟差距,南北經濟趨于平衡,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國家權力由上層門閥世族向下層寒人文士,寒人武將轉移。任務二:了解這一時期民族交融的概況,認識民族交融的意義明確“民族交融”的概念。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認同的過程,就是吸收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民族交融是民族關系發展中的一個自然狀態,它意味著不同民族之間各方面交往、交流的增多,更多的是包容文化多元的心態和心境,一種對它文化的認可,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形態的認同。在此基礎上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互幫互助,共同發展,是“和而不同”思想的真正體現。材料:石勒過泗水,攸乃斫壞車,以牛馬負妻子而逃。又遇賊,掠其牛馬,步走,擔其兒及其弟子綏。度不能兩全,乃謂其妻日:"吾弟唯有一息,理不可絕,止應自棄我兒耳。幸而得存,我后當有子。"妻泣而從之,乃棄之。其子朝棄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樹而去。——《晉書》卷九十《鄧攸傳》材料:悲平城,驅馬入云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魏晉·王肅《悲平城詩》材料:晉宋以來,號洛陽為荒土……長江以北,盡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富。慶之因此羽儀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競相模楷。——《洛陽伽藍記》◎北魏網紋玻璃杯材料:至于元嘉(南朝宋文帝年號)末……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至余糧棲畝戶不夜扃(jiōng, 門閂)……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rěn,莊稼成熟),則數郡忘饑。會土帶海傍湖,良疇亦數十萬頃膏腴上地,畝直一金,鄠、杜之間,不能比也。荊城跨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qǐ zǐ,兩木皆良材)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 孔季恭傳》◎北齊仰覆蓮六系青瓷尊活動:根據課本內容結合所提供的史料,認識民族交融的意義。民族交融的意義:1.少數民族內遷將其優秀文化以及生產生活方式帶到中原地區,為中原地區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豐富和發展了漢文化。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推動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再現。3.為隋唐時期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礎。任務三:理解東晉南朝江南開發與隋唐大一統的關系活動:對比兩幅地圖,結合所學,指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相較于漢朝經濟發展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及影響。變化:江南經濟得到開發,南北差距逐漸縮小,經濟發展趨于平衡。原因:①北民南遷帶來勞動力、生產工具和技術 ;②南方社會環境相對穩定 ;③政治重心南移,統治者重視,輕徭薄賦;④南方自然資源豐富,蘊涵農耕經濟潛力;⑤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⑥民族交融,共同開發;……影響:江南得到開發,經濟有所發展,南北經濟差距縮小,趨于平衡,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也為隋唐的大一統局面及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礎。小結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民族交融的一次高峰。在此過程中“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漢族,胡族吸收“中原禮樂文明之魂”,舊染既除、新機重啟,中華民族隨之開創新的大一統格局,迎來隋唐盛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