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音樂 五年級 第二學期 人音版 《歡樂的村寨》單 元 組織方式 團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聆聽 《北京喜訊傳邊寨》 、 做“活頁習題”第1題 第二單元第一課時2 演唱《巴塘連北京》 聆聽《打起手鼓唱起歌》 第二單元第二課時3 演唱《迷人的火塘》 、做“活頁習 題”第2題、認識切分音 第二單元第三課時4 綜合“各族兒童聯唱表演” 第二單元第四課時二、單元分析(一) 課標要求本章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按照《義務教育音樂課 程標準 (2011 年版) 》要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內容:1、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體驗和了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各具特色且豐富多彩的音樂 文化及民族風情,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2、通過聆聽加強學生對管弦樂器的音色、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的聽辯和對音樂主 題的記憶。3、 通過學唱歌曲,了解二聲部錯位的合唱技能,并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 和音高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4、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學習和鞏固音樂知識“切分音”和“6/8” 的 強弱韻律和伴奏音型。5、 圍繞作品的學唱和聆聽,體驗不同風格作品,聽辯女高音與女中音的人聲音色。2總結與對比不同地域少數民族風格特點歌曲。(二) 教材分析本單元選編的兩首聆聽作品《北京喜訊到邊寨》、《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兩首演唱歌曲 《巴塘連北京》、《迷人的火塘》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氣氛熱烈、熱情奔放,展現出一幅幅 幸福生活的動感畫卷。1、《北京喜訊到邊寨》這部作品原為鄭路寫的管樂合奏曲,后與馬洪業合作,于1976年12 月改為管弦樂曲。 當時正值舉國歡慶粉碎 “四人幫”偉大勝利之際,樂曲生動而形象的表現 了當這一特大喜訊傳到祖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邊寨時,山寨人民載歌載舞,熱烈慶祝的情景。 全曲共有五個具有鮮明舞曲特征的主題組成 (表現不同的舞蹈場面) ,結構較為自由。作品為 多段體結構,音樂素材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間音樂。樂曲的引子由圓號模仿牛角號奏出粗獷 遼闊的旋律。仿佛北京喜訊的電波,越過千山萬水,傳遍山寨的千家萬戶。2、《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富有鮮明的侗族民歌音調特征的創作歌曲,歌曲展示了侗家兒 童圍坐在火塘邊放歌抒懷的歡樂情景。歌曲為帶再現的兩段體結構。前樂段的兩個樂句旋律 平穩,緩緩下行,4小節最后都是切分音,并構成了級進式下行音調 (3-2-1-6) ,表現了抒 情和幽靜的意境。第二樂段是復調性質的二部合唱,前樂句旋律上揚,仿佛是火苗越燒越旺, 歡樂的情緒也隨之高漲,后樂句的周品作了擴元,并連安運用了十六分常符與入分音何組成 的切分節安。富有動路:氣氨理典但落音由“山”變化為“ 。 ”,形成了用調式與管調式不 烈;句尾出現了第一樂段中的道加生說喜!應相家的歡樂歌聲飄向夜空,久久回蕩。3、歌曲《巴塘連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帶藏族聚居地區的民歌。歌曲結構十分 簡練, 曲調短小而又優美,節奏富于舞蹈的律動感,它又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民間歌舞形式, 由領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隊前領舞伴奏,男女分成兩個圈, 自右向左載歌截舞,故又稱 “巴塘落子” 。歌曲為學拍,C宮調式,一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歌曲。第一樂句的一開始就出 現了全曲的最高音,第2小節的跨小節切分管遠用使得曲調明亮而又舒展,情結熱望。歌面把 通向北京的樂句的句首緊接著第一樂句的尾音,調在五度跳進后作了一個旋律波浪形的起伏, 好似一條金色的大路蜿蜒伸展,盡情地抒發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熱愛黨和熱愛祖國的 深厚感情。4、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這首富有濃郁新疆特色和歌頌少數民族新生活的獨唱歌曲, 由韓偉作詞,施光南作曲。歌詞樸實生動,以一位騎馬打鼓的歌手為主人公,通過歌手對沿 途風光的歌唱,為人們展現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動感畫卷,表達了人們心中的喜悅與憧憬。歌3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第一、二句基本相同,節奏多用“0 XX”、 “XX” 、“XXXX ”以及“X.X”,使旋律富有動感,第三、四句是第一、二句的“轉”、 “合”關系,曲調優美,節奏歡快,歌詞生動地描繪了各族人民生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二部分是一個副歌性質的長句,采用連續密集的節奏音型,旋律明快,歌詞配以具有濃都 新疆特色的襯詞“味咪味…”,抒發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祖國的一片豪情。全曲通俗易懂, 而且頗有特色,深受廣大群眾的愛好。(三) 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 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 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即 使五年級學生對音樂要素已有初步了解,也能用正確的發聲方法演唱歌曲,但對于音樂知識 內容的掌握還不夠多,深度分析歌曲與表現歌曲的能力還略顯不足。為此,學習中,加強音樂 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 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本單元的教學以演唱、欣賞歌曲為載體,提高學生知識 技能,激發學生民族情懷、增強民族自信。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序號 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1 通過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打起手鼓唱起歌》和演唱《巴塘連北京》《迷人 的火塘》,體驗不同風格作品,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2 通過聆聽、感受、體驗、探究、合作、編創等方法能夠用自然、樸實、優美的聲 音、準確的節奏和音高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 心,表達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3 學習和鞏固音樂知識“切分音”和“6/8” 的強弱韻律和伴奏音型。對女高音與 女中音的人聲音色和管弦樂器的音色、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能進行聽辨4 通過了解作品創作背景、作曲家生平,聆聽樂曲風格,感受樂曲情緒,在歌曲學唱和 旋律聽辨中,鞏固并掌握本單元音樂知識,并能通過編創動作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5 復習、鞏固、總結與對比不同地域少數民族風格特點歌曲,爭做“美德好少年”4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與要求(一) 單元作業設計思路本單元作業設計是在“雙減”背景下,依據《音樂課程標準》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和創造”的課程理念落實育人目標”的作業宗旨,作業的 設計配置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學習情況、實際發展水平,遵循系統、科學、合理,分類、分 層設計,數量適當,難易適中,布置有梯度。本單元的作業設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 考:1、作業層次主要分為“基礎性” 作業、“提升性”作業和“綜合性” 作業三個板塊。基于單元 一體化的視角,各板塊的作業既獨立承擔功能,又相互聯系,梯度推進,形成完整統一的作 業體系,促進本單元學習目標的達成。2.作業模塊本單元課時作業形式設為三個欄目,根據曲目選自我國北方新疆和西南地區而分別命名為: “貝貝”與“楠楠”以及 “銅銅” (銅都好少年) 三個卡通。對這三種形式的課時作業大致分為 “基礎題”“ 實踐題”和“ 探究題”等三個部分,且與 “基礎性作業” 、“提升性作業” 和“綜合性作業”三個模塊相互對應。單元檢測作業結合教科書中具有少數民族風格特點的 唱歌曲分為“唱一唱”“演一演”兩個模塊。3、作業評價評價堅持科學性、針對性、多樣性、趣味性、靈活性、生動性、創造性和操作性的原 則,堅持立德樹人,以美育人,力求多元化評價,以鞏固知識與技能,發展學習能力,提升 品德修養,培養良好學習習慣。4、作業分析與評價說明“貝貝”欄目為基礎題,評價設計三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通過知識的查閱、了解, 和同學比一比、父母同唱 (聽) 一首歌等不同的形式歌唱 (樂) 曲,準確表達歌 (樂) 曲的音樂 形象和情感,激發強烈的愛國情懷。“楠楠”欄目為實踐題,評價設計只設置兩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通過聆聽、編創 聲勢動作等多種形式對歌 (樂) 曲進行編創,給音樂作業注入生機和活力,讓音樂課不僅僅 是掌握知識技能,更是激發創造能力。“銅銅”欄目為探究題,評價設計只設置兩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通過深度挖掘音 樂作品、了解音樂文化、結合日常生活感受音樂,拓展音樂視野,全面提升音樂素養。單元檢測以“我歌我舞唱享會”為主題,設計多種活潑生動、深受學生喜愛的形式,以 節目展演、視頻分享、互動搶答等方式,全面考察本單元課程內容所涉及的三維目標達成情 況,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老師評價,深度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的熱愛,培養學生強烈 的愛國情感。5(二) 作業要求請任選一項,與家庭成員一人或多人一起完成。提交作業形式為 MP4 視頻, 并附交(表二) 評價表。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表一)第一課時:《北京喜訊傳邊寨》 “活頁習題”第1題作業層次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評價設計基礎型 貝貝 (基礎題) 熟悉、聽 辯《北京喜訊 傳邊寨》主題 音樂和辨別樂 器音色,能模 唱主題。 通過了解作 曲家和樂曲創 作背景,能提 高學生的積極 性,高效完成 課時基本內容 的學習。 考察學生對樂 曲情緒的掌握程 度,將情感教育 與審美教育結 合,模唱主題。 1、評價主 體: 學生、教師 2、評價方 式: 自評、互 評、師評提升型 楠楠 (實踐題) 了解曲子的 舞蹈場景 (男 女群舞、男女 對舞、女子獨 舞) ,能跟著 主題音樂編創 簡單的聲勢動 作。 根據學生的生 活實際,結合樂 曲體驗創造聲勢 動作,既能完成 課本中“知識與 技能”內容,還 可以鍛煉學生 的動手、探索 能力。 了解樂曲的 場景和氣氛, 滲透愛國主義 教育。綜合型 銅銅 (探究題) 聆聽并完成 “活頁習題” 第1題,提高 音樂素養。 通過聆聽樂 曲與表現,讓學 生把音樂與生活 相結合、與社會 相結合,展現 新時代好少年 的風采。 針對知識與技 能:切分音這一 知識內容,通過 聆聽和體驗,增 加學生學習的趣 味性,培養學生 的創造力。6(表二)《北京喜訊傳邊寨》 “活頁習題”第1題評價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互評 師評貝貝 了知作者,能表述樂曲內 容;熟悉音樂主題。了知作者,能完整表述內 容;能較好地模唱主題。能完整流暢表述內容;能 準確地模唱主題且能聽辨樂 器音色。楠楠 能感受樂曲情景與舞蹈畫 面。能教好的感受樂曲情景與 舞蹈畫面,能創編簡單聲勢 動作。銅銅 能通過聆聽結合教材找出 切分節奏。熟悉切分節奏,能聽辯說 出各主題樂曲的演奏樂器(表三) 附活頁習題第1題答案:一、圓號:引子、①;雙簧管:②、④;小提琴:引子、③;小號:⑤7第二課時(表一)第二課時:演唱《巴塘連北京》聆聽《打起手鼓唱起歌》作業層次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評價設計基礎型 貝貝 (基礎題) 找出歌曲中 的切分音,并將 歌曲《巴塘連北 京》演唱給自己 的家人聽吧! 演唱歌曲為本課學 習的基本考察內容, 通過演唱表達自己的 真情實感。了解人民 音樂家施光南。 通過讓學生演唱 歌曲,鞏固本課 時的重點內容, 激發少年兒童對 民族音樂的熱 愛,同時引導學 生向祖國媽媽表 達感恩之情。 1、評價主 體: 學生、教師 2、評價方 式: 自評、互評、 師評提升型 楠楠 (實踐題) 創編簡單藏 族舞蹈動作有感 情的邊唱歌邊表 演,趕快行動起 來吧! 邊唱邊跳為實踐、 體驗性作業,通過歌 曲中切分節奏的歌唱 表演感受藏族的民族 音樂特點,讓音樂回 歸生活,完成課本第 12頁“知識與技能” 的內容。 通過舞蹈動作 體驗切分節奏, 有效鞏固歌曲難 點,讓學生在實 踐中獲得知識, 同時增加學習的 趣味性。綜合型 銅銅 (探究題) 比較兩首歌曲 的民族音樂風 格;說出演唱形 式中的女高音與 女中音音色上的 不同特點 通過比較,感受不 同民族歌曲所表達的 情感內涵, 積極探 索歌曲中的音樂要 素,在體驗中學習音 樂的樂趣,激發學生 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 愛之情。完成課本第 13頁“知識與技能” 的內容。 挖掘歌曲的文 化內涵,激發學 生的創造意識, 引導學生探索更 多的音樂表現形 式。(表二)聆聽《打起手鼓唱起歌》演唱《巴塘連北京》評價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互評 師評貝貝 準確找出切分音,能完成歌 唱。能簡介施光南。準確找出切分音,能完整地 完成演唱。8準確找出切分音,能用真情 實感的情緒來進行演唱。楠楠 能簡單的結合聲勢動作完成 表演唱。能較好的結合舞蹈動作完成 表演唱。銅銅 能辨別女聲 (高、中) 音 色;能感受、表述兩首不同地區 的歌曲音樂風格能全面完整地辨別、表述女 聲 (高、中) 音色;能準確完整 地表述兩首不同地區的歌曲音樂 風格第三課時(表一)第三課時:演唱《迷人的火塘》 、做“活頁習題”第2題、認識切分音 (二)作業層次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評價設計基礎型 貝貝 (基礎題) 找出歌曲 中的切分音 (二) ,并將 歌曲《迷人的 火塘》的高聲 部演唱給自己 的家人聽吧! 掌握切分節奏 (二) 和演唱歌 曲為本課學習的 基本考察內容, 通過演唱表達自 己對歌曲的情 緒。做“活頁習 題”第2題 讓學生在聽 唱、學唱和演唱 中唱好和唱準切 分音歌曲,鞏固 本課時的重點內 容。 1、評價主 體: 學生、教師 2、評價方 式: 自評、互評、 師評提升型 楠楠 (實踐題) 掌握歌曲情 緒和力度,為 歌曲選擇適合 打擊樂 (或自 制打擊樂) 進 行伴奏,邊唱 邊做情景表 演,趕緊行動 起來吧! 在打擊樂中體 驗切分節奏和歌 曲的情緒,培養 學生的動手能力 和創造力。完成 課本第 16頁“知 識與技能”的內 容 通過打擊樂伴 奏活動有效鞏固 和解決歌曲難 點,讓學生在實 踐中獲得知識, 同時提高學習的 積極性。綜合型 銅銅 (探究題) 邊劃拍邊基 本能與同學或 者老師完成歌 曲中的齊唱和 二聲部合唱。 掌握合唱的齊 唱與合唱,提高 學生的合唱水 平,培養學生的 合作能力。 本環節注重學 生的參與性與藝 術性相結合,發 揮學生的潛能和 才藝,提高學生 的音樂素養。9(表二)聆聽《打起手鼓唱起歌》演唱《巴塘連北京》評價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互評 師評貝貝 準確找出切分音(二),能完 成歌唱。準確找出切分音(二),能完 整地完成演唱高聲部。準確找出切分音(二),能用 真情實感的情緒來進行演唱高聲 部。楠楠 能完成“知識與技能”聽 辯,選擇打擊樂邊伴奏邊唱。能完成“知識與技能”聽 辯,較好地選擇打擊樂邊伴奏邊 做情景表演唱。銅銅 基本能與同學或者老師完成 歌曲中的齊唱和二聲部合唱。邊劃拍邊較好地能與同學或 者老師完成歌曲中的齊唱和二聲 部合唱。(表三) 附活頁習題第2題答案:10第四課時(表一)第四課時: “各族兒童聯唱表演”作業層次 作業內容 作業分析 設計意圖 評價設計基礎型 貝貝 (基礎題) 找出以往 教材學過的 少數民族風 格的歌曲并 完成歌唱 根據學生的基 礎,復習鞏固所 學的少數民族歌 曲,對所選的歌 曲進行唱一唱演 一演。 讓學生選擇自己 熟悉和喜歡的歌 曲,在復習和鞏固 中培養音樂興趣。 1、評價主體: 學生、教師 2、評價方式: 自評、互評、師 評提升型 楠楠 (實踐題) 找出以往 教材學過的 少數民族風 格的歌曲并 配以聲勢動 作完成表演 唱。 對所學的歌曲 進行二次創造的 唱演,既是復習 鞏固又是即興創 造。 通過表演,滲透 愛國主義教育,激 起民族音樂興趣。綜合型 銅銅 (探究題) 掌握并對 教材的少數 民族歌曲進 行比較。 通過表演和歌 曲比較,提高音 樂素養 讓學生在展示中 提高音樂成就感, 激發熱愛民族音樂 文化的情感。(表二)“各族兒童聯唱表演”評價表自選 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互評 師評貝貝 能準確地完成歌唱。能準確完整地完成演唱。能用真情實感的情緒來進行 演唱。楠楠 能結合所選的歌曲用簡單的 聲勢動作完成表演唱。能結合所選的歌曲用較好的 舞蹈動作完成表演唱。銅銅 能結合所選的歌曲用較好地 盡心演繹并能感受、表述歌曲 音樂風格。能結合所選的歌曲用較好地 盡心演繹并能感受和比較不同 地區的民族音樂風格特點。11(表三) 附教科書所學民族歌曲曲目各族兒童聯唱表演歌曲薈萃民族 歌名 年級 上冊/下冊彝 族 《彝家娃娃真幸福》 二年級 上冊《喜鵲鉆籬笆》 二年級 下冊蒙古族 《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年級 下冊《吉祥三寶》 二年級 下冊《草原上》 三年級 上冊《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年級 上冊傣 族 《金孔雀輕輕跳》 二年級 下冊哈薩克族 《我愛雪蓮花》 二年級 下冊維吾爾族 《新疆是個好地方》 二年級 下冊藏 族 《我的家在日喀則》 二年級 下冊土家族 《乃喲乃》 二年級 上冊朝鮮族 《桔梗謠》 三年級 上冊鄂溫克族 《大雁湖》 四年級 上冊塔塔爾族 《豐收的節日》 五年級 上冊備注說明: 以上歌曲系教科書內容中反映少數民族生活和具有少數民族風格特點的學唱歌曲12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我歌我舞唱享會”主題活動,通過節目展示、現場知識搶答等形式 達到單元質量檢測的目的。活動內容靈活豐富,有歌唱、表演唱、齊唱合唱、聲勢動作舞、 視頻展示、現場樂器演奏等多種形式,增強學生對愛國主義歌曲的感受體驗,深化學生對音樂 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和祖國無限的熱愛之情。貝貝:1、請以小組為單位,任選本單元中的一首歌曲,掌握切分音并按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演唱形 式完成歌唱 (表演) ,表達對民族音樂和祖國對家鄉的熱愛!楠楠:2、掌握知識與技能,選擇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或利用生活物品自制音小樂器) 并根據歌曲 完成歌曲舞蹈動作,可以現場演奏、聲勢舞蹈或在家錄制視頻展示哦!銅銅:3、同學們,說一說你還知道我國新疆和西南有哪些音樂作品?請利用周末或假期, 學習、收集并在“我歌我舞唱享會”中以視頻形式分享給同學們吧!(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 成 時間感 知 表 現 理 解1 貝貝 1 √ 容易 原創 20 分鐘2 楠楠 2 √ √ 中等 原創3 楠楠 2 √ √ 中等 原創4 銅銅 3 √ √ √ 較難 原創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