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目錄一、單元信息 2二、單元內容簡介 2三、單元教材分析 2四、學情分析 3五、單元學習目標 3六、單元作業目標 3七、單元作業整體設計思路 4八、單元作業整體設計過程 51.第一課時:《晨景》 52.第二課時:《漁舟唱晚》 113.第三課時:《清晨》 154.第四課時: 《晚風》 19九、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23單元質量檢測作業評價量表 23一、 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音樂 五年級 第一學期 人音版 《朝夕》單元 組織方式 團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 時 信 息 序號 課時名稱 課時內容1 《晨景》 第一單元第一課時2 《漁舟唱晚》 第一單元第二課時3 《清晨》 第一單元第三課時4 《晚風》 第一單元第四課時二、 單元內容簡介(本課以)“朝夕”為情景主題,以體現 “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在贊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的同時,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和愛惜光陰的情感。(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1、通過鋼琴和伴奏帶教唱學生《清晨》和《晚風》兩首歌曲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2、感受歌曲欣賞描繪早晨的《晨景》和描繪夜幕的 《漁舟唱晚》。)體會國內、國外描繪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樂風格。三、 單元教材分析1. 《晨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 1888 年為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評劇《培爾 ·金特》寫了二十三段配樂。后選擇其中八段改編為兩個組曲。本曲就是《培爾 ·金特》第一組曲中的第一首。 這原是詩劇第四幕中主人翁培爾 ·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時,描寫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樂。2. 《漁舟唱晚》這是近代古箏家婁樹華在 20 世紀 30 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加工改編而 成的一首傳統箏曲,表現了夕陽西照、湖面歌聲四起, 滿懷豐收喜悅的漁民,駕著片片白 帆,紛紛而歸的動人畫面。標題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 濱”句。3. 《清晨》這是一首曲調規整,旋律明快而又流暢的歌曲。它生動地表現了人們早起迎著晨曦鍛煉 身體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優美舒展,與前段形成了對比。歌曲通過了對 春天的草原、綠油油的秧苗、叢叢的山林等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繪,不僅表現人們對 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充分地表現了人們只爭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4. 《晚風》這是一首富有田園風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風”為題材,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 象。“夕陽的晚上”、“樹叢中的夜鶯在歌唱”…… 抒發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四、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因此在今后在學習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 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 趣。五、單元學習目標本單元選自人音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 5 課,單元人文主題為《朝夕》。其中歌唱曲子有 兩首,鑒賞有兩首,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欣賞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樂《晨景》,感受純樸,欣賞外國的晨景。感受中國器樂 《漁舟唱晚》 描繪夜幕的音樂風格,對比感受國內、 國外描繪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樂風格,了解世界音樂文化多樣性。帶著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的情感,用輕快,明亮的聲音學唱歌曲《清晨》。 并能用打擊 樂器為歌曲編配伴奏。 帶著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能用柔和,舒展的聲音學唱唱歌曲《晚 風》, 并能用和諧,均衡的聲音演唱二聲部合唱。 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學生對生 活的熱愛。六、單元作業目標1. 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在本單元作業布置重點突出培養學生聽 覺習慣,了解《晨景》, 《漁舟唱晚》的區別,了解西洋樂器和中國傳統民族器的不同,培養學生審美感知, 增進對中國音樂文化的了解和喜愛之情, 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 力,加強語文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系, 加強知識關聯與融合, 做到知識遷移。2. 能力上建構教學活動在歌曲《清晨》 作業設計中,重點培養學生使用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歌曲進行編配伴 奏, 編創是發揮想象力,釋放學生藝術潛力的實踐活動,還能提升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的能 力。 在歌曲《晚風》音樂實踐中掌握六拍子強弱規律,認識并學唱二聲部合唱, 通過二聲部 合唱活動,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相互尊重,形成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七、單元作業整體設計思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總目標是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 好音樂,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本單元設計是在雙減的背景下, 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從教學內容轉向作業實踐, 在多種審美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藝術表現力以及文化自信,培養核心素養,激發學生愛國, 愛生活,愛大自然的品德。根據本單元內容,課時作業每一課時包含三個欄目: “樂”潤童心——基礎作業, “樂”向遠方——拓展作業, 覓知音——創編作業。遵從作業設計的“整體性”、“科學 性”、“趣味性”、“體驗性”、“開放性”、“靈活性”、“創造性”、“層次性”八大 原則,分類、分層布置,做到難易適中、層層遞進,可操作性強。 學生可以根據喜好、實際 情況和提交方式任選一項作業完成。 提交方式包括書面、視頻、音頻等。 不同的提交方式能 充分考慮到學生能力和條件的差異。“樂”潤童心——基礎作業:通過聆聽、欣賞、 演唱樂曲,培養學生音樂感知能力。“樂”向遠方——拓展作業:通過音樂與其他學科或社會活動的交叉與融合,不僅達到 知識的強化,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覓知音——創編作業:通過深挖音樂作品,了解其背景和文化、 讓音樂與生活結合,拓 展音樂視野,全面提升音樂素養。單元檢測以節目展示,表演等形式展開。(lu)八、單元作業整體設計過程1.第一課時:《晨景》(作業1:“樂”潤童心)(一、 請同學們用)哼唱主題旋律,感受樂曲的強弱變化(長笛) (和雙簧管)(的音色,并通過圖)二、 掃描下方二維碼聽音樂,感受片認識長笛和雙簧管。明晰、清新、響亮(長笛)三、 掃描下方二維碼聽音樂,判斷旋律先由哪件樂器主奏 緊接著是哪件樂器,與之相呼 應。 在音樂描繪紅日高升、金光四射的意境時,是用什么樂器奏出的 (雙簧管)1、從兩件樂器中判斷, 旋律先由 樂器主奏。 緊接著是 樂器,與之相呼應。2、在音樂描繪紅日高升、金光四射的意境時,是用 樂器奏出的。(弦樂)(圖1)(作業2:“樂”向遠方)一、 掃描上方二維碼聆聽格羅菲管弦樂組曲《大峽谷》第四樂章“日出”, 判斷樂曲與 以下哪組風景相對應? 并說說你的理由,召集家人或朋友們一起聆聽,并記錄他們的看法。(圖2)記錄(作業3:覓知音)一、 掃描上方二維碼聆聽《晨景》的旋律, 根據所聽旋律創作出屬于自己的“晨 景”小作文。《晨景》評價量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樂”潤童心 正確感受樂曲的強弱變化 .....正確聆聽長笛雙簧管的音色,分辨樂器旋律 .....“樂”向遠方 正確聽辯格羅非日出的旋律特點 .....覓知音 “晨景”小作文, 文字生動, 符合樂曲旋律特點 .....評價說明:本課時內容評價設計均用.表示,優秀為五顆,合格為三顆。(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分析:本課時以《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 為主線,落實音樂核心素養, 重視藝術 體驗,突出課程綜合,重視藝術與語文學科的聯系,充分發揮協同育人的功能,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由 “樂”潤童心:這首曲子首先聆聽范唱, 對歌曲整體有所了解, 邊聽邊對 照教材中的三幅圖,觀察三幅圖能否反映音樂所描繪的晨景, 學生們一起用 lu 哼唱主題旋律, 感受樂曲的強弱變化, 聆聽長笛和雙簧管的音色, 感受作品所描 繪的景色。由 “樂”向遠方:對比聆聽格羅菲管弦樂組曲《大峽谷》第四樂章“日出”。由 覓知音:加強與語文學科的聯系,寫出自己的 “晨景”小作文。設計意圖:由 “樂”潤童心:關注學生的演唱狀態, 旋律的流動性和連貫性, 使學生對 長笛和雙簧管音色有一個基本了解, 突出培養學生聽覺習慣, 聆聽樂器的不同音 色。由 “樂”向遠方:通過分析體會晨景圖, 結合圖片的形象表現, 將音樂和實 景相結合,使學生基本能很快理解音樂表現得內容。由 覓知音:加強與語文學科知識的連接,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音樂。2.第二課時:《漁舟唱晚》作業 1: “樂”潤童心一, 掃描上方二維碼聽辨古箏樂曲的快板與慢板部分, 想象夕陽西下, 湖面歌聲 四起的景象,感受漁民滿懷豐收喜悅的情感。(慢板)快板(作業2:“樂”向遠方)一, 組建你的團隊, 安排成員彈奏 《漁舟唱晚》配樂, 朗誦《滕王閣序》 節選。shí wéi jiǔyuè xù shǔ sānqiū liáoshuǐ jìn ér hán tán qīng yān guāngníng ér mù shān zǐ yǎn cān fēi yú shànglù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 fǎngfēngjǐng yú chóng ā lín dìzǐ zhī chángzhōu dé tiānrén zhī jiù guǎn céngluánsǒng cuì shàng chū chóngxiāo fēi gé liú 訪風景于崇 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 出重霄;飛閣流 dān xià lín wú dì hè tīng fú zhǔ qióng dǎoyǔ zhī yínghuí guì diàn lán gōng jí gāngluán zhī tǐ shì pī xiù tà 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 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 fǔ diāoméng shānyuánkuàng qí yíng shì chuān zé yū qí hài zhǔ lǘ yán pūdì zhōngmíngdǐngshí zhī jiā gě jiàn mí jīn 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 qīng què huánglóng zhī zhú yún xiāo yǔ jì cǎi chè qū míng luò xiá yǔ gū wù qífēi qiūshuǐ gòngchángtiān yísè yúzhōu 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 chàng wǎn xiǎngqióngpéng lí zhī bīn yàn zhènjīng hán shēngduànhéngyáng zhī pǔ 唱 晚, 響 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 斷衡陽之浦。團隊成員 任務 安排(作業3:覓知音)一、 我為古箏設計海報——動手畫一畫二:收集古箏的其他曲目并向家人、朋友分享和介紹它的故事曲名 介紹《漁舟唱晚》評價量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樂”潤童心 正確聽辯古箏樂曲的快板與慢板部分 .....“樂”向遠方 配樂詩朗誦《滕王閣序》,表演自然 .....覓知音 古箏海報設計新穎、形象,文字描述正確 .....善于和家人分享音樂里的故事 .....評價說明:評價說明:本課時內容評價設計均用.表示,優秀為五顆,合格為三顆。(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分析:本課時以《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 為主線,學習和領會中華民族藝術, 增 強中華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重視與語文學科的聯系, 激發學生參與古箏海報, 模型設計, 激發學音樂表演的興趣和熱情。由 “樂”潤童心:可以通過欣賞古箏樂曲 《漁舟唱晚》,感受古箏獨特的音 色與魅力,培養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由 “樂”向遠方:通過配樂詩朗誦, 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由 覓知音:擴展延伸了解古箏樂器的歷史,讓學生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 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感情。設計意圖:由 “樂”潤童心:讓學生感受民族樂器古箏的快板和慢板,體會其音樂風 格,培養學生民族音樂興趣。由 “樂”向遠方:實現音樂與語文學科知識的連接,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 音樂,培養朗誦能力。由 覓知音:通過對《漁舟唱晚》的欣賞,為古箏設計海報, 讓學生了解古箏 這一民族樂器,提高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和家人分享,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3.第三課時:《清晨》(作業 1: “樂”潤童心)一、發聲練習,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均勻地呼吸與發聲(均勻地呼吸與發聲保持聲音平穩和清晰)(一發聲練習1=C4/4v5 3|5 --3 2| 1-- ||Lulululululu)二:掃描上方二維碼聆聽音樂,分析歌曲的情緒?歌曲分為幾個部分?問題 1:歌曲的情緒是什么?問題 2:歌曲分為幾個部分?三: 掃描下方二維碼跟著伴奏演唱全曲。(作業2:“樂”向遠方)一、運用沙錘,雙響筒,鈴鼓為歌曲編配伴奏(作業3:覓知音)一:小組交流,記錄家庭成員在早晨有哪些活動,相互討論。如鍛煉身體、買菜等等。家庭成員 晨間活動例:媽媽 做早餐、去菜市場買菜、打掃衛生二:通過錄音設備記錄晨間的各類聲音,學生互相交流。流水(鳥鳴)《清晨》評價量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樂”潤童心 完整,帶著感情演唱全曲 .....“樂”向遠方 創編節奏,富有表現力 .....合作表演默契度 .....表演流暢, 自然 .....覓知音 錄晨間活動, 錄制晨間聲音富有表現力 .....評價說明:本課時內容評價設計均用.表示,優秀為五顆,合格為三顆。(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分析:本課時以《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 為主線,重視音樂與生活的關聯,傳遞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培育學生熱愛生活,珍惜時間, 正所謂一日之計在于 晨。由 “樂”潤童心: 帶領學生走進音樂,感受樂曲歡樂的情緒。由 “樂”向遠方: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其編配伴奏,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由 覓知音:《清晨》所表達的就是發生在早晨的活動,學生分享自己晨間活 動。設計意圖:由 “樂”潤童心:這是一首校園歌曲, 引導學生帶著感情演唱全曲, 感受歡 樂的情緒。由 “樂”向遠方: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 珍惜時間。由 覓知音:選用合適的打擊樂器, 提高編創伴奏的能力, 激發學生對生活的 熱愛。4.第四課時:《晚風》(作業 1: “樂”潤童心)一、 掃描上方二維碼聽音樂, 通過學唱《晚風》 感受歌曲描繪的自然界的美麗晚景,激 發對生活、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二、 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奧爾夫聲勢律動)感受八六拍的強弱規律,能夠畫一畫八六拍 的強弱規律 (強、弱、弱、次強、弱、弱)。1 畫一畫 6/8 拍的強弱規律(6/8OOOOOO||提示: 強拍涂全黑, 次強涂半黑, 弱拍無顏色)2.唱一唱下面兩段旋律,哪一段是 8/6 拍 哪一段是 4/4 拍 并填上拍號。((1)1=C(2)1=C() 535i- |6i5- |512321|2--0| |()1|135i|5.531|44454|3.30| |)(作業2:“樂”向遠方)掃描上方二維碼聽原唱,學唱《晚風》 二聲部(作業3:覓知音)學生開動腦筋創編《晚風》二聲部旋律 ,可以尋求家人或朋友們的幫助,編好后唱給 家人聽。《晚風》評價量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樂”潤童心 歌曲表演流暢,準確,富有感情 .....正確用身體律動分辨八六拍的強弱規律 .....“樂”向遠方 二聲部合唱聲音自然,動聽 .....覓知音 創編旋律動聽 .....樂于和家人分享 .....評價說明: 評價說明:本課時內容評價設計均用.表示,優秀為五顆,合格為三顆。(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分析:本課時以《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 為主線,激發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 和熱情,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引導學生進行旋律編創,提高創造能力。由 “樂”潤童心:歌曲《晚風》再聽范唱, 并邊聽邊劃 6/8 拍的指揮圖式, 以輕柔的聲音唱出其晚景。由 “樂”向遠方:學唱二聲部合唱,感受合唱的魅力。由 覓知音:培養學生自主創編能力。設計意圖:由 “樂”潤童心:通過學唱《晚風》感受歌曲描繪的自然風景,感受八 六拍的強弱規律。由 “樂”向遠方:學習二聲部合唱, 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的能力。由 覓知音: 鼓勵學生編創二聲部旋律, 為學生留出了想象和創作空間。培 養學生自主創編能力,不束縛學生的想象,進一步增進家庭和睦的氛圍。(五年級為高年級階段可以采用力中有所提升。) (自評,師評,互評) (的方式讓學生在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 (評價等級:.....評價方式自評互評師評作業 評 價 指 標晨景漁舟唱晚能正確對比中西樂器演奏的風格正確認識理解歌曲情感,升華思想清晨有感情演唱 《清晨》 ,歌聲溫婉動聽打擊樂器創作表演形式新穎晚風有感情演唱 《晚風》 歌聲溫婉動聽創編合適的二聲部旋律匯總評價等級說明:.總數超過 20 為“耀眼星”, 20 以下為“活力星”, 10 以下為“潛力星”)九、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在單元教學結束,我通過節目展示,客觀回答,現場提問等形式達到單元質量檢測的 目的,培養學生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演音樂的能力。1 作業內容——擴展與延伸( 1) 欣賞管弦樂《晨景》和箏曲《漁舟唱晚》, 學生對比中西樂器演奏的音樂風格的 區別。(2) 獨唱或者合唱歌曲《清晨》和歌曲《晚風》對比早晨和晚上所描繪的風景和歌 曲不同的音樂情感。(3) 學完這個單元你得到了什么啟示。2 作業內容—— 小組表演( 1) 請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節目展示。自由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鼓勵學生進行 創作表演,表現早晨的活動 , 比一比哪組編創的更好。(2) 請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節目展示。學生創編合適的二聲部旋律, 學生唱一個 聲部,教師唱一個聲部,用輕柔的聲音,唱出傍晚田野的安逸與寧靜,比一比那組編創的 旋律更好聽。單元質量檢測作業評價量表設計思路:作業是鞏固落實教學目標,發展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手段,音樂作業的設 計與實踐要圍繞單元主題,開展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有創新的評價方式更能溝通師生情,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課上除了欣賞教師布置的樂曲外,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下載,五年級的 學生懂得一些電腦的基本操作方法,讓學生自己對比不同的音樂風格。(我的音樂表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