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2025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哲學與文化》2024/10/30巍峨高山,攜手共攀【知識體系】第五課教材分析備考課程要求本課選擇題和主觀題都有考查,復習時關注黨和國家的政策、道德、價值觀等,考查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通過相關改革措施,考查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趨勢;以黨和國家針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所采取的一系列舉措,考查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以漫畫的形式,考查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明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發展規律與發展趨勢,理解改革的意義,理解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一、社會歷史的本質(一)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1.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1)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勞動→手腳分工、人腦、語言意識、社會關系)(2)勞動發展史是理解所有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人類歷史是由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構成的歷史,研究人類歷史的規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的運動規律。2.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把社會生活當做實踐去理解)實踐生成了社會生活的全部領域,形成了全部社會關系,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物質生產的實踐調整、改革社會關系的實踐創造科學文化的實踐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精神文化領域(2024,廣東,T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以“對話+創作”為基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開啟了全面智能化時代。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可以像人類一樣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寫代碼、論文和視頻腳本等任務。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和加速迭代,引領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并對人類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1)有人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和廣泛運用,將徹底改變和顛覆人類社會歷史的本質。結合材料一,運用相關哲學原理對這一觀點進行辨析。【答案】(1)①這一觀點是錯誤的。②人類社會歷史是由有意識、有目的的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③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代替了人的一些勞動,一定意義上確實具備了類人的“實踐”功能,深刻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但是無論技術進步到何種程度,都改變不了其為人類工具的屬性,更無法改變和顛覆人類社會歷史的實踐本質。【真題演練】(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1.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基本問題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不同回答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歷史唯物主義(唯物史觀)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歷史唯心主義(唯心史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體現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含義 指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指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辯證關系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①社會意識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②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圖示 方法論 ①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社會實際; ②要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用正確、先進的社會意識指導社會實踐,克服錯誤、落后的社會意識。即時演練(2022·廣東)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被稱為舊唯物主義。恩格斯指出:“舊唯物主義在歷史領域內自己背叛了自己,因為它認為在歷史領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動力是最終原因,而不去研究隱藏在這些動力后面的是什么,這些動力的動力是什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唯物主義的歷史觀產生于唯物主義的自然觀②舊唯物主義不承認社會意識對社會歷史發展的作用③對社會歷史現象的唯物主義解釋是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貢獻④舊唯物主義不理解物質生產實踐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即時演練(2024·湖南)大美瀟湘,山水如畫,“瀟湘八景”最早由宋初山水畫大師所作,作為一個超越地域和歷史范疇的美學意象,成為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墨客創作的文化母題與圖式,成就了中國山水畫別開生面、自成—派的“瀟湘山水”。亦如美學家宗白華所言:“藝術家以心靈映射萬象,代山川而立言。”由此可知( )①瀟湘的自然山水是能被藝術家的心靈所反映的客觀實在②藝術家以手中畫筆為瀟湘自然山水描繪圖景、設定法則③“瀟湘八景“作為美學意象是有相對獨立性的社會意識④自成一派的“瀟湘山水”寓于中國山水畫藝術共性之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二、社會歷史的發展(一)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1.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生產方式的變革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基本矛盾 辯證關系 基本規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 ①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②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狀況時,它就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應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注意】①這兩對矛盾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因為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所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更為基本,是一切社會矛盾的物質根源。這兩對矛盾共同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貫穿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②不能認為上層建筑只要適應經濟基礎,就能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要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才會推進社會進步)【拓展延伸】:正確區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涉及領域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狀況 (經濟領域)涉及經濟體制改革,如所有制結構調整、分配制度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三權分置)、國企改革等。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 (政治文化領域),涉及政治體制改革、法律法規完善、思想觀念的轉變等,如放管服改革、教育政策調整、法律修訂等即時演練(2022·山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部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形成供需互促、產銷并進、暢通高效的國內大循環,將推動國內市場由大到強,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哲學上看,持續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是因為(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要與經濟基礎狀況相適合②聯系是客觀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必然的聯系③通過調整和完善生產關系,可以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④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事物的量變可以引起質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即時演練在新的形勢下,外資三法已難以適應新時代改革開放實踐的需要。2016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草案)》是新形勢下國家關于外商投資活動全面的、基本的法律規范,是外商投資領域起龍頭作用、具有統領性質的法律。該法從總則、投資促進、投資保護、投資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方面對新的外商投資法律制度作出了基本的、明確的規定。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這些法律的出臺是基于( )①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②認識事物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③全面深化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④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C(二)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總趨勢 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根本 動力 ◇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即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產生、發展和解決中實現的。 ◇人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 實現方式 階級社會 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社會主義社會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性質),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強大動力(作用) 原因: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但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根本目的: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兩適應)【知識整合】運用改革相關知識回答問題:①性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②目的:通過改革,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③地位/作用: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強大動力;④改革的哲學依據(1)唯物論角度:把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2)辯證法角度: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辯證的否定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3)唯物史觀角度: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拓展延伸】:發展的動力問題(1)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2)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在社會主義社會,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直接動力;(3)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人民群眾。(4)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5)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三、社會歷史的主體(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1.人民群眾的內涵(1)從“質”與“量”上理解:①在質上,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②在量上,人民群眾是大多數,其主要的、穩定的部分是廣大勞動群眾。(2)從“變”與“不變”上理解:①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②不論怎樣變化,勞動群眾都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①人民群眾是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②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③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進步和發展2.人民群眾的地位與作用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決定社會的性質和面貌。(≠領導力量)(二)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基本內容 地位 意義 要求群眾觀點 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 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②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眾路線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 (思想上)(行動上)即時演練(2024·北京)辛亥革命后,各種政治力量反復較量,中國共產黨脫穎而出,團結帶領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召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一九五四年憲法,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75年來,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②“五四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中國人民掌握國家權力的歷史變革③政治制度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④美好生活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即時演練(2023·全國甲卷)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于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開展,在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所屬官網、新聞客戶端以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分別開設專欄,聽取全社會意見建議,累計收到網民建言854.2萬余條,為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從中獲得的啟示是( )①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訴求是制定決策的重要依據②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需要探索創新有效的實現形式③人是社會歷史主體,每個人都推動社會歷史發展④只要堅持“到群眾中去”,就能實現“從群眾中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