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第五單元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單元課標分析內容要求學習質量學業要求1.基于微觀視角闡釋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進行符號表征,促進學生化學變化觀念的形成和發展;2.通過宏觀、微觀、符號等多重表征手段,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化學反應;3.幫助學生認識化學反應計算的比例關系,發展對化學變化的定量認識和推理能力。1.理解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不變,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2.認識化學反應中的各物質間存在定量關系,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3.學習利用質量關系、比例關系定量認識化學反應,認識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1.能選取實驗證據說明質量守恒定律,并闡述其微觀本質;2.能根據實驗事實用文字和符號描述、表示化學變化,并正確書寫常見的化學方程式;3.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依據質量守恒定律,用化學方程式表征簡單的化學反應,結合真實情境中物質的轉化進行簡單計算;能依據元素守恒預測、推斷物質轉化的產物。01 課程標準內容要求學習質量學業要求素養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化學反應前后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涵及微觀本質,初步形成定量認識物質變化的質量視角和守恒意識;2.通過從微觀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應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一些化學反應的現象3.收集和梳理“拉瓦錫與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史實,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認識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狄仁杰的疑惑新課導學為什么蠟燭燃燒后質量變小?為什么鐵刀放置較長時間生銹后質量增加?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思考:提出問題生成物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物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與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存在什么關系呢?等于大于小于你的猜想是 ?設計實驗確定化學反應反應前測物質總質量反應反應前測物質總質量比較設計實驗反應原理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第一步:銅粉平鋪在錐形瓶底部,連接好裝置,稱量并記錄m1第二步:將錐形瓶置于陶土網,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再次稱量并記錄m2銅 + 氧氣 氧化銅加熱注意觀察:1.錐形瓶內銅加熱的現象2.氣球的變化3.化學反應前后總質量的關系任務一: 初識質量守恒定律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現象 反應前總質量(m1) m1= 反應后總質量(m2) m2=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分析 氣球先變大后變小,固體由紅色變為黑色,天平示數不變△Cu+O2 CuO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相等任務一: 初識質量守恒定律單孔橡膠塞(連氣球和玻璃管)空氣中其他成分氧氣氧化銅錐形瓶錐形瓶單孔橡膠塞(連氣球和玻璃管)空氣中其他成分=銅粉剩余的銅粉=參加反應的銅粉反應前質量總和反應后質量總和剩余的銅粉反應前反應后假定銅粉過量m(Cu) + m(O2) = m(CuO)參加反應的物質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物總質量任務一: 初識質量守恒定律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結論:m(Cu) + m(O2) = m(CuO)參加反應的物質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物總質量銅 + 氧氣 氧化銅加熱參加反應的氧氣參加反應的銅粉生成的氧化銅任務一: 初識質量守恒定律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數據分析:反應前反應后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裝置分析】1.氣球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是2.該實驗裝置中,橡膠塞的作用3.小氣球、玻璃導管的作用是任務一: 初識質量守恒定律瓶內氣體受熱膨脹氣球鼓起;反應后氧氣被消耗,瓶內壓強減小,冷卻后氣球變癟形成密閉體系緩沖氣壓,防止瓶塞沖出4.如果沒有氣球,會發生什么呢?沒有氣球,橡膠塞沖出任務一: 初識質量守恒定律方案二:鐵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現象 反應前總質量(m1) m1= 反應后總質量(m2) m2=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分析 觀察要點1、裝置是否密封2、反應的實驗現象3、電子天平示數的變化任務一: 初識質量守恒定律方案二:鐵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現象 反應前總質量(m1) m1= 反應后總質量(m2) m2=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分析 鐵釘表面有紅色固體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反應前后天平示數不變Fe+CuSO4 Cu+FeSO4178.2178.2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相等結論:m(Fe) + m(CuSO4) = m(Cu) + m(FeSO4)參加反應的物質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物總質量鐵 + 硫酸銅 → 銅 + 硫酸亞鐵參加反應硫酸銅參加反應鐵生成銅生成硫酸亞鐵反應前反應后任務一: 初識質量守恒定律方案二:鐵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數據分析: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任務一: 初識質量守恒定律注意:①化學反應適用于 “一切化學反應”,不適用于物理變化②質量僅是指“質量”守恒,而不指其它物理量。③各物質總和指反應或生成的“各種物質”,包括固體、 液體、氣體都要考慮。④參加指真正參加反應的那一部分物質,未反應完的物質、雜質和催化劑都不計算在內。【思考】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質量與原來冰的質量相等,這個變化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提出問題:質量守恒定律是否對任何化學變化都適用呢?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反應。交流與反思小貼士:用天平稱量化學試劑時,干燥的固體試劑應放在稱量紙上稱量,易潮解、腐蝕性的試劑應放在玻璃容器中(如小燒杯、表面皿)稱量。探究: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相等?探究: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相等?實驗現象反應前后總 質量的關系反應前燒杯中的總質量 > 反應后燒杯中的總質量產生大量氣泡,白色粉末逐漸消失,電子天平示數減小鹽酸+碳酸鈉 氯化鈉 +二氧化碳+ 水文字表達式任務二: 再探質量守恒定律學生活動:觀看實驗“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填寫有關實驗內容:1.用燒杯取一藥匙碳酸鈉粉末;用試管裝約一小試管稀鹽酸。一起放在天平上稱量2.將試管中的稀鹽酸倒入燒杯中,觀察現象。再把試管放回燒杯,放在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將鹽酸倒入燒杯中鹽酸碳酸鈉碳酸鈉 + 鹽酸 氯化鈉 + 水 +二氧化碳在開放體系中>二氧化碳的質量也要算進來逸散到空氣中天平指針偏右原因: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到空氣中去了任務二: 再探質量守恒定律思考:反應前后測定的結果為什么不一樣?該反應是否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總質量反應后總質量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減少的質量=生成的CO2質量任務二: 再探質量守恒定律裝置改進:如何改變裝置才能用此反應原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請利用圖示物品簡單畫出你的設計方案錐形瓶活塞注射器塑料瓶試管氣球電子天平實驗5-2: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鎂 + 氧氣 氧化鎂點燃現象: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天平示數增大。為什么?反應后物質的稱量質量大于反應前物質的稱量質量,天平示數增大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任務二: 再探質量守恒定律【思考】你能解釋這個反應前后的稱量結果變化的原因?鎂 + 氧氣 氧化鎂Mg O2 MgO點燃反應后的稱量結果反應前的稱量結果參與反應的氣體沒有稱量質量“增重了”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 的質量總和有氣體參加或有氣體生成的化學反應來證明質量守恒定律,則反應一定要在密閉容器進行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分裂組合以水電解反應為例,從微觀角度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任務三: 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學生活動:嘗畫出下列反應觀示意圖,并歸納氫氣 + 氧氣 水點燃改變的粒子:不變的粒子:氫分子、氧分子氫原子、氧原子原子的種類 改變原子的數目 增減原子的質量 改變反應前反應后沒有沒有沒有質量守恒反應前后:任務三: 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質量守恒的微觀實質: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也不變以水電解反應為例,從微觀角度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為什么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呢?從微觀角度解釋質量守恒的原因原子數目原子質量原子種類微 觀元素質量元素種類六不變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兩改變宏 觀物質總質量歸納小結:化學反應分子數目、元素化合價可能變化學反應中的“變”與“不變”質量守恒微觀本質思維構建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一切化學反應應用內容微觀本質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的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解釋一些現象等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不包括在內狄仁杰的迷惑1.為什么蠟燭燃燒后質量減輕了呢?2.為什么鐵刀在空氣中放久了質量會增加呢?石蠟燃燒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鐵能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元芳,現在你懂了嗎?習題訓練1、下列各項中,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①原子數目;②分子數目;③元素種類;④原子質量;⑤物質種類;⑥原子種類;⑦分子種類( )A.①③④⑥ B.①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②③⑤⑦ A2、某有機物與氧氣充分反應,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則該有機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C、O B.H、OC.C、H D.C、H、OC習題訓練3、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為CO2+H2O 有機物+O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有機物中一定含C、H兩種元素 B.有機物中只含C、H兩種元素C.有機物中可能含有三種以上的元素D.有機物可能是一種單質或一種化合物光A葉綠體4、銅在空氣中銹蝕會生成銅綠[Cu2(OH)2CO3],銅綠加熱分解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質是( )A. CuO B. H2O C. SO2 D. CO2C習題訓練5、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從該圖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A.丙物質屬于單質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C.一個乙分子中含4個A原子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了C習題訓練6、在一定條件下甲和乙反應生成丙,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 ”表示不同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B.丙可能是氧化物C.參加反應的甲、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D.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甲 乙 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