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共37張PPT內嵌視頻)-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共37張PPT內嵌視頻)-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

資源簡介

(共37張PPT)
共2課時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學習目標
1. 通過實驗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3. 通過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初步形成定量認識物質變化的質量視角和守恒意識。
2. 通過分析和解釋常見的化學反應中質量變化關系,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涵。
新課引入
【提問】化學反應的特征是什么?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原子種類是否改變
H2O H2 + O2
通電
P + O2 P2O5
點燃
特征:有新物質生成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原子種類不改變
新課引入
結合生活經驗,預測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經測量金屬生銹后質量變大了
蠟燭會越燒越短,質量越小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質量如何變化呢?
一、質量守恒定律
1673年,波義耳將金屬放在敞口的容器里加熱,兩個小時后,打開進行稱重,物質的質量增加了。
1756年,羅蒙諾索夫把錫放在密閉的容器里煅燒,生成白色的氧化錫,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質總質量,在煅燒前后并沒有發生變化。
法國化學家
拉瓦錫
1774年,拉瓦錫用45份質量的氧化汞加熱分解,得到了41.5份質量的汞和3.5份質量的氧氣。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一、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
化學反應前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總質量嗎?
【猜想與假設】
>、=、<
【設計實驗思路】
4. 比較m1、m2 的關系
2. 發生化學反應
1. 測反應前反應物的總質量(m1)
3. 測反應后生成物的總質量(m2 )
一、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方案
加熱
方案1:銅+ 氧氣 氧化銅 方案2:鐵 + 硫酸銅 銅 + 硫酸亞鐵
一、質量守恒定律
方案1. 銅粉加熱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步驟】
1. 銅粉平鋪在錐形瓶底部,連接好裝置,稱量并記錄
2. 將錐形瓶置于陶土網,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再次稱量并記錄
【實驗現象】
注意觀察:
1.錐形瓶內銅加熱的現象
2.氣球的變化
3.化學反應前后總質量的關系
一、質量守恒定律
方案1. 銅粉加熱前后質量的測定
一、質量守恒定律
方案1. 銅粉加熱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步驟】
1. 銅粉平鋪在錐形瓶底部,連接好裝置,稱量并記錄
2. 將錐形瓶置于陶土網,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再次稱量并記錄
【實驗現象】
銅粉由紅色變為黑色,氣球先變大后又縮小
銅 + 氧氣 氧化銅
Cu + O2 CuO
加熱
加熱
1.干燥的固體試劑應放在紙上或容器(如小燒杯、表面皿)中稱量;
2.易潮解的試劑應放在容器中稱量。
【稱量結果】
m前=m后
【實驗原理】
一、質量守恒定律
方案1. 銅粉加熱前后質量的測定
(1)分析反應前后的總質量分別來源于哪些物質,并結合反應前后總質量的關系和物質的變化情況進行討論。
反應前總質量
反應后總質量
錐形瓶、橡膠塞、氣球
(空氣)
參加反應的銅粉
氧氣(參加反應的氧 氣質量

(剩余氣體)
未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
反應生成的氧化銅
其他氣體
未參加反應的銅粉
未參加反應的銅粉
錐形瓶、橡膠塞、氣球
其他氣體
+未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
一、質量守恒定律
m參加反應銅粉 + m參加反應氧氣 = m氧化銅
參加反應的物質總質量 = 反應后生成物總質量
銅 + 氧氣 氧化銅
加熱
【實驗結論】
參加反應的銅
參加反應的氧氣
生成的
氧化銅
一、質量守恒定律
保證反應在密閉體系中進行
1.橡膠塞的作用是什么?
2.小氣球的作用是什么?
調節裝置內的壓強
3.如果沒有它們,實驗可能出現哪些結果?
銅粉與氧氣反應,錐形瓶內氣體減少,外界空氣會進入集氣瓶,導致化學反應后的總質量比反應前的大。
一、質量守恒定律
方案2.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一、質量守恒定律
方案2.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現象】
鐵 + 硫酸銅 銅 + 硫酸亞鐵
(Fe) (CuSO4) (Cu) (FeSO4)
注意觀察:
1.鐵絲表面和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
2.化學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
【實驗原理】
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
【稱量結果】
m前=m后
一、質量守恒定律
方案2.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1)分析反應前后的總質量分別來源于哪些物質,并結合反應前后總質量的關系和物質的變化情況進行討論。
反應前總質量
反應后總質量
錐形瓶、橡膠塞
錐形瓶、橡膠塞
參加反應的鐵
硫酸銅
生成的銅
反應生成的硫酸亞鐵

未參加反應的鐵
未參加反應的鐵

一、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結論】
方案2.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m(Fe) + m(CuSO4) = m(Cu) + m(FeSO4)
參加反應的物質總質量 = 反應后生成物總質量
鐵 + 硫酸銅 → 銅 + 硫酸亞鐵
參加反應的鐵
參加反應的硫酸銅
生成的

生成的
硫酸亞鐵
一、質量守恒定律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質量守恒定律
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能解釋物理變化。
化學反應
反應物剩余、催化劑質量除外。
參加
只強調“質量”不包括“體積”。
質量總和
不能漏掉氣體、沉淀。
生成
一、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3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碳酸鈉 + 鹽酸 氯化鈉 + 水 + 二氧化碳
(Na2CO3) (HCl) (NaCl) (H2O) (CO2)
想一想:你預計這個反應前后的稱量結果會有什么變化
注意觀察:
1.燒杯中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的現象;
2.化學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
【實驗原理】
一、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3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一、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3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現象】
固體粉末逐漸溶解,產生大量氣泡;天平指針向右偏
反應前燒杯中的總質量 > 反應后燒杯中的總質量
【實驗結論】
【實驗分析】
鹽酸 + 碳酸鈉 → 氯化鈉 + 水 + 二氧化碳
HCl Na2CO3 NaCl H2O CO2
敞開體系
氣體逸出
m1
m2
m1 = m2 + 生成二氧化碳質量
一、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 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想一想:你預計這個反應前后的稱量結果會有什么變化
鎂 + 氧氣 氧化鎂
(Mg) (O2) (MgO)
點燃
【實驗原理】
注意觀察:
1.鎂條燃燒的現象;
2.化學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
一、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 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一、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 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現象】
鎂條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產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天平指針向左偏。
反應前燒杯中的總質量 反應后燒杯中的總質量
【實驗結論】
【實驗分析】
敞開體系
鎂 + 氧氣 氧化鎂
Mg O2 MgO
點燃
氣體參與
m1
m2

m1 + 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 = m2
一、質量守恒定律
反應前稱量的質量 反應后稱量的質量
第二次稱量質量減小:因產生的白煙逸散到空氣中,以及氧化鎂附著在坩堝鉗上,造成氧化鎂散失較多。
第二次稱量質量增大:鎂條足夠長,多數氧化鎂附著在鎂條上或掉落在陶土網上。
第二次稱量質量與第一次相等,以上兩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一、質量守恒定律
天平是否平衡與反應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沒有必然聯系,無論天平是否平衡,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設計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應注意兩點:
(1)實驗中必須發生化學變化,而非物理變化。
(2)若反應中有氣體參加或生成,必須在密閉體系中進行實驗。
【實驗總結】
一、質量守恒定律
反思與交流
玻義耳是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但是在探究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
實驗中,為什么他與真理失之交臂?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需要注意什么?
波義耳的實驗(1673年)
波義耳的實驗(1673年)
Hg + O2 HgO
波義耳的實驗(1673年)
拉瓦錫的實驗(1777年)
HgO Hg + O2
失敗
隨堂練習
1.下列敘述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0g鹽水蒸發后得到9g水和1g氯化鈉
B.50mL水與50ml酒精混合不等于100mL
C.44g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升華后變成44g二氧化碳氣體
D.1g硫在1g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2g二氧化硫
D
2.下列實驗能夠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B
A B C D
隨堂練習
3.下列關于質量守恒定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質在空氣中加熱發生反應后,生成物的總質量必定等于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總質量
B.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增大,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C.蠟燭燃燒后質量減小,說明質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規律
D.冰融化成水,前后質量相等,說明這個變化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A
二、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原因
分裂
組合
分子
原子
分子
物質
以水電解反應為例,從微觀角度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
分裂
組合
聚集
二、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原因
原子的種類 改變
原子的數目 增減
原子的質量 改變
反應前
反應后
沒有
沒有
質量守恒
反應前后:
沒有
化學反應中的“變”與“不變”
化學反應過程
五個不變
兩個一定改變
兩個可能改變
微觀
宏觀
原子種類不變
原子數目不變
原子質量不變
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
元素種類不變
宏觀
微觀
物質的種類
分子的種類
元素的化合價
分子的數目
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隨堂練習
1.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①原子數目 ②分子數目 ③元素種類 ④物質的總質量 ⑤物質的種類
A .①④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C
2.煤的汽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煤的汽化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C+H2O CO+X。請寫出X的化學式 。
H2
3.某有機物與氧氣充分反應,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則該有機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C、O B.H、O
C.C、H D.C、H、O
C
隨堂練習
4.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表格中X=13
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物質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參加反應的甲和丁的質量比為1:4
C
質量守恒定律
實 質
含 義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微觀上: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


一切化學變化
宏觀上:元素種類、質量不變
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不包括在內
不要遺漏任何反應物和生成物
隨堂總結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漠河县| 宁武县| 汶上县| 金昌市| 扶绥县| 拜城县| 台东县| 志丹县| 澄迈县| 灵璧县| 云林县| 宁津县| 娱乐| 安龙县| 苏州市| 华蓥市| 鄂托克旗| 大关县| 游戏| 尤溪县| 禄丰县| 孟村| 突泉县| 平潭县| 磴口县| 阿荣旗| 昌吉市| 镇坪县| 潮州市| 金溪县| 石楼县| 普兰县| 海门市| 新和县| 新巴尔虎右旗| 榆树市| 启东市| 文登市| 荥阳市|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