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跨學科實踐活動4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九年級化學 上冊·人教版2024活動目標1. 通過討論供氧器的應用范圍和場景,明確項目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研究的價值,體會化學物質及其變化在保障人體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性。2. 通過復習氧氣制取實驗,將知識經驗結構化,初步形成從原理到裝置,再到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3. 通過對項目任務的拆解和規劃,初步結合工程技術方法,建立基于特定需求設計供氧器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形成模型。4. 通過選擇原理、繪制草圖、動手制作等小組合作活動,綜合應用化學與工程技術等跨學科知識,初步制作項目作品,并進行反思和改進。活動引入氧氣與人體健康關系密切,在特定環境下,人們需要攜帶方便、操作簡單、安全可靠,且成本較低的供氧器。我們能不能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相關試劑,設計和制作一個簡易供氧器呢 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一了解需求1.討論:哪些人群在哪些場景或地域會用到供氧器?高原吸氧——便攜式吸氧瓶家用保健——家庭制氧機病人吸氧——醫用供氧器魚缸增氧——充氧增氧泵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一了解需求1.討論:相應的供氧器應具有怎樣的特點?家庭制氧機優點:便利,在家可以吸氧,制氧成本低。不足:需要通電,出門無法使用。醫用供氧器優點:氧氣純度高;有醫生的指導,更專業。不足:受地方限制,不能即時吸氧;費用較高。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一了解需求1.討論:相應的供氧器應具有怎樣的特點?便攜式吸氧瓶優點:隨身可攜帶,氧氣純度高。不足:成本較高;一次性使用,丟棄的瓶子造成資源浪費。充氧增氧泵優點:提高溶氧量,減少水溫不一致,凈化水質。不足:壽命短,耗電能力強,噪音比較大。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一了解需求2.交流:選擇其中一種情況,通過討論確定簡易供氧器的設計和制作目標。家庭制氧機醫用供氧器便攜式吸氧瓶充氧增氧泵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二獲取信息1.查閱資料:目前商業化的供氧器有哪些類型呢?過碳酸鈉制氧機分子篩制氧機富氧膜制氧機電子制氧機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二獲取信息2.結合本組的目標,閱讀有參考價值的供氧器的說明書,嘗試進行實物演示與拆解,了解其組成、結構、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二獲取信息氧立得是一款化學藥劑家用制氧機,如下是其拆解后的結構。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二獲取信息氧立得的使用說明(1)性狀:A劑:固體氧釋放劑(白色顆粒),采用先進工藝生產,顆粒均勻,保質期長。B劑:催化劑(黑色粉末或顆粒),采用特殊工藝生產,保證出氧量穩定。(2)規格:A劑:100g/包 B劑:3g/包急救包(3包A劑,3包B劑) A劑:100g/包 B劑:9g/包(3)成分:A劑:過碳酸鈉 B劑:二氧化錳(4)氧含量:99.5%(5)作用與用途:用于各種缺氧癥狀的補充供氧(6)儲藏方法:干燥陰涼處保存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二獲取信息氧立得的工作原理(1)操作方法:在反應倉中首先加入粉末狀過碳酸鈉(2Na2CO3·3H2O2)、水,然后加入粉末狀二氧化錳(MnO2),即產生氧氣。(2)工作原理:第一步: 2Na2CO3·3H2O2 2Na2CO3+3H2O2;第二步: 。2H2O2 2H2O+O2↑供氧劑 過碳酸鈉(2Na2CO3·3H2O2) 過氧化氫(H2O2)特點 過碳酸鈉是固體且較穩定,方便儲存、運輸和使用 過氧化氫溶液為液體,運輸儲存不方便,且高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二獲取信息氧立得的操作方法(1)反應倉內應加入自來水(涼水),嚴禁使用熱水。(2)反應倉加水后,先投入A劑,再投入B劑。每次供氧停止后,將反應殘液倒洗清空。供水困難時,可在殘液冷卻時,補充A劑(不加B劑)連續供氧。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二獲取信息3.比較其與實驗室制取氧氣在制氧原理、收集方法、儀器裝置等方面的異同,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分析原因,總結供氧器的工作原理和組成特點。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二獲取信息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 氧立得制氧機原理裝置 結構2Na2CO3·3H2O2 2Na2CO3 + 3H2O22H2O2 2H2O + O2↑2H2O2 2H2O + O2↑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二獲取信息總結供氧器的工作原理和組成特點使反應液與催化劑接觸,產生氧氣對產生的氧氣進行洗滌和加濕,更有利于人體呼吸輸送氧氣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三設計制作如何設計一款簡易的制氧機呢?類比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思路,小組討論制作簡易制氧機的思路?發生裝置:試劑狀態、反應條件確定反應原理選擇發生裝置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選擇收集裝置收集裝置:氣體的性質:密度、是否溶于水,是否與水反應等基于需求確定制備原理選擇反應裝置確定吸氧設備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三設計制作你會選擇哪一種原理制作制氧機呢?小組討論選擇制氧原理時需考慮哪些因素呢?制氧劑 化學方程式 使用分析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加熱高錳酸鉀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過碳酸鈉、水和二氧化錳反應條件加熱,安全性不高反應條件是常溫、產物環保,但見光易分解,不易儲存和取用反應條件是通電,安全性不高存儲的穩定性,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加入水中可迅速產生氧氣。2H2O2 2H2O + O2↑2KMnO4 = K2MnO4+MnO2+O2↑△2H2O = 2H2↑+O2↑通電2Na2CO3·3H2O2=2Na2CO3+3H2O22H2O2 2H2O + O2↑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三設計制作除了上述因素外,還需考慮哪些什么呢?實際供氧量氧立得說明書使用建議:通用情況 A劑+B劑 用水量 供氧量/分鐘 時間 備注日常保健 1A + 1B 約600毫升冬季少加100毫升夏季多加100毫升 ≥ 350mL ≥ 15分鐘 水溫高低會影響供氧時間,但總出氧量不會減少一般缺氧 2A + 1B ≥ 500mL ≥ 25分鐘 急救 3A + 2B ≥ 1200mL ≥ 15分鐘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三設計制作通過計算確定制氧劑的用量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為1.43 g/L,如果要供給正常健康人連續吸氧10分鐘,制氧的氣流量約為350mL/min,產生的氧氣純度約為99.5%,大約需要過氧化氫多少克 解:產生氧氣的質量=設大約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2H2O2 2H2O + O2↑325 g68xx = 10.6 g答:大約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10.6 g。解:產生氧氣的質量=1.43 g/L×10 min×0.35 L/min×99.5% ≈ 5 g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三設計制作1. 根據使用要求和已有條件,選擇合適的制氧原理,設計供氧器的組成和結構,繪制設計圖,通過計算確定相關試劑的用量,制作簡易供氧器。初版草圖示例(僅供參考)活動設計與實施任務三設計制作2. 對產品進行試驗,了解其供氧效果,并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從工程技術角度進一步優化產品,編寫自制供氧器的使用說明書。制氧機說明書(1)反應倉內應加入自來水(涼水),嚴禁使用熱水。(2)反應倉加水后,先投入A劑,再投入B劑。每次供氧停止后,將反應殘液倒空清洗。供水困難時,可在殘液冷卻時,補充A劑(不加B劑)連續供氧。(答案合理即可)展示與交流1展示自制供氧器,介紹產品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和供氧效果等。2與同學交流和相互評價,分享活動收獲和體會。練習與應用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過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儀器是( )A. 漏斗B. 酒精燈C. 大試管D. 集氣瓶A練習與應用2.項目學習小組在學習了實驗室制取氧氣之后,查閱了相關資料,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如圖。其中藥品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 ,藥品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催化劑,回答下面的問題。(1)氧氣能供給呼吸,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過氧化氫 C. 液態空氣 D. 高錳酸鉀(2)生活用品可以代替一些化學儀器。本實驗利用了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進行實驗,在該實驗中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 B是二氧化錳 B. 塑料瓶相當于錐形瓶C. 吸管相當于玻璃棒 D. 輸液管相當于導管CC活動總結跨學科實踐活動4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12了解需求制氧劑的選擇(分析制氧機的原理)3設計制作制氧機九年級化學·人教版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