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課題2 原子結構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課時1 原子的構成 相對原子質量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時2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離子認識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知道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之間的關系。知道相對原子質量并學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能運用概念計算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學習目標導航課時1 原子的構成 相對原子質量科學史話——原子模型的探索歷程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實心球模型新課導入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湯姆孫原子模型英國科學家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假如“你”是盧瑟福,該怎樣解釋這些現象?新課講授【拓展】結論: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比原子小很多,原子里有很大空間,電子在這個空間里作高速運動。大多數帶正電的α粒子能夠穿透金箔而不改變方向少數帶正電的α粒子發生方向上的偏轉極少數帶正電的α粒子被反彈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乒乓球地球+++質子中子一、原子的構成原子(每個 帶一個單位 電荷)(不帶電)(每個 帶一個單位的 電荷)質子中子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電子正負觀察圖片,完成下列填空。【歸納總結】想一想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氫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鈉 11 12 11氯 17 18 171.所有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的嗎?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氫原子沒有中子。2.不同原子與質子數有什么關系?原子中質子數不同,原子的種類也不同。想一想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氫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鈉 11 12 11氯 17 18 173.原子是由帶電的粒子構成的,那么原子不顯電性 為什么?想一想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氫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鈉 11 12 11氯 17 18 17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帶的電荷數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帶________的原子核和核外帶________ 的電子構成,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構成。由于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帶的電荷數_________,電性_________,所以整個原子________(填“顯”或“不顯”)電性。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電荷負電荷質子中子相等相反不顯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歸納總結】原子的質量測定值 原子的質量很小,記憶、計算都很不方便,怎么辦?一個氫原子質量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6千克即2.66×10-26千克一個氧原子的質量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7千克即1.67×10-27千克相對原子質量就是以一種 的1/12(1.66×10-27 kg)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碳原子質量的1/12Ar=一種原子的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碳原子質量1.定義式一、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注意例題:已知1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 2.66×10-26Kg, 求出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2.66×10-26kg161.993×10-26kg ×1/12=有沒有其他求相對原子質量的比較簡單的方法呢?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氫 1 0 1碳 6 6 12氧 8 8 16鈉 11 12 23鎂 12 12 24+=+=+=+=+=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項目 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得出與性質單位聯系 測定出來,絕對的比較得出,相對的千克比值碳原子質量的1/12相對原子質量=一種原子的質量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他于 1983 年當選為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他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銪、鈰、鉺、鍺、鋅、鏑幾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數據,被國際原子量委員會采用為國際新標準。張青蓮1.在原子結構中帶正電荷的粒子是( )A.質子 B.中子 C.分子 D.電子2.古人通過往銅中加入錫熔合制成青銅器。錫原子的質子數為 50。則錫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169 B.119 C.69 D.50AD解析:在原子中,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錫原子的質子數為50,故其核外電子數為50。隨堂練習3.科學家制造出原子序數為114號的新原子,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9。下列有 關114號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該原子的中子數為175B.該原子的質子數為114C.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14D.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89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114D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175解析:4.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B.相對原子質量是以碳-12原子質量為標準的C.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質量D.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 g解析:相對原子質量等于原子的實際質量除以碳-12原子質量的1/12。A5.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是實心球體B.原子不顯電性C.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質子、中子和電子D.質子、中子、電子均勻分布在原子中解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中有質子和中子(氫中有的沒有中子),故C錯誤;原子核的體積很小,電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間運動。故A、D錯誤。B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質子(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課堂小結知道原子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知道元素的化學性質跟它的原子結構緊密相關。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了解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化學性質其之間的關系。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初步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知道離子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系。學習目標導航課時2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離子我們已經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那么,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有什么特點呢?新課導入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就在這個空間里不停地運動著。一、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新課講授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離核遠近:能量高低:近 遠低 高離核最近的電子層為第一層,次之為第二層,依次類推為第三、四、五、六、七層,離核最遠的也叫最外層。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鈉原子核外11個電子電子分層運動想一想核外電子排布有哪些特點?【歸納總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最少的有1層,最多的有7層。最外層電子數最多不超過8個(只有1層的,電子數不超過2個)。01電子排布時依據電子層能量的高低,由里向外排布。02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可以簡明、方便地表示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該電子層上的電子數鎂(Mg)+122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層原子核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鎂(Mg)+122【歸納總結】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的電子數。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的小圈和圈內的數字分別表示原子核和核內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020103部分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穩定結構:像稀有氣體元素原子這樣最外層有8個電子(氦為2個電子)的結構。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4個非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于4個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個的不一定是金屬原子注意二、離子離子的形成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離子: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陽離子:帶正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陰離子:帶負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1)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一般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導致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而帶正電荷,形成陽離子。(2)非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一般不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導致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而帶正電荷,形成陰離子。定義離子的形成金屬、非金屬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的數目有關注意原子 離子 陽離子 陰離子區別 結構特點電性符號相互轉化 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不顯電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帶正電荷帶負電荷用元素符號表示用陽離子符號表示用陰離子符號表示得電子陽離子 原子 陰離子得電子失電子失電子離子與原子的區別與相互轉化【歸納總結】(1) 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如氮氣(N2),二氧化碳(CO2)如氯化鈉(NaCl)①金屬 ②固態非金屬 ③稀有氣體(2)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3) 由離子構成的物質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粒子物質的構成①Ne ②S ③KCl ④Al ⑤N2 ⑥Fe⑦CO2 ⑧MgS ⑨Cu ⑩Ar SO2 P由原子構成由分子構成由離子構成①②④⑥⑨⑩ ⑤⑦ ③⑧下面的物質中,哪些是由分子構成的?哪些是由原子構成的?哪些是由離子構成的?想一想1.鋁原子和鋁離子相比較,結構上的區別是( )A.中子數不同B.質子數不同C.最外層電子數不同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D隨堂練習2.核電荷數少于核外電子數的一定是( )A. 分子 B. 原子 C. 陽離子 D. 陰離子CA.硫原子第一電子層有6個電子B.硫原子核內有16個質子C.硫原子最外層電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層電子的能量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3.下圖是硫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關于硫原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1)B所表示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填 “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 (填“陽” 或“陰”)離子,離子符號為 。(2)表示原子的是 (填字母,下同)。得到陰O2-BDE4.如圖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電子層數相同、各層的電子數相同(3) 電子層結構相同的是________。AC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離子定義與分類形成及表示課堂小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原子結構示意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