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第一單元 大家都來學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1.4 物質性質的探究第1課時 物質的性質 物質性質的探究第2課時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1、了解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并能識別。2、能區分物質的物理變化與物理性質,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3、初步體驗科學探究是研究物質的重要方法,逐步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目標導航第1課時 物質的性質 物質性質的探究觀察一瓶酒精,根據你的觀察和生活經驗,說出酒精有哪些性質?顏色 狀態 氣味 密度 水溶性 揮發性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沒有經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無色液態特殊氣味0.8g/mL與水互溶易揮發能燃燒在空氣中點燃新課導入一、物質的性質新課講授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定義:物質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舉例:可燃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定義: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舉例:物質的顏色、氣味、狀態、密度、熔點、沸點、硬度、揮發性、溶解性可直接觀察或用物理方法去測定。要通過化學實驗去觀察和確定。物質 顏色(常態) 氣味 熔點/℃ 沸點/℃水 無色(液態) 無氣味 0 100醋酸 無色(液態) 刺激性氣味 17 118鐵 銀白色(固態) 無氣味 1 535 2 750鎂 銀白色(固態) 無氣味 649 1 107氮氣 無色(氣態) 無氣味 -210 -196氧氣 無色(氣態) 無氣味 -218 -183幾種常見物質的某些物理性質(標準大氣壓強下)通常情況下,水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正常大氣壓下,0℃時水變成冰。水冰檢查站請嘗試描述水的物理性質。描述性質時要注明條件!下圖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為什么?從這些變化中,你能推知相關物質各有哪些性質嗎 問題探討化學變化可燃性化學變化可燃性物理變化能蒸發物理變化易凝固物理變化易升華化學變化可燃性物理變化揮發性性質和變化的區別和聯系物質的變化物質的性質酒精揮發(物理變化)酒精能揮發(物理性質)瀝青凝固(物理變化)瀝青易凝固(物理性質)紙片燃燒(化學變化)紙片可燃燒(化學性質)能、會、易、可性質是物質的固有屬性,是變化的內因。變化是一個過程,是性質的具體表現。助燃劑根據以下氣體的性質推斷其用途。問題探討氣體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用途氧氣 無色無臭的氣體 不可燃,但助燃氫氣 無色無臭的氣體 可燃性,放熱多二氧化碳 無色無臭的氣體 不可燃,也不助燃高能燃料滅火劑— 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性質用途決定體現二、性質的探究科學探究是收集證據和作出解釋,進行發現、創造與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也是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本質、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通過銅受熱變黑的化學實驗來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探究實驗銅受熱變黑原因的探究銅片表面變黑的原因是什么?提出問題:形成假設:假設一:銅片變黑,是因為火焰中的煙灰附著在銅片上。如果銅片上附著的黑色物質是煙灰,則很容易抹去。如果把銅片加熱,而火焰沒有與銅片接觸,則銅片將不會變黑。假設二:銅片變黑,是因為銅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反應。若將銅片放在真空或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銅片的顏色將不變。設計并實施實驗 獲取證據:驗證假設與預測一的實驗。用潔凈的白色抹布輕輕擦一擦已冷卻的銅片黑色部分。將一段光亮銅片裝在敞口的試管中,用酒精燈火焰加熱試管。驗證假設與預測二的實驗。用銀白色的金屬鋁箔將銅片嚴密包裹壓緊,不留空隙,以保證隔絕空氣,然后加熱,再放冷,打開包裹的鋁箔,觀察銅片有無變色。現象判斷 預測1______,預測2______。錯誤銅片上的黑色物質難擦掉;銅片在敞口試管中加熱會變黑;用鋁箔包裹加熱,打開鋁箔,銅片不變黑。正確獲取證據 分析解釋:解釋【實驗1】說明:銅片在空氣中用酒精燈加熱后變黑,黑色物質不是煙灰。【實驗2】說明:銅片在隔絕空氣加熱后不變色。據此可知:銅片在敞開的試管中加熱后變黑,是因為銅片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黑色的新物質。形成結論:得出上述結論后,你可能還想問:(1)生成的黑色物質是什么 (2)銅片和空氣中的什么物質發生了反應 銅片在加熱條件下,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物質。反思評價:(1)生成的黑色物質是什么?可設計以下實驗。【實驗3】將銅片直接在酒精燈上多加熱幾分鐘,冷卻,用小刀將銅片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質刮落到干凈的紙上,反復數次,使得到的黑色物質足夠多,再移入試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現象判斷 銅在空氣或氧氣中受熱生成的黑色物質是_________,所以上述“解釋與結論”_______。氧化銅黑色物質溶于稀硫酸中,得到一種藍色溶液。正確提出問題:銅片和空氣中的什么物質發生了反應?實驗驗證:使用氧氣傳感器定量測定反應過程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得出結論:銅受熱一段時間后,裝置中的氧氣含量不斷減少,證明銅與氧氣發生了反應。利用手持技術數字化實驗探究銅和氧氣的反應實驗裝置圖“氧氣含量—時間”曲線圖表達交流:1、以上銅片發生的化學反應可用文字表達:(Cu)(O2)(CuO)(括號里給出的是相應物質的化學符號)加熱銅 + 氧氣 氧化銅— 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一種簡化的化學反應表示方法。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表達交流:2、同學們就以上現象、解釋和結論發表自己的意見,互相討論交流,可提出其他預測和實驗證實的思路。課堂小結銅的化學性質的探究物質的性質化學性質提出問題、形成假設物理性質設計并實施實驗、獲取證據1.4 物質性質的探究分析解釋 形成結論反思評價表達交流1、物質的下列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A.氧化性 B.還原性 C.延展性 D.可燃性C隨堂練習這里的氧化性、還原性、可燃性均需要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而延展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2、下列屬于氮氣的化學性質的是( )A.無色無臭 B.難溶于水C.密度略小于空氣 D.不支持燃燒DA、無色無臭描述的是物質的顏色、氣味,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B、難溶于水是指物質的水溶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C、密度略小于空氣,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D、不支持燃燒,需要發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3、下列物質的用途體現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A.金剛石的硬度大—刻劃玻璃 B.氫氣密度小—填充探空氣球C.干冰有制冷作用—人工增雨 D.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冶煉金屬DA、金剛石的硬度大可以刻劃玻璃,硬度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B、密度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C、干冰有制冷作用,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水蒸氣冷凝成水滴,屬于物理性質;D、冶煉金屬是利用一氧化碳的還原性,用還原劑與含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反應,利用了物質的化學性質。4、某同學對一未知金屬做了如下實驗:取一塊金屬,用小刀切下一塊,并將其投入水中,該金屬漂浮于水面,并與水發生劇烈反應,在水面上急速轉動,四處游動,同時發出嘶嘶的響聲,立刻熔化成一個閃亮的、銀白色的小球,并逐漸縮小,直至完全消失。請分析以上實驗現象,歸納出該金屬四種性質:(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熔點低銀白色的固體5、下面是某學習小組針對科學探究提出的幾個問題,請將下列所述基本環節補充完整。(1)“銅片在酒精燈上加熱為什么會變黑?”屬于科學探究中__________環節。(2)“銅片變黑不是火焰中的煙灰附著在銅片上”屬于科學探究中_________環節。(3)“銅片變黑可能是火焰中的煙灰附著在銅片上”屬于科學探究中___________環節。(4)“將銅片放在敞口的試管中加熱,銅片變黑”屬于科學探究中 ____________環節。(5)“這個實驗既簡單,現象又明顯”,某同學的這句話屬于科學探究中的___________環節。上述各環節的正確順序是 ______________(填上述數字序號)。提出問題得出結論假設與預測實驗與事實反思與評價(1) (3) (4) (2) (5)1、初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2、能結合具體探究活動說明科學探究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3、感受合作與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目標導航第2課時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新課導入經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銅受熱變黑的原因,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了哪些環節呢 柯柯提出問題形成假設設計并實施實驗獲取證據分析解釋形成結論,建構模型反思評價表達交流在銅受熱變黑原因的探究中,可以通過觀察銅片受熱的實驗現象,收集證據進行定性探究。在銅受熱變黑原因的探究中,可以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氧氣含量變化的數據證據進行定量探究。實驗原理新課講授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了8個環節:提出問題形成假設設計并實施實驗獲取證據分析解釋形成結論,建構模型反思評價表達交流設計并實施實驗以現象證據為主的定性實驗以數據證據為主的定量實驗設計并實施調查方案實踐活動目的:探究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含量的差異。我們一生中不斷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成分含量有沒有差別呢 提出問題提示信息空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化學性質穩定物質性質氧氣可以支持燃燒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探究成分1、吸入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大于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2、呼出氣體中__________的含量大于吸入空氣中__________的含量。形成假設提示信息空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化學性質穩定物質性質氧氣可以支持燃燒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探究成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氣體中________ 的含量大于吸入空氣中_________的含量。水蒸氣水蒸氣取兩個空集氣瓶,用玻璃片將瓶口蓋好,作為空氣樣品;再用排水法收集兩瓶呼出氣體。比較呼出氣體與新鮮空氣中成分含量的差異。設計并實施實驗(1)借助以下圖示設計實驗,驗證假設1。設計并實施實驗(2)設計實驗,驗證假設2。設計并實施實驗(2)設計實驗,驗證假設2。設計并實施實驗解釋與結論氧氣 二氧化碳 水蒸氣吸入空氣呼出氣體較多 較少 較少較少 較多 較多除了以上實驗方法,我們還可以運用手持技術數字化實驗,通過氧氣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傳感器定量測量吸入和呼出的氣體中氧氣、二氧化碳的含量。表達交流有人說:“人呼吸就是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他的這種說法對嗎?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人吸入的氣體中很有二氧化碳,呼出的氣體中仍然存在氧氣,只是氣體的含量發生了變化。氣體的體積分數 吸入氣體(%) 呼出氣體(%)氧氣 20.96 16.40二氧化碳 0.04 4.10其他氣體 79.00 79.50課堂小結探究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含量的差異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水蒸氣含量增多1.4 物質性質的探究1、科學探究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猜想”,猜想是依據已有知識、經驗,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假設。下列對“影響食物腐敗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環境溫度 B.氧氣濃度 C.食物品種 D.食物多少D隨堂練習根據影響食物腐敗快慢的因素有內因和外因,內因是由物質本身的性質決定,而外因是指溫度、濃度、壓強、催化劑等因素,進行分析判斷。D、取不同量的同種食物,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食物腐敗快慢相同,則食物的多少不是影響食物腐敗快慢的因素,猜想不合理。2、化學實驗課上,吹滅燃燒的蠟燭時,有白煙產生。有同學說“白煙可能是石蠟蒸氣凝結成的石蠟固體”,于是有同學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燃白煙。對于“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燃白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設計實驗 B.提出問題 C.進行實驗 D.得出結論C根據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拓展與遷移。有同學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燃白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進行實驗。3、下面是一小組針對科學探究提出的幾個問題,請將下列所述基本環節補充完整。(1)“呼出的氣體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屬于科學探究的_________環節;(2)“呼出的氣體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屬于科學探究的____________環節;(3)“呼出的氣體是什么?”屬于科學探究的__________環節;(4)“將呼出的氣體吹入澄清石灰水中,發現石灰水變渾濁”屬于科學探究的_________環節;(5)“這個實驗既操作簡單,又現象明顯”,某同學的這句話屬于科學探究的__________環節;上述各環節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問題形成結論形成假設獲取證據反思評價(3)(2)(4)(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