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音樂《百鳥朝鳳》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欣賞嗩吶獨奏《百鳥朝鳳》。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百鳥朝鳳》,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感受、體驗、模仿音響,并指導學生欣賞音樂的方法和養成良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2.認識嗩吶,體驗嗩吶的音樂表現力。能用語言或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情緒、情景的感受與理解,能哼唱樂曲的音樂主題。3.培養愛護鳥類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感受、欣賞音樂,并展開想象和聯想;用各種材料和方式模仿與表現音樂。教學難點:感受樂器的表現力、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意境,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獨創性地表現音樂。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PPT)、嗩吶及鼓、小鑼、拔、大鑼等樂器。教學過程:一、導入師:歡迎來到音樂課堂。同學們,首先讓我們來聽一個音樂的片段,你能聽出來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嗎?生聽完后回答,師給予評價。師:剛才這段演奏中嗩吶模仿了什么聲音?生:嗩吶模仿了鳥叫聲。師:你們知道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嗎?生答。師評價。師:同學們見過嗩吶嗎?你都是在什么場合見過的呢?生:紅白喜事的時候。師:對。我們的嗩吶一般用于民間的婚喪嫁娶、紅白喜事的時候。所到嗩吶呢就不得不提到我們身邊的嗩吶班子,俗稱喇叭班子。同學們知道靈璧比較出名的喇叭班子叫什么嗎?生回答。師:對了。有的同學知道,它就是位于靈璧縣尹集鎮菠林村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菠林喇叭”的傳承者——周家班。二、介紹國家非物質遺產傳承人——周家班周家班曾經參加過中央電視臺的《我要上春晚》欄目,2016年周家班參加安徽衛視的《中國農民歌會》節目,導師蔡國慶(中國著名歌手)還親自到靈璧來采訪周家班。2017年7月8日至30日周家班受邀巡演歐洲多個藝術節,6名周家班“菠林喇叭”傳承藝人用精彩的表演征服了當地觀眾。接下來我們來認識一下周家班的第三代傳承人——周正玉。周正玉被安徽省黃梅戲學校特聘坐班傳授技藝十幾年。在此期間,周正玉與我國著名嗩吶大師劉鳳鳴、任同祥、胡海泉等多位藝術家互相切磋技藝,并集南北嗩吶演奏技巧風格為一體。這是周家班第四代傳人周本鳴。這是周家班第四代傳人周本鳴、周中華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著名導演吳天明以嗩吶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百鳥朝鳳》,這部電影講述了嗩吶這門傳統藝術在現代社會中所面臨的衰落與如何傳承的故事。這部電影也因電影制片人方勵為求影院拍片下跪磕頭一事,該片引起了更多人的探討和深思。這是周家班為向吳天明導演致敬,現場演奏《百鳥朝鳳》。三、認識各種鳥及百鳥之王——鳳凰。師:同學們見過鳥嗎?你能說出幾種鳥的名稱?你能模仿出鳥的叫聲或形態嗎?(出示鳥類圖片)學生通過回憶、聯想等思維活動,用聲音以及動作模仿、表演各種鳥的鳴叫和形態。(麻雀、鸚鵡、海鷗、烏鴉等。)師:現在呀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幾種常見的鳥。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鳥嗎?生答。師:好。同學們真不錯,能認識這么多的鳥。那你們知道百鳥之王是什么嗎?對的,沒錯。就是鳳凰。接下來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百鳥朝鳳”的故事。傳說鳳凰本是一只不起眼的小鳥,它很勤勞,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覓不到食物,鳳凰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食物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旱災過后,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并一致推舉它為鳥王。以后,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其實,民間藝人取這個名字是更多的是取其吉祥歡慶之意。鳳凰是人們心中的瑞鳥,象征著天下太平。四、簡介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鳳》及嗩吶相關知識。師:這是一首嗩吶獨奏曲,原是流行于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間樂曲。它以熱烈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大自然生氣勃勃的景象。自《百鳥朝鳳》搬上舞臺以來,經過多次加工改編。原在民間流傳的《百鳥朝鳳》樂曲結構松散,沒有高潮,即興發揮時,公雞啼曉、母雞生蛋,甚至連小孩的哭叫聲等都隨意加入。當《百鳥朝鳳》被選為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出節目時,經民間樂手任同祥在專業工作者協助下進行加工,針對原曲的缺陷,壓縮鳥叫聲、刪去雞叫聲,并設計了一個運用特殊循環換氣法的長音技巧的華彩樂句擴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熱烈歡騰的氣氛中結束。后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民間音樂比賽”銀質獎。上世紀70年代,在任同祥演奏的基礎上,整理者又設計了一個百鳥齊鳴意境的引子,同時將鳥叫聲進一步集中壓縮,有層次地合理安排,并配以新的伴奏曲調以加強音樂性,還擴充了華彩樂句,使用快速雙吐演奏技巧,使樂曲更為完整。師:嗩吶屬于民樂還是西洋樂器?生:民樂。教師向學生簡介嗩吶。師:嗩吶,中國民族吹管樂器,又名喇叭、小嗩吶,又稱海笛。是我國民間應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它音色高亢有力,適宜于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構造:葦哨—細銅管—音孔—錐型管—擴音器。嗩吶形狀像喇叭,錐形木管上有八個音孔,用蘆葦制成的雙簧哨子吹奏。它的音色高亢、明亮,富有穿透力。管身木制,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稱作碗)。五、欣賞樂曲《百鳥朝鳳》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欣賞嗩吶獨奏《百鳥朝鳳》。嗩吶用它獨具魅力的音色把我們帶到鳥的王國里暢游,我們一起來欣賞。教師播放樂曲《百鳥朝鳳》,聽后分組討論并回答問題:1.你認為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你能聽出嗩吶模仿了哪幾種鳥的鳴叫聲?學生帶著問題完整聆聽作品,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師:大家用幾分鐘時間討論一下剛才的問題。學生發揮自己思維的獨創性,展開積極的討論,用豐富的聯想與想象,感受、體驗音樂表現的情景。師:誰準備好了就可以回答問題了。生1:我感到音樂的情緒非常的熱烈、歡快。生2:我認為音樂的情緒有些激動。師:同學們都感受到音樂歡快、熱烈的情景。請你試用自己的話(畫)或動作表達出這首樂曲描寫的情景好嗎?生1:我眼前好像到了百鳥園,鳥兒們爭相放開歌喉唱著各種動聽的歌,有的還比賽。生2:有一只百鳥之王,其他鳥都來向他來朝拜。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我聽入迷了。鳳凰,在我國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鳥,被譽為百鳥之王。《百鳥朝鳳》這首樂曲,以其熱烈歡快的旋律和充滿生機的百鳥和鳴,表現出一種純樸的、喜氣洋洋的氣氛。因此,它往往在民間喜慶場合中演奏。生3:傳說中有一幅“百鳥朝鳳圖”相傳,南詔始祖細奴邏接替張樂進求的王位時,有吉兆出現。一只彩鳳飛翔在巍寶山內的一支山峰上,百鳥便從四面八方飛到這里來朝拜這只鳳凰。當年鳳凰翔落的山脈被稱為鳳凰山,又叫鳥吊山。生4:我在網上查到了一幅畫《百鳥朝鳳圖》。中間為一棵枝繁葉茂的梧桐樹,主干上繪有一只羽毛豐滿、神采奕奕的鳳凰,四周圍繞著畫眉、八哥、綠鳩、鸚鵡、鷺鷥、喜鵲、野雞等數百只珍貴禽鳥。師:朝鳳的百鳥有哪些呢?生1:杜鵑、斑鳩、黃鸝、丹頂鶴……生2:啄木鳥、喜鵲、黑尾鳥、麻雀……生3:朝鳳的百鳥還有── 貓頭鷹、畫眉、黃嘴鳥,連知了也加入了百鳥的歡唱。六、再次聆聽樂曲音樂主題師:再聽主題,同學們還能聽到哪些樂器?其中,有一個不斷反復演奏的固定曲調大家聽出來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笙、竹笛、板、揚琴等)。1.學唱旋律2.師范唱,生跟唱。3.生齊唱。七、循環換氣法這首嗩吶曲當中采用了“循環換氣法”,這樣的吹奏可以不間斷長時間延續,使音樂一氣呵成,通常連續吹奏時觀眾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八、這首樂曲一共分為八個部分1.山雀啼曉 2.春回大地 3.鶯歌燕舞 4.林間嬉戲 5.百鳥朝鳳 6.歡樂歌舞 7.鳳凰展翅8.并翅凌空九、拓展活動分器樂組與舞蹈組共同完成此曲。師:嗩吶發揮了自身樂器的特色,形象、逼真地模仿了各種鳥叫聲,你們能不能用其他方式也表現一下呢?生:我能用動作來表現。師:我們來分配一下,誰扮演哪種鳥,用什么樣的動作模仿,能生動表現嗩吶要表現的鳥的形象。師:動作可以簡單,但是情緒要表現出來。學生簡單準備幾分鐘。師:我們請幾位同學到臺上來自己選擇一種打擊樂器,再請一組同學用肢體語言,我們配合這首樂曲,共同演繹一遍。學生聽音樂配合生動的肢體動作(手、頭、嘴等都可以參與)。師:謝謝同學們精彩的表演,同學們表演的真棒!還有很多想參與的同學,我們下次再找機會邀請更多的同學來給大家表演。十、小結同學們:森林是鳥兒們的家園,保護環境從每一個人做起。讓我們為了這個和諧的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好,同學們。下課!在歡快、熱烈的《百鳥朝鳳》樂曲聲中,學生走出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