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節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學習目標] 1.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與討論,概述生態系統中信息的類型和信息傳遞的過程。2.通過案例分析,概述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和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一、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1.信息的概念:可以傳播的消息、情報、______、______與信號等。2.信息傳遞: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______之間,以及它們______都有信息的產生與交換,能夠形成信息傳遞,即信息流。3.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種類 物理信息 化學信息 行為信息概念 通過____________傳遞的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可以傳遞信息的__________ 動物的______在同種或異種生物之間傳遞的信息舉例 自然界中的____、聲、____、濕度、磁場等 植物的________、有機酸等代謝產物,以及動物的________等 ____________、雄鳥的“求偶炫耀”來源 ____________、生物個體或群體 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 動物的行為特征特別提醒 生態系統中信息的來源可以是非生物環境,也可以是生物個體或群體,但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一般不能來自非生物環境。4.信息傳遞過程(1)信息產生的部位——________。(2)信息傳播的媒介——______。(3)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__________。判斷正誤(1)生物之間的信息傳遞只限于同種生物( )(2)物理信息可來源于生物,也可來源于非生物環境( )任務一: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①螢火蟲發出的熒光?、谏咄ㄟ^熱感受器發現鼠 ③蜘蛛網的振動?、軐櫸锕分g通過嗅聞肛門腺辨識身份和健康狀況 ⑤“燕燕于飛,差池其羽”?、蘅兹搁_屏?、叽贫攴置谛酝饧に匚鄱?br/>物理信息:________;化學信息:________;行為信息:________。 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種類的判斷方法(1)涉及光、聲、溫度(熱)、濕度、磁場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為物理信息,其接收途徑包括動物的聽覺、視覺、皮膚及植物的葉、芽或細胞中光敏色素對光信息的接收等。(2)涉及“化學物質”(包括植物的生物堿、有機酸等代謝產物以及動物的尿液、性外激素等)的信息為化學信息。(3)行為信息是通過動物的特殊行為、動作等“肢體語言”來傳遞和表達的。(4)從文字表述的著重點判斷:孔雀開屏如果是通過行為傳遞給對方,則屬于行為信息;如果通過羽毛的顏色等傳遞給對方,則屬于物理信息。1.雄性安樂蜥在求偶時,一邊伏在領地上做著“俯臥撐”,一邊伸縮頸部色彩鮮艷的垂囊,這種展示可能包含了顏色和運動兩個因素。有人用墨水改變垂囊的顏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由此說明雄性安樂蜥在求偶時利用的信息是( )A.物理信息B.化學信息C.行為信息D.物理信息和行為信息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中信息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傳遞B.采用燈光誘蟲殺蟲利用了物理信息的傳遞C.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調節屬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中的化學信息D.紅色辣椒果實中含有的辣椒素可傳遞物理信息二、信息傳遞的作用及其應用1.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1)個體:生命活動的____________,離不開信息的作用。如海豚的____________,煙草等種子的萌發生長。(2)種群:生物種群的______,離不開信息的傳遞。如植物______、昆蟲交尾。(3)群落和生態系統:信息能夠__________生物的__________,進而維持____________的平衡與穩定。如食物鏈上相鄰物種間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2.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1)提高__________的產量舉例:①利用模擬的動物信息吸引大量的____________,就可以提高果樹的傳粉效率和結實率。②養雞時,在增加營養的基礎上,延長____________,會刺激雞卵巢的發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可以大大提高產蛋率。(2)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①控制方法:化學防治、____________和機械防治。②有害生物的防治舉例:a.利用__________________誘捕或驅趕某些動物;b.利用昆蟲________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的____________;c.利用特殊的____________擾亂某些動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動物的________下降。判斷正誤(1)當食草動物看到青草明顯減少時,部分個體會另覓取食地,這體現了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 )(2)利用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控制動物危害,屬于生物防治技術( )任務二: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根據提供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資料1 海豚進行捕食、探路、定位和躲避天敵等行為幾乎都依賴于超聲波。它們可使用頻率超過100 kHz的超聲波進行“回聲定位”。資料2 萵苣等植物的種子必須接收某種波長的光信息,才能萌發生長。資料3 植物開花需要光信息刺激;許多昆蟲的雌雄個體憑借信息素而相互識別、完成交配,保證種群的延續。資料4 當煙草植株受到蛾幼蟲攻擊后,能夠產生和釋放可揮發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蟲的天敵——捕食者,夜間能夠驅除夜間活動的雌蛾,使它們不能在植物葉片上停留產卵。(1)根據資料1和資料2分析,信息傳遞與個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有什么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資料3分析,信息傳遞在種群的繁殖過程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資料4中的化學物質能夠將幾種生物類群聯系起來?由此說明信息傳遞在群落和生態系統水平上,發揮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三: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在農業生產和林業生產上常在田間或林間施放一種化學物質,使害蟲不能完成生殖,從而達到控制害蟲的目的。(1)為什么這種化學物質能控制害蟲的繁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這種防治措施與使用殺蟲劑相比有什么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及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利用黑光燈誘捕法來調查昆蟲的種群密度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B.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種群密度,屬于化學防治C.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D.短日照作物黃麻,南種北移可延長生長期,提高麻皮產量,是對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4.(2023·開封高二期末)使用化學農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都可防治農作物害蟲。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使用化學農藥治理害蟲,農藥會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B.使用化學農藥治理害蟲,會使害蟲的抗藥性增強,并殺死害蟲的天敵C.采用生物防治,可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D.可利用生物之間的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種間關系,進行生物防治答案精析一、梳理教材新知1.指令 數據2.生物種群 內部3.物理過程 化學物質 特殊行為 光 溫度 生物堿 性外激素 蜜蜂跳舞 非生物環境4.(1)信息源 (2)信道 (3)信息受體判斷正誤(1)× (2)√提示 (1)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既存在于同種生物之間,也可發生在不同種生物之間,也可存在于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探究核心知識①②③?、堍摺、茛?br/>落實思維方法1.C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該求偶行為利用的主要信息是動作,而不是顏色(用墨水改變垂囊的顏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所以該信息屬于行為信息。]2.B [信息的傳遞往往是雙向的,并非沿著食物鏈傳遞,A錯誤;辣椒素屬于化學信息,D錯誤。]二、梳理教材新知1.(1)正常進行 “回聲定位” (2)繁衍 開花 (3)調節 種間關系 生態系統 “食”與“被食”2.(1)農畜產品?、賯鞣蹌游铩、诠庹諘r間 (2)①生物防治②a.光照、聲音信號 b.信息素 種群密度 c.化學物質 繁殖力判斷正誤(1)√ (2)√探究核心知識任務二(1)如果沒有信息傳遞,海豚的生活、捕食難以進行;萵苣等植物種子的萌發生長等活動,離開信息傳遞也不能正常進行。這些都說明了生物個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離不開信息傳遞。(2)通過信息傳遞,植物才能開花,雌雄個體才能相互識別、交配,這樣才能保證種群的繁衍。(3)將煙草、蛾和蛾幼蟲的天敵聯系起來;由此說明信息傳遞可以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任務三(1)這種化學物質能干擾雌、雄蟲在完成生殖活動時的信息聯系。(2)能減少環境污染。落實思維方法3.B [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種群密度,屬于生物防治,B錯誤。]4.D [可以利用生物之間的捕食、種間競爭、寄生等種間關系對害蟲進行生物防治,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D錯誤。](共60張PPT)第4節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學習目標1.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與討論,概述生態系統中信息的類型和信息傳遞的過程。2.通過案例分析,概述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和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內容索引一、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二、信息傳遞的作用及其應用課時對點練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一1.信息的概念:可以傳播的消息、情報、 、 與信號等。2.信息傳遞:生態系統中的 之間,以及它們 都有信息的產生與交換,能夠形成信息傳遞,即信息流。梳理 教材新知指令數據生物種群內部3.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種類 物理信息 化學信息 行為信息概念 通過 傳遞的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可以傳遞信息的_________ 動物的 在同種或異種生物之間傳遞的信息舉例 自然界中的 、聲、 、濕度、磁場等 植物的 、有機酸等代謝產物,以及動物的 等 、雄鳥的“求偶炫耀”來源 、生物個體或群體 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 動物的行為特征物理過程化學物質特殊行為光溫度生物堿性外激素蜜蜂跳舞非生物環境特別提醒生態系統中信息的來源可以是非生物環境,也可以是生物個體或群體,但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一般不能來自非生物環境。4.信息傳遞過程(1)信息產生的部位—— 。(2)信息傳播的媒介—— 。(3)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 。信息源信道信息受體(1)生物之間的信息傳遞只限于同種生物( )(2)物理信息可來源于生物,也可來源于非生物環境( )×√提示 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既存在于同種生物之間,也可發生在不同種生物之間,也可存在于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任務一: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①螢火蟲發出的熒光 ②蛇通過熱感受器發現鼠?、壑┲刖W的振動?、軐櫸锕分g通過嗅聞肛門腺辨識身份和健康狀況 ⑤“燕燕于飛,差池其羽”?、蘅兹搁_屏 ⑦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物理信息: ;化學信息: ;行為信息: 。探究 核心知識①②③④⑦⑤⑥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種類的判斷方法核心歸納(1)涉及光、聲、溫度(熱)、濕度、磁場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為物理信息,其接收途徑包括動物的聽覺、視覺、皮膚及植物的葉、芽或細胞中光敏色素對光信息的接收等。(2)涉及“化學物質”(包括植物的生物堿、有機酸等代謝產物以及動物的尿液、性外激素等)的信息為化學信息。(3)行為信息是通過動物的特殊行為、動作等“肢體語言”來傳遞和表達的。(4)從文字表述的著重點判斷:孔雀開屏如果是通過行為傳遞給對方,則屬于行為信息;如果通過羽毛的顏色等傳遞給對方,則屬于物理信息。1.雄性安樂蜥在求偶時,一邊伏在領地上做著“俯臥撐”,一邊伸縮頸部色彩鮮艷的垂囊,這種展示可能包含了顏色和運動兩個因素。有人用墨水改變垂囊的顏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由此說明雄性安樂蜥在求偶時利用的信息是A.物理信息 B.化學信息C.行為信息 D.物理信息和行為信息√落實 思維方法根據題干信息可知,該求偶行為利用的主要信息是動作,而不是顏色(用墨水改變垂囊的顏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所以該信息屬于行為信息。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中信息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傳遞B.采用燈光誘蟲殺蟲利用了物理信息的傳遞C.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調節屬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中的化學信息D.紅色辣椒果實中含有的辣椒素可傳遞物理信息√信息的傳遞往往是雙向的,并非沿著食物鏈傳遞,A錯誤;辣椒素屬于化學信息,D錯誤。二信息傳遞的作用及其應用1.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1)個體:生命活動的 ,離不開信息的作用。如海豚的____________,煙草等種子的萌發生長。(2)種群:生物種群的 ,離不開信息的傳遞。如植物 、昆蟲交尾。(3)群落和生態系統:信息能夠 生物的 ,進而維持________的平衡與穩定。如食物鏈上相鄰物種間 的關系。梳理 教材新知正常進行“回聲定位”繁衍開花調節種間關系生態系統“食”與“被食”2.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1)提高 的產量舉例:①利用模擬的動物信息吸引大量的 ,就可以提高果樹的傳粉效率和結實率。②養雞時,在增加營養的基礎上,延長 ,會刺激雞卵巢的發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可以大大提高產蛋率。農畜產品傳粉動物光照時間(2)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①控制方法:化學防治、 和機械防治。②有害生物的防治舉例:a.利用 誘捕或驅趕某些動物;b.利用昆蟲 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的 ;c.利用特殊的 擾亂某些動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動物的 下降。生物防治光照、聲音信號信息素種群密度化學物質繁殖力(1)當食草動物看到青草明顯減少時,部分個體會另覓取食地,這體現了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 )(2)利用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控制動物危害,屬于生物防治技術( )√√任務二: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根據提供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資料1 海豚進行捕食、探路、定位和躲避天敵等行為幾乎都依賴于超聲波。它們可使用頻率超過100 kHz的超聲波進行“回聲定位”。資料2 萵苣等植物的種子必須接收某種波長的光信息,才能萌發生長。資料3 植物開花需要光信息刺激;許多昆蟲的雌雄個體憑借信息素而相互識別、完成交配,保證種群的延續。資料4 當煙草植株受到蛾幼蟲攻擊后,能夠產生和釋放可揮發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蟲的天敵——捕食者,夜間能夠驅除夜間活動的雌蛾,使它們不能在植物葉片上停留產卵。探究 核心知識(1)根據資料1和資料2分析,信息傳遞與個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有什么關系?提示 如果沒有信息傳遞,海豚的生活、捕食難以進行;萵苣等植物種子的萌發生長等活動,離開信息傳遞也不能正常進行。這些都說明了生物個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離不開信息傳遞。(2)根據資料3分析,信息傳遞在種群的繁殖過程中起什么作用?提示 通過信息傳遞,植物才能開花,雌雄個體才能相互識別、交配,這樣才能保證種群的繁衍。(3)資料4中的化學物質能夠將幾種生物類群聯系起來?由此說明信息傳遞在群落和生態系統水平上,發揮什么作用?提示 將煙草、蛾和蛾幼蟲的天敵聯系起來;由此說明信息傳遞可以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任務三: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在農業生產和林業生產上常在田間或林間施放一種化學物質,使害蟲不能完成生殖,從而達到控制害蟲的目的。(1)為什么這種化學物質能控制害蟲的繁殖?提示 這種化學物質能干擾雌、雄蟲在完成生殖活動時的信息聯系。(2)這種防治措施與使用殺蟲劑相比有什么優點?提示 能減少環境污染。3.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及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利用黑光燈誘捕法來調查昆蟲的種群密度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B.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種群密度,屬于化學防治C.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D.短日照作物黃麻,南種北移可延長生長期,提高麻皮產量,是對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落實 思維方法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種群密度,屬于生物防治,B錯誤。4.(2023·開封高二期末)使用化學農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都可防治農作物害蟲。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使用化學農藥治理害蟲,農藥會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B.使用化學農藥治理害蟲,會使害蟲的抗藥性增強,并殺死害蟲的天敵C.采用生物防治,可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D.可利用生物之間的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種間關系,進行生物防治√可以利用生物之間的捕食、種間競爭、寄生等種間關系對害蟲進行生物防治,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D錯誤。網絡構建課時對點練三題組一 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和傳遞1.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對信息傳遞的敘述,錯誤的是A.雌蠶蛾釋放性外激素吸引異性前來交尾屬于行為信息B.鳥類的鳴叫聲屬于物理信息C.金錢豹尿液所散發出的氣味屬于化學信息D.信息傳遞可以雙向進行√123456789101112131415雌蠶蛾釋放性外激素吸引異性前來交尾屬于化學信息,A錯誤。2.(2023·汕頭高二質檢)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A.信息源只能是生物B.信息的傳遞需要信道C.和生物體內細胞間信息交流不同的是,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不需要信息受體D.一種生物只能產生一種信息類型√123456789101112131415信息源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非生物環境,A錯誤;信息的傳遞需要有信道作為信息傳遞的媒介,B正確;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也需要信息受體,C錯誤;一種生物可以產生多種信息類型,如鳥類既可以產生物理信息,也可以產生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3.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的物理信息只來自非生物環境B.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都是肉眼可見的C.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效率是固定不變的,不能靠人力來提高D.完整的信息傳遞過程包括了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體,三者缺一不可√123456789101112131415物理信息的來源可以是非生物環境,也可以是生物個體或群體,如蜘蛛網的振動頻率,A錯誤;有些信息的傳遞是肉眼不可見的,比如氣味、聲音、磁場等,B錯誤;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效率可以通過人為干擾來提高或者降低,不是固定不變的,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4.(2023·徐州高二期中)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依賴于食物鏈進行B.能量流動是單向的,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是循環往復的C.物質循環、信息傳遞需要能量的驅動才能正常進行D.在信息傳遞的基礎上,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同時進行、不可分割√123456789101112131415能量是單向流動的,物質是循環往復的,信息傳遞在生物與生物之間和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一般是雙向的,B錯誤。題組二 信息傳遞的作用及其應用5.生態系統中含有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信息的傳遞對生物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的信息的說法,錯誤的是A.蝙蝠的“回聲定位”這一物理信息使得蝙蝠能夠捕食獵物,躲避敵害B.菊花接受的日照長短這一物理信息使得菊花能夠適時開放C.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可以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D.信息的傳遞只能是由一個(種)生物發出信息,另一個(種)生物接收信息√123456789101112131415信息的來源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非生物環境,D錯誤。6.某農場中種植著糧食作物、果樹,飼養著家禽、家畜等。下列措施中,不屬于運用生態系統信息傳遞原理來提高農畜產品產量的是A.通過人為補充光照,延長家禽接受光照的時間,提高產蛋量B.通過人工遮光或補光,控制作物光周期,以達到作物早熟、高產的目的C.通過人工合成性引誘劑并在田間釋放,干擾害蟲的正常交尾D.通過人工滅蟲滅鼠,減少食物鏈,使能量流向有經濟效益的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15光照屬于物理信息,性引誘劑屬于化學信息,A、B、C不符合題意;人工滅蟲滅鼠能減少能量的損失,并非運用了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原理,而是應用了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原理,D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7.(2024·宜昌高二期末)交配迷向技術是指人為在茶園中放置性信息素味源,使得茶小卷葉蛾在求偶通訊中獲得錯誤信號,進而延遲、減少或者阻止其順利找到異性完成交配,從而減少下一代害蟲數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性信息素屬于化學信息,交配迷向技術屬于化學防治技術B.茶園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可以發生在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C.交配迷向技術通過破壞茶小卷葉蛾種群的性別比例達到防治的目的D.性信息素影響茶小卷葉蛾的交配說明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信息的傳遞√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交配迷向技術屬于生物防治技術,A錯誤;交配迷向技術通過破壞茶小卷葉蛾種群的正常交配達到防治的目的,該過程中其性別比例不變,C錯誤;性信息素影響茶小卷葉蛾的交配,說明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D錯誤。8.(2024·德州高二期末)蚜蟲在葉片上取食時,葉片會釋放揮發性物質水楊酸甲酯吸引蚜蟲的天敵——七星瓢蟲。當蚜蟲與七星瓢蟲直接接觸后,蚜蟲能夠從腹管分泌一種告警信息素,引起臨近的蚜蟲群體擴散或墜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蚜蟲分泌的告警信息素有利于七星瓢蟲的捕食B.告警信息素可以調節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C.水楊酸甲酯和告警信息素可被用于蚜蟲的生物防治D.水楊酸甲酯經空氣傳播后可與七星瓢蟲體內相應受體結合√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據“當蚜蟲與七星瓢蟲直接接觸后,蚜蟲能夠從腹管分泌一種告警信息素,引起臨近的蚜蟲群體擴散或墜地”可知,蚜蟲分泌的告警信息素不利于七星瓢蟲的捕食,A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9.(2024·眉山高二期末)雌蠶蛾釋放的蠶蛾醇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蠶蛾吸引過來,雖然每只雌蠶蛾所釋放的蠶蛾醇不足0.01 mg,但同種雄蠶蛾仍能對其作出反應。密封在透明玻璃瓶中的雌蠶蛾卻無法吸引雄蠶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雌蠶蛾釋放的蠶蛾醇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化學信息B.雌蠶蛾密封在透明玻璃瓶中阻斷了信息傳遞的信道C.上述實例中信息傳遞在雌、雄蠶蛾之間是雙向的D.上述實例說明蠶蛾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123456789101112131415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往往是雙向的,而上述實例中的蠶蛾醇由雌蠶蛾釋放,將信息傳遞給雄蠶蛾,因而沒有體現信息傳遞在雌、雄蠶蛾之間的雙向性,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0.有些植物在遭受疾病或干旱時會提前開花。研究人員發現,饑餓的熊蜂頻繁在葉片上打洞但并不多做停留,也沒有把切割下的葉片帶回巢穴。被熊蜂打洞的植物會提前15~16天開花。人為模仿熊蜂在葉片上打洞后發現,植物雖然提前開花,但提前速度遠比不上熊蜂打洞的效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植物遭受疾病或干旱時提前開花是對逆境的適應B.饑餓的熊蜂在葉片上打洞是為了取食植物葉片C.推測熊蜂打洞可給植物傳遞物理信息和化學信息D.熊蜂打洞讓植物提前開花能調節生物種間關系√123456789101112131415饑餓的熊蜂在葉片上打洞應該不是為了取食,因為其并未將切割下的葉片帶回巢穴,B錯誤;推測熊蜂打洞可給植物傳遞物理信息和化學信息,從而促進植物提早開花,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1.“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边@是詩圣杜甫描繪百姓人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可以使用標記重捕法調查花叢中蝴蝶的種群密度B.花的顏色、黃鶯的鳴叫均屬于物理信息C.日照時間的長短決定植物開花期,體現了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傳遞D.為避免果樹遭受鳥害,用音響設備模擬天敵聲音驅趕鳥屬于生物防治123456789101112131415√日照時間的長短決定植物開花期與植物的繁殖有關,因此說明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C錯誤;用音響設備模擬天敵聲音驅趕鳥屬于物理信息的應用,是一種生物防治措施,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2.(2024·南京高二期末)蟲媒花植物的花具有蜜腺和鮮艷的花瓣,還能釋放有芳香氣味的物質,以此吸引蜜蜂前來采蜜。蜜蜂中的偵察蜂發現蜜源后,會借助“圓圈舞”等舞蹈動作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距離。蜜蜂在采花蜜的過程中,為蟲媒花植物進行了傳粉,使其授粉概率增大,繁殖率也得到了提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蟲媒花植物釋放的信息屬于化學信息B.偵察蜂釋放的信息屬于行為信息C.偵察蜂釋放的信息與蜜蜂的生存有密切關系D.上述事實說明信息傳遞能發生于同一種群內和不同種群間√123456789101112131415蟲媒花植物釋放有芳香氣味的物質,屬于化學信息,而蟲媒花植物的花具有鮮艷的花瓣,屬于物理信息,A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3.(2023·安康高二質檢)下列有關生態系統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物質流是單向的,能量流是循環的,信息流往往是雙向的B.在生態系統物質循環過程中,物質是不斷遞減的C.能量金字塔頂端的營養級在單位時間內獲得的能量最多D.信息傳遞利于溝通生物與非生物、生物與生物間的關系,可調節生態系統穩定性√123456789101112131415在生態系統物質循環過程中,物質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循環往返,不會消失,不會遞減,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4.招潮蟹是生活在海邊的一種甲殼動物,每到繁殖季節,雄蟹就會揮動紅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揮螯的方式不同,如圖為甲、乙兩種招潮蟹。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述招潮蟹的揮螯行為屬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中的_____信息。(2)這種求偶行為的產生與體內分泌的_______有直接關系。(3)上述實例表明,生物種群的_____離不開信息的傳遞。123456789101112131415行為性激素繁衍(4)在草原上,當草原返青時,“綠色”為食草動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夠依據兔留下的氣味去獵捕兔,兔同樣也能夠依據狼的氣味或行為特征躲避獵捕。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時可以知道,信息傳遞能夠調節生物的_____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種間平衡與穩定15.(2024·泉州高二期末)為研究捕食者對被捕食者的影響,科研人員選取了海濱常見的濱蟹、玉黍螺、墨角藻進行實驗。(1)濱蟹在海岸潮間帶中是玉黍螺的捕食者,玉黍螺取食墨角藻。濱蟹和玉黍螺均為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它們構成的食物鏈是生態系統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實現的渠道。123456789101112131415消費者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2)科研人員制作了四個培養箱(水流可通過),每個培養箱內放置兩塊平板,平板上長有墨角藻供玉黍螺取食。四個培養箱分別進行處理(如圖1),若干天后計數并統計平板上墨角藻的存留率。123456789101112131415①本實驗中d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環境因素引起的墨角藻生長或死亡123456789101112131415②本實驗用帶孔不透明的隔板隔開濱蟹和玉黍螺,防止濱蟹直接捕食玉黍螺,但濱蟹傳遞的____信息能對玉黍螺取食墨角藻產生影響。化學(3)上述實驗統計得到的墨角藻存留率如圖2。依據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濱蟹傳遞的化學信息明顯抑制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且對小玉黍螺取食的影響更大根據圖2結果可以看出,在濱蟹存在的情況下,墨角藻的存留率較大,說明玉黍螺受到捕食者的影響,減少了對墨角藻的取食,而在無濱蟹存在的情況下,小玉黍螺的取食量大于大玉黍螺的取食量,由此得出結論:濱蟹傳遞的化學信息能明顯抑制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且對小玉黍螺取食的影響更大。123456789101112131415(4)在上述實驗中,信息傳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章 第4節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學案(含答案).docx 第3章 第4節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