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3章 第2節 第1課時 能量流動的過程及特點(課件 學案(含答案)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3章 第2節 第1課時 能量流動的過程及特點(課件 學案(含答案)2份打包)

資源簡介

第2節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第1課時 能量流動的過程及特點
[學習目標] 1.通過分析能量在營養級間的流動情況,概述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過程。
2.通過對賽達伯格湖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概述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
1.能量流動的概念: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過程。
2.能量流動的過程
(1)第一營養級能量流動
(2)能量流經第二營養級的示意圖
(3)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示意圖
據圖分析,流入各營養級(最高營養級除外)的能量的去路:
①通過自身呼吸作用以______形式散失。
②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③被________分解利用。
3.能量流動的特點
4.能量傳遞效率的計算
(1)計算公式
能量傳遞效率=×100%。
(2)一般生態系統中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_。
5.生態系統維持正常功能的條件
任何生態系統都需要不斷得到來自______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
判斷正誤
(1)散失的熱能不可以被生產者固定再次進入生態系統(  )
(2)當狼吃掉一只兔子時,就獲得了兔子的全部能量(  )
(3)蜣螂以牛糞為食,因此被牛同化的能量可流入蜣螂(  )
任務一:分析能量流動的過程
1.攝入量指動物取食的總量,即食物總量;同化量是指該動物經過消化和吸收后轉化為自身的能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攝入量和同化量之間的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輸入初級消費者的能量是哪部分?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屬于哪個營養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構建第二營養級能量流動模型:嘗試用方框代表第二營養級的能量,用箭頭表示能量的來源和去路,并配以文字介紹。
2.根據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的形式和渠道分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中能量是怎么轉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態系統中能量散失的途徑和形式分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務二:定量研究能量流動的特點
仔細分析教材P56“思考·討論”,將圖中的數據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整理。
營養級 流入能量/[J/(cm2·a)] 能量的去向/[J/(cm2·a)]
生產者
植食性動物
肉食性動物
根據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1)橫向比較每一級的輸入量和輸出量,請問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縱向比較各級輸入量,能量沿著營養級流動時,有何特點?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之間經過長期的進化形成的吃與被吃的捕食關系不可逆轉,因此能量流動還具有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流經生態系統的能量辨析
(1)一般流經自然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而不是照射在所有植物體上的太陽能。
(2)流經某些人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除了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外,還包括人工投喂的飼料等有機物中的能量。
(3)能量最后以熱能的形式回到非生物環境中,包括各營養級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熱能不能被重復利用。
2.流入某一營養級的能量去向可從以下兩個角度分析
(1)定量不定時(在足夠長的時間內能量的最終去路)
①自身呼吸作用消耗;②流入下一營養級(最高營養級無此過程);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2)定量定時
①自身呼吸作用消耗;②流入下一營養級(最高營養級無此過程);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營養級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為單位研究,這部分的能量將保留到下一年。
3.相關量的關系
(1)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
(2)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
1.如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b=h+c+d+e+f+i
B.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b/a×100%
C.“草→兔→狼”這一食物鏈中,狼糞便中的能量屬于d
D.縮短食物鏈可以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2.某同學繪制了如圖所示的能量流動圖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可表示為A1+B1+C1+A2+B2+C2+D2
B.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B2+D2
C.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為A2+B2+C2
D.W1=D1+D2
答案精析
梳理教材新知
1.輸入 傳遞 轉化 散失
2.(1)呼吸作用 生長、發育和繁殖 (2)初級消費者同化 呼吸作用 生長、發育和繁殖 次級消費者 (3)分解者 呼吸作用 ①熱能 ③分解者
3.單向流動 逆轉 循環流動 逐級遞減 逐級減少 越多 5
4.(2)10%~20%
5.系統外
判斷正誤
(1)√ (2)× (3)×
提示 (2)當狼吃掉一只兔子時,并不能將其全部消化吸收,會有食物殘渣,所以只能獲得兔子的部分能量。(3)牛糞中的能量不屬于牛同化的能量,應該屬于牛上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
探究核心知識
任務一
1.(1)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或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
(2)輸入初級消費者的能量是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第一營養級。
(3)如圖所示
2.(1)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2)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的形式是有機物,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3)太陽能―→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熱能。
(4)生態系統中能量散失的途徑是呼吸作用,形式是熱能。
任務二
464.6 62.8(流入下一營養級)、12.5(流入分解者)、96.3(呼吸作用散失)、293(未利用) 62.8 12.6(流入下一營養級)、2.1(流入分解者)、18.8(呼吸作用散失)、29.3(未利用) 12.6 微量(流入分解者)、7.5(呼吸作用散失)、5.0(未利用)
(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2)能量沿著營養級流動的過程中逐級遞減。流入某一營養級的能量除了流入下一營養級之外,還有:一部分通過該營養級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作為排遺物、遺體或殘枝敗葉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
(3)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是單向的。
落實思維方法
1.C [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因此圖中b=h+c,A錯誤;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兩個營養級的同化量之比,即c/a×100%,B錯誤;“草→兔→狼”這一食物鏈中,狼糞便中的能量未被狼同化,仍屬于其上一個營養級的能量,即屬于兔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屬于d,C正確;縮短食物鏈可以減少能量的損耗,但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D錯誤。]
2.A [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W1)是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W1=A1+B1+C1+D1,又因為D1=A2+B2+C2+D2,所以W1=A1+B1+C1+A2+B2+C2+D2,A正確;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B2+C2+D2,B錯誤;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應大于其同化量,即大于A2+B2+C2+D2,C錯誤;按最大能量傳遞效率20%計算,圖中的D1=W1×20%,D2=D1×20%=W1×4%,所以D1+D2=W1×24%,故W1>D1+D2,D錯誤。](共65張PPT)
第1課時
能量流動的過程及特點
學習目標
1.通過分析能量在營養級間的流動情況,概述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過程。
2.通過對賽達伯格湖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概述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
1.能量流動的概念: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過程。
2.能量流動的過程
(1)第一營養級能量流動
梳理 教材新知
輸入
傳遞
轉化
散失
呼吸作用
生長、
發育和繁殖
(2)能量流經第二營養級的示意圖
初級消費者同化
呼吸作用
生長、發育和繁殖
次級消費者
(3)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示意圖
據圖分析,流入各營養級(最高營養級除外)的能量的去路:
①通過自身呼吸作用以_____形式散失。
②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③被_______分解利用。
分解者
呼吸作用
熱能
分解者
3.能量流動的特點
單向流動
逆轉
循環流動
逐級遞減
逐級減少
越多
5
4.能量傳遞效率的計算
(1)計算公式
(2)一般生態系統中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
10%~20%
5.生態系統維持正常功能的條件
任何生態系統都需要不斷得到來自_______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
系統外
(1)散失的熱能不可以被生產者固定再次進入生態系統(  )
(2)當狼吃掉一只兔子時,就獲得了兔子的全部能量(  )
提示 當狼吃掉一只兔子時,并不能將其全部消化吸收,會有食物殘渣,所以只能獲得兔子的部分能量。
(3)蜣螂以牛糞為食,因此被牛同化的能量可流入蜣螂(  )
提示 牛糞中的能量不屬于牛同化的能量,應該屬于牛上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

×
×
探究 核心知識
任務一:分析能量流動的過程
1.攝入量指動物取食的總量,即食物總量;同化量是指該動物經過消化和吸收后轉化為自身的能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攝入量和同化量之間的關系。
提示 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或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
(2)輸入初級消費者的能量是哪部分?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屬于哪個營養級?
提示 輸入初級消費者的能量是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第一營養級。
(3)構建第二營養級能量流動模型:嘗試用方框代表第二營養級的能量,用箭頭表示能量的來源和去路,并配以文字介紹。
提示 如圖所示
2.根據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什么?
提示 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2)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的形式和渠道分別是什么?
提示 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的形式是有機物,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3)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中能量是怎么轉化的?
提示 太陽能―→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熱能。
(4)生態系統中能量散失的途徑和形式分別是什么?
提示 生態系統中能量散失的途徑是呼吸作用,形式是熱能。
任務二:定量研究能量流動的特點
仔細分析教材P56“思考·討論”,將圖中的數據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整理。
營養級 流入能量/[J/(cm2·a)] 能量的去向/[J/(cm2·a)]
生產者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食性動物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肉食性動物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4.6
62.8(流入下一營養級)、12.5(流入分解者)、96.3(呼吸作用散失)、293(未利用)
62.8
12.6(流入下一營養級)、2.1(流入分解者)、18.8(呼吸作用散失)、29.3(未利用)
12.6
微量(流入分解者)、7.5(呼吸作用散失)、5.0(未利用)
根據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1)橫向比較每一級的輸入量和輸出量,請問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提示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2)縱向比較各級輸入量,能量沿著營養級流動時,有何特點?為什么?
提示 能量沿著營養級流動的過程中逐級遞減。流入某一營養級的能量除了流入下一營養級之外,還有:一部分通過該營養級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作為排遺物、遺體或殘枝敗葉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
(3)生物之間經過長期的進化形成的吃與被吃的捕食關系不可逆轉,因此能量流動還具有什么特點?
提示 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是單向的。
核心歸納
1.流經生態系統的能量辨析
(1)一般流經自然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而不是照射在所有植物體上的太陽能。
(2)流經某些人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除了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外,還包括人工投喂的飼料等有機物中的能量。
(3)能量最后以熱能的形式回到非生物環境中,包括各營養級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熱能不能被重復利用。
核心歸納
2.流入某一營養級的能量去向可從以下兩個角度分析
(1)定量不定時(在足夠長的時間內能量的最終去路)
①自身呼吸作用消耗;②流入下一營養級(最高營養級無此過程);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2)定量定時
①自身呼吸作用消耗;②流入下一營養級(最高營養級無此過程);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營養級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為單位研究,這部分的能量將保留到下一年。
核心歸納
3.相關量的關系
(1)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
(2)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
1.如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b=h+c+d+e+f+i
B.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
能量傳遞效率為b/a×100%
C.“草→兔→狼”這一食物鏈中,狼糞便中的能量屬于d
D.縮短食物鏈可以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落實 思維方法

攝入量=同化量+糞便
量,因此圖中b=h+c,
A錯誤;
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
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兩個營養級的同化量之比,即c/a×100%,B錯誤;
“草→兔→狼”這一食物鏈中,狼糞便中的能量未被狼同化,仍屬于其上一個營養級的能量,即屬于兔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屬于d,C正確;
縮短食物鏈可以減少能量的損耗,但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D錯誤。
2.某同學繪制了如圖所示的能量流動圖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可表示為
A1+B1+C1+A2+B2+C2+D2
B.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育和
繁殖的能量為B2+D2
C.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為A2+B2+C2
D.W1=D1+D2

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W1)是
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W1=A1+B1+C1+D1,又因
為D1=A2+B2+C2+D2,所
以W1=A1+B1+C1+A2+B2+C2+D2,A正確;
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B2+C2+D2,B錯誤;
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應大于其同化量,即大于A2+B2+C2+D2,C錯誤;
按最大能量傳遞效率20%計算,圖中的D1=W1×20%,D2=D1×20%=W1×4%,所以D1+D2=W1×24%,故W1>D1+D2,D錯誤。
網絡構建
課時對點練
題組一 能量流動的過程
1.(2023·臨汾高二期末)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指的是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輸入生態系統的能量就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
B.能量以有機物中化學能的形式在食物網中傳遞
C.能量沿著食物鏈逐級遞減,營養級越高的生物個體中儲存的能量越少
D.生態系統中能量最終通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就自然生態系統而言,一般來說,輸入生態系統的能量就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A錯誤;
能量沿著食物鏈逐級遞減,營養級越高的生物種群獲得的能量越少,C錯誤;
生態系統中能量最終通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D錯誤。
2.如圖為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部分示意圖,方框表示生物同化的能量,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項敘述錯誤的是
A.①表示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B.④不包括次級消費者的糞便
C.一般情況下,②為①的10%~20%
D.從能量大小看,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一般來說,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①表示流入初級消費者的能量,A錯誤;
圖中次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是②,其糞便中的能量不包括在②中,而屬于①,所以④不包括次級消費者的糞便,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所以一般情況下,②為①的10%~20%,C正確;
②為次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除了④流向分解者、③流向下一營養級外,還有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所以②>③+④,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甲、乙兩個營養級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a~e表示能量值。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乙糞便中食物殘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
B.乙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可表示為a-b
C.如果甲表示生產者,則流入該生態系統總能量
是a+e+c
D.乙的同化量小于攝取量,同化量可表示為a=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乙糞便中食物殘渣屬于甲同化的能量,包含
在c中,A正確;
乙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a-b,B正確;
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生產者固定的太
陽能=a+e+c,C正確;
乙的同化量除了b、d外,還包括傳遞給下一個營養級的能量,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2024·泉州高二期末)下列關于某自然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被生產者通過凈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機物中的能量是第一營養級的同化量
B.被初級消費者攝入到體內的能量等于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
C.被次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中除呼吸作用之外的用于其生長、發育和繁殖
D.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只有輸入、傳遞、轉化的過程,沒有散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被生產者通過總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機物中的能量是第一營養級的同化量,A錯誤;
被初級消費者攝入到體內的能量-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第二營養級的同化量,B錯誤;
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包括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題組二 能量流動的特點
5.假設草固定的能量是一定的,下列哪個食物鏈(網)中鷹的個體數量可能最多
A.草→昆蟲→青蛙→蛇→鷹 B.草→昆蟲→田螺→食蟲鳥→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D.

能量流動的特點是逐級遞減、單向不循環。因此,營養級越高,能量散失越多,儲能越少。在四個選項中,C選項中的鷹所處營養級最低,屬于第三營養級,獲得的能量最多,因此鷹的個體數量可能最多,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假設某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為a,其糞便中的能量為b,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為c,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d,則流入次級消費者的能量最多為
A.(a+b)×20% B.(c+d)×20%
C.(a-c)×20% D.(b-d)×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在該生態系統中,假設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為a,其中存在于糞便中的能量為b,說明初級消費者的同化量是a-b;而生態系統中能量在相鄰兩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為10%~20%,因此,流入次級消費者的能量最多為(a-b)×20%。初級消費者通過呼吸消耗的能量為c,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d,說明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是c+d;因此,流入次級消費者的能量最多也可以表示為(c+d)×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如圖所示某桑基魚塘生態系統局部的能量流動圖,圖中字母代表相應的能量。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的b可表示桑樹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B.圖中的c可表示桑樹用于生長、
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C.圖中的d1/d可表示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
D.圖中的c1若表示蠶傳遞給分解者的能量,則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圖中c(凈光合作用量)=a
(總光合作用量)-b,b表
示桑樹呼吸作用散失的能
量,c可表示桑樹用于自身
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A、B正確;
圖中d/a可表示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d1/d可表示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C錯誤。
8.下列關于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使用糞便作肥料,其中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
B.一只狼捕食一只兔子,則這只兔子中約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
體內
C.一種蜣螂專以大象糞為食,則該種蜣螂最多能獲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D.當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機物時,能量就從無機環境流入了生
物群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使用糞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少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到大氣中不能被植物利用,A錯誤;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指的是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而不是一只動物傳到下一營養級的一只動物的能量傳遞效率,B錯誤;
大象糞便中的能量不屬于大象的同化量,而是屬于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2023·山東,13)某淺水泉微型生態系統中能量情況如表所示,該生態系統中的初級消費者以生產者和來自陸地的植物殘體為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項目 生產者固定 來自陸地的植物殘體 初級消費者攝入 初級消費者同化 初級消費者呼吸消耗
能量/ [105J/(m2·a)] 90 42 84 13.5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90×105 J/(m2·a)
B.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有15%的能量流入下一營養級
C.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10.5×105 J/(m2·a)
D.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為70.5×105 J/(m2·a),該能量由初級消費者流
向分解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該生態系統中的初級消費者以生產者和來自陸地的植物殘體為食,因此可知,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來自陸地的植物殘體中的能量,即90×105 J/(m2·a)+42×105 J/(m2·a)=132×105 J/(m2·a),A錯誤;
表格中沒有顯示生產者流入初級消費者的能量,因此無法計算有多少能量流入下一營養級,B錯誤;
初級消費者的同化量為13.5×105 J/(m2·a),初級消費者用于呼吸消耗的能量為3×105 J/(m2·a),因此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10.5×105 J/(m2·a),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賽達伯格湖是一個沼澤湖,湖底有北方泥炭沼澤湖所特有的沉積物
——泥炭。科研人員對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級和能量流動情況進行調查,得到了如圖結果。GP表示不同營養級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單位均為J/(cm2·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流經該湖泊生態系統的總能
量是464.7 J/(cm2·a)
B.未利用②的能量中不含有第
二營養級糞便中的能量
C.該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高,同化量用于呼吸消耗的占比越低
D.未利用③的能量去向包括沉積在湖底形成泥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流經該湖泊生態系統的總能
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為497 693.3-497 228.6=
464.7 [J/(cm2·a)],A正確;
“未利用”表示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個營養級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第二營養級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第一營養級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能量的一部分,未利用②的能量中不含有第二營養級糞便中的能量,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未利用③的能量去向包括沉
積在湖底形成泥炭,D正確;
一般情況下,營養級別越高
的生物體型較大,結構較復
雜,生長、發育和繁殖等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越多,呼吸作用越強,所以高營養級的生物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消耗,高營養級生物呼吸散失量占自身同化量的比值通常大于低營養級的生物,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2024·鄭州高二期末)生態學家對某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中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相關研究,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植物 兔 狼
固定的太陽能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a b c d e f g
A.a>b>c>d
B.f/c的值一定處于10%~20%
C.兔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b-d
D.狼在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中只占據一個營養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一般為10%~20%,但題目中只顯示了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兔可能會被其他動物捕食,狼可能還有其他食物來源,所以f/c的值不一定處于10%~20%,B錯誤;
兔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c-d,C錯誤;
狼的食物來源比較豐富,除了兔之外還有其他食物來源,因此狼在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中可能占據多個營養級,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2023·德陽高二月考)大閘蟹是主要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甲殼類。如圖為養殖大閘蟹的陽澄湖某水域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其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單位:kJ)。下列對該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A.流經陽澄湖該養殖區域的總能
量為(a+2)kJ
B.大閘蟹到次級消費者的能量傳
遞效率為(e+5)/(b+2)×100%
C.圖中c代表大閘蟹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D.d中的能量有一部分會通過次級消費者的食物殘渣流向分解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流經陽澄湖該養殖區域的總
能量為a與輸入的有機物中的
能量之和,A錯誤;
大閘蟹(初級消費者)到次級消
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為同化量之比,但次級消費者的同化量無法計算,B錯誤;
圖中d代表大閘蟹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如圖為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圖解,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箭頭______(填序號)是不應存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圖解可知,E為分解者,生產者不能從分解者中獲得能量,故箭頭 不應存在。
(2)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_____(填序號),初級消費者自身呼吸所消耗的能量是_____(填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①,初級消費者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為⑤。
(3)食草動物排出的糞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過程應屬于箭頭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食草動物的糞便中殘留的能量并未流入初級消費者,仍屬于生產者的殘遺物,它被分解者利用的箭頭為 。
(4)圖中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有____個營養級,屬于第三營養級的是____。
(5)圖中 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
(6)④中的能量大約只有③中能量的____________。
(7)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生產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分解者
10%~20%
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14.(2024·商丘高二期末)某濕地生態系統是由農田改造來的,主要存在三個營養級,分別為植物、植食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三個營養級的能量流動調查結果如表所示(單位:×103 k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食物鏈 植物 植食性動物 肉食性動物
同化量 463 X Y
呼吸消耗量 96 24.5 3.8
未被利用 292 29.3 3.1
分解者分解 12 2.1 微量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表中數據可知,植物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__kJ,能量由第二營養級向第三營養級的傳遞效率約為________(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67×105
11.27%
(2)下一個營養級不能得到其上一個營養級的全部能量的原因如下:①各營養級生物體內的大部分能量被_____________;②各營養級生物體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③還有部分能量被_______利用。
(3)植食性動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兩部分的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呼吸作用消耗
未被利用
分解者
植食性動物的遺體殘骸
肉食性動物的糞便
(4)若該濕地生態系統中的某種肉食性魚類蛋白質含量豐富且味道鮮美,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欲在該濕地生態系統某區域進行人工養殖,還需定期投放餌料。此時,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和投放的餌料中的化學能
植物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463-96)×103=3.67×105(kJ)。流向下一營養級的能量=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X=(463-96-292-12)×103=6.3×104(kJ),Y=(63-24.5-29.3-2.1)×103=7.1 ×103(kJ),所以第二營養級向第三營養級的傳遞效率=7.1/63×100% ≈11.2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玛多县| 南安市| 陆丰市| 蕉岭县| 阆中市| 南城县| 乌兰浩特市| 金山区| 勐海县| 乳山市| 临汾市| 德江县| 乳源| 睢宁县| 黄梅县| 庄浪县| 体育| 沙田区| 凤山市| 张家川| 澳门| 惠东县| 外汇| 页游| 曲麻莱县| 南江县| 密山市| 闵行区| 高要市| 凤阳县| 浪卡子县| 南阳市| 景泰县| 屏南县| 辰溪县| 广汉市| 郯城县| 永春县| 苏尼特右旗|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