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地理選擇性必修一教案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 高二地理備課組
課題: 大氣的水平運動、氣壓帶和風帶
【課標解讀】
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
【核心素養】
1.綜合思維:運用示意圖,說明大氣水平運動的狀況,判斷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的分布及成因,提升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2.區域認知:運用示意圖,識別著名氣壓中心分布,理解亞洲季風環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季風環流對區域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3.人地協調觀:結合具體案例,對大氣環境中出現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探究,培養科學精神,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
4.地理實踐力: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運用所學的風、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等原理解決發生在大氣環境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特征。(重難點)
2.運用等壓線分布圖和實例、說明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重點)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活動探究法、對比分析法、多媒體教學法。
【教學媒體】 希沃白板
【教學課時】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五課時
【新課導入】
麥哲倫帶領的帆船隊實現了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船隊經過南美洲南端的海峽時,風大浪高。船隊進入30°S附近海域時,平靜無風,炎熱少雨。離開該海域后,沿途一直吹著東南風。 后來,東南風漸漸減弱,進入赤道附近海域時,風平浪靜。麥哲倫船隊哪段航程是逆風航行 哪段航程最為輕松?為什么船隊在經過30° s附近海域時十分艱難
【自主學習】
二、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
1.在南北緯5°~25°的海區,常年刮著方向少變的風,一向很守“信用”。因此,海員們稱之為“信風”。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逐漸掌握了這個規律,在信風的幫助下在各大洲進行貿易往來。因此,這種信風又有“貿易風”之稱。
2.然而,有些海區卻是商人們的噩夢。南北緯30°的副熱帶海區時常無風少雨,船只無法依靠風力航行。運輸馬匹的船員們因淡水和糧食不足,被迫將部分馬匹投入大洋減輕負重。后來,人們就把這一區域所在的緯度稱為“馬緯度”。
3.在南緯45°~60°附近,常年西風不斷,氣旋頻繁,風大浪高,氣候惡劣,船只航行極為危險,故被稱為“魔鬼西風帶”,為南極設置了一道天然屏障。無風是噩夢,風太大同樣也成為了航海家們的噩夢。左圖為我國“雪龍號”穿越魔鬼西風帶。
4.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規律:
(1)氣壓帶、風帶南北對稱,相間分布
(2)高低氣壓帶相間分布;
(3)氣壓帶分布于赤道和南北緯30°、60°、90°附近;
(4)風帶整體——北撇南捺指低壓;氣壓帶寬度:10,風帶寬度20
5.氣壓帶、風帶的運動特征
(1)熱力原因:由于冷熱原因導致氣流上升或下沉
(2)動力原因:由于其他原因導致空氣被迫上升或下沉
(3)低壓區——氣流上升運動;高壓區——氣流下沉運動。
6.氣壓帶、風帶性質(溫度與濕度)
(1)高氣壓帶空氣下沉,水汽受熱難以凝結,氣候比較干燥。
(2)低氣壓帶空氣上升,水汽冷卻容易凝結,氣候比較濕潤。
(3)風從高緯吹向低緯,水汽受熱難以凝結,氣候比較干燥。
(4)風從低緯吹向高緯,水汽冷卻容易凝結,氣候比較濕潤。
7.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1)規律: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而移動。
(2)氣壓帶、風帶隨 太陽直射點進行季節移動,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但整體相對太陽直射點移動有滯后性。
【思考交流】
探究一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2021年1月1日,中山大學與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互致元旦賀電,該校副教授韓博、博士后張功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于近日到達南極中山站附近海域開展作業。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給中山大學的賀電中表示,目前考察隊已順利完成無接觸外港補給、穿越“魔鬼西風帶”、冰區航行等任務,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山大學的關心、支持和大力幫助。“魔鬼西風帶”是指位于南緯40°至60°之間的西風帶,因其處于強勁西風的控制下,洋面風浪較大,在此行船危險系數較高,也有“咆哮西風帶”之稱。
1.依據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特點,判斷“雪龍2”號科考船穿越的“咆哮西風帶”的盛行風向。(區域認知)
提示:盛行西北風。
2.“魔鬼西風帶”海況惡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綜合思維)
提示:此緯度地帶位于溫帶地區,常年以西風為主,風速較大,且西風帶中雨雪天氣變化頻繁,氣旋活動較多,常會出現狂風巨浪的情況,因此海況惡劣。
3.“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到達南極長城站后,科考隊員會看到長城站的五星紅旗主要朝什么方向飄揚?原因是什么?(地理實踐力)
提示:主要朝西北方向飄揚。主要是因為受南半球的極地東風帶影響。
【針對性訓練】
讀世界局部地區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示意圖,完成1~2題。
1.圖中的M氣壓帶是指( )
A.赤道低氣壓帶 B.副極地低氣壓帶
C.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D.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2.圖中M、N氣壓帶所反映的時間可能是( )
A.M氣壓帶所反映的時間是3月 B.M氣壓帶所反映的時間是7月
C.N氣壓帶所反映的時間是7月 D.N氣壓帶所反映的時間是9月
【板書設計】
【作業布置】學生課后完成《高中同步導練》課時作業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