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
4.4地球板塊的緩慢運動 第2課時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
新知導入
板塊不斷地相互碰撞和張裂
火山
地震
新知講解
火山活動
火山噴發是一種壯觀的自然現象
無論是直沖云霄的滾滾火山灰,還是奔騰而出的熔巖流,火山噴發后的情景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火山噴發后的火山灰有時會把城市掩埋,熾熱的熔巖流會使大地變成一片焦土。
火山噴發:地殼內部灼熱的巖漿在壓力的作用下沿地殼裂口或地殼薄弱的地方噴出地表。
1.火山由哪幾部分組成?
火山由火山錐、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組成
2.其噴發物主要有哪些?
火山噴發物有氣態(水蒸氣、二氧化硫等),也有液態(熔巖流)和固態(火山灰、火山塵、火山彈等)。
3.火山噴出的巖漿主要來自何處,它們是怎樣沖出地表的?
來自地幔中的軟流層;巖漿在強大的內壓力作用下,沿地殼裂口或地殼薄弱的地方噴出地表
不同火山的外部形態和活動特點是千差萬別的。
活火山是指正在噴發的或周期性噴發的火山。如日本的富士山、厄瓜多爾的科托帕克西火山、臺灣的七星山等。
休眠火山是指有史以來曾經噴發過,但長期處于靜止狀態的火山,如我國東北地區的五大連池火山群、長白山地的最高峰白頭山上的天池等。
死火山是指史前曾經噴發,而有史以來未活動的火山。如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南美洲的阿空加瓜山、山西的大同火山群等。
思考:火山爆發給我們造成什么災害?
燒毀林木和房屋,造成人命及財物損失
噴出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大量的山灰會掩埋農田或民居所產生的氣流會沖毀房屋、林木、電線桿等
龐貝古城與毀滅它的維蘇威火山
龐貝城--被掩埋的人
思考:火山爆發給我們帶來什么有利的地方?
1.形成新的陸地
2.火山噴發物會堆積出肥沃的土壤
3.形成溫泉和藥泉
4.形成自然景觀
5.火山巖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火山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目前,全世界已確認的各類火山共有2500余座。
地震
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
探索活動:
取一根竹筷,雙手分別握住竹筷的兩端。雙手均勻用力使竹筷彎曲,直至斷裂。體會竹筷折斷時雙手的感覺。
在進行活動時,要注意學生的安全,建議做好防護,如戴手套等。
震動
當板塊之間發生碰撞、擠壓或錯位時,就會導致地殼變形,從而引起地震。世界各地每年發生的地震多達500萬余次。當然,這些地震絕大部分是極其輕微的,只有借助靈敏的地震儀才能測知。而可能造成極大破壞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次。
震源:地震的發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km處)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處(一般受地震影響最大)
震中距: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離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離
等震線:在地圖上把地面破壞程度相似的各點連接起來的曲線
世界地震分布與火山分布相似,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思考與討論:
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減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呢?
(1)抗震設防要求確定:勘測地質結構,城市規劃避開地質災害高發地帶。
(2)抗震設計和施工: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范進行設計和施工,加強工程建筑牢固性。
(3)建立地震預警系統:及時發布地震預警信息,讓人們有足夠時間做好準備和逃生。
(4)參與演練:了解避險自救知識,常開展地震逃生演練。
發生地震時,要冷靜、不慌亂,迅速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時間允許,要有序地快速撤離,以免因慌亂發生擠壓、踩踏事故。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大約只有10 s ,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底樓,應該迅速跑到室外開闊的地帶。
如果在高樓來不及逃離,可根據你所在的位置迅速做出判斷,采用最有效的方法避震和自救。例如:伏而待定,就近選擇墻角或堅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閉眼,將書包或提包等緩沖物放在頭頂等。
如果你在室外,要遠離玻璃幕墻、樓房、電線桿、廣告牌、高壓線等。地震發生時,切記不要進入室內拿取物品,避免無謂的犧牲。
地震發生前是有預兆的,如馬不進圈、雞飛狗叫、豬不吃食、井水噴涌、出現地光、蜜蜂群遷等。
人們還可以借助儀器觀測和觀察自然界的異常現象,判斷地震是否會發生。
目前,地震學家通過觀測地震儀,能準確地測量出世界上任何地區正在發生的地震,并進一步探索地震發生和分布的規律,提高地震預報的準確性。同時,建筑師們通過設計一些抗震建筑物來減少地震造成的危害。
探索活動:
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對照中國地震分布圖,看看我國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哪里?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華北地震區、青藏高原地震區、新疆地震區、臺灣地震區、華南地震區。
課堂總結
地球板塊的緩慢運動(二)
1、火山
來自地幔中的軟流層;巖漿在強大的內壓力作用下,沿地殼裂口或地殼薄弱的地方噴出地表
火山由火山錐、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組成
火山噴發物有氣態(水蒸氣、二氧化硫等),也有液態(熔巖流)和固態(火山灰、火山塵、火山彈等)。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火山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2、地震
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
震源:地震的發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km處)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處(一般受地震影響最大)
震中距: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離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離
等震線:在地圖上把地面破壞程度相似的各點連接起來的曲線
地震分布: 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課堂練習
1、下列關于火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火山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所有火山的外部形態和活動特點是相似的
B.維蘇威火山、日本的富士山都是死火山
C.火山噴發的巖漿來自于地殼
D.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會淹沒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
D
2、地震發生時,下列避險措施正確的是( )
①迅速跑到開闊地帶 ②乘汽車逃命
③立即躲到堅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④應站著不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D
3、關于地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
②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各種強度的地震都會造成破壞
③地震中破壞最嚴重的地點是震中
④地震發生時躲到小開間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種有效措施
⑤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區和地震頻繁的地區在分布上沒有相同之處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C
4、發生地震時,震源產生的“地震波”會在地球內部傳播。地震波有兩種:波A與波B,它們在地殼不同深度的傳播速度如圖甲。
(1)根據圖甲,描述兩種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與深度的關系。
(1)兩種地震波的傳播速度都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加快,波A的速度快于波B。
(2)我國現已能在地震波到達之前通過手機登途徑發出地震預警信息(如圖乙所示)。你若收到預警信息,應立即采取哪些措施進行避險?(寫出2條)
(2)以下措施中可以任選2條:
①室內避險
a.如果在平房,應迅速跑到室外空曠地帶。
b.如果在室內高層,應迅速躲在堅固的家具(如桌子)下,或者在墻角等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用坐墊、枕頭等柔軟物品保護好頭部。遠離可能墜落的物體,如吊燈、書架等。
c.不要躲在窗戶邊,以防被玻璃碎片劃傷。d.不要乘坐電梯逃生。
②室內避險
a.遠離建筑物、大樹、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體。避開立交橋、過街天橋等高架設施
b.如果在駕車,應立即減速并將車停在安全位置,尋找開闊地帶躲避。
③公共場所避險
在商場、劇院、車站等人員密集的場所,不要慌亂擁擠,避免摔倒和踩踏。可以選擇結實的柜臺、柱子旁蹲下或趴下,避開玻璃門窗和櫥窗。
④特殊場所避險
a.如果在學校,應聽從老師的指揮,迅速躲在課桌下。
b.如果在工廠,應立即關閉機器,躲在機器旁邊的堅固支撐物下。
總之,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后要保持冷靜,迅速采取正確的避險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