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群落的空間結構、季節性及生態位[學習目標] 1.舉例說明群落的空間結構和季節性及其影響因素。2.通過分析自然群落中某種生物的生態位,說出生態位的概念及生態位分化的意義。一、群落的空間結構1.垂直結構(1)特點:在______方向上,大多數群落都具有明顯的______現象。(2)植物的分層①決定因素:與植物對____的利用有關。②其他因素:a.決定植物地上分層的環境因素還有______等條件;b.決定植物地下分層的環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③意義: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等環境資源的能力。(3)動物的分層: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層為動物創造了多種多樣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水平結構(1)特點:常呈______分布。(2)決定因素:______________、土壤濕度和__________的差異、____________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判斷正誤(1)森林只有垂直結構,草原只有水平結構( )(2)群落的分層現象不僅表現在陸地上,也表現在水域中( )(3)洪澤湖近岸區和湖心區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 )任務一:群落的空間結構如圖代表在-200 m~3 800 m的海拔內,高山a、森林b、海洋c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域內植物的分布狀況。回答下列問題:1.a處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什么?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處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什么?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處不同水層分布著不同的藻類,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什么?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說:“b處樺樹高低錯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結構,而野草叢比較矮小,只存在水平結構”,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落結構形成的原因及意義(1)原因:群落結構與環境中生態因素有關,群落結構的具體表現都是在長期自然選擇的基礎上形成的對環境的適應。(2)意義: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關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體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的垂直結構能顯著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并為動物創造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1.下列關于生物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A.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層現象與光照強度有關B.草原中的動物沒有垂直分層現象,森林中的動物具有垂直分層現象C.群落中動物的垂直分層現象與植物有關D.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現象與地形有關2.下列有關群落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同一座高山的山頂生草甸、山腰長松林、山腳種作物,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B.群落的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C.不同種類的淡水魚占據不同水層而出現分層現象,這與各種淡水魚的食性有關D.不同地段的種群在水平方向上呈現斑塊狀分布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二、群落的季節性和生態位1.群落的季節性由于________________等隨季節而變化,群落的____________也會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2.生態位(1)概念: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包括所處的____________,占用______的情況,以及與__________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2)研究范圍①動物:________、______、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②植物:在研究區域內的______________、種群密度、____________等特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3)意義:群落中每種生物都占據著____________的生態位,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____________,是群落中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環境間____________的結果。判斷正誤(1)群落的外貌和空間結構具有季節性規律的變化( )(2)四大家魚的混養利用了它們在池塘中占據著不同的生態位( )任務二:分析當地自然群落中某種生物的生態位請結合教材P28“思考·討論:分析當地自然群落中某種生物的生態位”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這4種鳥選擇覓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異同?哪一種鳥覓食生境的范圍更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兩種鳥的覓食生境一樣,生態位就完全一樣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任選一種鳥,分析它的食性。從覓食的角度,與它有競爭關系的鳥類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任選一種鳥,從覓食生境、種間關系等多個方面綜合描述這種鳥類的生態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態位的研究意義1.生態位重疊:群落中生態位相似的物種要通過種間競爭相互奪取生態位。(1)生態位越近似的物種,種間競爭越激烈,選擇壓力越強。(2)舉例:如圖為3個共存物種對資源利用的曲線。圖A和圖B中3個物種的資源利用狀況不同。圖A中3個物種的生態位狹窄,種內競爭激烈;圖B中3個物種的生態位重疊程度大,種間競爭激烈。(3)生態位重疊的結果①資源豐富時,可以共用同一種資源,不伴隨種間競爭。②資源短缺時,會發生種間競爭。a.生態位完全重疊的兩個物種,種間競爭優勢較大 的物種會把另一物種完全排除掉,這就是生態學上的競爭排除原理。b.生態位不完全重疊的兩個物種,可以實現共存,并且具有種間競爭優勢的物種最終會占有那部分重疊的生態位空間。2.生態位分化的意義:提高了生物利用環境資源的能力;生態位的多樣性是群落結構相對穩定的基礎。3.人們根據動物或植物的生態位的不同進行混養或間作,既降低了種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間和資源。3.(2023·合肥高二期中)在高中階段,可以將生態位理解為每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即在群落中每個物種在生活空間、營養關系以及活動時間多個維度上的地位。下列有關生態位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態位、群落的范圍和邊界都屬于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疇B.不同物種的生態位一旦有重疊則種間競爭就會加劇C.不同物種占據不同生態位,有利于生物對環境資源的充分利用D.同一物種的生態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動態變化中4.生態位的大小可用生態位寬度表示,如圖表示三個物種在不同資源狀態下的生態位寬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寬生態位條件下種間競爭強度低于窄生態位B.生態位包括一個物種所處空間位置和占用資源情況兩個方面C.窄生態位條件下,種內競爭強度較高D.當可用資源減少時,生態位的寬度減小答案精析一、梳理教材新知1.(1)垂直 分層 (2)①光 ②a.溫度 b.水分 無機鹽 ③陽光 (3)棲息空間 食物條件2.(1)鑲嵌 (2)地形的變化 鹽堿度 光照強度判斷正誤(1)× (2)√ (3)√提示 (1)森林和草原都既有水平結構,也有垂直結構。探究核心知識1.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溫度。這屬于植被的垂直地帶性分布,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2.b處植物的垂直分層現象主要是受光照強度的影響形成的。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3.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光質(光的波長)。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4.不對。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種生物的分層或分布關系,同種生物如樺樹的不同分布屬于種群層次,不能構成垂直結構,矮小的野草叢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的存在。落實思維方法1.B [草原中的動物和森林中的動物都具有垂直分層現象,B錯誤。]2.A [同一座高山不同海拔地帶分布著不同的群落類型,不是群落的垂直結構,A錯誤。]二、梳理教材新知1.陽光、溫度和水分 外貌和結構2.(1)地位或作用 空間位置 資源 其他物種 (2)①棲息地 食物 ②出現頻率 植株高度 (3)相對穩定 環境資源 協同進化判斷正誤(1)√ (2)√探究核心知識1.綠翅鴨和鶴鷸選擇覓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兩者均選擇生境1和生境3,并以生境1為主,不選擇生境2;綠頭鴨主要選擇生境1;青腳鷸在3個生境中均出現,在生境3中出現的概率高于前兩處。青腳鷸的覓食生境范圍更寬。2.生態位不一定完全一樣;綠翅鴨和鶴鷸選擇的覓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種類有較大差異,占用的資源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也不一樣。3.以綠翅鴨為例,綠翅鴨以小堅果為主要食物,還吃莖類、螺類、貝殼沙礫等,綠頭鴨也是,二者存在明顯的種間競爭關系;綠翅鴨與鶴鷸、青腳鷸也有種間競爭關系,因為它們都捕食螺類,綠翅鴨與鶴鷸都吃貝殼沙礫。4.描述鳥類的生態位,通常需要考慮它們的覓食生境、棲息地、食物及與其他物種的種間關系等。以青腳鷸為例,它們的覓食生境包括低潮鹽沼—光灘帶、海三棱藨草帶及海堤內魚塘—蘆葦區;主要以草屑、螺類、甲殼類為食;青腳鷸與鶴鷸存在明顯的種間競爭,因為它們都以草屑和螺類為主要食物,青腳鷸與綠翅鴨、綠頭鴨也存在種間競爭,因為它們都捕食螺類,青腳鷸和綠頭鴨還捕食甲殼類。落實思維方法3.B [不同物種生態位重疊不一定伴隨著種間競爭加劇,一般資源短缺時才會發生種間競爭加劇,B錯誤;同一物種的生態位不是一成不變的,受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處于動態變化中,D正確。]4.C [寬生態位不同種群重疊面積大,種間競爭強度高于窄生態位,A錯誤;生態位是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B錯誤;窄生態位種群利用的資源范圍較小,種內競爭強度較高,C正確;當可用資源減少時,種群需要尋找新的生存資源,可能導致生態位寬度變大,D錯誤。](共63張PPT)第2課時群落的空間結構、季節性及生態位學習目標1.舉例說明群落的空間結構和季節性及其影響因素。2.通過分析自然群落中某種生物的生態位,說出生態位的概念及生態位分化的意義。內容索引一、群落的空間結構二、群落的季節性和生態位課時對點練群落的空間結構一1.垂直結構(1)特點:在_____方向上,大多數群落都具有明顯的_____現象。(2)植物的分層①決定因素:與植物對____的利用有關。②其他因素:a.決定植物地上分層的環境因素還有_____等條件;b.決定植物地下分層的環境因素有_____、_______等。③意義: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等環境資源的能力。(3)動物的分層: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層為動物創造了多種多樣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梳理 教材新知垂直分層光溫度水分無機鹽陽光棲息空間食物條件2.水平結構(1)特點:常呈_____分布。(2)決定因素:___________、土壤濕度和_______的差異、_________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鑲嵌地形的變化鹽堿度光照強度(1)森林只有垂直結構,草原只有水平結構( )提示 森林和草原都既有水平結構,也有垂直結構。(2)群落的分層現象不僅表現在陸地上,也表現在水域中( )(3)洪澤湖近岸區和湖心區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 )×√√任務一:群落的空間結構如圖代表在-200 m~3 800 m的海拔內,高山a、森林b、海洋c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域內植物的分布狀況。回答下列問題:探究 核心知識1.a處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什么?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嗎?提示 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溫度。這屬于植被的垂直地帶性分布,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2.b處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什么?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嗎?提示 b處植物的垂直分層現象主要是受光照強度的影響形成的。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3.c處不同水層分布著不同的藻類,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什么?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嗎?提示 影響它們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光質(光的波長)。這是群落的垂直結構。4.有人說:“b處樺樹高低錯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結構,而野草叢比較矮小,只存在水平結構”,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提示 不對。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種生物的分層或分布關系,同種生物如樺樹的不同分布屬于種群層次,不能構成垂直結構,矮小的野草叢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的存在。群落結構形成的原因及意義核心歸納(1)原因:群落結構與環境中生態因素有關,群落結構的具體表現都是在長期自然選擇的基礎上形成的對環境的適應。(2)意義: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關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體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的垂直結構能顯著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并為動物創造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1.下列關于生物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A.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層現象與光照強度有關B.草原中的動物沒有垂直分層現象,森林中的動物具有垂直分層現象C.群落中動物的垂直分層現象與植物有關D.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現象與地形有關√落實 思維方法草原中的動物和森林中的動物都具有垂直分層現象,B錯誤。2.下列有關群落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同一座高山的山頂生草甸、山腰長松林、山腳種作物,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B.群落的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C.不同種類的淡水魚占據不同水層而出現分層現象,這與各種淡水魚的食性有關D.不同地段的種群在水平方向上呈現斑塊狀分布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同一座高山不同海拔地帶分布著不同的群落類型,不是群落的垂直結構,A錯誤。群落的季節性和生態位二1.群落的季節性由于_________________等隨季節而變化,群落的___________也會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2.生態位(1)概念: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包括所處的_________,占用_____的情況,以及與_________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梳理 教材新知陽光、溫度和水分外貌和結構地位或作用空間位置資源其他物種(2)研究范圍①動物:_______、_____、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②植物:在研究區域內的_________、種群密度、_________等特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3)意義:群落中每種生物都占據著__________的生態位,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_________,是群落中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環境間_________的結果。棲息地食物出現頻率植株高度相對穩定環境資源協同進化(1)群落的外貌和空間結構具有季節性規律的變化( )(2)四大家魚的混養利用了它們在池塘中占據著不同的生態位( )√√任務二:分析當地自然群落中某種生物的生態位請結合教材P28“思考·討論:分析當地自然群落中某種生物的生態位”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這4種鳥選擇覓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異同?哪一種鳥覓食生境的范圍更寬?探究 核心知識提示 綠翅鴨和鶴鷸選擇覓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兩者均選擇生境1和生境3,并以生境1為主,不選擇生境2;綠頭鴨主要選擇生境1;青腳鷸在3個生境中均出現,在生境3中出現的概率高于前兩處。青腳鷸的覓食生境范圍更寬。2.如果兩種鳥的覓食生境一樣,生態位就完全一樣嗎?提示 生態位不一定完全一樣;綠翅鴨和鶴鷸選擇的覓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種類有較大差異,占用的資源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也不一樣。3.任選一種鳥,分析它的食性。從覓食的角度,與它有競爭關系的鳥類有哪些?提示 以綠翅鴨為例,綠翅鴨以小堅果為主要食物,還吃莖類、螺類、貝殼沙礫等,綠頭鴨也是,二者存在明顯的種間競爭關系;綠翅鴨與鶴鷸、青腳鷸也有種間競爭關系,因為它們都捕食螺類,綠翅鴨與鶴鷸都吃貝殼沙礫。4.任選一種鳥,從覓食生境、種間關系等多個方面綜合描述這種鳥類的生態位。提示 描述鳥類的生態位,通常需要考慮它們的覓食生境、棲息地、食物及與其他物種的種間關系等。以青腳鷸為例,它們的覓食生境包括低潮鹽沼—光灘帶、海三棱藨草帶及海堤內魚塘—蘆葦區;主要以草屑、螺類、甲殼類為食;青腳鷸與鶴鷸存在明顯的種間競爭,因為它們都以草屑和螺類為主要食物,青腳鷸與綠翅鴨、綠頭鴨也存在種間競爭,因為它們都捕食螺類,青腳鷸和綠頭鴨還捕食甲殼類。生態位的研究意義核心歸納1.生態位重疊:群落中生態位相似的物種要通過種間競爭相互奪取生態位。(1)生態位越近似的物種,種間競爭越激烈,選擇壓力越強。(2)舉例:如圖為3個共存物種對資源利用的曲線。圖A和圖B中3個物種的資源利用狀況不同。圖A中3個物種的生態位狹窄,種內競爭激烈;圖B中3個物種的生態位重疊程度大,種間競爭激烈。生態位的研究意義核心歸納(3)生態位重疊的結果①資源豐富時,可以共用同一種資源,不伴隨種間競爭。②資源短缺時,會發生種間競爭。a.生態位完全重疊的兩個物種,種間競爭優勢較大 的物種會把另一物種完全排除掉,這就是生態學上的競爭排除原理。b.生態位不完全重疊的兩個物種,可以實現共存,并且具有種間競爭優勢的物種最終會占有那部分重疊的生態位空間。生態位的研究意義核心歸納2.生態位分化的意義:提高了生物利用環境資源的能力;生態位的多樣性是群落結構相對穩定的基礎。3.人們根據動物或植物的生態位的不同進行混養或間作,既降低了種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間和資源。3.(2023·合肥高二期中)在高中階段,可以將生態位理解為每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即在群落中每個物種在生活空間、營養關系以及活動時間多個維度上的地位。下列有關生態位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位、群落的范圍和邊界都屬于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疇B.不同物種的生態位一旦有重疊則種間競爭就會加劇C.不同物種占據不同生態位,有利于生物對環境資源的充分利用D.同一物種的生態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動態變化中√落實 思維方法不同物種生態位重疊不一定伴隨著種間競爭加劇,一般資源短缺時才會發生種間競爭加劇,B錯誤;同一物種的生態位不是一成不變的,受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處于動態變化中,D正確。4.生態位的大小可用生態位寬度表示,如圖表示三個物種在不同資源狀態下的生態位寬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寬生態位條件下種間競爭強度低于窄生態位B.生態位包括一個物種所處空間位置和占用資源情況兩個方面C.窄生態位條件下,種內競爭強度較高D.當可用資源減少時,生態位的寬度減小√寬生態位不同種群重疊面積大,種間競爭強度高于窄生態位,A錯誤;生態位是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B錯誤;窄生態位種群利用的資源范圍較小,種內競爭強度較高,C正確;當可用資源減少時,種群需要尋找新的生存資源,可能導致生態位寬度變大,D錯誤。網絡構建課時對點練三題組一 群落的空間結構1.下列關于群落的結構,理解不正確的是A.海洋中藻類的垂直分層現象與光照有關B.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與植物的分層密切相關C.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錯落有致,其在垂直結構上有分層現象D.淡水魚占據不同的水層,出現的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竹林中的所有箭竹為同一物種,由于生長發育階段不同而呈現高低錯落有致,屬于種群內個體間的差異,而垂直結構屬于群落范疇研究的問題,C錯誤。2.在一片草地上,與遠離水源處相比,靠近水源處物種數量多,牧草長勢好。這體現了群落的A.垂直結構 B.水平結構C.分層結構 D.時間結構√1234567891011121314題述現象是由土壤濕度引起的,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符合題意。3.某山海拔500米以下為落葉闊葉林,500~1 100米為針闊混交林,1 100~1 800米為亞高山針葉林,1 800~2 100米為亞高山草甸,2 100米以上為高山灌木草甸。關于該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間的植物分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由光照差異引起的群落垂直結構B.屬于由地形差異引起的群落水平結構C.海拔越高植物物種豐富度越高D.主要由溫度和濕度的差異引起√1234567891011121314該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間的植物分布屬于由溫度和濕度引起的不同群落垂直地帶性分布,A、B錯誤;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植物物種豐富度越低,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題組二 群落的季節性和生態位4.生物群落的景觀特征隨季節變化的現象,叫作群落季相。下列關于群落季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一般情況下,群落季相更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季節性變化不會影響群落的物種組成和空間結構C.群落季相的形成與植物和動物的協同進化有關D.影響群落季節性變化的環境因素有陽光、溫度、水分等√1234567891011121314群落中的各種植物生長期、繁殖期等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某些動物的繁殖、遷徙等習性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季節群落的物種組成和空間結構會發生變化,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5.生態位能夠體現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研究某種動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B.研究某種植物的生態位也需要研究它與其他物種的關系C.生態位的形成是協同進化的結果D.不同物種的生態位不可能出現重疊現象√1234567891011121314不同物種的食物和棲息空間可能部分相同,生態位可能出現重疊現象,D錯誤。6.每個物種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下列關于生態位的敘述,錯誤的是A.種間競爭可導致生態位的分化B.同一物種在不同群落中的生態位相同C.生態位是群落中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D.不同物種占據不同生態位有利于資源的充分利用√1234567891011121314種間競爭使不同物種對資源的利用出現差異,所以會使不同物種的生態位發生分化,A正確;同一種生物在不同類型的群落中所處的生態位是不同的,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7.(2024·遵義高二聯考)生態位寬度是物種所能利用的各種資源的綜合指標。某學者對大興安嶺不同發育階段的落葉松生態位寬度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研究區域內的成齡組、老齡組和幼齡組落葉松可看作三個種群B.物種的生態位寬度越大,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一般就越強C.該研究的主要指標可能有落葉松植株的年齡、高度及種間關系等D.隨落葉松的個體發育,其生態位寬度變化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種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形成的集合,研究區域內的落葉松成齡組、老齡組和幼齡組可看作一個種群,而不是三個種群,A錯誤。8.斑點叉尾魚和鰱魚是常見的淡水養殖魚類,人們常常將它們混合放養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研究人員對兩種魚所攝取的食物種類和數量進行研究,并繪制了如圖所示曲線,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d越大說明兩種生物之間的競爭越激烈B.b越大說明斑點叉尾魚適應環境的能力越強C.對生態位的研究屬于在種群水平上研究的問題D.生態位就是一個物種所處的空間位置和占用資源的情況√1234567891011121314分析曲線圖可知,d越小,兩個種群的生態位越接近,生態位重疊程度越高,競爭越激烈,A錯誤;對生態位的研究屬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C錯誤;生態位是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9.(2024·荊門高二期末)樹線是指直立樹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圖1所示。生態學者研究了全球變暖環境下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對樹線上升幅度的影響,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學者可以采用樣方法調查不同樣地內的植被類型,從而確定樹線的上升幅度B.樹線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別為草甸和森林,影響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陽光C.該研究表明,在全球變暖環境下,樹線上升幅度大小與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呈負相關D.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大時,植物種子落于此地難以萌發導致樹線相對靜止√1234567891011121314樹線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別為草甸和森林,影響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溫度,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0.一個物種所能占據的生態位空間,是受種間競爭和捕食強度影響的。一般來說,沒有競爭和捕食的脅迫,物種能夠在更廣的條件和資源范圍內得到繁榮。這種潛在的生態位空間就是基礎生態位,即物種所能棲息的、理論上的最大空間;而一種生物實際占有的空間叫作實際生態位。如圖是某地三種食蟲蝙蝠覓食活動的時間分布圖,12345678910111213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三種蝙蝠棲息在不同的樹洞中,這是三種蝙蝠各自占據的實際生態位B.棕蝙蝠比銀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適于夜間捕食,這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C.三種蝙蝠只在特定的時間段活動有利于充分利用當地的環境資源D.如果氣候適宜、空間充足,三種生物占據的生態位為基礎生態位√1234567891011121314一種生物實際占有的空間叫作實際生態位,所以三種蝙蝠的實際生態位不僅僅是它們所分別占據的樹洞,還與食物和競爭者的分布有關,A錯誤;由圖可知,銀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動時間比棕蝙蝠更晚,銀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適于夜間捕食,這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三種蝙蝠之間屬于種間競爭關系,三種蝙蝠只在特定的時間段活動,有利于降低它們之間的競爭壓力,有利于充分利用當地的環境資源,C正確;由題意可知,生物的所有環境條件都是最適宜的,而且沒有競爭者和捕食者,這樣的生態位叫作基礎生態位,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1.分層現象是森林群落中各種群之間以及種群與環境之間相互競爭和相互選擇的結果,是群落垂直結構最直觀的特征。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森林各層次中植物的不同生態特性和生活習性增強了不同物種個體之間的種間競爭B.植物的分層緩解了植物之間爭奪陽光等資源的矛盾,也提高了群落的光能利用率C.動物的分層現象主要與食物和棲息空間有關,還與溫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關D.土壤中的水分和礦物質營養狀況,是決定森林植物地下部分分層的主要因素√1234567891011121314森林各層次中植物的不同生態特性和生活習性減弱了不同物種個體之間的種間競爭,A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2.我國勞動人民在明代就已經將鰱魚、鳙魚、草魚、青魚四大家魚混養以提高效益。如圖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魚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四大家魚在池塘中棲息的水層不同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B.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結構具有季節性的變化C.四大家魚混養利用的是它們在池塘中占據不同的生態位D.池塘中植物和動物垂直分層的主要原因分別是光照和溫度1234567891011121314√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結構隨季節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體現了群落的季節性,B正確;四大家魚在池塘中占據不同的生態位,混養可以更好地利用池塘中的食物和空間,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植物為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空間,故引起動物垂直分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棲息空間,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3.(2024·湛江高二期中)如圖為某濕地公園內的河流及兩岸的荔枝園、龍眼園等生態園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從淺灘到深水區分布著不同的生物,這體現了群落的______結構。水平1234567891011121314(2)調查草地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采集的小動物可放入體積分數為70%的_________中,也可放入試管中。取樣器取樣酒精溶液1234567891011121314(3)為了吸引更多的鳥類在荔枝園、龍眼園里棲居,請你為果林設計一個種植方案,并簡要說明設計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種植多種多樣的植物,為不同的鳥類提供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4)河邊草地上有大麥草、披堿草、燕麥草等,要研究大麥草的生態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點即可)。該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其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研究區域內的出現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它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14.(2023·蘭州高二期末)一位生態學家做了這樣的實驗:他挑選了甲、乙、丙三種食性相同并且無捕食關系的魚,在4個條件相同的池塘中各放入1 200條魚(甲、乙、丙各400條)和數量不等的同種捕食者,一段時間后,各池塘中3種魚的存活率如表。請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池塘編號 捕食者數量/只 魚存活率/%甲 乙 丙1 0 87 7 402 2 58 30 253 4 42 32 114 8 20 37 10(1)有人據此推測捕食者主要捕食乙和丙,你認為該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無捕食者時,魚類之間的_____可能導致乙消失,隨著捕食者數量增加,甲可獲得的資源_____(填“增加”或“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錯誤。隨著捕食者數量的增多,甲和丙存活率降低,而乙的存活率升高,說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競爭減少(3)本實驗中三種魚的生態位比較_____(填“近”或“遠”),因此它們之間的競爭比較激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群落中每種生物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是群落_________的結果。漁業生產中,為了使人工池塘中養殖的魚類能充分利用資源,提高效益,可采取何種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近生態位較近的種群對資源和空間的需求相同點更多協同進化位不同的魚類(即食性和生存空間不同的魚類)以及投放適量的捕食者選擇生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章 第1節 第2課時 群落的空間結構、季節性及生態位 學案(含答案).docx 第2章 第1節 第2課時 群落的空間結構、季節性及生態位.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