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2《合理利用網絡》2024-2025學年統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認同國家對網絡管理的政策和法規。 道德修養 : 培養文明上網的習慣, 遵守網絡道德規范, 不傳播不良信息, 初步具備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 法治觀念 : 增強法治意識, 了解網絡交往的規則, 在網絡交往中恪守道德、 遵守法律, 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健全人格 : 能夠正確對待網絡信息, 不沉迷于網絡, 保持良好的心態, 善用網絡帶來的正向價值, 促進自我和社會的發展。 責任意識 : 明確自己在網絡中的責任, 積極傳播正能量, 為維護網絡環境盡自己的責任, 有序參與網絡生活, 遵守網絡秩序 教學 重點 合理利用互聯網等傳播媒介,傳播正能量 教學 難點 學會理性利用現代媒介參與公共生活 教學過程導入 “兩代人眼中的網絡” 奶奶:孩子們回家后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腦。網絡徹底把孩子們從大人身邊奪走了。 爸爸:有了網絡,在公交車上也可以看新聞,發郵件,在線學習,可以充分利用時間。 思考: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觀點? 提示:他們說的各有道理:奶奶說了過渡沉迷網絡的危害,主要說了網絡的“弊”;爸爸說了網絡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主要說了網絡的“利”。 思考:那么,我們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呢?授新課 【材料分享】抖音宣布升級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將18歲以下的青少年用戶群體分為兩類分別進行引導:14歲以下實名認證用戶直接進入青少年模式,進入后無法退出,且無法觀看直播,僅能觀看平臺精選的適宜青少年的內容。 思考一:短視頻平臺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讓我們少看視頻,保護眼睛,多學習健康文化。 教師:選擇能力—— 是否瀏覽? 理解能力—— 是否合適? 質疑能力—— 是否正確? 評估能力—— 是否有用? 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普遍偏低,對網絡信息缺乏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等能力。 思考二:這啟示我們如何合理利用網絡? 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 【交流討論】你是不是有這個“病”,打開手機忘正事,無限的網絡信息和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產生了矛盾。 思考: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困擾?怎么辦? 提示: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要學會“信息節食”。 【相關鏈接】網癮患者無法控制上網時間,花費在網上的時間比原定時間要長,想減少或者控制上網時間卻做不到。關注網上的情況超過自己的現實生活,例如,頭腦中一直浮現與網絡有關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在上網時才充滿興奮。一旦減少或停止上網,就表現出消極的情緒體驗和不良的生理反應,如沮喪、空虛、易發脾氣、坐立不安、心慌、燥熱出汗、失眠等。 網癮的傷害 :頸項疾病、干眼病、腕管擠壓綜合征、腰酸背痛 、睡眠障礙、免疫力下降、孤僻、精神不振、性格扭曲、悲觀消極、自殘、輕生、和家人情感交流減少,影響溝通、過分依賴,思維能力下降、養成惰性…… 思考:預防網癮,青少年應如何做? 提示: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犯罪分子如此猖狂,難道緬甸政府就不管管 不是他們不想管﹐而是那里不歸他們管。緬甸北部主要指中緬邊境上的四個自治區:果敢、佤邦、克欽邦、小勐拉。由于歷史殖民原因,再加上地形復雜、易守難攻,一直以來都由當地的少數民族武裝控制,處于“軍閥割據”狀態。美其名曰發展“網絡經濟”這里沒有完善的法律,更沒有發達的科技和經濟。當地農民長久以來靠種罌粟為生,地方勢力以毒養軍。在國際社會和緬甸政府的壓力下,罌粟種植才逐漸轉變為橡膠種植等基礎農業。沒了重要的經濟支柱,就意味著沒錢養軍隊。于是就吸納了一大批來自中國內陸的詐騙團伙,只要繳納高額管理費,他們還會派軍隊幫詐騙團伙打掩護。 思考: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國家重拳出擊﹐這對我們青少年參與網絡生活有何后發 提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只有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 【材料分享】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研究吸收網民對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意見建議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善于通過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更好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順應民心,把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思考:這對你傳播網絡正能量有何啟示? 提示: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社會熱點】挖呀挖黃老師轉型公益”:“單場直播打賞超過百萬,幕后有高人,營造虛假人設,年齡已經快到40歲……”,在流量和質疑洶涌而來的壓力下,幼兒園黃老師選擇了回避,但各種傳聞愈演愈烈.....近日她又與隨州曾都區文旅局長解偉攜手,為隨州美好鄉村生活節打call,引起網友熱議。 觀看材料并思考:如何看待黃老師的一夜爆火 又如何看待她要轉型公益 提示: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弘揚主旋律。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小明沉迷網絡不能自拔。下列能幫助他走出困境的建議有( ) ①學會“信息節食” ②參加學校社團活動 ③投身社會實踐活動 ④徹底遠離網絡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林通宵玩手機游戲,上課沒精神,無心學習。下列勸告合適的是( ) ①要維護網絡安全 ②要合理使用網絡 ③要科學安排時間 ④要學會分工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新媒體是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向人們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如博客、微博、短視頻等。很多人喜歡通過新媒體表達自己的觀點,參與討論公共事務。但在新媒體世界,跟風惡搞、低俗不堪的內容也屢見不鮮。面對新媒體日益改變生活的時代,青少年應該( ) ①了解新媒體功能,掌握新媒體技能 ②革除網絡弊端,真正做到趨利避害 ③遵守媒體傳播規則,傳遞生活正能量 ④懂得信息節食,適度參與新媒體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6.8%,近四成未成年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不良或消極負面信息,對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不可小覷。對此,我們未成年人應該( )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制裁網絡犯罪 ②抵制不良誘惑,遠離網絡世界 ③文明上網,傳播網絡正能量 ④學會“信息節食”,提高媒介素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