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音版五年級音樂上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音樂單元設計人音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單元作業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音樂 五年級 第一學期 人音版 足跡單元 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聆聽《嘎達梅林》 第二單元第一課時2 演唱《雨花石》 第二單元第二課時3 欣賞合唱 《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二單元第三課時4 合唱《我怎樣長大》 第二單元第四課時二、單元分析(一) 課標要求本章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按照《義務教 育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內容:1.能簡要表述《嘎達梅林》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不同特點。能聽辨出男低音 音色。并能哼唱《嘎達梅林》的主題旋律。2.能哼唱合唱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其中的一段。積極地參與音樂情景劇的 編創活動,主動擔任一個自己能勝任的角色,并在表演中投入情感。3.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情緒, 有表情地演唱合唱曲《我怎么長大》其中 一個聲部。4.能深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能按二拍子指揮圖示邊唱邊揮拍。并能背 唱歌曲。(二)教材分析本課以“足跡”為主題,選編了四首中國聲樂、器樂作品作為學習的內容, 目的是讓學生隨著時間的流淌、音樂的流淌,一起回到那個年代、那段歷史。讓 學生了解屬于那個時代的音樂, 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這一選題也體現了新 “課標”的精神: “以堅持社會主義核價值體系為導向,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嘎達梅林》教材中設置了兩首同一故事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 首先通過歌 曲內容讓學生了解嘎達梅林的故事, 感知內蒙古音樂獨特的曲調, 通過男低音的 演唱讓學生對嘎達梅林這個人物形成鮮活印象。然后欣賞馬頭琴曲《嘎達梅林》, 認識民族樂器-馬頭琴,感受馬頭琴所表現的悲壯音色,讓學生從作品中感受到 音樂家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懷念之情。《歌唱二小放牛郎》,這是一首由獨唱曲改編的童聲合唱曲。歌曲以鮮明的 音樂形象,講述了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感人故事。通過聆聽這首敘事性的合唱曲, 讓學生既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又從音樂表現上, 為學生根據角色和劇情發展, 提 供編創情景劇的想象空間,體會和表現音樂中的英雄形象。《雨花石》和 《我怎樣長大》是圍繞主題的兩首學唱歌曲, 一首是影視主題 歌《雨花石》,另一首歌曲《我怎樣長大》。歌曲以純樸委婉、抒情優美的旋律, 表達了人們沿著先輩足跡繼續前進的情感。通過這兩首歌曲的學唱, 使新時期的 少年兒童, 懂得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學會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在風吹 雨打中茁壯成長。(三)學情分析進入高年級的學生, 分析音樂作品的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有所增強。在欣賞時 能夠根據教師的解說充分發揮想象力, 將故事與音樂建立相關聯系。這一階段的 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 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 音樂律動能力和活動能力表現較好, 有積極參與的欲望, 但部分學生因為自己的 先天條件不太好、性格內向等原因, 不能勇敢表現自己, 模仿能力稍差, 因此在 這一單元學習中, 需要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 利用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 鼓勵 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一)單元學習目標1.能簡要表述《嘎達梅林》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不同特點。能聽辨出男低音 音色。并能哼唱《嘎達梅林》的主題旋律。2.能哼唱合唱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其中的一段。積極地參與音樂情景劇的 編創活動主動擔任一個自己能勝任的角色,并在表演中投入情感3.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情緒, 有表情地演唱合唱曲《我怎么長大》其中 一個聲部。4.能深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能按二拍子指揮圖示邊唱邊揮拍。并能背 唱歌曲,了解背后故事。(二) 單元作業目標1.通過聆聽、欣賞、探尋歷史足跡,目的是讓學生隨著時間的流淌,音樂的 流淌,一起回到那個年代、那段歷史。讓學生了解屬于那個時代的音樂,增 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2.通過歌舞、情景劇表演、到圖書館尋找資料、搜尋重走歷史足跡, 使我們 不忘過去, 實現音樂的社會功能。讓我們牢記革命傳統,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 之不易的道理,達到德育的目的。3.通過討論、講故事、演唱等活動, 深度思考歌曲中的哲理, 思考“我”怎 樣長大。加深對“足跡”的認識,走出自己的“足跡”,使課內外的封閉式與開 放式教育相結合。這一選題也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 : “以堅持社會主義核心 價值體系為導向,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應通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與綜合的方 法,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 從而更好地為學習音樂服務。根據本單元內容, 我將課時作業重組整合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尋找英雄足跡通過課前尋找相關影視作品音樂作品, 了解嘎達梅林生平事跡, 了解抗戰時 期英雄事跡、悲壯歷史以及感人故事, 讓學生走近歷史、感受歷史, 了解中華民 族在屈辱的世紀里如何奮起的反擊,建立新秩序的過程。第二階段:在現英雄故事這一階段我選用《嘎達梅林》和《歌唱二小放牛郎》這兩首音樂作品, 根據 作品讓學生創作歌舞表演、情景劇表演以及配樂詩朗誦的藝術表現形式, 讓學生 在實踐中理解歌曲,激發學生對先輩的敬仰和頌揚的情感。第三階段:新少年成長足跡這一階段我設置了三項內容:1.以學唱歌曲《我怎樣長大》為背景, 說說自己的成長故事, 思考“我”該如何 長大?唱成長心聲,舉辦小歌手演唱會。2.尋訪身邊英雄。讓學生實地走訪家鄉的英雄足跡, 走進泗縣烈士陵園, 了解本 土革命英雄故事。尋訪老紅軍, 慰問老紅軍。聽紅軍爺爺親口講述那過去的事情。 尋訪新時代身邊的平民英雄、抗疫英雄等。3.制作成長自律表, 通過制作表格, 將我怎樣長大具體到生活中的小事情當中去, 讓學生明白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不要虛度光陰辜負大好年華, 改變需從小事做起, 從細微做起。(情景劇+配樂詩朗誦《歌唱二小放牛郎》) (尋訪身邊英雄)設計思維導圖:觀看抗戰影片尋找歷史英雄足跡聆聽英雄作品歌舞表演《嘎達梅林》再現英雄故事講成長唱成長比賽新少年成長足跡制作成長自律表五、課時作業活動一 尋找歷史英雄足跡 (第一課時) 難易程度:一、“尋找英雄的足跡”設計 活動形式 1:組織學生觀看馮小寧導演的電影《嘎達梅林》, 兒童電影《二小 放牛郎》《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 動畫片《自古英雄出少年之王二小的 故事》。 活動開始: 播放影片《嘎達梅林》片段 播放動畫 《自古英雄出少年之王二小的播放影片 《閃閃的紅星》片段 播放影片 《小兵張嘎》片段活動補充:觀看影片片段時適時講解,縮短觀影時間,達到觀影效果。 ▲作業內容:觀看后布置學生寫一寫或說一說觀后感, (100 字左右) 。能用 文字大致概括故事內容,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見解。 設計意圖: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 了解在不同歷史時期英雄足跡, 英雄故事。部分作業展示: 《嘎達梅林》觀后感 《英雄王二小》觀后感《閃閃的紅星》觀后感 《小兵張嘎》觀后感設計意圖: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 了解在不同歷史時期英雄足跡, 英雄故事。活動形式 2. 選取有關“英雄”形象的音樂片段(歌、樂曲),如: 《雨花石》、《洪湖隨想 曲》、《洪湖水、浪打浪》、《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與《鐵道游擊隊交響詩》 ; 《沂蒙山調》等。活動開始: 先播放歌曲, 聆聽、學唱一段;再播放樂曲主題片段, 比較、聆聽, 說出相對 應的歌曲名字。 ▲作業內容 聽辨連線題音頻 1 宋祖英 - 洪湖水浪打浪(bq). mp3 音頻 2 交響詩-鐵道游擊隊. mp3 音頻 3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mp3 音頻 4 宋祖英 - 洪湖水浪打浪(bq). mp3 音頻 5 張鳳英 - 沂蒙山小調 (經典版)(bq). mp3 音頻 6 《沂蒙山調》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洪湖隨想曲》 《雨花石》 《洪湖水、浪打浪》 《鐵道游擊隊交響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年廣播合唱團 - 雨花石.mp3 活動目的: 聽辨音樂主題,提高音樂聽辨能力,加深“英雄”形象的感知。 活動策略: 在聆聽、學唱歌曲中熟悉主題, 在聽辨樂曲中記住主題;拓展聆聽曲目, 拓寬音樂視野、培養與發展音樂欣賞與聽覺能力, 提高與保持音樂學習的興趣。 活動反饋: 從學生的課堂反應來看, 學生對電影視頻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通過視頻主 要片段的描述, 使學生仿佛置身到那個年代、那個環境, 讓學生很快的記住了 英雄的名字,英雄的事跡,對英雄充滿敬意,為下面的活動做好了鋪墊。 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合格 良好 優秀能夠說出三個以上歷史英雄人物及事跡。能夠學唱兩首以上革命歌曲。能夠概括出英雄人物的共同特點活動二 再現英雄故事 (第二課時) (難易程度: )二、“再現英雄的事跡”設計 活動目的:通過有感情的演唱、表演, 對蒙古族英雄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通過對蒙古族特有的舞蹈的學習, 感受了蒙古人民豪放的性格。對蒙古族獨有 樂器-馬頭琴悠長以及獨特的音樂風格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活動形式一: 歌舞表演《嘎達梅林》分組表演再現英雄形象 (1) 分組: 根據自己的擅長學生自主分成英雄形象組、歌唱組、舞蹈組、節 奏組、模仿馬頭琴演奏組。 (2) 討論: 利用現有設備如音響、班班通、電話手表等自主學習進行動作編 創設計(教師適時指導) (3) 教師難點教學: a 蒙古舞蹈動作學習 b 節奏創編(為歌曲伴奏) 師舉例: 4/4 X XX X - ||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創編節奏 第一種: 4/4 X XX X XX | X XX X 第二種: 4/4 X O X O | X O X 第三種: 4/4 XX O XX O | XX O XX 第四種: 4/4 X - X - | X - X XX || O || O || - ||集體討論實踐選取合適的節奏進行伴奏 自制沙錘 4/4 X XX X - | X XX 自制響板 4/4 X - X - | X - (4) 隨伴奏展示學習成果 活動開始:小組合作展示X - || X - ||活動補充:匯報表演時,動作要到位, 拉琴由于是無實物表演, 學生需要充分 的想象, 隨音樂想象馬頭琴的憂傷、悠長的音色, 在表演時想象自己是草原上 的雄鷹,展翅翱翔。▲活動形式二: 音樂情景劇《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編創、表演。 活動目的: 通過有感情的情境表演,對同齡英雄王二小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學生在創編和表演音樂情景舞臺劇的過程中, 學會創造、自信的表現和相互合 作。加深對主題“足跡”的體驗與理解。 活動開始:(1)參考聆聽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法, 感受不同段落所表現的不同情 緒進行創編。 (2)分組討論、進行音樂情景劇的編創設計 (3)過論歌曲的主要人物和場景。 提示:歌中的主角是誰 還有哪些人物 有幾個場景 (4)設計、分配角色、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搜長、選擇合適自己的角色。如:分別 可選擇小英雄王二小、眾小羊、眾鄉親、鬼子等角色、還可以發揮想象、用動 作或同學相互合作扮演小樹、石頭等景物 (5)根據插圖提示、隨故事情節的發展編創表演的動作、邊唱邊相互配合表演 集體編創的音樂情景劇 (6)展示交流、相互評價和改進 配樂詩朗誦《歌唱二小放牛郎》演出 ★特別提示:學生的設計和表現可能比較稚嫩,教師要多給予鼓勵和指導。 排 練過程中如出現不嚴肅的嬉鬧行為, 教師要注意及時制止和糾正, 引導學生全 情投入表演。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表現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反饋: 學生通過表演英雄嘎達梅林,讓學生感受英雄的身上, 都有著為了自由, 為了正義, 為了人民的大愛。贊頌英雄王二小, 讓學生們感受到革命志士甘愿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 換取人民的黎明的偉大奉獻精神。在詩朗誦階段, 臺詞 故事感人肺腑,學生都眼眶濕潤,在最后唱起“牛兒還在山坡吃草~”的旋律 時,紛紛掉下眼淚,場面感人肺腑。使他們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合格 良好 優秀學會蒙古舞的基本動作體態、手型、硬手腕、 揉臂、揉肩等動作。會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雨花石》。能夠自己制作沙錘等伴奏樂器并應用活動三 新少年成長足跡 (第三課時) (難易程度: )▲內容一: 開展《緊跟英雄足跡, 講成長唱成長》比賽 活動目的: 通過前面的學習, 學生對歷史英雄、革命英雄的英雄事跡都有了很深層次 的理解。又學習了《我怎樣長大》這首歌曲, 啟發了孩子們對自身成長的反思。 通過講述自己怎樣長大以及歌唱比賽的形式, 讓學生有抒發情感的渠道, 從小 就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樹立遠大理想, 成為社會棟梁之才。最終達到五年級音 樂德育目標—人文主義教育。 活動開展: 主題《我怎樣長大》 活動形式: 學生先講述自己成長故事, 講述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困惑, 再聯系今天的英 雄故事, 說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或今后該如何克服困難, 演唱與之相關的 勵志歌曲《我怎樣長大》,給自己加油鼓勁。▲內容二: 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時代精神》活動 活動形式:學生實地尋訪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等地。 尋找身邊的英雄 活動目的:通過本次活動, 讓學生們了解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 探尋今天的 時代楷模, 發揚革命精神, 培養愛國意識,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 人生觀、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 作業 1 :緬懷先烈作業 2 探尋身邊英雄 抗疫英雄逆風而行 消防英雄奮不顧身人民警察默默奉獻 克己奉公 平民英雄 向你致敬▲內容三: 制作個人成長自律表 活動目的: 通過表格制作,約束日常行為。 第一步:我們用 30 天為一個時間軸,在這 30 天內開始行動,改變自己。 第二步:循序漸進,嚴格執行新少年成長自律表I can do it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搞好個人衛生按時作息專心完成作業整理學習用品練習口語 20 分鐘練琴 40 分鐘不玩手機電子產品月 統 計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獎勵 懲罰(表格內容根據自己情況,適當改變添加相應內容)活動反饋:通過說成長唱成長, 讓學生將本課內容內化, 接著思考身邊英雄的 偉大卻又平凡的事跡, 讓學生對自己的成長進行反思, 思索“我”該如何長大。 然后以成長自律表的形式將反思落到實處, 自律效果會以月為單位邀請班主任 持續跟進。評價設計:評價指標 完成水平合格 良好 優秀結合前面的實踐,能夠有表情的演唱《我怎 樣長大》。能夠主動尋找身邊英雄的足跡。能夠結合自身情況完成表格制作。能深度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并說一 說。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作業內容 一、選擇題 1.下列樂器屬于蒙古族獨有的是( )。 A.揚琴B.柳琴C.馬頭琴D.古箏2.在 4/4 拍的節奏中, X X X 節奏占幾拍?A. 3 拍 C. 4 拍 B. 2 拍 D. 1 拍二、思考題:合唱的形式有哪些? 三、操作題:用二拍子指揮圖示邊唱邊指揮《雨花石》。 三、實踐題: 回家為父母講述歷史上的英雄故事, 表演或演唱本單元歌曲, 以視頻的形 式記錄下來。下節課在課上交流展示。 (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課時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了解 理解 應用1 選擇題 第一課時 √ 一般 原創2 選擇題 第二課時 √ 一般 原創3 思考題 第三課時 √ 中等 原創 30 分鐘4 操作題 第二課時 √ 較難 原創5 實踐題 第四課時 √ 較難 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