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知識清單一、基本信息課文標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作者:周曄出處: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寫作背景:魯迅逝世九周年之際,周曄作為魯迅的親侄女,為懷念魯迅而寫。二、字詞解析1、多音字挨:āi(挨門挨戶)/ ái(挨打)更:gēng(半夜三更)/ gèng(更多)扁:biǎn(扁擔)/ piān(扁舟)號:háo(怒號)/ hào(號召)扎:z?。ò? zhā(扎破)/ zhá(掙扎)2、近義詞追悼——哀悼愛撫——撫摸愛戴——尊敬羞愧——慚愧慈祥——慈愛保存——保留深奧——深刻恍然大悟——茅塞頓開3、反義詞羞愧——自豪愛戴——憎惡團聚——離別慈祥——嚴厲深奧——淺顯枯瘦——健壯4、重點詞語解釋殯儀館:供停放靈柩和辦理喪事的機構(gòu)。追悼:沉痛地懷念(死者)。失聲:因悲痛過度而哽咽,哭不出聲來。吊唁:祭奠死者并慰問其家屬。愛撫:疼愛撫慰。團聚:相聚(多指親人分別后再相聚)。囫圇吞棗:把棗兒整個兒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tǒng)接受。張冠李戴: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碰壁:比喻遇到嚴重阻礙或受到拒絕,事情行不通。恍然大悟:忽然間明白過來?;腥唬汉鋈恍盐虻臉幼?。黃包車:舊時一種用人拉的車,有兩個橡膠車輪,車身前有兩根長柄,柄端有橫木相連,主要用來載人。飽經(jīng)風霜:形容經(jīng)歷過很多艱難困苦。深奧:(道理、含義)高深不易了解。三、課文內(nèi)容及結(jié)構(gòu)1、課文分段第一部分(1自然段):寫伯父魯迅先生逝世后,人們沉痛地悼念他。第二部分(2-3自然段):寫伯父談《水滸傳》和講“碰壁”的事。第三部分(4-13自然段):寫伯父和爸爸替“我們”放鞭炮和花筒的事。第四部分(14-25自然段):寫伯父救助黃包車夫的事。第五部分(26-27自然段):寫伯父關心女傭阿三的事。2、主要內(nèi)容及小標題(1)趣談《水滸傳》:伯父和我談《水滸傳》里的故事和人物,啟發(fā)我認真讀書。(2)笑談“碰壁”:伯父借“碰壁”這件事,幽默而深刻地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3)喜放煙花:除夕放花筒時,伯父表現(xiàn)出和藹可親的一面。(4)救助車夫:伯父在寒冷的夜晚救助了一個受傷的黃包車夫,表現(xiàn)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5)關心女傭:伯父關心女傭阿三,體現(xiàn)了他對身邊人的關懷和尊重。3、重點句子解析①“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是伯父對“我”說的一句話,他用“四周黑洞洞的”比喻當時社會的黑暗,用“碰壁”比喻與反動勢力作斗爭時受到的挫折和迫害。這句話既幽默又深刻,表達了伯父對舊社會的不滿和斗爭精神。②“伯父摸著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br/>這句話是伯父在談《水滸傳》時說的話,他通過自嘲的方式,委婉地批評了“我”讀書不認真,同時也鼓勵“我”要認真讀書。③“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xiàn)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變得那么嚴肅?!?br/>這句話描寫了伯父在救助車夫時的表情變化,從慈祥愉快變得嚴肅,表現(xiàn)出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認識。四、人物形象分析伯父魯迅先生:伯父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他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對“我”的教育循循善誘;他痛恨舊社會,敢于揭露和批判;他關心勞動人民,對黃包車夫和女傭阿三都表現(xiàn)出深切的同情和關懷。“我”:“我”是一個天真活潑、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孩子。在伯父的啟發(fā)下,“我”逐漸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并努力改正自己讀書不認真的缺點。同時,“我”也被伯父的高尚品質(zhì)所感動,對他充滿了敬愛和懷念之情。五、中心思想課文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以及他給“我”的教益,表現(xiàn)了伯父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同時,課文也表達了作者對伯父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六、寫作特點以小見大:課文通過選取伯父生前的一些小事來展現(xiàn)他的高尚品質(zhì)和性格特點,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生動。語言樸實:課文的語言樸實無華,沒有華麗的辭藻和復雜的修辭,但卻能夠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情感真摯:課文中的情感真摯而深沉,作者通過回憶伯父生前的事跡和教誨,表達了對伯父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七、拓展延伸魯迅簡介: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他的作品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難,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和追求。魯迅作品推薦: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魯迅的其他作品,如《吶喊》、《彷徨》等,以進一步了解魯迅的思想和文學成就。寫作練習:可以讓學生以“我心中的魯迅先生”為題寫一篇作文,表達自己對魯迅先生的認識和感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