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8張PPT)57.種群及其動態魚票出品,必屬精品2024-2025學年-高考一輪復習-高中生物學主講人:魚票月半概念圖考點一種群的數量特征01(1)種群的概念種群是在一定的__________內,同種生物的__________。空間范圍所有個體1.種群的概念考點1.種群的數量特征種群概念的“一全”“二單”“三同”(1)“一全”:指全部個體。包括各個年齡段的、有性別差異的雌雄個體。(2)“二單”:指基本單位。種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3)“三同”:指同一物種、同一時段、同一區域的全部個體。種群具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限制,離開該條件的種群是不存在的。2.種群的空間特征概念: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或布局,叫種群的空間特征均勻分布隨機分布集群分布農田、人工林微生物菌落,人類的分布考點1.種群的數量特征進化、遺傳、繁殖的單位; 種群有一定的基因庫,以區別其他物種3.種群的遺傳特征考點1.種群的數量特征(1)種群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3)遷入率和遷出率(4)年齡組成(5)性別比例(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增長型穩定型衰退型年齡組成出生率性別比例死亡率①直接決定種群密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不直接決定種群密度,年齡組成通過影響種群的_______________,從而預測種群數量變化趨勢,性別比例能夠影響種群的_______間接影響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4.種群的數量特征考點1.種群的數量特征數量特征 概念種群密度 種群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的個體數出生率、死亡率 單位時間內新產生或死亡的個體數目占該種群__________的比值遷入率、遷出率 單位時間內____________的個體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值年齡結構 種群中__________的個體數目的比例性別比例 種群中__________數目的比例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個體總數遷入或遷出各年齡期雌雄個體4.種群的數量特征考點1.種群的數量特征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若某動物的婚配制為一雌一雄,生殖期個體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則出生率較高( ) 若通過調控環境條件,使某動物的性成熟推遲,則出生率會更高( )×√出生率降低(1)概念梳理數量特征 概念種群密度 種群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的個體數出生率、死亡率 單位時間內新產生或死亡的個體數目占該種群__________的比值遷入率、遷出率 單位時間內____________的個體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值年齡結構 種群中__________的個體數目的比例性別比例 種群中__________數目的比例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個體總數遷入或遷出各年齡期雌雄個體4.種群的數量特征考點1.種群的數量特征 估算一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確定種群密度和大小( ) 在自然開放的生態系統中,種群密度會受環境因素影響而波動( )×遷入率和遷出率√增長型種群的數量一定會不斷增加( )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正常條件),在沒有自然災害、戰爭的情況下×(1)概念梳理(選擇性必修 “思考·討論”)年齡結構為穩定型的種群,種群數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穩定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一定。因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決于年齡結構,還受食物、天敵、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此外,種群數量還受遷入率和遷出率的影響①統計圖(以穩定型和增長型為例)穩定型增長型4.種群的數量特征考點1.種群的數量特征(2)種群年齡結構的三種類型②曲線圖和柱形圖模式圖 增長型 穩定型 衰退型曲線圖柱形圖_____幼年個體 _____成年個體 _ ____老年個體4.種群的數量特征考點1.種群的數量特征(2)種群年齡結構的三種類型提示 ①~⑤分別代表種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其中,年齡組成既影響出生率又影響死亡率,但性別比例只影響出生率。(2022·重慶卷)喬木種群的徑級結構(代表年齡組成)可以反映種群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預測種群未來發展趨勢。研究人員調查了甲、乙兩地不同坡向某種喬木的徑級結構,結果見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注:Ⅰ和Ⅱ為幼年期,Ⅲ和Ⅳ為成年期,Ⅴ和 為老年期A.甲地Ⅲ徑級個體可能在幼年期經歷了干旱等不利環境B.乙地陽坡的種群密度比甲地陽坡的種群密度低C.甲、乙兩地陽坡的種群年齡結構分別為穩定型和衰退型D.甲、乙兩地陰坡的種群增長曲線均為“ ”形√解析 由甲地個體數的柱形圖可知,甲地Ⅲ徑級個體數量明顯少于其他徑級,可能是因為甲地Ⅲ徑級個體在幼年期經歷了干旱等不利環境,A正確。乙地陽坡的種群密度為個/ ,甲地陽坡的種群密度為個/ ,故乙地陽坡的種群密度比甲地陽坡的種群密度高,B錯誤。甲地陽坡各徑級的個體數相當,屬于穩定型;乙地陽坡的老年期個體數 成年期個體數 幼年期個體數,屬于衰退型,C正確。甲、乙兩地陰坡的種群數量均在增長,而且自然條件下存在環境容納量,故兩地陰坡的種群增長曲線均為“ ”形,D正確。(2023·天津卷)人口老齡化將對種群密度產生影響,下列數量特征與此無關的是( ) 。DA.出生率 B.死亡率 C.年齡結構 D.性別比例解析 人口老齡化會導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A、B不符合題意;老齡化會導致人口的年齡結構成為衰退型,C不符合題意;理論上人群中男女比例是 ,人口老齡化一般不會影響性別比例,D符合題意。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兩看法”選擇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分布范圍小、個體較大的種群取樣調查法考點2.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黑光燈誘捕法趨光性1.黑光燈誘捕法考點2.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黑光燈誘捕法:不屬于樣方法,是:去除取樣法原理是:在一個封閉的種群里,用同樣的方法連續捕捉被調查動物,隨著連續的捕捉,導致種群內個體數逐漸減少,造成每次捕獲數逐次遞減,但捕獲的總累積數則逐漸增加,當單次捕獲數降到0時,捕獲的總累積數就等于該種群的總個體數。誤差比較大,和歷年的數據進行比較得出種群數量的等級評估出危害程度判斷:利用黑光燈發出的物理信息可調查趨光性昆蟲的種群密度( )√累積捕獲數(x)每次捕獲數(y)y=-0.2x+18.7調查對象:______或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調查程序:植物2.樣方法考點2.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利用樣方法估算種群密度的注意事項(1)樣方法調查對象一般選擇雙子葉草本植物,而不選擇叢生或蔓生的單子葉草本植物。(2)植物的大小不同,樣方的面積也應不同。如喬木的樣方面積為 ,灌木為,草本植物為 。(3)對于方形地塊常用五點取樣法,狹長地塊常用等距取樣法。(4)計數時若有正好在邊界線上的,應遵循“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的原則。下表表示某興趣小組調查某植物的種群密度的結果:樣方種群密度/(株· ) 8 7 18 9其中中該植物的分布情況如右圖所示,該樣方的種群密度是多少? 的數量明顯高于其他樣方,應該如何處理?該植物種群密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遵循“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的原則,該樣方的種群密度是8株/。應先舍棄極個別懸殊的樣方數據再求平均值(舍棄)。該植物種群密度是8株/調查對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動物。調查程序: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3.標記重捕法考點2.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誤差分析(2023· 新課標卷)為了研究和保護我國東北地區某自然保護區內的野生哺乳動物資源,研究人員采用紅外觸發相機自動拍攝技術獲得了該保護區內某些野生哺乳動物資源的相應數據,為生態學研究提供了相關依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DA.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可以了解保護區內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的物種豐富度B.與標記重捕法相比,采用該技術進行調查對野生哺乳動物的生活干擾相對較小C.采用紅外觸發相機拍攝技術可調查生活在該自然保護區內東北豹的種群密度D.該技術能調查保護區內東北豹種群中成年個體數量,不能調查幼年個體數量解析 紅外觸發相機監測野生動物的方法是一種新型調查手段,特別適用于對活動隱秘的大中型、珍稀獸類和鳥類的記錄。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可以了解保護區內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的物種數目,即物種豐富度,A正確。標記重捕法需要捕捉動物并標記,之后再次捕捉,故與標記重捕法相比,采用該技術進行調查對野生哺乳動物的生活干擾相對較小,B正確。采用紅外觸發相機拍攝技術可獲得保護區內東北豹種群數量和分布情況,即可調查生活在該自然保護區內東北豹的種群密度,C正確。該技術能調查保護區內東北豹種群中各年齡段的個體數量,D錯誤。(2023·山東卷)對某地灰松鼠群體中某年出生的所有個體進行逐年觀察,并統計了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況,結果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A.所觀察的這些灰松鼠構成一個種群B.準確統計該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數量需用標記重捕法C.據圖可推測出該地的灰松鼠種內競爭逐年減弱D.對灰松鼠進行保護時應更加關注其幼體解析 種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形成的集合,根據題意“對某地灰松鼠群體中某年出生的所有個體進行逐年觀察”可知,觀察的并非該地的全部灰松鼠,A錯誤;標記重捕法是調查種群密度的一種估算法,若要準確統計該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數量可采用逐個計數法,B錯誤;由題圖可知,隨著灰松鼠年齡的增大,其存活數逐漸下降,但當地灰松鼠的種群數量未知,因此不能推斷其種內競爭的情況,C錯誤;灰松鼠幼體生活能力弱,易受天敵侵害等,因此對灰松鼠進行保護時應更加關注其幼體,D正確。(2022·山東卷)根據所捕獲動物占該種群總數的比例可估算種群數量。若在某封閉魚塘中捕獲了1 000條魚售賣,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獲了950條魚。假設魚始終保持均勻分布,則該魚塘中魚的初始數量約為( ) 。AA.條 B.條 C.條 D. 條解析 由題“根據所捕獲動物占該種群總數的比例可估算種群數量”,假設該種群總數為,則,計算得出 ,即該魚塘中魚的初始數量約為 條,A正確。(選擇性必修 “生物科技進展”)調查種群數量的其他方法:①用紅外觸發相機拍攝照片和視頻;②根據動物的______特征計數;③通過動物的______特征進行計數。糞便聲音標記重捕法主要適用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為什么活動能力弱的動物不宜用標記重捕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能力弱的動物被標記后不能與其他未標記的動物充分融合,會導致重捕時誤差較大(2022· 全國卷)某研究小組借助空中拍照技術調查草原上地面活動的某種哺乳動物的種群數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選取樣方、空中拍照、識別照片中該種動物并計數。回答下列問題:(1)為保證調查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選取樣方應注意的主要事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點即可)。隨機取樣、樣方大小一致、樣方數量適宜解析 為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保證調查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選取樣方時關鍵要做到隨機取樣、要依據調查范圍大小來確定樣方大小和數量,樣方大小要一致、樣方數量要適宜。(2)已知調查區域總面積為,樣方面積為,樣方內平均個體數為 ,則該區域的種群數量為__________。解析 假設區域內種群數量為,樣方內平均個體數為,已知所調查區域總面積為 ,樣方面積為,調查區域內與樣方內種群密度相等, ,則。(3)與標記重捕法相比,上述調查方法的優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對野生動物的不良影響小、調查周期短,操作簡便解析 研究小組借助空中拍照技術調查草原上地面活動的某種哺乳動物的種群數量,與標記重捕法相比,該調查方法周期短,不受不良天氣變化的影響,對野生動物生活干擾少,操作簡便,并允許在繁殖季節收集數據。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1)研究方法:建立______模型,即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__________。(2)建立步驟數學數學形式1.種群數量變化的研究方法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3)表達形式①數學方程式:科學、準確,但不夠直觀。②曲線圖:直觀,但不夠______。精確1.種群數量變化的研究方法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2023·湖北模擬)建構模型是高中生物學的重要學習方法,關于下列數學模型說法錯誤的是( ) 。D甲乙A.圖甲可表示萌發的種子中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隨時間變化的情況B.圖甲可表示植物根尖成熟區細胞吸收的速率隨 濃度變化的情況C.圖乙可表示種群數量呈“”形增長的增長速率,點對應的種群數量為D.圖乙可表示生長素類似物的促進生長作用, 段表示濃度較高時抑制生長解析 若圖乙表示生長素類似物的促進生長作用, 段隨著生長素類似物濃度的增大,促進生長作用逐漸增強, 段隨著生長素類似物濃度的逐漸增大,促進生長作用在減弱,但仍然是促進作用,D錯誤。“ ”形增長 “ ”形增長形成原因 ①____________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 和其他競爭物種等 ②____________有限;有天敵和其他競爭物種數學模型 (注 ③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 年后該種群的數量 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④______) —食物和空間資源、空間該種群的起始數量倍數2.種群數量的增長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1)增長模型“ ”形增長 “ ”形增長曲線 模型續表2.種群數量的增長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1)增長模型“ ”形增長 “ ”形增長曲線 模型 增長速率 增長率續表2.種群數量的增長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1)增長模型“ ”形增長 “ ”形增長曲線 特點 (1)種群的數量以一定的倍數 連續增長,不受自身種群大小 和環境條件的制約。 (2)種群的增長率 ⑤______,是定值 (1)在種群數量達到⑥_____時,增長速率最大。(2)后期由于⑦__________加劇,天敵數量⑧______等因素,出生率⑨______,死亡率⑩______,種群數量增長減緩。(3)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時,種群數量穩定在 ___值(環境容納量)種內競爭增加降低升高續表2.種群數量的增長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1)增長模型“ ”形增長 “ ”形增長值、 及 應用 無 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續表2.種群數量的增長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1)增長模型2.種群數量的增長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2)拓展延伸①:“ ”曲線①段:且恒定,種群數量呈“ ”形增長。②段: 雖然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則種群數量一直增長。③段: ,種群數量維持相對穩定。④段: ,種群數量逐年下降。段:雖然 呈上升趨勢,但仍未達到1,故種群數量逐年下降。①值并不是種群數量的最大值: 值是環境容納量,即一定的環境條件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種群所達到的最大值會超過 值,但這個值存在的時間很短,因為環境條件已遭到破壞。2.種群數量的增長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2)拓展延伸②: 值的變化②在環境條件穩定,值一定的情況下,種群數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在 值附近上下波動。當種群數量偏離值的時候,負反饋調節會使種群數量回到 值。③值不是一成不變的:值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當環境遭到破壞時,值可能會下降;當環境條件狀況改善時, 值可能會上升。甲乙丙丁圖中時所對應的種群數量為_____, 時所對應的種群數量為___值。2.種群數量的增長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2)拓展延伸③: 值的四種表示方法(2023·重慶模擬)右圖為某種生物在新的環境中其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A.,種群數量呈“ ”形增長B. 時該種群的年齡結構可能為衰退型C. 時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出生率為零D.若該生物為田鼠,應在 前進行防治解析 ,種群增長速率先增大后減小,種群數量呈“ ”形曲線增長,A錯誤;在時種群數量增長速率為最大值,之后仍在增長,該種群的年齡結構為增長型,B錯誤; 時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種群數量增長速率為零,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但不為零,C錯誤;時種群增長速率達到最大,所以防治田鼠應在 前進行,D正確。(2021·廣東卷)右圖表示某“ ”形增長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與種群數量的關系。當種群達到環境容納量( 值)時,其對應的種群數量是( ) 。BA. B. C. D.解析 在 點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種群數量不再增加,表示該種群數量已達到環境容納量( 值),B正確。(1)大多數生物的種群數量總是在波動中。處于波動狀態的種群,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可能出現__________。(2)當種群長久處于不利條件下,種群數量會出現持續性的或急劇的______。(3)當一個種群的數量過少,種群可能會由于近親繁殖等而____________。種群爆發下降衰退、消亡3.種群數量的波動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種群的數量變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主要影響因素如下。增長、波動、穩定、下降4.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選擇性必修 小字)食物和天敵等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稱為______________,而氣溫和干旱等氣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對種群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無關,稱為________________。密度制約因素非密度制約因素(2023·廣東卷)某地區蝗蟲在秋季產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溫提前,大量蝗蟲在產卵前死亡,次年該地區蝗蟲的種群密度明顯下降。對蝗蟲種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釋是( ) 。CA.密度制約因素導致出生率下降 B.密度制約因素導致死亡率上升C.非密度制約因素導致出生率下降 D.非密度制約因素導致死亡率上升解析 氣溫對種群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無關,因此為非密度制約因素;蝗蟲原本就會在秋季死亡,降溫使它們在死亡前沒有產卵,導致出生率下降,C正確。5.種群研究的應用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2022·長沙模擬)下列關于種群“”形數量增長曲線中值及 的說法,錯誤的是( ) 。CA.對鼠害的控制應該嚴防其種群數量達到B.對有益動物的保護可以通過改善其生活環境來提高種群的 值C.養殖業中捕撈或出欄個體一般不會是年幼個體,目的是提高種群的 值D.維持魚類資源的種群數量在 時,既有較大收獲量又可保持種群快速增長解析 養殖業中一般不會捕撈或出欄年幼個體,主要是為了維持種群年齡結構為增長型,有利于種群數量增加,并不能提高種群的 值,C錯誤。在生物學上,許多生理或生態過程的__________是循環性的,也就是說,一定的事件作為引起變化的______,所導致的______又會成為__________,施加于原來作為原因的事件,使之產生__________,如此循環往復。因果關系原因結果新的條件新的結果6.分析循環因果關系考點3.種群數量的變化及影響因素(2023·重慶模擬)某草原上,狐和兔數量變化呈現周期性的波動。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據圖分析,狐和兔的數量變化受種群內部生物因素的影響B.狐和兔數量變化相互制約,是循環因果關系C.狐捕食兔的種間關系客觀上促進了兔的發展和進化D.若兔逃避被狐捕食的能力提高,兩種群數量變化仍符合該曲線模型解析 據圖分析,狐和兔的數量變化呈現周期性的波動,說明狐和兔的數量變化受種間關系的影響,A錯誤。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1)用______培養基培養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受培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2)在理想的環境中,酵母菌種群呈____形增長;自然界中資源和空間條件總是有限的,酵母菌種群呈____形增長。(3)計數酵母菌數量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液體成分、空間、、溫度“”“”抽樣檢測1.實驗原理考點4.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2.實驗步驟考點4.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1)溶液要進行定量稀釋,每天計數酵母菌數量的時間要固定。(2)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培養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勻,減小誤差。(3)制片時,先將________放在血細胞計數板的________上,用吸管吸取培養液,滴于____________,讓培養液自行滲入,多余培養液用濾紙吸去。(4)制好裝片后,應稍等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____________,再用顯微鏡進行觀察、計數。(5)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遵循“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的原則。蓋玻片計數室蓋玻片邊緣計數室底部2.實驗步驟考點4.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1)開始一段時間內,酵母菌的增長符合______形曲線增長模型。(2)de段曲線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耗逐漸減少,有害產物逐漸積累,培養液的pH等理化性質發生改變等營養物質隨著消3.實驗結果分析考點4.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1)血細胞計數板血細胞計數板由一塊厚玻璃片特制而成,其中央有兩個計數室。每個計數室劃分為9個大方格(如圖A所示),每個大方格的面積為 ,加蓋玻片后的厚度為。因此,每個大方格的容積為 。計數室的刻度有兩種:一種為中央大方格以細線等分為25個中方格(如圖B所示),每個中方格又等分為16個小方格,供細胞計數用;另一種是中央大方格以細線等分為16個中方格,每個中方格又等分為25個小方格。不管計數室是哪一種,它們都是由400個小方格組成的,故每個小方格的面積是 。3.血細胞計數板及相關計算考點4.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2)計算公式①在計數時,先統計(如圖B所示)5個中方格中的總菌數,求得每個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以25,就得出一個大方格的總菌數,然后再換算成 菌液中的總菌數。②設5個中方格中總菌數為,菌液稀釋倍數為,則 菌液中的總菌數為。已知, 菌液的總菌數。3.血細胞計數板及相關計算考點4.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檢測員將 水樣稀釋10倍后,用抽樣檢測的方法檢測每毫升水中藍細菌的數量;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許培養液使其自行滲入計數AA. B. C. D.室,并用濾紙吸去多余液體。已知每個計數室由 個小格組成,容納液體的總體積為。現觀察到圖中該計數室、、、、 個中格80個小格內共有藍細菌 個,則每毫升水樣中藍細菌個數約為( ) 。解析 依題意和題圖分析可知, 水樣中藍細菌數量稀釋倍數,A正確。(2023·河南模擬)欲探究影響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DA.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圖中橫坐標表示的不同培養時間B.實驗中每次取樣前均應振蕩試管,否則統計結果會偏大C.在較高營養條件下,酵母菌的種群數量才會呈現“ ”形增長D.實驗結果可說明馬鈴薯溶液比 葡萄糖溶液更適宜培養酵母菌解析 圖中橫坐標表示培養時間,但該實驗的自變量包括培養時間、培養所用營養液的成分,A錯誤;實驗中每次取樣前均應先振蕩試管,以使菌體在培養液中均勻分布,否則,若在試管靠近上部取樣,則會導致結果偏小,若在試管下部取樣,則會導致結果偏大,B錯誤;從題圖可看出,三種營養液中,在一定的時間內均會出現“ ”形增長,C錯誤;比較馬鈴薯溶液和 葡萄糖溶液組,可看出馬鈴薯溶液組在培養后菌體數量增加較葡萄糖溶液組快,且峰值較高,即馬鈴薯溶液比 葡萄糖溶液更適宜培養酵母菌,D正確。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