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9講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備戰2025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優質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9講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備戰2025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優質課件

資源簡介

(共88張PPT)
必修二
第19講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第四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
目標要求
闡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自由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種可能,并可由此預測子代的遺傳性狀。
01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02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考點
03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01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
P
F1




正交、反交
根據分離定律分析
1.子代只有黃色,說明黃色為顯性性狀。
2.子代只有圓粒,說明圓粒為顯性性狀。
3.F1自交后,后代會出現綠色皺粒的豌豆。
P
F1
×




正交、反交

F2
F2中,預測的綠色皺粒豌豆是出現了,但是,新增黃色皺粒和綠色圓粒豌豆。
315
108
101
32
孟德爾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對豌豆的數量進行了統計分析。
黃:綠=(315+108):(101+32)=3:1
圓:皺=(315+101):(108+32)=3:1
兩對相對性狀都符合分離定律。
9 : 3 : 3 : 1
說明:不同性狀之間出現了重新組合。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無論是豌豆種子的粒形還是粒色,只看一對相對性狀,依然遵循分離定律,不會互相干擾。
如果把兩對性狀聯系在一起分析,F2出現的四種:
黃圓:黃皺:綠圓:綠皺,接近于9:3:3:1.
從數學角度分析:
F2四種性狀表現比例9:3:3:1與3:1有何關系?
9:3:3:1是(3:1)2的展開式。
即(3黃色:1綠色)(3圓粒:1皺粒)=
9黃色圓粒:
3黃色皺粒:
3綠色圓粒:
1綠色皺粒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1.觀察現象,提出問題
重組類型
親本類型
親本類型
重組類型
(3)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述現象?
(1)為什么F2中出現了新的性狀組合?
(2)為什么分離比是9:3:3:1?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2.分析問題,提出假說

P
豌豆的圓粒和皺粒分別由基因R、r控制,黃色和綠色分別由基因Y、y控制。
(1)兩對性狀分別由兩對遺傳因子控制
YY
RR
yy
rr
配子
YR
yr
(2)在產生配子時,
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組合。
(4)受精時,雌雄配子結合是隨機的。
黃色圓粒
Yy
Rr
F1
YR
yr
Yr
yR
配子只得一半的遺傳因子。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3)F1產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種:
YR、Yr、yR、yr,且數量比為1∶1∶1∶1。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F1
配子
結合方式有___種,基因型____種;
表現型____種,比例為 。
1 yyRR
2Yyrr
1 yyrr
16
4
2 YyRR
2 YYRr
4 YyRr
1 YYRR
9/16
3/16
3/16
1/16
9
黃圓
雙顯
3
綠圓
單顯
3
黃皺
2 yyRr
1 YYrr
1
綠皺
雙隱
9
9:3:3:1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F2 1YY(黃)、2Yy(黃) 1yy(綠)
1RR(圓)、2Rr(圓) 1YYRR、2YyRR、2YYRr、4YyRr(黃圓) 1yyRR、2yyRr(綠圓)
1rr(皺) 1YYrr、2Yyrr(黃皺) 1yyrr(綠皺)
基因型____種;表現型____種。
4
9
每一對相對性狀的傳遞規律仍然遵循著分離定律。
粒形:圓粒∶皺粒≈3∶1
圓粒占3/4
皺粒占1/4
粒色:黃色∶綠色≈3∶1
黃色占3/4
綠色占1/4
如果把兩對性狀聯系在一起分析,F2出現的四種表現類型的比:
(單顯)綠色圓粒:3/4×1/4=3/16
(雙顯)黃色圓粒:3/4×3/4=9/16
(單顯)黃色皺粒:3/4×1/4=3/16
(雙隱)綠色皺粒:1/4×1/4=1/16
9
3
3
1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純合子
YYRR、YYrr、yyRR、yyrr
雙雜合子
YyRr
單雜合子
YYRr、YyRR、Yyrr、yyRr
各占1/16,共占4/16
各占2/16,共占8/16
占4/16
表現型
親本類型
重組類型
Y_R_ + yyrr
占10/16
Y_rr + yyR_
占6/16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提醒】 
①YYRR基因型個體在F2中的比例為 ,在黃色圓粒豌豆中的
比例為 ,注意范圍不同,求解比例不同。
黃圓中雜合子占8/9,綠圓中雜合子占2/3。
1/16
1/9
②若親本是黃皺(YYrr)和綠圓(yyRR),則F2中重組類型為綠皺(yyrr)和黃圓(Y_R_),所占比例為1/16+9/16= ;親本類型為黃皺(Y_rr)和綠圓(yyR_),所占比例為3/16+3/16= 。
10/16
6/16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3.演繹推理,驗證假說
(1)操作:
思路
(2)目的:
測交實驗
讓F1(YyRr)與隱性純合子(yyrr)雜交
測定F1的基因組合方式
用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假說對測交組合進行理論推測,再用測交實驗進行實踐驗證。
①如果F1是純合子,則后代只有一種性狀
②如果F1是雜合子,則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F1) (雙隱性類型)
測交 黃色圓粒 x 綠色皺粒
YyRr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基因型
表現型
YyRr
Yyrr
yyRr
yyrr
黃圓
黃皺
綠圓
綠皺
1 : 1 : 1 : 1
測交實驗理論推測
3.演繹推理,驗證假說
4.實驗驗證
性狀組合 黃色 圓粒 黃色 皺粒 綠色 圓粒 綠色
皺粒
實際籽粒數 F1作母本 31 27 26 26
F1作父本 24 22 25 26
不同性狀的數量比 1 : 1 : 1 : 1
測交實驗的結果符合預期理論推測,因此可以證明,上述對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的解釋是完全正確的。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孟德爾測交實驗證明:
(1)F1是雜合子;
(2)F1產生配子種類且比值相為1:1:1:1;
(3)F1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不成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演繹”分析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二、自由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狀的 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 ,
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 。
進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多對相對性狀的細胞核遺傳。
遺傳因子
彼此分離
自由組合
1.研究對象
2.適用范圍
位于 上的 。
非同源染色體
非等位基因
減數分裂Ⅰ后期
不是發生在受精作用過程中
3.發生時間
減數分裂Ⅰ
減數分裂Ⅱ
①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
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
②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而組合。
二、自由組合
4.實質
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非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組合
【提醒】
個數≠種類數;雌配子數≠雄配子數。
4種雌配子比例相同,4種雄配子比例相同,
但雄配子數遠遠多于雌配子數。
4.實質
1
1.F2出現9∶3∶3∶1的條件有 。
①所研究的每一對相對性狀只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顯性。
②不同類型的雌雄配子都能發育良好,且受精的機會均等。
③所有后代都應處于比較一致的環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實驗的群體要足夠大,個體數量要足夠多。
①②③④
習題鞏固
2.甲圖表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
其中哪組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為什么?
Aa與Dd和BB與Cc分別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遵循該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其遺傳時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習題鞏固
3.圖中哪些過程可以發生基因重組?為什么?
④⑤。基因重組發生于產生配子的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圖①、②過程僅發生了等位基因分離,未發生基因重組。
習題鞏固
F2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總數的________
F2中能穩定遺傳的綠色圓粒占總數的________
F2綠色圓粒中,能穩定遺傳的占________
F2中不同于F1表現型的個體占總數的________
F2中重組類型占總數的________
4.根據對F2統計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4
1/16
1/3
7/16
3/8
習題鞏固
5.某玉米植株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YR∶Yr∶yR∶yr=1∶1∶1∶1。若該個體自交,其F1中基因型為YyRR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
A.1/16    B.1/8    C.1/4   D.1/2
B
習題鞏固
習題鞏固
6.(2024·深圳模擬)孟德爾在兩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中,用純種黃色圓粒豌豆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雜交獲得F1,F1自交得F2,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黃色與綠色、圓粒與皺粒的遺傳都遵循分離定律,
故這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F1產生的雄配子總數與雌配子總數相等,
是F2出現9∶3∶3∶1性狀分離比的前提
C.從F2的綠色圓粒植株中任取兩株,這兩株基因型不同的概率為4/9
D.自然條件下將F2中黃色圓粒植株混合種植,
后代出現綠色皺粒的概率為1/81
C
連鎖的兩對等位基因也都遵循分離定律
4/9×1/16=1/36
習題鞏固
7.判斷題
(1)F2的9∶3∶3∶1性狀分離比一定依賴于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
(2)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產生的4種類型的精子和4種卵細胞
可以自由組合。 (  )
(3)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
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  )
(4)在自由組合遺傳實驗中,先進行等位基因的分離,
再實現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  )
(5)F1(基因型為YyRr)產生基因型為YR的卵細胞
和基因型為YR的精子數量之比為1∶1。 (  )

×
×
×
×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02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一、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1.思路:通過觀察某些現象,可以說明雜合體(如AaBb)能產生4種配子。
AaBb
Ab
ab
AB
aB
2.方法
(1)自交法
(2)測交法
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
F1雜合子自交
后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
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雜合子
隱性純合子
子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
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3)配子法(花粉鑒定法)
1 : 1 : 1 : 1
有一定局限性,
相應性狀需在花粉中表現。
一、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4)單倍體育種法
取花藥離體培養,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若植株有四種表現型,比例為1∶1∶1∶1,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一、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一、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驗證方法 結論
自交法 F1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或其變形(9∶7、9∶3∶4、9∶6∶1等),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測交法 F1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為1∶1∶1∶1或其變形(1∶3、1∶2∶1等),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花粉鑒定法 F1若產生4種花粉,比例為1∶1∶1∶1,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單倍體育種法 取花藥離體培養,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若植株有4種表型,比例為1∶1∶1∶1,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1.某單子葉植物的非糯性(A)對糯性(a)為顯性,抗病(T)對染病(t)為顯性,花粉粒長形(D)對圓形(d)為顯性,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藍,糯性花粉遇碘液變棕色。現有四種純合子基因型分別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和④aattdd,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
應該用①和③雜交所得F1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可以觀察①和②雜交所得F1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優良品種,應選用①和④親本雜交
D.將②和④雜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載玻片上,
加碘液染色后,均為藍色
C
習題鞏固
①和④或②和④或③和④
②和④
2.如圖甲和乙分別為兩株豌豆體細胞中的有關基因組成,要通過一代雜交達成目標,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甲自交,驗證B、b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B.乙自交,驗證A、a與B、b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C.甲、乙雜交,驗證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D.甲、乙雜交,驗證A、a與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
習題鞏固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二、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
1.指導雜交育種——植物
(1)過程
(2)優點
在雜交育種中,人們有目的地將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使兩個親本的優良性狀組合在一起,再篩選出所需要的優良品種。
可以把多個親本的優良性狀集中在一個個體上。
基因重組
(3)缺點
育種時間長
(4)原理
P 抗倒易病  易倒抗病
DDTT
ddtt
F1  抗倒易病
DdTt
Ddtt
F2
抗倒易病 抗倒抗病 易倒易病 易倒抗病
DDtt
雜交
自交
選優
自交
選優
F3
連續自交,直至不出現性狀分離為止。
抗倒抗病 DDtt
1.指導雜交育種——植物
1.指導雜交育種——動物
二、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
1.指導雜交育種——總結
(1)植物雜交育種中,優良性狀的純合子獲得一般采用多次
自交選種;
(2)動物雜交育種中,優良性狀的純合子獲得一般采用測交,
選擇測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的親本;
(3)如果優良性狀是隱性,直接在F2中選出即為純合體。
二、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
2.指導醫學實踐
在醫學實踐中,依據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對某些遺傳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學推斷,為遺傳咨詢提供理論依據。
二、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
兩種遺傳病之間有“自由組合”關系時,各種患病情況概率如下:
①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
②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
③甲、乙兩病同患的概率是 ;
④甲、乙兩病均不患的概率是 ;
⑤患病的概率是 ;
⑥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 。




m·(1-n)
n·(1-m)
m·n
(1-m)·(1-n)
1-(1-m)·(1-n)
m·(1-n)+n·(1-m)
不患甲病(1-m)
患甲病m
不患乙病(1-n)
患乙病n
2.指導醫學實踐
基因的分離定律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研究的相對性狀
涉及的遺傳因子
F1配子的種類 及比例
F2基因型及比值
F2表現型及比值
F1測交后代表現型種類及比值
遺傳實質
聯系
一對
兩對(或多對)
一對
兩對(或多對)
2種;比值相等
4種(2n種);比值相等
3種;1︰2︰1
9種(3n種);(1:2:1)n
2種;顯︰隱=3︰1
4種(2n種);9:3:3:1(3:1)n
2種;1︰1
4種(2n種);1:1:1:1(1:1)n
F1形成配子時,成對的等位基因發生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F1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兩個遺傳定律都發生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
且同時起作用;分離定律是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
1.進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狀遺傳: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產生生殖細胞時,控制同一性狀的成對基因發生分離,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分別進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真核生物的性狀遺傳:原核生物或非細胞結構的生物不進行減數分裂,不進行有性生殖。細菌等原核生物和病毒遺傳物質數目不穩定,變化無規律。
3.細胞核遺傳:真核生物細胞核內染色體有規律性地變化;而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變化和細胞核不同,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而是具有母系遺傳的特點。
4.分離定律適用于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
自由組合定律適用于多對相對性狀的遺傳。
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適用條件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三、孟德爾成功的原因
精心選擇實驗材料:
孟德爾從豆科植物中選擇了自花傳粉,且是閉花受粉的豌豆作為雜交實驗的材料,雜交實驗從純種出發是實驗成功的保證,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雜種,豌豆花的結構特點使得人工去雄和進行異花授粉很方便,此外孟德爾對豌豆材料進行了品種和性狀的選擇,挑選的有差別的性狀既明顯又穩定;
精心設計實驗方法:
孟德爾的成功還歸因于采取單因子分析法,即分別的觀察和分析在一個時期內的一對性狀的差異,最大限度的排除各種復雜因素的干擾,在發現分離定律的基礎上再把個別性狀綜合起來,又發現了自由組合定律;
精確的統計分析:
對雜交實驗的子代中出現的性狀進行分類、計數和數學的歸納,孟德爾從一個簡單的二項式展開式的各項系數中找到了豌豆雜交實驗顯示出來的規律性,并深刻的認識到1:1和3:1數字中所隱藏著深刻的意義和規律;
三、孟德爾成功的原因
首創了測交方法:
孟德爾巧妙的設計了測交方法,令人信服的證明了他的遺傳因子分離假設的正確性。實踐證明,這種以雜交子一代個體在于其隱性純合親本進行測交的方法,完美而巧妙地成為遺傳學分析的經典方法。
運用假說—演繹法
創造性地應用科學符合體系
三、孟德爾成功的原因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四、孟德爾遺傳規律再發現
1909年丹麥生物學家約翰遜給孟德爾的“遺傳因子” 一詞起了一個新名字,叫作基因(gene) ,并且提出表型(phenotype,表現型)的概念;
表型:指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如豌豆的高莖和矮莖;
基因型:指與表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如高莖豌豆的基因型:DD或Dd,矮莖豌豆的基因型dd;
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如D和d。
判斷基因是否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方法
1.根據題干信息判斷:
2.根據雜交實驗判斷(常用)
兩對基因獨立遺傳。
習題鞏固
1.判斷題
(1)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在因素,表型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
(  )
(2)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一定相同;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表型也不會相同。 (  )
(3)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細胞學基礎。
(  )
(4)若雙親豌豆雜交后子代表型之比為1∶1∶1∶1,
則兩個親本基因型一定為YyRr×yyrr。 (   )

×

×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不一定相同,因為環境影響生物的表型,在基因的累加效應中,基因型不同,表型可能相同。
親本的基因型也可能是Yyrr×yyRr
網絡構建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03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一、已知親代求子代的“順推型”題目
1.適用范圍
2.解題思路
兩對或兩對以上的基因獨立遺傳,
并且不存在相互作用(如導致配子致死)。
所謂“單獨處理、彼此相乘”法,就是將多對性狀,分解為單一的相對性狀,然后按基因的分離規律來單獨分析,最后將各對相對性狀的分析結果相乘或相加。
其理論依據是概率理論中的乘法定理或加法定理。
單獨處理,彼此相乘
F2 1YY(黃)、2Yy(黃) 1yy(綠)
1RR(圓)、2Rr(圓) 1YYRR、2YyRR、2YYRr、4YyRr(黃圓) 1yyRR、2yyRr(綠圓)
1rr(皺) 1YYrr、2Yyrr(黃皺) 1yyrr(綠皺)
習題鞏固
AaBbCc與AaBBCc雜交,
求其后代的基因型種類數以及產生AaBBcc子代的概率。
1.基因型種類及概率
(3)后代中AaBBcc的概率: 。
(1)先分解為三個分離定律
Aa×Aa→后代有3種基因型(1/4AA∶2/4Aa∶1/4aa);
Bb×BB→后代有2種基因型(1/2BB∶1/2Bb);
Cc×Cc→后代有3種基因型(1/4CC∶2/4Cc∶1/4cc)。
(2)后代中基因型有 。
3×2×3= 18種
(Aa)×(BB)×(cc)=1/16
習題鞏固
AaBbCc與AabbCc雜交,
求其子代的表現型種類及三個性狀均為顯性的概率。
2.表現型種類及概率
(1)先分解為三個分離定律
Aa×Aa→后代有2種表現型(A_∶aa=3∶1);
Bb×bb→后代有2種表現型(B_∶bb=1∶1);
Cc×Cc→后代有2種表現型(C_∶cc=3∶1)。
(2)后代中表現型有 。
(3)三個性狀均為顯性(A_B_C_)的概率= 。
2×2×2=8種
9/32
習題鞏固
求AaBbCc產生的配子種類,以及配子中ABC的概率。
3.配子種類及概率
(1)產生的配子種類
Aa  Bb  Cc
↓  ↓   ↓
2 × 2 × 2=8種
(2)配子中ABC的概率
Aa   Bb  Cc
↓   ↓   ↓
1/2(A)×1/2(B)×1/2(C)=1/8
習題鞏固
AaBbCc與AaBbCC雜交過程中,配子間的結合方式有多少種?
4.配子間的結合方式
(1)先求AaBbCc、AaBbCC各自產生多少種配子。
AaBbCc→8種配子、AaBbCC→4種配子。
由于兩性配子間的結合是隨機的,
因而AaBbCc與AaBbCC配子之間有 種結合方式。
(2)再求兩親本配子間的結合方式。
8×4=32
(3)后代表型種類及A_B_C_的概率。
1.AaBbCc與AaBBCc雜交, 求:
(1)AaBbCc產生幾種配子,Abc的概率是多少?
分離:Aa、Bb、Cc各產生2種配子,AaBbCc共產生配子2×2×2
=8種;則Abc=1/2(A)×1/2(b)×1/2(c)=1/8。
(2)后代基因型種類及aaBbCC的概率。
分離:Aa×Aa→1AA:2Aa:1aa,Bb×BB→1BB:1Bb,
Cc×Cc→1CC:2Cc:1cc,后代基因型種類=3×2×3=18,
aaBbCC=1/4(aa)×1/2(Bb)×1/4(CC)=1/32。
分離:Aa×Aa→3A_:1aa,Bb×BB→1B_,Cc×Cc→3C_:1cc,
后代表型種類=2×1×2=4,A_B_C_=3/4×1×3/4=9/16。
習題鞏固
2.AaBbCc×aaBbCC,則后代中
①雜合子的概率為________。
②與親代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個體概率為______。
③與親代具有相同表現型的個體概率為______。
④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概率為______。
⑤表現型與親代都不同的個體的概率為______。
7/8
1/4
3/4
0
1/4
【提醒】
在計算不同于雙親的表型的概率時,可以先算與雙親一樣的表型的概率,然后用1減去相同表型的概率即可。
按分離定律求出純合子的概率的乘積為純合子出現的比例,雜合子概率=1-純合子概率。
習題鞏固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二、已知子代求親代的“逆推型”題目
根據子代表型比例拆分為分離定律的分離比,確定每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基因型,再組合。如:
④3∶1 (3∶1)×1 (Aa×Aa)(BB×BB) AaBB×AaBB
或 (Aa×Aa)(BB×Bb) AaBB×AaBb
或 (Aa×Aa)(BB×bb) AaBB×Aabb
或 (Aa×Aa)(bb×bb) Aabb×Aabb
①9∶3∶3∶1 (3∶1)(3∶1) (Aa×Aa)(Bb×Bb) AaBb×AaBb
②1∶1∶1∶1 (1∶1)(1∶1) (Aa×aa)(Bb×bb) AaBb×aabb或Aabb×aaBb
③3∶3∶1∶1 (3∶1)(1∶1) (Aa×Aa)(Bb×bb) AaBb×Aabb
3.水稻的高稈(D)對矮稈(d)是顯性,抗銹病(R)對不抗銹病(r)是顯性,這兩對基因自由組合。甲水稻(DdRr)與乙水稻雜交,其后代四種表型的比例是3∶3∶1∶1,則乙水稻的基因型是( )
A.Ddrr或ddRr
B.DdRR
C.ddRR
D.DdRr
A
習題鞏固
3∶3∶1∶1 (3∶1)(1∶1)
親本相對性狀對數 1 2 n(n>2)對
F1 配子類型及比例 2, 1∶1 22, (1∶1)2即1∶1∶1∶1 2n,
(1∶1)n
配子組合數 4 42 4n
F2 基因型 種數 31 32 3n
比例 1∶2∶1 (1∶2∶1)2 (1∶2∶1)n
表現型 種數 21 22 2n
比例 3∶1 (3∶1)2即9∶3∶3∶1 (3∶1)n
n對等位基因(完全顯性)分別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三、多對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分析
親本相對性狀 1 2 n(n>2)對
F1測交 后代 基因型 種數 21 22 2n
比例 1∶1 (1∶1)2 即1∶1∶1∶1 (1∶1)n
表現型 種數 21 22 2n
比例 1∶1 (1∶1)2即1∶1∶1∶1 (1∶1)n
三、 “和”為16的由基因互作導致的特殊分離比
逆向思維
3.若F2中子代性狀分離比之和為4n,則該性狀由n對等位基因控制。
1.某顯性親本的自交后代中,若全顯個體的比例為 或隱性
個體的比例為 ,可知該顯性親本含有n對雜合基因,該
性狀至少受n對等位基因控制。
(3/4)n
(1/4)n
2.某顯性親本的測交后代中,若全顯性個體或隱性個體的比例
為(1/2)n,可知該顯性親本含有n對雜合基因,該性狀至少受n
對等位基因控制。
4.某種二倍體植物的n個不同性狀由n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雜合子表現顯性性狀)。已知植株A的n對基因均雜合。理論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會出現2n種不同表型的個體
B.n越大,植株A測交子代中不同表型個體數目彼此之間的差異越大
C.植株A測交子代中n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數和純合子的個體數相等
D.n≥2時,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雜合子的個體數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
B
習題鞏固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四、 “和”為16的由基因互作導致的特殊分離比
序號 條件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測交后代比例
1 存在一種顯性基因(A或B)時表現為同一種性狀, 其余正常表現
2 A、B同時存在時 表現為一種性狀, 否則表現為另一種性狀
9∶6∶1
9∶7
1∶2∶1
1∶3
序號 條件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測交后代比例
3 單顯為一種表型, 其余為另一種表型
4 aa(或bb)成對存在時, 表現雙隱性性狀, 其余正常表現
5 只要存在顯性基因(A或B)就表現為同一種性狀, 其余正常表現
9∶3∶4
15∶1
1∶1∶2
3∶1
10∶6
1∶1(2:2)
四、 “和”為16的由基因互作導致的特殊分離比
序號 條件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測交后代比例
7 顯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個數影響性狀表現
AABB
∶(AaBB、AABb)
∶(AaBb、aaBB、AAbb)
∶(Aabb、aaBb)
∶aabb
=1∶4∶6∶4∶1
AaBb
∶(Aabb、aaBb)
∶aabb
=1∶2∶1
四、 “和”為16的由基因互作導致的特殊分離比
三、 “和”為16的由基因互作導致的特殊分離比
5.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現為大花瓣,Aa的為小花瓣,aa的為無花瓣。花瓣顏色受另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為RR和Rr的花瓣是紅色,rr的花瓣為黃色,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則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
A.子代共有9種基因型
B.子代共有4種表現型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約為1/3
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純合子約占1/4
B
習題鞏固
5種表現型
6.控制棉花纖維長度的三對等位基因A/a、B/b、C/c對長度的作用相等,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已知基因型為aabbcc的棉纖維長度為6厘米,每個顯性基因增加纖維長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與乙(aaBbCc)雜交,則F1的棉纖維長度范圍是 (  )
A.6~14厘米        B.6~16厘米
C.8~14厘米 D.8~16厘米
C
習題鞏固
7.已知某一動物種群中僅有Aabb和AAbb兩種類型的個體(aa的個體在胚胎期致死),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Aabb∶AAbb=1∶1,且該種群中雌雄個體比例為1∶1,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則該種群自由交配產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所占比例是( )
A.5/8 B.3/5
C.1/4 D.3/4
B
習題鞏固
A的基因頻率為3/4,a的基因頻率為1/4。
能穩定遺傳的個體(AA)所占比例是9/16÷(9/16+6/16)=3/5。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五、致死遺傳現象——以雙雜合子自交為例
1.隱性致死
②測交后代:
(1)雙隱性致死(aabb致死)
① F1自交后代:
9A_B_:3A_bb:3aaB_
1AaBb:1Aabb:1aaBb
(2)單隱性致死(aa致死或bb致死)
②測交后代:
① F1自交后代:
9A_B_:3A_bb或9A_B_: 3aaB_
1:1
2.顯性致死
(1)兩對基因顯性純合致死(如AA和BB致死)
②測交后代:
① F1自交后代:
AaBb:Aabb:aaBb:aabb=4:2:2:1,
其余基因型個體致死。
AaBb:Aabb:aaBb:aabb=1:1:1:1
(2)一對基因顯性純合致死(如AA或BB致死)
②測交后代:
① F1自交后代:
6(2AaBB+4AaBb):3aaB_:2AaBB:1aabb
或6(2AABb+4AaBb):3A bb:2aaBb : laabb
AaBb:Aabb:aaBb:aabb=1:1:1:1
五、致死遺傳現象——以雙雜合子自交為例
3.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時期發生作用,從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現象。
(1)Ab或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7:1:3:1 或 7:3:1:1
(2)Ab或aB的雌雄配子均致死
5:0:3:1
已知某種植物葉片,A_bb綠色,aa_B紫色,某個體AaBb自交后代紅葉:紫葉:綠葉:黃葉=7:3:1:1。假如出現異常分離比的原因是某種配子致死。則致死配子為 。
雄配子Ab或雌配子Ab
五、致死遺傳現象——以雙雜合子自交為例
第一步:先將其拆分成分離定律單獨分析。
第二步:將單獨分析結果再綜合在一起,
確定成活個體基因型、表型及比例。
致死類問題解題思路
五、致死遺傳現象——以雙雜合子自交為例
8.某個鼠群有基因純合致死現象(在胚胎時期就使個體死亡),該鼠群的體色有黃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長尾(d)。任意取雌雄兩只黃色短尾鼠經多次交配,F1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2∶2∶1。則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均為YyDd
B.F1中黃色短尾個體的基因型均為YyDd
C.F1中只有部分顯性純合子在胚胎時期死亡
D.F1中黃色長尾和灰色短尾的基因型分別是Yydd、yyDd
C
習題鞏固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六、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
1.不連鎖
4
9∶3∶3∶1
9
1∶1∶1∶1
2.基因連鎖
基因有連鎖現象時,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其子代也呈現特定的性狀分離比。
2
2AaBb
AaBb
3∶1
1∶1
2
1AAbb
1∶1
1:2∶1
六、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
項目 自由組合 連鎖(不發生互換)
圖示
配子
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種類及比例 基因型: 表型: 表型比例: 基因型: 表型: 表型比例: 基因型:
表型:
表型比例:
測交后代的比例 基因型: 表型: 表型比例: 基因型: 表型: 表型比例: 基因型:
表型:
表型比例:
AB∶Ab∶aB∶ab=1∶1∶1∶1
AB∶ab=1∶1
Ab∶aB=1∶1
9種
4種
9∶3∶3∶1
3∶1
1∶2∶1
3種
4種
4種
3種
3種
2種
2種
2種
2種
2種
1∶1∶1∶1
1∶1
1∶1
六、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
3.連鎖互換(AaBb)
(1)若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測交后代出現4種表型,但比例為
42%∶8%∶8%∶42%,試解釋出現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部分初級性母細胞在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互換,產生4種類型配子,其比例為42%∶8%∶8%∶42%。
正常:AB:ab=
互換:AB:Ab:aB:ab=
六、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
1:1
1:1:1:1
(2)Yyrr(黃皺)×yyRr(綠圓),后代表型及比例為黃圓∶綠皺∶黃皺∶綠圓
=1∶1∶1∶1,能說明控制黃圓綠皺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嗎?
為什么?
不能說明;Yyrr(黃皺)×yyRr(綠圓),無論這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還是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后代的表型及比例都為黃圓∶綠皺∶黃皺∶綠圓=1∶1∶1∶1。
習題鞏固
9.某二倍體植物體內常染色體上具有三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個基因分別對a、b、d基因完全顯性,但不知這三對等位基因是否獨立遺傳。某同學為了探究這三對等位基因在常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做了以下實驗:用顯性純合個體與隱性純合個體雜交得F1,再用所得F1同隱性純合個體測交,結果及比例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A、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 B.A、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
C.A、D在同一條染色體上 D.A、d在同一條染色體上
A
習題鞏固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七、文字表述題(原因類書寫)
【判斷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的寫法】(以兩對等位基因為例)
(1)自交類型:F2表現型及比例為9:3:3:1或變式
(2)測交類型:F2表現型及比例為1:1:1:1或變式
1.根據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寫
(3)先按分離統計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再組合看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子代中出現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3:3:1:1
因為子代中黃色:綠色=3:1,圓粒:皺粒=1:1,而子代中
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3:3:1:1是(3:1)與(1:1)隨機結合而來,故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根據子代表現型總份數寫(以兩對等位基因為例)
若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F1自交產生的F2表現型比例總份數為42=16份,而上述組合中F2中性狀分離比總份數為16份,故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若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F1測交產生的F2表現型比例總份數為22=4份,而上述組合中F2中性狀分離比總份數為4份,故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1)自交類型
(2)測交類型
【判斷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的寫法】(以兩對等位基因為例)
10.資料表明:家兔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B/b和D/d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當b基因純合時,家兔毛色表現為白色。請依據如圖所示的雜交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家兔毛色的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判斷依據是 。
因為F2灰色:黑色:白色=9:3:4,其為9:3:3:1的變式,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的分離比
或若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則F1雙雜個體自由交配產生的F2出現性狀分離比例總份數應為42=16份,而上述F2中性狀分離比總份數=9+3+4=16份,故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習題鞏固
11.某種植物的性狀有高莖和矮莖、紫花和白花,其中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另一對相對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現用純合的高莖紫花個體與純合的矮莖白花個體雜交,F1均表現為高莖紫花,F1自交產生F2,F2有4種表現型:高莖紫花:高莖白花:矮莖紫花:矮莖白花=27:21:9:7。請回答:
(1)控制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之間____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判斷依據是
遵循
①F2中高莖:矮莖=3:1,紫花:白花=9:7,且子代四種表現型及比例為27:21:9:7,上述四種表現型比例為(3:1)與(9:7)隨機結合而來,故三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②若三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則F1三雜個體自交產生的F2出現性狀分離比例總份數應為43=64份,而上述F2中性狀分離比例總份數=27+21+9+7=64份,故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習題鞏固
THANKS
作業
完成小本,明天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娄底市| 保定市| 湖南省| 泗洪县| 缙云县| 江阴市| 嘉义市| 峨眉山市| 山东省| 房产| 平原县| 富阳市| 昭平县| 晋江市| 屏山县| 育儿| 怀仁县| 来凤县| 洪雅县| 峨山| 河东区| 连山| 峨眉山市| 广汉市| 阜南县| 广平县| 湟中县| 衡阳县| 论坛| 班戈县| 通山县| 西青区| 永定县| 习水县| 六枝特区| 隆子县| 泾阳县| 永仁县| 凤凰县| 绵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