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5.2土壤課程標準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土壤標本,說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通過實地觀察或運用土壤標本,了解土壤的組成、顏色、質地和剖面結構,掌握觀察土壤的基本內容和方法。(綜合思維)2.運用圖文資料。結合觀察活動說明土壤的主要形成要素,并據此解釋常見的土壤現象。(區域認知)3.結合實例,了解土壤的功能和養護途徑,體會養護土壤的重要性。(地理實踐力)學習目標土壤的厚度一般為數十厘米到兩米。土壤是指陸地表層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1.土壤的概念說明:土壤≠土地土壤只是構成土地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土地則是指陸地的表層部分,除土壤外還包括未形成土壤的巖石和巖石風化物(成土母質)。猜一猜,圖示三類陸地表層中,有土壤覆蓋的是哪一個?一、 觀 察 土 壤一、 觀 察 土 壤2. 組成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四種物質組成。土壤的組成——礦物質礦物質又叫“無機鹽”:他是巖石經過風化作用形成的大小不同的礦物顆粒,如鈣、鎂、鋅、磷、鉀等無機肥c土壤的組成——有機質有機質是土壤養分的主要來源,一般以其含量高低作為土壤肥力的重要標志,來源主要是枯枝落葉和動植物殘體以及被微生物分解的腐殖質(森林枯枝落葉多,草原根系發達,荒漠動植物稀少)它可分為新鮮有機質,半分解有機質和腐殖質(有機質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形成腐殖質,呈黑色)土壤有機質按其分解程度分為:新鮮有機質 半分解有機質 腐殖質改良土壤物理性質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氣性,顏色較深,有利吸收陽光,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植物生長發育含有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還有微量元素,分解產生腐殖酸、有機酸等可增強呼吸和對養分的吸收,加速生長。增強吸水、保肥能力吸水率高達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10倍。3)水分:植物生長必須的因子并且和可溶性鹽類構成土壤溶液,成為向植物供給養分的介質4)空氣:存在與土壤縫隙中,是土壤的重要組成成分。空氣和水分二者此消彼長。土壤礦物質45%土壤有機質5%水分20%~30%空氣20%~30%最適宜植物生長的土壤的體積組成土壤的物質基礎,構成土壤的“骨骼”是土壤的重要組成成分,存于土壤空隙中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包括動植物殘體和腐殖質是不是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越高,肥力就越高?為什么?不是。有機質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土壤肥力的高低取決于水、肥、氣、熱的協調程度,以及能否滿足植物生長的各種需求。易誤辨析思考:土壤中有沒有生物?有什么作用?1 .土壤動物,比如蚯蚓,可以疏松土層2 .植物的新鮮凋落物進入到土壤中,進一步被分解3.微生物對枯枝落葉起分解作用,增加土壤腐殖質,增加土壤肥力土壤顏色土壤質地土壤剖面結構3.野外土壤觀察的內容1)土壤顏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 “五色土”有些土壤就是用顏色來命名的,如黑土、紅壤。土壤顏色的成因:由于土壤里腐殖質含量和礦物質組成不同,土壤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土壤顏色也可以作為判斷和研究土壤成土條件、成土過程、肥力特征和演化的依據。土壤顏色土壤顏色黑土是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非常適合植物生長,中國東北地區黑土地處世界主要黑土帶之一。東北沃野千里(黑土)黑土中積累了大量的腐殖質,有機質的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地。厚度為30-100厘米,人們總用“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發芽”來形容它的肥沃與珍貴。高溫多雨下發育而成的紅色土壤,這種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低產貧瘠,但利于茶樹、柑桔種植。土壤顏色云南東川(紅土地)為什么土壤是紅色的呢?土壤顏色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降水多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顏色變淺淋溶作用強礦物質流失土壤以氧化鐵為主紅壤的特點:土質黏重、酸性強、有機質少(貧)土壤顏色四川盆地(紫色土)紫色土是亞熱帶地區由富含碳酸鈣的紫紅色砂巖和頁巖上的初育土。礦質養分(磷、鉀)豐富,肥力較高。它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土壤顏色土壤顏色黃土是以風力搬運的黃色粉土沉積物,土顆粒細,有機物含量較少、土壤有很多孔隙,土質松軟,垂直節理發育,常形成陡壁,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黃土)土壤顏色青土(水稻土)白土(鹽堿土)青土(水稻土)分布在東部雨水較多且排水不暢或長期被淹的地區,土壤中的鐵以氧化亞鐵的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高,較肥沃。白土(鹽堿土)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氣候干旱,土壤中鹽堿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較低,水分較少,土壤常呈白色。黃土 鹽土 黑土 紅壤 紫色土其主要差異在于土壤中有機質和礦物質的差異。土壤顏色土壤腐殖質由動植物殘體演變而成,一般粘附在土粒的表面,它的多少主要是調節土壤顏色的深淺。黑色的土壤一般是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因為腐殖質呈黑色和棕色;腐殖質含量少時,土壤則呈現灰色或灰白色,如新疆鹽堿土。①和土壤腐殖質有關為什么土壤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氧化鐵就是土壤礦物質中的調色高手,當它在土壤中的含量高時,土色發紅,或者呈棕紅色。②和礦物質有關為什么土壤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土壤質地土壤礦物質顆粒按照粒徑大小可分為石礫、砂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級的礦物質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對比例稱為土壤質地。按照質地可以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石礫>1mm砂粒0.05-1mm粉粒0.01-0.05mm黏粒<0.001mm土壤顆粒粒徑質地 粒級 孔隙 水 肥 氣 熱砂土壤土黏土砂粒 大孔隙多,毛細孔隙少 透水性強、保水蓄水弱 有機質易于分解 通氣 土溫高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適中 大、小孔隙均有 透水保水 保肥 通氣適中黏粒 孔隙少 透水差,蓄水保水強 保肥 通氣性差土溫低土壤剖面構造土壤剖面是指從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縱剖面,由一些形態特征各異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層所構成。這些土層是土壤形成過程中物質轉化、遷移和積累的結果。有機層: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機質為主,枯枝落葉層腐殖質層: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灰黑色或黑色母巖層:堅硬的巖石森林土壤剖面構造最為復雜淋溶層:溶解于水的礦物質隨水的下滲向下層遷移;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淀積層:上層土壤淋失的物質在此沉淀、積累,質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母質層:疏松的風化碎屑物質土壤形成因素(以礦物質和有機質形成為例)土壤形成過程示意圖氣候成土母質生物礦物質水熱條件有機質土壤形成初期巖石開始崩解土層開始形成完整的土壤層成土母質有機物母質層母質層母質層腐殖質層淀積層腐殖質層淋溶層基巖基巖基巖基巖耕作層犁底層未經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長。耕作土壤剖面圖自然土壤經過人為耕作就變成耕作土壤。又稱表土層或熟土層,土質疏松,有機質比例高,顏色較暗。一般15-30厘米厚。又稱亞表土層,土層緊實,顏色較淺,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層土壤熟化:通過人類生產活動、定向培育,自然土壤(生土)逐步轉變為適合作物生長的肥沃的耕作土壤(熟土、油土)的過程。標志是土層松軟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結構和水熱條件及通透性良好,土壤吸收能力高,微生物活動旺盛,既能保蓄水分養分,又可為作物及時供應和協調土壤的水、肥、氣、熱 。耕作土壤剖面構造小結:土壤土壤概念及組成成分觀察土壤土壤顏色土壤質地土壤剖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