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四節免疫學的應用第四章免疫調節本節聚焦1.疫苗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它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2.器官移植面臨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問題探討某同學在流感開始大規模流行前接種了流感疫苗,可是沒過一兩個月,她患流感了;而她聽說接種過一次麻疹疫苗,終生就不會得麻疹了她對此很困惑: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討論: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沒起到預防作用呢?流感病毒極易發生變異,該同學注射的流感疫苗所預防的流感與她所患的流感可能不是同一個類型的、所以沒有起到預防作用。為什么接種一次麻疹疫苗,怎么就終身就不會得麻疹的原因嗎?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疫苗神秘的面紗吧,請自主學習課本P82-83頁一、疫苗為什么接種一次麻疹疫苗,怎么就終身就不會得麻疹的原因嗎?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疫苗神秘的面紗吧,請自主學習課本P82-83頁1.疫苗的研發歷程。2.疫苗概念。3.疫苗的作用原理。4.疫苗的種類和實例。5.研發疫苗的意義。6.疫苗為什么要多次注射?一、疫苗在人類的歷史上,傳染病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而免疫學正是在人類與傳染病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現在隨著人類對免疫系統認識的深入,免疫學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疫苗的發明和應用,就是典型的例證。一、疫苗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預防傳染病的國家疫苗通常是用 的或 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滅活減毒病原體法國科學家 有關疫苗的研制,開創了 地進行 __的新時期。巴斯德科學免疫接種巴斯德主要成就——巴氏消毒法、研制狂犬疫苗等。1.疫苗的研發歷程2.概念:一、疫苗3.疫苗的作用原理疫苗刺激機體產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當病原體入侵時可以消滅病原體或引發二次免疫快速消滅病原體。真正的病原體特異性抗體相應的記憶細胞特異性記憶性接種一種疫苗一般只能預防一種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免疫力能維持較長的時間一、疫苗4.疫苗的種類和實例根據病原體的不同處理區分疫苗項目 滅活疫苗 減毒疫苗定義優點缺點例子又稱死疫苗,用理化方法將病原微生物殺死制成疫苗。喪失了致病能力,但抗原特性保留。又稱活疫苗。用減毒或無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易保存、運輸;毒力無法恢復,安全性高接種一次即可免疫效果持久;既可產生體液免疫,也可產生細胞免疫。需要多次接種;只產生體液免疫,不產生細胞免疫毒力有可能恢復,安全性低;不易保存、運輸狂犬疫苗、流感疫苗、人乳頭瘤病毒 (HPV)疫苗等卡介苗、麻疹疫苗、天花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等一、疫苗4.疫苗的種類和實例思考:疫苗必須包含一個完整的病原體嗎?為什么?疫苗不必包含一個完整的病原體。一般情況下,引起免疫反應的并不是整個病原體,而是病原體所含有的抗原(具有抗原性即可),如蛋白質、多糖等。第一代疫苗:指的是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第二代疫苗:又稱為亞單位疫苗,是通過基因工程原理獲得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病原特異性結構蛋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第三代疫苗:是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打”病原體“打”蛋白(抗原)“打”核酸(遺傳物質)一、疫苗4.疫苗的種類和實例(1)天花疫苗的發明和使用,根除了天花這種傳染病。新生兒出生24h內完成注射,接種后可以預防肺結核(肺結核桿菌引起的疾病),一般來說,注射后具有終身免疫力。(2)卡介苗天花病毒一、疫苗(3)脊髓灰質炎疫苗是預防和消滅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手段,脊髓灰質炎病毒對脊髓灰質造成永久性損害,出現肢體弛緩性麻痹,俗稱“小兒麻痹癥”。現在有兩種疫苗可以使用,一種是我國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種名為滅活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是一種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糖丸爺爺”顧方舟4.疫苗的種類和實例一、疫苗4.疫苗的種類和實例(4)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2006年,HPV(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獲得美國的批準。該疫苗可以預防由HPV引起的幾種子宮頸癌,是世界上第一個預防癌癥的疫苗,在人類研發癌癥疫苗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2018年5月,我國首個人和動物的DNA疫苗獲得新獸藥證書,用于預防某個亞型的禽流感疫苗。這種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未來將有廣闊的前景。(5)DNA疫苗一、疫苗5.意義(1)到目前為止,疫苗仍是人類發明的對抗傳染病的一件有效的武器,而且對某些疾病來講,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預防措施。(2)隨著免疫學、生物化學的發展以及生物技術的不斷改進,疫苗的研制和應用已擴展到許多非傳染病領域,而且已經出現了治療性制劑。一、疫苗接種疫苗時遇到的問題2.某同學接種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說:“這一兩天要留意,可能會有輕微發燒或其他癥狀。”為什么接種疫苗可能會有輕微的反應 1.以某種你熟悉的疫苗為例,和同學們交流它的作用。疫苗通常是用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的疫苗作為外來抗原可激發機體發生免疫反應,有些疫苗尤其是減毒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相對強烈,能引起可感知的反應。一、疫苗3.有人認為,接種多種疫苗很麻煩,應該設計一種用來預防多種疾病的疫苗,可行嗎 接種疫苗時遇到的問題可行。將不同抗原聯合制成一種疫苗,可預防相應的多種疾病。如:四聯疫苗可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及由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腦膜炎、肺炎、心包炎等。為了預防疾病我們注射疫苗,那么如果我們機體的器官出現病變甚至死亡,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二、器官移植為了預防疾病我們注射疫苗,那么如果我們機體的器官出現病變甚至死亡,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器官移植什么是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意義是什么?1.概念:醫學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換喪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2.意義:器官移植已經成為治療多種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二、器官移植器官移植主要面臨哪些問題?閱讀教材P83-84 思考.討論:3.面臨的問題免疫排斥供體器官短缺二、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所面臨的問題及希望資料1 人類很早就嘗試做器官移植以挽救一些病人。1901年,法國醫生卡雷爾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腎移植這種手術,在同種異體之間從來還沒有成功過。”1952年,法國另一位醫生為一位16歲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親的一個腎,然而這個凝結著偉大母愛的腎只存活了22天。可能主要是沒有考慮免疫排斥問題。1.最初進行的器官移植,為什么總是不成功呢?細胞免疫二、器官移植①每個人的細胞表面都帶有一組與別人不同的蛋白質,標明細胞身份的標簽物質—組織相容性抗原(MHC),也叫人類白細胞抗原( HLA )。②每個人的白細胞能夠識別HLA,區分自己和非己。③正常情況下,白細胞不攻擊自身細胞。④如果將別人的組織或器官移植過來,就能識別HLA不同而發起攻擊。⑤除了同卵雙胞胎外,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組織相容性抗原。(1)免疫排斥器官移植的關鍵:取決于供體與受體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研究表明,HLA的相似度達到50%以上就可以進行器官移植。3.器官移植所面臨的問題二、器官移植知識拓展:免疫豁免那是不是所有的異源器官移植都會引起免疫排斥?人體某些部位具有免疫“特權”,它們能夠耐受抗原的侵入而不會引起免疫反應。在免疫豁免部位,移植的器官可以存活很長時間而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如眼角膜就屬于免疫豁免部位,眼角膜移植不必考慮配型。睪丸也屬于免疫豁免部位,這也是雞睪丸移植(上一章)能夠成功的原因。在研究內分泌的實驗方法中,將新的內分泌腺植入已去除內分泌腺的動物體內時,可能會發生免疫排斥。二、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所面臨的問題及希望2.在進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時,為什么都要先進行配型,即檢查供體和受體之間的組織相容性呢?資料2 據媒體報道,瑞金市3歲男孩張某身患白血病。幸運的是,張某的骨髓與父親的骨髓配型成功了。而身在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李某卻沒有那么幸運,與其親屬的骨髓配型均沒有成功。資料3 據世界衛生組織于2013年的調研結果顯示,全球一年實施了12萬例器官移植手術,而這只能滿足不到10%移植需求者的需求。另有數據表明,2015年,我國實施器官移植手術突破1萬例(其中肝移植2000多例,腎移植5000多例),位居世界第2位,但2015年肝移植需求者新增4000多人,腎移植需求者新增了1萬多人。受體和供體的組織相容性抗原越一致, 在進行移植時發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就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二、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所面臨的問題及希望資料3 據世界衛生組織于2013年的調研結果顯示,全球一年實施了12萬例器官移植手術,而這只能滿足不到10%移植需求者的需求。另有數據表明,2015年,我國實施器官移植手術突破1萬例(其中肝移植2000多例,腎移植5000多例),位居世界第2位,但2015年肝移植需求者新增4000多人,腎移植需求者新增了1萬多人。3.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有何優點?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體的組織相容性抗原相同,移植后幾乎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二、器官移植(2)供體器官短缺3.器官移植所面臨的問題2015年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資源捐獻成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來源。為什么器官捐獻的人很少呢?①中國傳統思想的倫理困境。②腦死亡器官捐獻,需要家屬同意去掉呼吸機等支持系統,達到了腦心雙死亡的狀態。③心死亡器官捐獻,心跳停止后,器官容易缺血,僅在短時間內(約15分鐘)符合捐獻標準。④離體器官保存時限短:心臟5小時,肝12小時,胰腺和腎臟分別為20小時和24小時以內。如何解決器官捐獻短缺這一難題?二、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所面臨的問題及希望資料4 據媒體報道,2015年,研究人員利用干細胞培養出具有單個腔室結構的迷你跳動心臟(相當于成人心臟尺寸的千分之一);2017年,研究人員又利用干細胞成功培養出了人類胚胎期的結腸組織,培養成熟后,它與人體的腸組織具有很高的相似性。3.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有何優點?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體的組織相容性抗原相同,移植后幾乎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既解決免疫排斥問題,又解決供體器官短缺問題)二、器官移植4.器官移植的希望①免疫排斥供體器官短缺②①選與受者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的供體;②使用免疫抑制劑。①利用自體干細胞培養組織、器官;②號召自愿捐獻器官。解決措施:解決措施:二、器官移植5.免疫學在臨床實踐上的應用檢測病原體、腫瘤標志物等免疫增強療法、免疫抑制劑、癌癥的免疫療法疫苗小結免疫學的應用疫苗概念:用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機理:接種疫苗后,人體內可產生相應的抗體(以及相應的記憶細胞 ),從而對特定傳染病具有抵抗力。特點:特異性、記憶性。種類:滅活疫苗(狂犬疫苗)、減毒疫苗(骨髓灰質炎糖丸)、DNA疫苗(新型乙肝疫苗)mRNA疫苗(新冠疫苗)器官移植配型:取決于供體與受體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相似度達到50%以上)。失敗的原因:免疫排斥(主要是細胞免疫)。解決方法:①自體干細胞培養相應的組織、器官的移植解決方法:②受體在器官移植初期使用免疫抑制劑③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沒有免疫排斥的豬器官免疫預防免疫治療免疫診斷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抗原抗體反應的高度特異性免疫抑制療法治療一些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免疫增強療法免疫重建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輸入抗體、細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質將造血干細胞等移給免疫缺陷個體,恢復其免疫功能。練習與應用一、概念檢測被稱為“糖丸爺爺”的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即研制“糖丸”——脊髓灰質炎活疫苗,為我國消滅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作出了重要貢獻,判斷下列相關表述是否正確。(1)該“糖丸”是用滅活的病毒制成的。( )(2)該疫苗可以識別組織相容性抗原。( )(3)當接種該疫苗后,機體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反應。( )××√二、擴展應用巴斯德將感染了狂犬病的兔的神經組織制成勻漿,每天取樣給家兔注射。開始幾天被注射的家兔都會發病,但隨著勻漿放置時間的延長,家兔發病的反應越來越弱,放置10~14天的勻漿失去家兔患病的作用。這時,如果再給這些沒有發病的、被注射了“過期病兔神經組織勻漿”的家兔注射新鮮病兔的神經組織勻漿,家兔也不會發病了。1885年巴斯德將勻漿折射給一個9歲的被瘋狗咬傷的小男孩,連續注射十幾天后,小男孩活下來了。這位小男孩就是世界上第一位狂犬病疫苗注射者。后來,巴斯德制成了狂犬病疫苗,即過期病兔的神經組織勻漿。(1)據上述資料推測,巴斯德所制作的狂犬病疫苗的本質是什么?(2)為什么要對小男孩連續注射十幾天呢?(3)現在用的狂犬病疫苗與巴斯德制作的疫苗有區別嗎?曾寄生于兔神經組織的狂犬病病毒需要進行微量疊加本質上它們沒有區別,但制作方法是不一樣的。現在狂犬病疫苗多使用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制備,而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是憑經驗制成的,可能含有活病毒和滅活病毒。練習與應用感謝觀看!本節聚焦1.疫苗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它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2.器官移植面臨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