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復習回顧: 1.體溫調節中樞: 2.冷覺和熱覺的形成部位: 3.體溫調節的方式: 4.感受器種類: 5.溫度感受器分布: 下丘腦 大腦皮層 熱覺感受器、冷覺感受器 皮膚、黏膜、內臟器官 血管、汗腺、骨骼肌、 腎上腺 神經-體液調節 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 寒冷 皮膚冷覺感受器 傳入神經 傳入神經 皮膚熱覺感受器 炎熱 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分析、綜合) 傳出神經 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 垂體 傳出神經 減少散熱 增加產熱 增加散熱 腎上腺素釋放 骨骼肌戰栗 皮膚血管收縮 汗腺分泌減少 皮膚血管舒張 汗液分泌增多 TRH TSH 大腦皮層 產生熱(冷)覺 增減衣物 使用空調 上行傳導 行為性調控 7.直接參與產熱的激素: 6.效應器: 生理性調節 預習自測 (1)下丘腦具有滲透壓感受器的功能,同時能夠間接調節血糖的含量( ) (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細胞是垂體細胞,靶細胞是腎小管、集合管細胞( ) (3)血鈉升高時,腎上腺髓質分泌降低,血液中醛固酮減少( ) (4)K+對于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起重要作用( ) × × × √ 情境導入 第3章 體液調節 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概述水鹽平衡的調節過程。 2.掌握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之間的關系。 探究一.水平衡的調節 1.水的來源和去向 自主學習:閱讀課本P59表3-2,梳理人體內水的來源和去路。 人體水平衡 攝入的水量 排出的水量 ≈ 飲水 食物中的水 代謝產生的水 腎 皮膚 肺 排尿(最主要途徑) 排汗 呼吸 大腸 糞便 1200mL 100 mL 1000mL 300mL 1500 mL 500 mL 400 mL 2500 mL 2500 mL 注:這是指一個體重為70kG的成年人在25℃、活動量不大,以及中等飲食程度的情況下。 探究任務一:就水的來源和去路圖解,分析我們為何在冬天尿液比夏天多呢? 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減少,同時由于環境溫度低,機體因代謝生成的水增加,會導致尿液量增加。 探究一.水平衡的調節 2.尿液的形成 探究一.水平衡的調節 2.尿液的形成 (1)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2)尿液的成分有什么? 泌尿系統是由腎、輸尿管、膀胱組成,功能是排泄。 尿液中主要是一些代謝廢物、水和無機鹽 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會被重吸收) 尿液 (排出體外) 腎單位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水、無機鹽、部分葡萄糖、全部尿素濾出,無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原尿 血液 150 L 1.5 L (3)當食物過咸或失水過多時,機體是如何調節水平衡的呢?閱讀課本P60,結合圖3-11,建構水平衡調節模型。 探究一.水平衡的調節 3.水平衡調節過程 抗利尿激素增加 下丘腦中的 滲透壓感受器 主動飲水補充水分 神經細胞分泌 垂體釋放 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 細胞外液 滲透壓升高 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 大腦皮層 產生渴感 促進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 尿量減少 刺激 (+) (-) (-) 產生渴覺不算反射,主動飲水才算反射。 探究一.水平衡的調節 3.水平衡調節過程 (1)水平衡調節中樞:_____________ (2)渴覺中樞:_____________ (3)滲透壓感受器分布:________ (4)相關激素:________________ 下丘腦 大腦皮層 下丘腦 抗利尿激素 水平衡是在神經-體液調節共同作用下,主要通過調節腎臟排尿量完成的。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合成,儲存在神經垂體(腦)垂體中,由神經垂體釋放入血液。 探究一.水平衡的調節 ④調節中樞: 滲透壓感器 傳導興奮至大腦皮層使之產生渴覺 抗利尿激素、TRH 體溫調節中樞、 血糖調節中樞、 水鹽平衡的調節中樞 ①作為感受器(感受刺激): ②傳導興奮(至大腦皮層): ③作為效應器(分泌激素): (5)下丘腦的功能 【典例1】下圖是關于抗利尿激素調節的曲線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表示食物過咸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與滲透壓變化的關系 B.乙圖表示飲水過多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與滲透壓變化的關系 C.丙圖表示滲透壓升高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變化 D.丁圖a點時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C 探究二.鹽平衡的調節 1.無機鹽(以Na+為例)的來源和去向 Na+平衡 攝 入 量 ≈ 排 出 量 Na+主要來源是食鹽,幾乎全部由小腸吸收. 腎臟 皮膚 大腸 尿液(主要途徑) 汗液 糞便 Na+濃度,對于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重要作用,機體對水和無機鹽的調節是基于保持細胞外液Na+濃度,即保持細胞外液滲透壓不變。 水和鹽平衡的調節過程密切相關,通常稱為滲透壓調節,主要是通過腎完成的。 探究二.鹽平衡的調節 2.調節過程 細胞外液量減少、血鈉降低 腎上腺皮質 刺激 醛固酮 釋放 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Na+ (+) 血鈉濃度上升 (-) 同時分泌K+ 調節方式:______________ 調節機制:______________ 相關激素:______________ 產生部位:______________ 化學本質:______________ 靶器官: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饋調節 腎上腺皮質 固醇類 腎小管和集合管 醛固酮 神經-體液調節 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 探究二.鹽平衡的調節 飲水或失水異常、鹽分攝入異常等 尿量變化 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Na+,排出K+ 細胞外液滲透壓異常 下丘腦 刺激 抗利尿激素 垂體釋放 影響 下丘腦 神經調節 體液調節 腎上腺皮質 醛固酮 血鈉異常 刺激 釋放 影響 負反饋 細胞外液滲透壓改變 血鈉改變 3.水鹽平衡的調節小結 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是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調節尿量和尿的成分實現的。 探究二.鹽平衡的調節 4.水鹽平衡調節的意義 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對于維持人體的穩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體各種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 舉例—K+ 作用: 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上起決定性作用; 維持心肌舒張、保持心肌正常興奮等重要作用。 建議:蔬菜和水果中富含K,只要保持合理膳食,就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探究二.鹽平衡的調節 探究任務二: 1.細胞外液滲透壓感受器、水鹽平衡調節中樞、渴覺中樞分別位于什么部位? 2.細胞外液滲透壓、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3.大量出汗或嚴重腹瀉后,如果只喝水,不補充鹽,會帶來什么后果? 細胞外液滲透壓感受器、水鹽平衡調節中樞位于下丘腦;渴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關;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二者呈負相關。 內環境的滲透壓會下降,內環境中的水過多地通過滲透作用進入細胞內,造成細胞吸水腫脹,進一步導致細胞代謝和功能紊亂。 探究三.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聯系 資料1:人在恐懼、劇痛、失血等緊急情況下,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表現出警覺性提高、反應靈敏、物質代謝加快、呼吸頻率提高、心率加快等應激反應。 資料2:人在幼年時缺乏甲狀腺激素,會影響腦的發育;成年時,甲狀腺分泌不足,會使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表現為頭暈、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上述資料說明兩者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呢? ①一方面,不少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在這種情況下,體液調節可以看作是神經調節的一個環節。 ②另一方面,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1.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探究三.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聯系 2.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意義 中樞神經系統 內分泌腺 直接或間接調節 影響發育和功能 恢復穩定 感知變化 調節校正 人體內環境 各器官和系統的活動一致 各項生命活動正常 維持內環境穩態 適應環境的不斷變化 探究三.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聯系 探究任務三: 1.甲、乙、丙分別可能是什么激素的分泌方式? (1)甲類型——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的調節。 (2)乙類型——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調節。 (3)丙類型——神經調節(胰島素、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探究三.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聯系 2.根據下列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血糖平衡調節過程中的a→c→d→e屬于 調節, a→b→c→d→e屬于 調節。 (2)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過程是通過a→b→e來實現的,屬于 調節。 體液 神經-體液 神經 歸納: (1)神經調節——僅涉及“神經遞質”這種信號分子 途徑:完全依賴反射弧。 (2)體液調節——僅涉及“激素”或其他化學物質 途徑:化學物質通過體液運輸調節靶細胞的活動。 (3)神經—體液調節——涉及“神經遞質”與“激素”兩類信號分子 途徑:下丘腦→有關神經→內分泌腺(作為效應器)→分泌激素→靶細胞。 【典例2】下圖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飯后血糖升高時,人體可以通 過“刺激→A→C→D”途徑促 進胰島素的分泌 B.人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可能完成H過程 C.當人的手被針刺時,可以通過“刺激→A→B→效應器”,使手縮回 D.人在吃的過咸的條件下,可以通過“刺激→A→C→D→F”,使飲水 量增加 D 【針對訓練2】如圖表示機體內生命活動調節的途徑。下列說法正確是 A.若A表示人體正處于危險狀態,人 體通過途徑①⑥④的調節方式屬于 神經—體液調節 B.若A表示血糖濃度過高,人體可通過途徑①②③④和①⑥④進行調節來維持血糖穩定 C.若A表示寒冷環境,人體可通過途徑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②來維持體溫恒定 D.若A表示血漿滲透壓降低,人體可通過①②使垂體合成、釋放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A 網絡構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