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問題情境】思考:如何知道這瓶溶液的濃度?沉淀法加鋁測量氣體法蒸發結晶法中和法第二節 第3課時 酸堿中和滴定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任務一】: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和主要儀器(2)原理:(1)定義:依據中和反應,用已知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濃度的堿(或酸)的方法。標準液待測液HCl+NaOH = H2O+NaCl酸堿恰好反應時:c(HCl)酸·V酸=c(NaOH)堿·V堿1、酸堿中和滴定的定義和原理石蕊的變色范圍太寬,顏色變化不明顯,不能用作指示劑。8.2~10.03.1~4.45.0~8.0指示劑 變化范圍石蕊 pH<5紅色 5~8紫色 >8藍色酚酞 pH<8.2無色 8.2~10淺紅色 >10紅色甲基橙 pH<3.1紅色 3.1~4.4橙色 >4.4黃色酚酞:石蕊:甲基橙: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8.210583.14.42.中和滴定終點的判斷思考:1. 怎樣判斷中和滴定的終點?利用酸堿指示劑變色請計算常溫下,0.1000mol/L的HCl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的NaOH溶液,少加半滴HCl和多加半滴HCl,溶液的PH (半滴=0.02mL)思考2:常溫下,若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pH=7,可是沒有恰好為pH=7變色的指示劑,怎么辦?說明:指示劑選擇只需要在滴定突變范圍內變色即可,是在實驗允許的誤差范圍。綜上,HCl滴定NaOH可選甲基橙或酚酞為指示劑請計算常溫下,0.1000mol/L的HCl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的NaOH溶液,pH隨V[HCl(aq)]的變化。V (鹽酸) 0.00 15.00 19.50 19.98 20.00 20.02 20.50 25.00 40.00pH 13.00 12.15 11.10 7.00 2.91 1.95 1.489.74.3少加半滴多加半滴思考2:常溫下,若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pH=7,可是沒有恰好為pH=7變色的指示劑,怎么辦?請以VHCl為橫坐標,pH為縱坐標,畫出pH變化坐標圖。強調:滴定終點是指示劑變色的點,并不是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的點。討論交流:已知NaOH與CH3COOH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的CH3COONa溶液為堿性,請問:NaOH滴醋酸選擇何種指示劑?已知HCl與氨水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的NH4Cl溶液為酸性,請問: HCl滴氨水選擇何種指示劑?① 強酸—強堿:選酚酞或甲基橙都可以② 強酸滴定弱堿:滴定終點為酸性,選甲基橙③ 強堿滴定弱酸:滴定終點為堿性,選酚酞指示劑 變化范圍石蕊 pH<5紅色 5~8紫色 >8藍色酚酞 pH<8.2無色 8.2~10淺紅色 >10紅色甲基橙 pH<3.1紅色 3.1~4.4橙色 >4.4黃色活動1:認識滴定管標注溫度、規格“0”刻度線在上玻璃塞帶玻璃球的橡膠管★使用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為酸堿通用滴定管3.如何精確測定溶液的體積?活動1:認識滴定管②最小刻度為0.1 mL,要估讀到0.01 mL。③尖嘴部分無刻度。(溶液裝至“0”時,體積大于所標容積)①酸式滴定管:酸性溶液(除了氫氟酸)、強氧化性溶液堿式滴定管:堿性溶液④用途:滴定、量取精確度高的儀器3.如何精確測定溶液的體積?活動2:滴定管的讀數(視線與凹液面最低點相平)讀數:20.45mL讀數:36.10mLΔV = V末-V初= 36.10 mL-20.45 mL= 15.65 mLV初V末V = V末-V初3.如何精確測定溶液的體積?思考:已知NaClO溶液顯堿性,則滴定時選用什么儀器取用?檢漏洗滌潤洗裝液調起始液面記錄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檢查是否漏水;用_______________遍滴定管;用所要盛裝的溶液_________遍滴定管;將酸、堿液分別注入相應的滴定管中,并使液面位于“0”以上2~3 mL處;使液面處于某一刻度;記錄滴定管的初始讀數。蒸餾水洗滌2-3潤洗2-3排氣泡排除滴定管內氣泡,使其充滿溶液,(0或0刻度以下,讀數V0)快速放液擠壓橡皮管4.滴定管滴定前的準備1、量取25.00mL,KMnO4溶液可選用儀器( )A.50mL量筒 B.100mL量筒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堿式滴定管C2.某同學在實驗報告中有以下實驗數據,其中數據合理的是A.用托盤天平稱取11.70 g食鹽B.用量筒量取5.26 mL鹽酸C.用廣范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是3.5D.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用去23.10 mL溶液D【學習評價】 酸堿中和滴定實驗 儀器、操作、誤差分析用0.1000 mol/L鹽酸滴定20.00 mL未知的濃度的NaOH溶液1.主要儀器酸堿中和滴定主要儀器: 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鐵架臺、滴定管夾、鐵架臺、錐形瓶 、燒杯、容量瓶等。實驗:用0.1000 mol/L鹽酸滴定20.00 mL未知的濃度的NaOH溶液實驗操作①滴定管檢漏洗滌潤洗裝液調起始液面記錄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檢查是否漏水;用_______________遍錐形瓶和滴定管;用所要盛裝的溶液_________遍滴定管;將酸、堿液分別注入相應的滴定管中,并使液面位于“0”以上2~3 mL處;使液面處于某一刻度;記錄滴定管的初始讀數。用0.1000 mol/L鹽酸滴定20.00 mL未知的濃度的NaOH溶液2.酸堿中和滴定的操作蒸餾水洗滌2-3潤洗2-3排氣泡排除滴定管內氣泡,使其充滿溶液,(0或0刻度以下,讀數V0)快速放液擠壓橡皮管(1)滴定前準備:錐形瓶②錐形瓶洗滌裝液加指示劑用蒸餾水洗滌,不能用待測液潤洗;將滴定管中量取好的待測NaOH溶液加入錐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劑。控制活塞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搖動錐形瓶滴定管的尖嘴接觸錐形瓶內壁,用錐形瓶內壁“刮”下半滴標準液。滴定過程中先快后慢,當接近終點時,應一滴一搖,甚至半滴一搖。【思考】如何滴入半滴?(2)滴定過程:當滴入最后半滴鹽酸時,溶液由淺紅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為原來的顏色,即達到終點。(3)判斷終點:當滴入最后半滴×××溶液后,溶液由××色變成××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原來顏色,說明達到終點。用0.1000 mol/L鹽酸滴定20.00 mL未知的濃度的NaOH溶液實驗次數 消耗HCl溶液的體積 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1 22.25 20.002 23.14 20.003 22.27 20.00平均值22.2620.00若有數據偏差較大,則舍去舍去(4)數據處理:平視滴定管中凹液面最低點,讀取溶液體積。記錄滴定管的最終讀數。重復上述實驗2-3次。C(待測)=C(標準)×V(標準)V(待測)已知已知讀數決定誤差原因:結論:c(待)與V(標)成正比;V(標)偏大,結果偏大;V(標)偏小,結果偏小【任務三】:滴定誤差分析讀數注意事項俯視讀數仰視讀數如果滴定時起始讀數正確C(待測)=C(標準)×V(標準)V(待測)讀數俯視在正確讀數上 仰視在正確讀數下讀數注意事項滴定前仰視刻度線,滴定后俯視刻度線結果偏低滴定前俯視刻度線,滴定后仰視刻度線結果偏高(1)若以鹽酸標準液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常見的誤差分析如下:c(標)·V(標)V(待)=c(待 )所有的誤差都體現到V(標)上來分析!步驟 操作 V標準 c待測洗滌 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溶液潤洗堿式滴定管未用待測溶液潤洗錐形瓶用待測溶液潤洗錐形瓶洗凈后還留有蒸餾水變大偏高變小偏低變大偏高不變無影響取液 放出堿液的滴定管開始有氣泡,放出液體后氣泡消失變小偏低步驟 操作 V標準 c待測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氣泡,滴定終點時氣泡消失振蕩錐形瓶時部分液體濺出部分酸液滴出錐形瓶外溶液顏色較淺時滴入酸液過快,停止滴定后再加一滴NaOH溶液無變化變大偏高變小偏低變大偏高變大偏高讀數 滴定前讀數正確,滴定后俯視讀數(或前仰后俯)滴定前讀數正確,滴定后仰視讀數(或前俯后仰)變小偏低變大偏高【學習拓展1】酸堿中和滴定曲線1、如圖曲線a、b是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B. P點時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C. 曲線a是鹽酸滴定氫氧化鈉溶液的滴定曲線D. 酚酞不能用作本實驗的指示劑B2、25 ℃時,向20.00 mL濃度均為0.100 0 mol/L的三種酸HX、HY、HZ中分別加入濃度為0.100 0 mol/L的NaOH溶液,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離常數Ka(HY)=10-5B. 酸性強弱:HX>HY>HZC. HZ的電離方程式為HZ H++Z-D. 若加入過程溫度發生變化,則V=40.00mL時Kw最大A【學習拓展2】滴定終點顏色的判斷舉例答題模板:當滴入最后半滴×××溶液后,溶液由××色變成××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原來顏色,說明達到終點。酚酞 甲基橙強堿滴定強酸強酸滴定強堿紅→無紅→黃無→粉紅黃→橙【學習拓展3】含雜質的誤差分析1.用含NaCl雜質的NaOH固體配制成標準溶液來滴定HCl2.用含Na2O雜質的NaOH固體配制成標準溶液來滴定HCl【學習拓展4】氧化還原滴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