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第3節《海陸的變遷》 教學設計備課人 課型 新授課 審核人 授課日期核心素養 目標 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并歸納具體位置。(區域認知) 2.通過板塊運動與火山地震分布的關系,學習防震減災的自救措施,啟發學生尊重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人地協調) 3.能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的變遷并分析原因;運用地圖和實驗等,了解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綜合思維) 4.采用演示實驗方法,演示板塊運動張裂拉伸現象,培養學生用地理實驗進行實踐活動的能力。(地理實踐力)思政目標 通過對世界地形的了解和學習,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應與地形環境相協調。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說出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說的主要觀點。 難點:解釋火山地震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教法 合作交流、實物展示教學準備 準備相關圖文資料和視頻、多媒體課件課時 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集備共案 個案設計新課導入 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喜馬拉雅山脈的圖片和臺灣海峽的地圖。 師:圖片說明了什么呢?新課講授 活動一:了解海陸變遷的實例,分析海陸變遷的原因 【展示】讀圖3.18-圖3.20和課本57-58頁文字。 【學生活動】學生結合實例進行分組討論,完成下列內容。 (1)說明海洋和陸地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推測海陸變遷的原因。 (3)完成下列表格。 實例變化推測原因喜馬拉雅山脈中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由海洋變成陸地地殼運動在我國東部海域海底發現的古河道和古森林等遺跡由陸地變成海洋海平面升降荷蘭的圍海造陸由海洋變成陸地人類活動【小結】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太行山一帶的螺蚌化石,并提出了海陸變遷、氣候變化的觀點。由此可見,星移斗轉,滄海桑田,地球經歷數十億年的變化,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海陸面貌。 【承轉】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較多,可以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地球自然的變化是引起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只能局部小規模地影響海陸變遷。 【提問】除了荷蘭,在世界的其他地區,如新加坡、斯里蘭卡、日本等國家,也有這種填海造陸的現象。對人類這種為了實現發展需求而填海造陸的行為,你是支持還是反對?請說明你的理由。 【學生活動】學生以正反方形式開展辯論,并闡述觀點和理由。 活動二:了解海陸變遷理論—大陸漂移學說 【學生活動】自學教材“思與學”欄目——魏格納從世界地圖上得到什么啟示,完成下列任務。 (1)分享魏格納大陸漂移說產生的過程。 (2)回顧魏格納的研究歷程,總結此學說的發現過程所經歷的階段。 【展示】教材圖3.22—圖3.25。 【學生活動】完成教材活動——運用大陸漂移說解釋地理現象: (1)分享魏格納從輪廓相吻合、古老動物分布相似、古地層相似等證據論證大陸漂移說的故事; (2)分享對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故事的感想。 活動三:板塊構造學說 【播放】視頻:什么是“板塊構造學說”。 【學生活動】通過對比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圖和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空白),嘗試說出六大板塊的名稱。觀察教材圖3.26,哪個板塊幾乎全是海洋?印度洋板塊包含哪些大洲、大洋的部分區域?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發現地球表層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幾乎全是海洋,其他板塊都包括海洋和陸地。 【提問】地球上的板塊是固定不動的,還是不斷運動的呢?板塊與板塊之間有哪些運動形式?會對地表形態產生什么影響? 【學生活動】探究板塊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1)模擬實驗:利用兩本地理教材(或類似厚度的書籍)演示板塊的擠壓和張裂運動,討論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態; (2)結合教材圖3.29,小組合作完成教材活動——運用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地理現象; (3)在全班范圍內交流各組的探究結論,相互質疑和討論。 【小結】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承轉】我們是否能真實地看到板塊運動的力量呢? 【學生活動】探究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帶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觀察教材圖3.27與教材圖3.26,分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小結】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帶,集中分布在地殼比較活躍的板塊交界地帶,如環太平洋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 【學生活動】結合教材圖3.26,運用板塊構造學說分組討論對下面這句話的理解。東非大裂谷是胎兒期的海洋,紅海是嬰兒期的海洋,大西洋是青年期的海洋,太平洋是壯年期的海洋,地中海是老年期的海洋,喜馬拉雅山脈是海洋的墳墓。課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當堂檢測。課堂小結 學生能夠通過圖片資料,了解了海陸的變遷的原因及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說的主要觀點。課后作業 使用超輕黏土制作海底地形模型(包含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洋中脊)。板書設計 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