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二章 多種多樣的生物“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葛洪 《肘后備急方》黃花蒿肉蓯蓉鐵線蕨第一節 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比較,可以區分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特點,闡述從苔蘚植物到蕨類植物逐漸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2.觀察并描述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生活環境,說出其形態結構與生活環境相適應3.舉例說出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4.可以認識到植物既有多樣性,也有統一性議一議清洗干凈的魚缸換水后放到溫暖有陽光的地方,一段時間后,缸壁和水中就可能出現綠色的細絲或者綠膜?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想一想盤星藻柵藻新月藻(單細胞)水棉海帶標本鹿角菜顯微圖討論:觀察各種各樣的藻類植物圖片,結合課本和視頻說一說1.藻類的生活環境主要在哪里?你通過觀察發現藻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2.藻類沒有植物的六大器官:(1)藻類如何實現器官的功能,如何獲得生活所需要的有機物、水、無機鹽?(2)如何繁殖后代?衣藻(單細胞)藻類水棉衣藻(單細胞)概念:形態:生活環境:結構:繁殖:藻類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簡單的生物鹿角菜顯微圖有單細胞、多細胞,顏色多樣主要在水中生活,淡水(水綿)、海水(海帶)都有無根莖葉的分化,幾乎全身都可以直接從環境中吸收水和無機鹽,細胞一般含有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孢子等方式藻類與人類的關系石油1.光合作用,提供了地球80%的氧氣2.為水中的動物提供食物3.人類食用4.為人類提供工業原料地球46億年前藍藻33-32億年前潮落、水位降4億年左右苔蘚植物討論:1.結合課本,思考并回答,苔蘚植物有哪些方面發生了改變,從而區別于藻類?2.苔蘚植物脫離了水環境,雖有莖葉的分化,但是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和無機鹽,結合圖分析,苔蘚植物整個植株如何獲得水分等物質?生活環境:大多潮濕的陸地上形態特點:矮小,有類似莖葉的分化,沒有輸導組織,沒有根,類似根的結構為“假根”。苔蘚植物依靠孢子繁殖。苔蘚植物的莖沒有角質層、葉片只由一層細胞構成,所以莖和葉可以從空氣中獲得水,也可進行光合作用,假根只起固定作用。苔蘚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因為其葉片只有一層細胞構成,易受到有害氣體的傷害,可以作為檢測環境污染的指示生物盆栽、綠化釋放氧氣泥炭:主要由苔蘚植物的遺體形成,可以用來燃燒,或者栽培花卉等地球46億年前藍藻33-32億年前苔蘚植物4億年左右3.8億年左右形態結構: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討論:基于蕨類植物有根莖葉和輸導組織,結合課本,你認為蕨類植物為什么要高大的多?生活環境是怎樣的?依據?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有輸導組織,利于水分的運輸,所以高大。蕨類主要生活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因為蕨類植物利用孢子繁殖,孢子只有落在溫暖潮濕的地方,就會萌發生長。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龍爪菜食用貫眾藥用綠肥和飼料滿江紅鐵線蕨觀賞煤炭提供能源蜈蚣草污染土地的治理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藻類植物 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生活環境形態特征對生物圈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大多水中溫暖、潮濕陸地無根、莖、葉的分化無輸導組織孢子繁殖①有類似莖、葉的分化,植株矮小,②有假根無輸導組織孢子繁殖①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孢子繁殖①釋放氧;②可做魚類餌料;③可供食用;④可供藥用①可用做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②泥炭作為燃料、栽培土基溫暖、潮濕陸地①可食用;②可供藥用;③可做綠肥和飼料;④形成煤藻類蕨類植物苔蘚植物生活環境:由水生到陸生結構: 由簡單到復雜生物: 由低等到高等相同點:1.繁殖方式為孢子繁殖2.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孢子植物(部分藻類不屬于植物)◎這三類生物都有哪些共同點?C不同點:桫欏為蕨類植物,葫蘆蘚為苔蘚植物;與葫蘆蘚相比,桫欏有根莖葉分化有輸導組織,植株高大。相同點:孢子繁殖封山育林、天然林保護,強化監管何巡邏,引種栽培等。優點:降低成本,增加產量和產值,利于維持水域生態環境。意義: 可將碳固定在貝殼中,緩解溫室效應卷葉蘚:對二氧化硫敏感。木靈蘚科某些種:對空氣中氟化物敏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