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3.1《做有夢想的少年》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增強學生對國家、社會及個人夢想的認同感,理解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 道德素養: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勇于擔當、堅持不懈的道德品質,鼓勵他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法治觀念:引導學生了解并遵守社會規范與法律法規,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不違法亂紀,維護社會秩序。 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自信樂觀的人格特質,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 責任意識: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認識到實現夢想不僅是個人的事情,也關乎家庭社會乃至國家的未來。 教學 重點 夢想的含義和意義 少年夢想的特點 教學 難點 深入理解夢想的意義 理解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之間的緊密聯系 教學過程導入 【視頻分享】青少年詩朗誦,獻禮建黨百年! 青少年們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向黨獻上自己的青春之禮。他們表示,將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之中,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他們將以奮斗的姿態,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思考:視頻中他們對黨許下了青春的誓言,這誓言具有怎樣的意義? 授新課 【材料分享】選育一個優良品種需要8年至10年時間,有的科學家一生只能培育幾個品種,請你猜一猜吳明珠奶奶在50多年中培育了幾個品種 答案是:28個。她培育出28個經國家審定的優質瓜種。 議學情境一:到最艱苦的地方放飛夢想 “從梳著兩條辮子的大姑娘開始,我在新疆的戈壁灘上培育西瓜和哈密瓜……直到今天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人們說,我心里只有瓜,瓜是我的孩子……是啊,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結幾個瓜,把瓜的甘甜獻給人民?!?999年,吳明珠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她作為“全國十大杰出技術人才”之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作了感人肺腑的發言。 思考:“喝水不忘挖井人,吃瓜不忘種瓜人”,吳明珠奶奶的夢想是什么 提示:吳明珠奶奶的夢想是讓荒漠變成綠油油的瓜田 。 夢想的含義:夢想是對美好生活的愿望。 【相關鏈接】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但人多地少、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糧食安全的基礎不夠穩固,農業原始創新能力也不足。 “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尤為迫切,我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從事農業種業相關的科學研究,潛心鉆研,助突破其中的,卡脖子’問題,做出些有重大意義的成果。 思考:閱讀材料思考為什么人類需要夢想? 提示:有夢想,就會有希望。人類需要有夢想,因為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 【材料分享】毛澤東17歲立大志,發奮讀書,尋求救國真理,帶領勞動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周恩來少年時曾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并為之付出努力,深受人民的愛戴。 思考:為什么毛澤東周恩來都能夠取得偉大成就? 提示:因為它們從小就種下了夢想的種子,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主題。 【故事分享】三個泥瓦匠在砌著磚頭。一個路人走來,問:“你們在干什么?”甲說:“我在砌墻?!币艺f:“我在掙錢養家。”丙說:“我在建造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建筑?!笔旰?,甲的手藝毫無長進,被老板炒了魷魚;乙勉強保住了飯碗,但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泥瓦匠;丙卻成了著名的建筑師。 思考:三個人的結局為何如此不同? 學生: 教師: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會有希望。 【人物事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少年立志,一生追夢。有一次,學校組織學農活動,年少的袁隆平被田園的美景深深吸引,心中特別向往那種田園之美.農藝之樂。從那時起,他就想長大以后一定要學農。隨著年齡的增長,愿望更加強烈,學農成為了他的人生志向。考大學時,他說服父母:“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最終,他如愿進了相輝學院的農藝系。在大學學習期間。他立志要改造農村,為農民做點實事。就這樣,袁隆平選擇了與農業相伴一生,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事業。他的杰出成就不僅造福中國,而且惠及全世界。 思考:袁隆平青少年時期的志向對他的人生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袁隆平的追夢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示 提示: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標,是奮斗的原動力。我們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 【材料分享】鄭欽文深知網球不僅是力量和技巧的較量,更是意志力和身體、精神極限的考驗。每一場比賽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就像在馬拉松的賽道上每一段路程都有不同的狀況一樣。 鄭欽文自己就深知這其中的滋味,她在這個全年無休的網球賽程里,一直在努力地奔跑著,不斷地去適應這種高強度的節奏。她以全年無休的馬拉松態度面對網球,展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鄭欽文不僅在技術上不斷精進,更在心態和策略上進行了全面的提升,以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實現脫穎而出。 思考:運動員們實現夢想的過程有什么特點? 提示: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 【材料分享】導彈作為衡量國家軍事實力的標尺,其背后離不開導彈專家的辛勤付出,他們是國家軍事力量的守護神。從錢學森到于敏,眾多先輩將畢生精力奉獻給國防,其中,錢學森增強了導彈的威力,而魏詩卉則提升了導彈的精準度。她在制導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發出橢圓彈道,解決了我國長達五十年的技術難題。2022年,魏詩卉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這不僅是對她個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對她為我國導彈事業所作貢獻的認可。至今,她仍堅守在導彈研發領域,不斷為我國的制導理論注入新的活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魏詩卉的事跡激勵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她的精神將永遠照耀著我國導彈事業的發展之路。 思考:新時代,對少年的夢想提出怎樣的要求 提示: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火箭專家”于新辰大學畢業后,懷著航天報國的志向,來到大涼山深處的西昌發射場,在山溝里一待就是十幾年,用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態度讓自己的航天夢落地生花。于新辰的事跡說明( ) ①個人的夢想與時代脈搏緊密相連 ②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 ③民族復興的美好前景為我們提供了廣闊舞臺④夢想與現實是平行線,永遠無法相交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這句話啟示我們( ) ①應該胸懷祖國,樹立遠大理想 ②只要艱苦奮斗就能實現夢想 ③年少氣盛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 ④要志存高遠,發揚實干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全國各地許多中小學校在2024年4月組織學生觀看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直播,在2024年5月組織學生觀看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在太空種菜、養魚的相關視頻。以上活動的意義在于( ) A.使每個青少年都樹立航天夢想 B.讓青少年成為航天方面的行家 C.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D.使青少年必然實現自己的夢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