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3.2《學習成就夢想》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學習關乎民族的未來和祖國的強大,積極擔負為中國夢做貢獻的光榮使命。 道德修養 :提高正確看待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的能力,體驗學習的力量,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 健全人格 :能正確理解學習的意義和本質,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習能力;培育熱愛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品質。 責任意識 :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學習,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成就動機;樹立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學習目標。 教學 重點 理解學習與夢想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到學習是實現夢想的重要途徑。 掌握實現夢想所需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教學 難點 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保持學習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教學過程導入 這些話你熟悉嗎? 1、“你這孩子特別聰明,但就是沒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2、“你看看別人家孩子考的多好,學習就沒讓大人操心過。” 3、“上課好好聽講,不要做小動作,要聽老師的話” 4、“我們這么努力賺錢不就是想讓你好好學習” 5、“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學好了還不是你自己享福,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 思考:①你聽過類似的話嗎 聽完有什么感受 ②你覺得自己屬于“想學習”“會學習”的學生嗎 學習給你帶來了哪些改變 授新課 【材料分享】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911年的一天,正在上課的魏校長問同學們:你們為什么要讀書 同學們紛紛回答:為父母報仇,為做大學問家,為知書明禮,為讓媽媽妹妹過上好日子,為光宗耀祖,為掙錢發財……等到周恩來發言時,他說:“為中華之崛起!”魏校長聽到一驚,又問一次,周恩來又加重語氣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思考:對我們來說學習具有怎樣的意義? 學生: 教師:①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也是報國為民的重要基礎。 ②學習是我們現階段的基本任務,也是我們成就夢想的重要路徑。 【材料分享】十里長街送總理 ·1919年 在天津參加五四運動,是學生界主要領導人之一。 ·1920年 赴歐勤工儉學。 ·1921年 參加中國共產黨,是黨的創建人之一。 ·1927年 領導八一南昌起義。 ·1949年 擔任政務院總理,兼任外交部長 ·1954年 任國務院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次年,出席萬隆會議。 ·1975年 病重期間,重申要在本世紀未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1976年 1月8日,在北京逝世。 思考:我們為什么要學習 提示:學習不僅關乎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更關乎民族的未來和發展。 【材料分享】2024年“世界讀書日”董宇輝講讀書:董宇輝提到,人類最豐富的情感、最深邃的智慧、最博大的胸懷都寫在書里,書籍能給予人們內在的力量和心靈的慰藉。讀書不僅讓人成為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還能在氣質、談吐、胸襟等方面潛移默化地改變人。他建議讀好書、讀經典,如《百年孤獨》等作品,這些書籍能提煉民族性格,記錄時代剪影,具有持久的價值。 讀書態度 :董宇輝還提到,讀書是一種高質量的獨處方式,快樂是第一位的,不必過于苛求速度或效果。 思考:學習的意義還在于什么? 提示:學習可以提升我們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強我們的能力,增長我們的智慧,使我們面前的世界更廣闊、更精彩,讓我們擁有實現夢想的持續力量。 【交流討論】 困惑一:這次期末考我沒發揮好,英語考的得最差。我一直就很喜歡語文,但是對英語怎么也不感興趣,所以成績一直上不去。 我也知道偏科不好,我該怎么辦呢 思考:他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會怎么勸導他? 提示:他缺乏對英語科目的學習興趣,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應該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更加自覺、主動地學習。 困擾二:小學時,我的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進了初中,我學習很努力,經常寫作業熬到晚上12點鐘了這次考試成績在班上只排到了中等。我該怎么辦呢 思考:他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會怎么勸導他? 提示:他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展示圖片: 思考:品賞圖片,并說說參加此類活動對我們的學習有何啟示 學生: 教師: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到社會大課堂去讀好“無字之書”,獲得更多的啟迪。 【材料分享】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一位名叫李明的農業工程專業畢業生,懷揣著對農業的熱愛和對科技的執著,決定回到家鄉,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為當地農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面對家鄉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對新技術接受度不高的現狀,李明沒有退縮。他積極與當地政府合作,爭取到資金支持,用于建設智能農業示范基地。同時,他組織培訓活動,向農民普及智能農業技術的知識和應用方法。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嘗試使用新技術進行農業生產。 思考:結合上述材料思考學習的要求。 提示:我們應學以致用、開拓進取、勇于創新,運用所學知識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要在終身學習中始終保持好奇心”“每個人的世界就像一個圓,學習是半徑,半徑越大,擁有的世界就越廣闊”。2023年6月,教育部印發通知,決定廣泛開展全民終身學習活動。開展終身學習活動,是因為( A ) ①學習可以增強我們的能力,增長我們的智慧 ②學習使我們面前的世界更廣闊、更精彩 ③學習是我們成就夢想的重要途徑 ④學習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唯一選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918年6月,毛澤東從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畢業后,就投身到革命洪流中,這與他從小到大注重自學,精心安排自學計劃,讀書不倦緊密相連。這告訴我們( D ) A.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B.只要學習就一定能成就人生夢想 C.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D.學習讓我們擁有實現夢想的持續力量 3.小強在體育課上聽老師講解打籃球的基本技巧,小勝周末去敬老院做義工,小剛周末與媽媽一起做家務……有人認為這些事情與學習有關,也有人認為這些事情與學習無關。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在中學階段,我們唯一的任務就是獲取知識 B.我們所看、所聽是學習,我們所嘗、所觸、所做不是學習 C.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升以及品德的培養等 D.學習僅僅是在學校進行,離開學校就不用學習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