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教案【教材分析】本單元為普通高中《中外歷史綱要》(下)世界歷史的第五單元,上承工業(yè)革命,下啟20世紀上半期國際秩序的重大變動,在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課共三個子目,第一子目“早期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fā)”主要介紹在工業(yè)革命后貧富分化嚴重、工人階級生活條件惡劣、工人運動爆發(fā),同時出現建立“理想社會”的實踐,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奠定了基礎;第二子目“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介紹了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間、標志、內容和影響;第三子目“國際工人運動的發(fā)展”介紹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本課總體概述了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從理論付諸實踐的歷史,勾畫了人類對未來幸福社會的藍圖。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人類思想發(fā)展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意義深遠。【課標要求】通過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與革命實踐,了解《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時代背景和基本過程;2.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探討;3.《共產黨宣言》的基本內容;4.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二)素養(yǎng)目標1.通過圖表、地圖、史料閱讀等方式,滲透時空觀念,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培養(yǎng)時空觀和史料實證能力。2.通過解讀《共產黨宣言》節(jié)選部分,概括《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提升閱讀能力,進而利用文字資料獲取所需信息,培養(yǎng)歷史解釋能力。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尤其是對世界工人運動和民族民主運動發(fā)展的推動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4.延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建立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增強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培養(yǎng)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標志、主要內容教學難點: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世界意義【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材料分析法、講述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展示本課的時空坐標,使學生對本課從時空的角度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新課講授一、早期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fā)——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設計思路:通過給學生提供圖片材料、地圖材料、文字材料等,要求學生合作探究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和歷史唯物史觀的學科素養(yǎng)。合作探究一:根據以下材料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原因有哪些?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一切人都應該勞動。法國革命是階級斗爭。——圣西門貧困是由過剩本身產的。“法郎吉”的夢想。——傅立葉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創(chuàng)辦新和諧公社。——歐文他們看到了階級對立,但看不到無產階級方面的任何歷史主動性。他們拒絕……一切革命行動,想通過和平途徑達到自己目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P115材料四:從巴黎到布魯爾,馬克思始終積極參與許多工人團體的活動“在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點空想家的氣味……常被工人們親切地稱為“馬克思老爹”——弗·列斯納《一個工人對馬克思的回憶》▲馬、恩在《新萊茵報》編輯部引導學生根據以上材料分析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背景,先讓學生分析回答,后老師歸納補充總結。經濟根源:資本主義大工業(yè)建立和發(fā)展(工業(yè)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社會矛盾尖銳。階級基礎: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需要科學理論指導。思想基礎:馬、恩格廣泛吸取人類優(yōu)秀思想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實踐基礎:馬、恩長期的革命實踐與理論研究,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設計思路:通過解讀《共產黨宣言》節(jié)選部分,概括《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從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進而利用文字資料獲取所需信息,培養(yǎng)歷史解釋和唯物史觀的學科素養(yǎng)。1.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fā)表▲《共產黨宣言 》1848年德文原版2.《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合作探究二:閱讀下列材料,歸納《宣言》的主要內容,分析為什么《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材料一: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tǒng)治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材料二: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材料三: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材料四: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材料五: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產黨宣言》先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后老師歸納、補充、總結、提升。【參考答案】《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肯定了階級斗爭的重要作用;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為什么《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因為《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系統(tǒng)完善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指明了斗爭的目標——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無產階級。實現目標的手段(方式)——暴力斗爭。革命的理論依據——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引導學生歸納和分析完《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和為什么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后,進入到“馬恩的革命實踐與理論繼續(xù)探索”這個知識點。本知識點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因為革命活動在背景中已講到,理論探索是對馬克思主義內容的進一步完善,不是重點。3.馬、恩的革命實踐與理論繼續(xù)探索(1)革命實踐:積極投身于1848年革命斗爭中。①創(chuàng)辦報紙宣傳革命;②組織工人參加武裝起義。(2)理論探索①《資本論》核心內容是剩余價值理論,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科學地論證了資本主義必將滅亡、社會主義必將勝利的結論。②《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提出唯物史觀。歷史的所有事件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資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guī)律。三、國際工人運動的發(fā)展——實踐與傳播設計思路:本目的重點在巴黎公社。因而“第一國際”這個知識點以老師講解為主。而巴黎公社這個知識點,針對巴黎公社的措施設計一個學生自主學習題,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教訓設計一個合作探究題,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解釋的學科素養(yǎng),其余知識點老師講解為主,目的是在突破重難點的同時,還得把握歷史事件的基本脈絡。1.“第一國際”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國際工人協(xié)會,史稱“第一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國工人階級的斗爭聯合起來,以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為目標進行經濟斗爭。意義:“第一國際”的成立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2.巴黎公社(1)背景馬克思說:“巴黎公社是特殊條件下的一個城市的起義,也就具有自發(fā)性、偶然性,并不是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發(fā)展的結果。”“特殊條件”指什么?結合課本找出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先學生回答,后老師總結。法國在普法戰(zhàn)爭中失敗,民族矛盾尖銳導致階級矛盾激化(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不可調和的矛盾)。(2)措施自主學習:根據教材內容歸納概括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先學生自主完成,后老師展示答案。合作探究三:根據材料分析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并結合教材總結其經驗教訓。材料一:列寧指出,勝利的社會革命至少要有兩個條件: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與無產階級的準確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國尚不具備這些基本條件。材料二:公社的領導人都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有的是這個派別,有的是那個派別,完全以工人階級的本性,愛國的熱情搞這么一個起義。材料三:銀行是全部資本主義生活的神經,而公社不愿給人留下強盜、小偷的印象,在斗爭的中途停了下來,沒有剝奪剝奪者(法蘭西銀行)。材料四:在一個農民的國度中無產階級革命的獨唱,就會變成哀歌。材料五:凡爾賽當時具有先進的軍隊和武器,國民自衛(wèi)軍怎么抵得過呢。先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后老師總結歸納和補充。(3)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法國資本主義仍然處于上升時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還未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制度的程度;②缺乏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③沒有接管法蘭西銀行,沒有切斷敵人經濟命脈;④沒有發(fā)動廣大農民,缺乏工農聯盟;⑤普法勢力聯合絞殺,敵我力量懸殊。(4)經驗和教訓①經驗a.無產階級要獲得解放,必須進行暴力革命。b.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新的國家機器。(最主要的)c.對國家進行民主化改造(公職人員選舉產生;限薪;監(jiān)督)。②教訓a.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有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b.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指導。c.必須建立廣泛的工農聯盟。(5)結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國資產階級和普魯士聯合扼殺,公社戰(zhàn)士共有7.29萬人在作戰(zhàn)中犧牲,2.98萬人被槍殺,6萬多人被投入監(jiān)獄或被流放。巴黎公社運動最終失敗。(6)歷史意義①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②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③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四、馬克思主義誕生的世界意義設計思路:本目我根據課標要求:理解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意義這一目標,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了整合和調整。在學生了解了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和國際工人運動發(fā)展的基本事實的前提下,再展示一張《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歐亞社會主義國家》的地圖,讓學生從時空的角度進一步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對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和世界視野。因為本知識點我認為是一個難點,要學生總結歸納出來比較難,在學生零碎化的解答的基礎上,以老師的歸納講解為主。合作探究四:根據所學和地圖歸納總結馬克思主義誕生的世界意義?先學生歸納總結,然后老師系統(tǒng)總結。1.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理論。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建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guī)律。人民性:第一次創(chuàng)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人民立場,謀求人類自由解放道路。實踐性: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在實踐中形成,在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強大精神力量。開放性: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fā)展。2.思想武器自19世紀中期起,馬克思主義成為西歐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在東歐和東南歐,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日益擴大;在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重要的思想武器。3.政黨基礎: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馬克思主義政黨建立發(fā)展,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