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空氣與氧氣課題 3 制取氧氣第一課時 高錳酸鉀制氧氣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化學觀念(1)了解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原理、裝置、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2)認識分解反應的特點。(3)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方法。科學思維(1)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對制取氧氣的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科學態度與責任(1)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原理、裝置和操作步驟。(2)分解反應的特點。難點(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選擇和操作注意事項。(2)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和總結。三、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四、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展示一瓶氧氣,提問學生氧氣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如何在實驗室制取氧氣呢?引出課題。學生活動:觀察氧氣,思考并回答問題。實驗原理教師活動:講解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原理,即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寫出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 二氧化錳+ 氧氣。學生活動:認真聽講,理解制取氧氣的原理。實驗裝置(1)教師講解教師活動:介紹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由試管、鐵架臺、酒精燈、導管等組成;收集裝置可以選擇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講解裝置的選擇依據,如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等。學生活動:認真聽講,理解實驗裝置的組成和選擇依據。(2)學生討論教師活動: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可以選擇這些裝置?還有沒有其他的裝置可以選擇?學生活動:小組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實驗步驟(1)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教師活動:演示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即將導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學生活動:認真觀察,掌握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2)裝:將藥品裝入試管。教師活動:強調藥品的裝入方法,如高錳酸鉀要平鋪在試管底部,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學生活動:認真聽講,理解藥品的裝入方法。(3)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教師活動:講解固定試管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學生活動:認真聽講,掌握固定試管的方法。(4)點:點燃酒精燈加熱。教師活動:強調先預熱,再集中加熱。學生活動:認真聽講,理解加熱的方法。(5)收:收集氧氣。教師活動:講解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學生活動:認真聽講,掌握收集氧氣的方法。(6)離: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教師活動:強調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學生活動:認真聽講,理解操作順序。(7)熄:熄滅酒精燈。教師活動:再次強調操作順序的重要性。學生活動:認真聽講,記住操作順序。實驗分析(1)實驗現象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如試管內固體的顏色變化、導管口有無氣泡冒出、收集到的氧氣的性質等。學生活動: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下來。實驗分析: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固體顏色由紫紅色變為黑色;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收集到的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注意事項教師活動:分析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如為什么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為什么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為什么要先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等。學生活動:認真聽講,理解注意事項的原因。分解反應教師活動:講解分解反應的概念,即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寫出幾個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讓學生判斷是否屬于分解反應。學生活動:認真聽講,理解分解反應的概念,判斷化學方程式是否屬于分解反應。課堂小結教師活動: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原理、裝置、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和分解反應的概念。學生活動:認真聽講,回顧本節課的內容。課堂練習教師活動:出示一些練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完成練習題。布置作業教師活動:布置課后作業,如完成課后習題、思考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取氧氣等。學生活動:記錄作業內容。五、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