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術學科國畫單元作業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美術 四年級 第二學期 人美版 國畫單元單元 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用彩墨畫魚 第九課2 動物的臉 第十課3 認識中國畫 第十一課4 漢字的聯想 第十二課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本單元教學內容屬于《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 稱《標準》)中的欣賞 ·評述和造型 ·表現兩個學習領域。中國畫是我們中華民 族的藝術精華,古往今來,引無數文豪競折腰。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感受 國畫筆墨韻味,掌握中國畫基本筆墨技法,提高審美素養,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 能力。◆ 初步認識中國畫,了解中國畫基本知識,感受祖國傳統藝術和文化的豐厚 底蘊;◆ 掌握中國畫中鋒、側鋒、散鋒用筆方法;◆ 學習運用焦、濃、重、淡、清不同墨法進行表現;◆ 提高對中國畫的興趣,珍視中國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二)教材分析11.教材設計指導思想本單元是本冊教材中的中國畫知識系列課程, 由四個國畫相關課程組成, 是學生小學階段正式進入中國畫學習的系列課程。在《標準》中對于本學段 學生有關中國畫學習活動的建議是“嘗試用毛筆、水性顏料、墨和宣紙等工 具、材料,開展趣味性造型活動”。因此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嘗試運用多 樣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環節,增添教學的趣味性。2.國畫單元設計思路本單元教學,是本著知行統一的原則進行設計。第一課時的《用彩墨畫 魚》帶領學生感受水墨趣味,掌握國畫工具、材料的特性,初次學習筆墨知 識和表現方法,嘗試運用勾勒法和沒骨法進行創作;第二課時《動物的臉》 通過分析動物的臉部特征,讓學生運用中國畫技法進行藝術表現,在學習過 程中,進一步體驗國畫的筆墨韻味;第三課時《認識中國畫》是一節欣賞 · 評述課程,學生通過前面兩課時的體驗,已經對國畫有了初步的認識,本課 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生夯實中國畫的基礎知識,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色,培 養學生對中國畫的審美能力。第四課時《漢字的聯想》的設計符合《標準》 中提出的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了解人類文化的豐富性,關 注文化與生活的課程理念。利用對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過程的學習,激發學生 創作的靈感,將自己對漢字的認識和感受用中國畫的方法大膽地表現出來, 提高美術素養,陶冶美術情操。(三) 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造型能力,理解、欣賞美術作品的能 力正在逐漸增強,對于色彩的搭配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他們喜歡嘗試運用各 種工具、材料,將自己的想法、感受表現出來。對于國畫的工具和材料,學 生充滿新奇;對于國畫技法,大部分學生敢于大膽嘗試。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一)單元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中國畫,了解中國畫的不同種類、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掌握中國畫的基本表現方法:勾勒法和沒骨法,學會筆法中鋒、側鋒、散鋒以及認識墨 色焦、濃、重、淡、清,嘗試基本墨法:淡墨法、濃墨法、破墨法;2.學生在觀察、欣賞、分析、探究、體驗的過程中,利用中國畫的繪畫步驟5和用筆用墨方法,大膽進行創作; 3.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興趣,珍視中國畫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二)課時學習目標課時 課時目標第 1 課時 1.了解魚的外部特征,嘗試運用國畫材料,以勾勒或沒骨的方法表 現魚的色彩與形態; 2.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利用中國畫的設色方法表現出形象生動、色 彩艷麗的魚的形象; 3.學生在愉悅的實踐過程中,感受中國水墨畫的獨特之美,激發熱 愛祖國傳統民族藝術,保護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第 2 課時 1.掌握中國畫中鋒、側鋒、散鋒的運筆方法,生動地表現動物臉部 特征。 2.運用直觀示范法、小組合作研究法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掌握繪畫 步驟和用筆、用墨的方法,大膽對動物的臉進行夸張的表現。 3.帶領學生感受中國畫的魅力,培養學生形成人與動物、人與自然 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意識。第 3 課時 1.初步認識中國畫,了解中國畫的不同種類、表現形式和藝術風 格,感受祖國傳統藝術和文化豐厚底蘊; 2.通過對比欣賞,了解中國畫作品的題材、種類、風格,初步掌握 中國畫欣賞的基本方法。 3.提高對中國畫的興趣,珍視中國畫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第 4 課時 1.初步了解漢字的歷史,帶領學生了解漢字文化,嘗試運用中國畫 的方法對漢字進行大膽地聯想與創作。 2.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大膽運用中國畫的筆法和墨法進行創 作。 3.體驗中國深邃的漢字文化,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用中國畫 的表現方法創作形式新穎的繪畫作品,增強學生創作的體驗感和信 心。(三) 單元作業目標1.通過由淺入深的學習,學生能夠初步欣賞中國畫作品,用基本的筆法與墨 法嘗試創作中國畫;2.經過觀察、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學習,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 大膽創作;3.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走進中國畫藝術世界后,開啟一扇新的藝術 之門,體驗中國畫的筆墨趣味,增強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四) 課時作業目標課時 作業目標 作業類型 作業功能5第 1 課時 1.了解魚的基本結構; 2.掌握勾勒法與沒骨法的基本技法; 3.體會墨色變化,從中感受彩墨學習的樂趣。 繪畫 課堂練習第 2 課時 1.生動表現動物臉部特征與情趣; 2.掌握中散鋒、側鋒、散鋒的用筆方法; 3.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熱愛之情。 繪畫 課堂練習第 3 課時 1.認識中國畫,了解其不同種類、表現形式和藝 術風格; 2.初步掌握中國畫欣賞的基本方法; 3.提高對中國畫的興趣,珍視中國畫藝術。 欣賞評述 課堂練習第 4 課時 1.了解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2.運用中國畫的作畫工具,對漢字進行大膽聯想 與創作; 3.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情感的體驗中增 進想象力和創作力。 繪畫 課堂練習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1.嚴格依據《標準》進行作業設計,符合本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2.重組教學單元,由深入淺進行單元作業設計;3.作業設計基本流程: 明確單元作業目標、設定課時作業目標與作業形式、 確定評價標準。五、課時作業 第1課時:魚 1.作業內容(1)勾勒法的練習。請大家根據這兩幅作品,小組合作探究練習,先以淡 墨勾出魚的外形和身上的花紋,用線與線相”搭”,來表現魚身體的起伏關系。(2)沒骨法的練習。請大家從資料袋里選擇一張最喜歡的魚,仔細觀察它 的特征參考沒骨的畫法,嘗試運用彩墨直接畫魚頭,魚身在用重色彩墨勾點魚身 上的花紋;學習破墨法的繪畫方法,嘗試運用墨破色、色破墨、濃破淡、淡破濃 創作一幅具有水墨趣味的魚的彩墨作品。552.時間要求(1) 5分鐘(2) 15分鐘3.評價設計從自評、互評、師評三個角度進行展開評價學生的作業。(1)夸張、概括魚的外形特征。(2)筆墨技法的運用。(3)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 (4)色彩的搭配。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作業圍繞本節課的作業目標和學習重難點進行設計,帶領學生感受中國 畫工具材料帶來的獨特趣味與美,大膽地抓住魚的外形特征,用勾勒法和沒骨法 進行創作,感受筆、墨的干濕濃淡及國畫色彩的搭配的神奇。表現魚的花紋、色 彩以及在水中游動時的姿態。激發學生熱愛水墨表現形式,體驗中國畫創作的樂 趣。第2課時: 10.動物的臉1.作業內容(1)絲毛法的練習。請大家根據這三幅作品,小組合作探究練習,找一找5表現動物絲毛的方法。(2)請大家從資料袋里選擇一張最喜歡的動物的臉,仔細觀察它的特征參 考前面練習的三種絲毛畫法,嘗試運用濃淡、干濕的筆墨變化,大膽地表現動物 的臉。2.時間要求(1) 5分鐘;(2) 15分鐘53.評價設計從自評、互評、師評三個角度進行展開評價學生的作業。(1)夸張、概括動物的臉部特征。(2)筆墨技法的運用。(3)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 (4)色彩的搭配。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5本課作業圍繞本節課的作業目標和學習重難點進行設計,學生掌握中國畫中 鋒、側鋒的用筆方法,大膽地抓住并夸張動物的臉部特征,用筆墨干濕濃淡及色 彩的搭配表現動物的毛發質感。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 形成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意識。第3課時: 11.認識中國畫1.作業內容(1)課堂小練筆:請同學們利用2到3分鐘的時間進行筆墨的小練習,嘗試調出墨的五色。5(2) 課堂總結作業:請同學們以4人為一小組,從《韓熙載夜宴圖》、《潑墨仙人圖》、《富春山居圖》、《墨梅圖》中挑選一幅最喜歡的作品,從題5材、筆墨、用色、情感等方面運用美術的語言,以文字的形式書寫下來,并在班級中進行分享交流。潑墨仙人圖(南宋)梁楷富春山居圖(元代)黃公望5墨梅圖(元代)王冕2.時間要求(1)課堂小練筆: 2到3分鐘(2)課堂總結作業: 10分鐘討論+6分鐘交流3.評價設計從自評、互評、師評三個角度進行展開評價。課堂小練筆: 1.筆墨與水份的控制。 2.學生初試筆墨的心得體會。課堂總結作業: 1.繪畫作品題材、工具分析是否準確。 2、繪畫作品筆墨、 用色的特點。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作業圍繞本節課的作業目標和學習重難點進行設計。(1)課堂小練筆:學生通過初步認識中國畫的工具,嘗試用筆墨繪畫區分 墨分五色,感受筆墨的水份控制,激發學生學習中國畫的興趣。(2)課堂總結作業:了解從題材、筆墨、用色、情感等幾個方面學會用美 術的語言去感受欣賞中國的美,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欣賞能力以及增強自身的民族 自豪感。第4課時: 12.漢字的聯想1.作業內容(1)課堂小練筆:請同學在紙上運用中鋒行筆,寫一個自己喜歡的漢字,5體驗漢字的形式美。 (2)課堂總結作業:感受不同時期的漢字美,挑選自己喜歡的象形字展開聯想。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及用筆、用墨方法,創作一幅美觀、新穎又有趣的作品,要做到內容有趣、想象豐富、濃淡結合、主題突出。52.時間要求5(1)課堂小練筆: 2到3分鐘(2)課堂總結作業: 15分鐘 3.評價設計從自評、互評、師評三個角度進行展開評價。看誰的字造的形象、巧妙、美觀;看誰的畫面添加更生動、有趣;看誰的筆墨濃淡表現得好;看誰的畫面想象力豐富;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作業圍繞本節課的作業目標和學習重難點進行設計。帶領了解漢字的起 源和演變過程,感受中國漢字文化的深厚底蘊。體驗用漢字為題材進行水墨畫創 作的樂趣。利用漢字的構型特點展開豐富的聯想,大膽創作。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1.運用所學的知識,嘗試鑒賞吳冠中《小鳥天堂》,感受作品的形式美、色彩美及中國畫獨具的水墨趣味。《小鳥天堂》 吳冠中 2.以《春意 ·蚌埠》為主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運用中鋒、側鋒、散鋒相結合的筆法,結合勾勒法和沒骨法等不同的方法,對焦、濃、重、淡、清的不同 墨色進行破墨法的練習。(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5序號 類型 對應單 元課時 作業目 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 間了解 理解 應用1 繪畫 實踐 1、2 √ 容易 原創 20分鐘2 欣賞 評述 3 √ 中等 原創3 繪畫 實踐 4 √ 較高 原創(三) 單元作業評價設計1.以《春意 ·蚌埠》為主題,舉行一場國畫單元作品展,組織同學們自評與 互評;2.將作品拍攝成電子版,收入學生成長冊,上傳至班級群,邀請家長參與點 評。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