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術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 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美術 四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探索成長、 欣賞生活單元 組織 方式 自然單元 □ 重組單元課 時 信 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我快樂 我成長》 第一課時 《我快樂 我成長》—— 以設計 成長紀念冊為載體,綜合語文、 社會等學科,又綜合繪畫、攝 影、設計、書法等表現形式。2 《漫畫欣賞》第二課時 《漫畫欣賞》 ——欣賞多種形式 的漫畫經典作品。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本單元內容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屬于“綜合 ·探索”、 “欣賞 ·評述”學習領域的內容。在參與成長紀念冊制作活動中,能主動學習和探究 多種制作方法。在交流、合作時,能尊重、理解他人看法,展現自己的個性。能運用 語言、文字的方法描述自己喜歡的漫畫、分析作品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感受作品的深 層意義,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評述能力。(二)教材分析本單元在本冊中屬于最后一個結束單元,也是本冊中唯一的“綜合探索”、“欣 賞評述”領域?!段铱鞓?我成長》作為注重活動情趣和文化內涵的“綜合 ·探索”課 程,以設計成長紀念冊為載體,既綜合了語文、社會等學科,又綜合了繪畫、攝影、 設計、書法等表現形式?!堵嬓蕾p》則作為“既貼近生活、又展示經典的“欣 賞 ·評述課程”, 讓學生通過欣賞多種表現形式的漫畫經典作品,認識和了解漫畫的 表現手法和其諷刺幽默的特點。能讓學生盡情的享受經典漫畫作品帶來的魅力感受, 又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往事的美好回憶。1(三)學情分析四年級屬于美術教學第二學段,在日常生活的接觸以及之前課堂的學習,學生能 夠口頭或書面表述對作品的認識。能根據教師的提出的主題創作富有創意的平面或立 體的美術作品。在本單元銜接性的學習下幫助學生能進一步用漫畫的手法表現《成長 紀念冊》,欣賞大師漫畫拓寬學生的眼界;打開學生想象力的思源,幫助提高學生的 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三、單元學習目標與單元作業目標序號 單元學習目標 單元作業目標 水平層級1 通過欣賞優秀漫畫 作品,了解漫畫的藝術 特點及表現手法。 了解漫畫藝術特點作品的表 現形式是什么?欣賞、評述藝術 家的作品。小組討論漫畫的依據 用途和形式,掌握漫畫的常用手 法。(夸張、比喻、擬人等) 了解2 了解設計成長紀念 冊的要點和制作方法。 體驗成長過程中的快 樂,體會設計能改善和 美化我們的生活。 了解“實用與美觀相結合”的 設計原則,知道畫面中的情景用什 么方式來表現, 發現生活與設計息 息相關, 并與同學分享和交流。 了解3 學生能把自己成長 過程中的主要經歷用攝 影、繪畫、拼貼、文字 等方式制作新穎美觀的 成長紀念冊。發展美術 構思和創作能力, 感受 設計的樂趣和動手的趣 味。 嘗試運用繪畫、剪貼的方式創 作,利用材料的亮點發揮想象,大 膽創作,在制作過程中感受成長的 意義,感受生活的美好。 理解 、運用4 運用適當的語言或 文字簡單描述自己喜歡 的漫畫作品, 培養學生 的形象思維能力, 創新 精神和欣賞評述能力。 作品的畫面內容是什么?說 說作品給你的啟示? (深層次含 義) 體驗漫畫藝術的魅力,感知 漫畫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理解 、運用5 熱愛生活, 快樂生 活, 從生活中體驗作品 思想內涵, 注重歷史與 時代的關系, 使學生理 解藝術來源于生活。 能夠歸納素材、綜合解決問 題。認識美術與生活的聯系,美 術與社會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是 非觀。運用不同的手法表現自己 作品,使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 究,提高創新能力以及對藝術的 熱愛。 理解、運用2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結合美術學科課時所占學校周課時比例, 本單元作業總用時在20分鐘左右, 按2個課時 作業進行設計。 在注重學生學、學習能力差異性的基礎上, 按不同難度設計單元 作業內容。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選擇難度適當的作業完成。體現分層設計、分類 指導的教學原則。單元作業的內容設計,要便于教師通過對學生成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進而掌握 學生單元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幫助教師調整課堂教學的方法、內容容量、教學進度 等。本單元的作業學生需要通過練習,循序漸進地達到鞏固單元學習目標的目的。在 學習設計成長紀念冊時學生需要綜合語文、社會等學科,又要綜合繪畫、攝影、設計、 書法等表現方式。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我快樂我成長》)課時作業目標學習設計成長紀念冊的要點和制作方法。嘗試運用漫畫、剪貼的方式創作,利用 材料的特性發揮想象, 大膽創作。課時作業 一1. 作業內容用漫畫的形式繪畫自己的成長經歷,制作漫畫特色版本成長紀念冊。 例圖:《孫悟空成長紀念冊》。3學生作業《我的一到四年級》4(能運用造型元素和欣賞方法感受作品)2.時間要求:約 8 分鐘3.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用照片卡紙進行拼貼, 加美術字及成長寄語增使作品 更加美觀。 合格用漫畫人物形象制作成長紀念冊,記錄成長中的點 點滴滴,制作成長紀念冊時應注意版面的形式美。 良好學生能否根據自己的特殊經歷進行設計制作,作品是否生 動、有趣、美觀。 優秀4.作業二設計思維導圖漫畫特色成長紀念 冊為下一課《漫畫欣 賞》做鋪墊5.作業設計意圖:以漫畫的形式繪畫自己的成長經歷,鍛煉學生的造型變化能力,為下一課《漫畫欣賞》 做鋪墊。漫畫以自己切入,使學生初步了解不同年齡人外形變化,學生在這一環節基本上能 夠畫出變化,人物形象生動有趣,體會長大不僅是外貌在變化,還學會了本領;增長了見識, 同時具備感恩、孝心、愛心也是長大的表現。為下面的繪畫提供素材,感受成長的快樂,使 學生認真投入創作,提高感受力和表現力。課時作業 二1.作業內容學生能夠運用PPT、美圖秀秀、剪映等軟件制作成長紀念冊。樣例:用PPT制作電子相冊步驟5a.打開PPT軟件, 點擊更多主題。 b.點擊搜索對話框。c.輸入紀念冊模板,點擊需要的紀念冊模 板。 d.點擊創建,下載紀念冊主題。e.根據需要更改文字。 f.根據需要上傳圖片,生成紀念冊。1. 時間要求:約10分鐘2. 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了解設計成長紀念冊的要點和制作方法。 合格學生能把自己成長過程用照片、電子手繪筆、貼圖、文字等 方式制作出新穎美觀的電子成長紀念冊。 良好體驗成長過程中的快樂,增強學生選擇歸納素材和綜合解決 問題的能力。 優秀4. 設計思維導圖6(了解) (制作) (快樂) 了解成長紀念冊的 制作方法。 嘗試電子版成長紀 念冊的制作步驟。 學習使用ppt軟件制 作學習成長紀念冊。 運用幾種不同軟件制 作新穎美觀的成長紀 念冊。 課本知識與電子科技 相結合,體驗科技帶 來的創新感受。 獲得美術學習的持久 樂趣。5、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項作業設計旨在了解長大后外貌的變化,心智的成熟,用ppt制作紀念冊,讓 美術知識與科技相結合,使學生形成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提高綜合探索與學習遷移 能力。課時作業 三1、作業內容將成長日記制作成成長紀念手冊.并對比欣賞古人記錄成長的繪畫作品《嬰戲圖》。 學生作業《成長記》7欣賞 《嬰戲圖》8(日記精彩片段) (運用繪畫、剪貼等形式創作) ( 回憶成長經歷) ( 增強歸納素材和綜合解決問題能力) ( 運用語言和文字表達我對“成長”的看法)2.時間要求:約 15 分鐘3.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回憶成長經歷,選取日記精彩片段,運用繪畫或剪貼的 形式制作成長紀念冊。 合格設計紀念冊時要注意文字板塊與整體畫面的美觀、并添 上自己此刻想說的話,圖文并茂、文字簡練。 優秀4.作業三設計思維導圖添加此刻想說的 話5.作業設計意圖將成長日記制作成成長紀念冊,學生能將美術學科與語文學科相結合,語文是一 門文字藝術,是互相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美術是視覺藝術的表現。學生回憶成長的 點滴,把成長中印象深刻的片段畫下來,使用拼貼畫等多種手段進行表現,并配上文 字,這種圖文并茂的形式是作業一的延續。同時對比欣賞古人記錄成長的繪畫作品 《嬰戲圖》,感受傳統或現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為以后能創作出不同形式的美術 作品打下基礎。(第二課時:《漫畫欣賞》)課時作業目標:認識、了解漫畫的起源和發展過程,漫畫在特定文化情境中起到的作用,理解漫 畫藝術語言的特征。課時作業 一1、作業內容通過閱讀書籍、瀏覽網絡,欣賞優秀漫畫作品,能準確說出三幅漫畫作品名稱及9作者。能步行去我縣青年路,欣賞文明禮儀、敬老愛老主題漫畫。例圖:街頭漫畫2、時間要求:約 8 分鐘3、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能夠準確說出漫畫的起源。 優秀能夠準確說出漫畫的藝術手法。 優秀準確說出漫畫的作品名稱與作者。 良好4、作業一設計思維導圖(能準確說出漫畫的起源、類型與藝術手法通過網絡、書籍欣賞中外優秀漫畫街頭欣賞身邊的漫畫)105、作業設計意圖:知道至少4位漫畫家及其代表作。通過查閱資料和步行至我縣青年路欣賞街頭漫畫,能讓 學生明白漫畫為生活服務,漫畫直觀幽默的表達方式受到人們的喜愛,漫畫就在身邊,豐富 著我們的生活。不同的題材有不同的欣賞方法,引導學生從題材、造型、筆墨趣味等方面欣 賞漫畫,從而向學生傳達多元化的審美。課時作業 二1.作業內容給思維導圖填空寫出漫畫《三毛愛科學》的藝術表現手法(如:變形、比喻、象 征、暗示、影射等),漫畫的形態和藝術特點。11(說) (寫) (說)2.時間要求:約 8 分鐘3.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基本說出三種漫畫形式。 合格能夠說出漫畫的藝術特點并進行簡 單分析。 良好能夠說出充滿趣味的漫畫形象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感受和作 用。 優秀4、作業二設計思維導圖( 說出三種漫畫形式。 說出藝術表現手法。) 寫出漫畫的藝術特點。 說出漫畫形象帶給我們的感受。 說出漫畫帶給我們生活的作用。5、作業設計意圖:通過說與寫理解漫畫的藝術特點,逐步提高視覺感受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 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知的基本方法。為下一步能獨立分析一幅漫畫作品做鋪墊,這 一項作業的目的培養了學生審美情趣,提高語言表達力學會遷移性學習。課時作業 三1.作業內容能根據歷史與當前烏克蘭與俄羅斯局勢這一背景分析烏合麒麟新作 《蘿卜峰會紀 要》, 找出其中運用的藝術手法, 說出這幅漫畫作品的諷刺點在哪?給你什么啟示?12參考觀點:畫作名稱Summit for Carrot,翻譯成中文就是“胡蘿卜峰會”。影射的就是當 前由美國發起的Summit for Democracy (民主峰會)。 驢子有兩重含義,一是美國拜 登是民主黨推選的總統,而“驢子”是民主黨的象征。二是寓意立陶宛就是頭一根筋 的傻驢,驢子鼻頭上、背身上都是黃綠紅三色,對應的則是立陶宛國旗三種顏色。驢 子胸口掛的是立陶宛國徽,進一步印證傻驢的身份!騎在驢上坐的是想入非非的堂吉 訶德,背后巨大的風車也說明了堂吉訶德的身份。影射美國想撼動世界民主潮流的不 自量力!衣褲是星條旗的堂吉訶德,手持掛著自由女神帽子的胡蘿卜的長桿,寓意美 國的好處看得到卻吃不到。旁邊拿著破碗討飯的青蛙,發型和眼鏡和我們臺灣省蔡省 長相似度99%,乞討的表情絕了。2.時間要求:約 8 分鐘3.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找出漫畫作品中運用的藝術特點。 合格找出作品中運用的表現手法,說出作品基本表 達的寓意。 良好找出作品中運用的形象元素,說出作品的思想內涵、歷史 和社會背景。 優秀4.作業三思維導圖13(說) (找) ( 表現手法) ( 形象元素)(找) 藝術手法5.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作業以口頭表述或文字表達的形式呈現,讓學生通過查閱歷史資料,欣賞、 觀察與分析,了解漫畫的藝術特點及表現手法,理解漫畫作品所要表達的寓意。作為 一名青少年,要認識到是祖國哺育著我們,給予我們無憂無慮的生活,感謝祖國,讓 我們快樂地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一、 單項選擇題1、《上行下效》的作者是誰? ( )A. 豐子愷 B. 張樂平C. 華君武 D. 王益生2、不是成長紀念冊制作的方式是( )A. 攝影 B. 繪畫C. 拼貼 D. 計算3、下列選項不是漫畫家的是( )A. 張樂平 B. 豐子愷C. 繆印堂 D. 徐悲鴻二、 簡答題4、請結合歷史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評述《井底之蛙》, 作者表達了什么樣的觀點。14三、操作題(選做題)5、根據自己的特殊經歷制作漫畫版成長紀念冊,運用材料的亮點設計生動、有趣、 美觀的紀念冊。(參考答案:)一. 單項選擇1 、A 2 、D 3 、D二、簡答題4、畫面中畫著一只青蛙正在跳入井里,左上部分一首打油詩,詩曰:人人都夸 天好大,見了青天又害怕;跳出井口擔風險,不如仍坐井底下。不想做坐井觀天的井蛙,就必須跳出井口去認識這個風云變幻的中國和世界的天 地。三、 操作題略(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 號 類型 對應 單元作業 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 間了 解 理 解 (應用)1 選擇題 2 √ 一般 原創 約 30 分鐘2 選擇題 1 √ 一般 原創3 選擇題 2 √ 中等 原創4 簡答題 4 √ 較難 原創5 操作題 3 (√) 較難 原創七、作業設計效果分析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適當 布置作業是必要的。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有濃厚的繪畫興趣,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斷 能力,能進行完整的畫面構思、表現。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已經逐漸形成,但是缺乏15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和堅定的美術學習目標。因此應把美術作業的設計與學生生活相 聯系,設計一些思維性開放性的題目,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限制他們的天 性,讓他們更加喜愛美術這個學科。八、作業評價總結作業評價由三方面構成,分別是教師、學生、家長。1、教師評價方式:教師應在教學過程與評價中起到引導、鼓勵的作用,應該全面關注同學們的發展。 因此,在作業評價中,對結果的關注轉向對學生個體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注,用“發 展的眼光看孩子”是對學生評價的指導思想。(1)分層評價根據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按照同學們完成作業的認真程度,分別得三星,二星或 一星。久而久之,學生作業不會在專注于完成作業的“量”而是“質”,同時,設立獎 勵機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積分評價在班級手冊中建立積分評價,在學生每一次作業以后,將作業上的得星情況,在手 冊中的一張統計表上涂相應的星星,到學期結束時,統計評選出“最佳作業獎”。這種 作業評價方式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比以往的評價方式更全面,更完善。(3)給出評語明確的給出評語,非常便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中的優缺點,還可加強師 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各方面平衡發展。在評價作業時,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巧 用評語。通過語言上的激勵打動學生的心,激活學生的情,使他們的心靈在教師的賞識 中得到舒展,讓他們變得自信,越來越優秀。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一些名言警 句或口頭化的語言作為評語。好的評語是號角,鼓舞學生前進的動力。2、學生參與評價過程:在討論性作業、實質性作業的完成過程中,讓學生作為小評委,參與評價,可以 是以投票、互評、補充回答等多種方式,體現了作業評價過程的公平性。3、家長驗收作業效果給予評價反饋:學生來到學校學習必然要有所收獲;獲得知識,家長可以在日常中觀察驗收作業 及時作出評價,給予教師反饋意見,家校聯手共同培養孩子各方面的優秀品質。九、作業反思通過課堂學習和作業完成情況看,在這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思考:1、開放性的繪畫題目與評價標準。隨著作業題目的開放多元,傳統評價標準可能不適用新的改革,如何能快速的區 分作業層次。2、學習深度夠不夠,要“深”到何處?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價標準有差異,這種 差異背后要如何評價才能達到公平、公正。3、 單元作業設計的評價主體,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學生互評、社會他評等逐 漸形成多元的評價。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