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信息技術七年級 上冊高效傳輸秘籍——漫談TCP/IP和包交換項目籌備主要內容/00/01/02網絡的信息交換方式TCP/IP的數據包傳輸項目籌備隨著網絡的發展,家庭中接入互聯網的設備也必然越來越多,小清的新家裝修正面臨這個難題。請你組建一個小組,幫助小清設計并模擬搭建一個家庭網絡。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項目籌備你會如何規劃項目方案?學習知識 實施步驟 預期成果(1)學習教材中的相關知識 (2)學習家用電器使用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項。 (3)學習連接網線、配置網絡的方法。 (4)自學圖文編輯軟件或視頻編輯軟件的操作方法。 (5)學習宣講文稿的具體要求與撰寫方法, (1)需求分析:收集包括家電與家具在內的各種智能家居設備信息,完成智能家居設備網絡連接需求表。 (2)網絡設計圖規劃:根據智能家居設備信息及預算情況,完成 網絡設計圖規劃。 (3)選擇網絡服務提供商:查詢當地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價格、網速等相關維度的情況,填寫對比分析表,并進行對比選取。 (4)連接配置路由器:根據路由器產品說明書,對其進行電源線、網線等線材的連接,并登錄路由器配置網絡。 (5)連接智能設備:將各類智能家居設備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接入互聯網。 (6)設置家庭網絡安全:對路由器進行相關設置, 提升家庭網絡的安全性。 (1)智能家居設備網絡連接需求表(2)家庭網絡設計方案圖(3)家庭網絡設備需求清單(4)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對比分析表(5)成功接入互聯網的家庭網絡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項目籌備你會如何分配小組任務?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項目籌備以小組為單位,基于自身情況進行規劃,并將結果填入下表1、表2。知識探究主要內容:①計算機網絡都有哪些信息交換方式?——概念②三種網絡信息交換方式的原理是什么?——原理③TCP/IP是如何實現高效傳輸的?——應用自主閱讀:以書本P35-40為主,網絡知識作補充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知識梳理①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交換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種交換方式的優缺點有哪些?請在書本P37、38的表2.1.1中完成。③TCP/IP是基于____________交換原理實現了數據的高效傳輸。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包交換)交換方式 優點 缺點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分組交換(包交換)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學會分析學會分析:三種信息交換方式各有什么優缺點?輔助分析支架:電路交換通信速度_____,但整個網絡的__________很低。報文交換不需要通信雙方連接_______________,但可能出現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等現象。分組交換將報文分割成多組容量更小的___________分批次傳輸。快通信效率專用通信線路網絡擁塞數據丟失數據包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學會解釋學會解釋:為什么TCP/IP的數據包傳輸很高效?輔助分析支架:TCP/IP是基于___________原理實現的。IP負責確認網絡位置并____________轉交給TCP處理;TCP要求建立通信連接以實現可靠傳輸,該過程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環節。分組交換(包交換)封裝數據包建立TCP連接傳輸數據包斷開TCP連接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學會求證學會求證:建立TCP連接時“三次握手”的必要性。①求證技能:三次握手的證明方法通常包括理論分析和實際演示??梢圆捎枚喾N方法來證明TCP建立連接時三次握手的必要性,例如理論證明:通過邏輯推理和協議規范進行解釋;反證法:先假設三次握手不是必要的,然后推導如果缺少三次握手,會出現哪些問題;反例證明:研究網絡故障案例,分析在沒有使用三次握手的情況下真實出現的問題;類比證明:通過恰當的類比實驗,證明三次握手的必要性。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學會求證②求證活動:小組討論并推選代表進行陳述。觀察建立TCP連接的類比實驗活動建立TCP連接的類比實驗活動通信雙方需要確保兩件事:1.對方能收到我的消息 2.我能收到對方的消息A、B兩位同學分別在紙盒兩端,紙盒表示“互聯網”,兩側各伸出了兩條滑槽,分別表示發送通道和接收通道,學生將表示“包”的滾珠放進發送通道,另一側學生在接收通道觀察是否收到了“包”。探究通信雙方都確保1、2兩項內容,至少需要幾次通信。? !? !建立TCP連接的類比實驗活動通信雙方需要確保兩件事:1.對方能收到我的消息 2.我能收到對方的消息當我收到了對方的“?”小球時,在“我能收到對方的消息”處打勾;當我收到了對方的“!”小球時,在“對方能收到我的消息”處打勾;? !? !“!”與“?”小球能否合并成一個一起發送?所以至少需要_______次握手。31.對方能收到我的消息 2.我能收到對方的消息同學A同學B建立TCP連接的類比實驗活動? !? !將某滑槽設置缺口,可以用于模擬線路故障而導致的數據包丟失的情況01 準備過程02 整體結構03 重點說明04 名詞解釋評價反思對學科方法、工具或作品進行評價反思①網絡信息傳輸方式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②從證明三次握手的必要性實驗中,談談你對遵守規則的理解?習題測試1. 分組交換與另外兩種交換方式相比,其優點不包括()丟包率低 B. 有專用通道 C. 可實現分批傳輸 D. 線路利用率高2.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TCP/IP特點的是()A. 基于分組交換實現 B. 三次握手 C. 四次揮手 D. 可重復的IP地址BD小結回顧請同學按照下列提示進行總結回顧:1.學到了哪些知識與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樣的觀點?布置作業1.項目實施作業請各小組對項目探究的階段成果進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內容:(1)了解小清的需求并完成小組分工表2.課后挑戰作業(對應教材中的“挑戰”部分)略,書本P40-41單元基本信息單元教學主題 第二單元 互聯網時代來臨 單元課時 5單元項目情境與任務 隨著網絡的發展,家庭中接入互聯網的設備也必然越來越多,小清的新家裝修正面臨這個難題。請你組建一個小組,幫助小清設計并模擬搭建一個家庭網絡。單元學習目標 1.知識技能 (1)知道網絡信息交換的方式及原理,能夠說出不同信息交換方式的優缺點。 (2)知道IP與IP地址,能夠說出IPv4的局限性及其被IPv6代替的因素。 (3)知道互聯網接入方式以及互聯網的組成,能夠完成簡單的網絡連接工作。 2.素養指向 (1)信息意識:能夠認識到互聯網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并應用于項目問題的解決。 (2)計算思維:能夠根據小清家庭以及當地物價的具體情況,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夠通過網絡收集、整理與使用相關資料,協同解決相關項目問題。 (4)信息社會責任:能夠主動運用網絡知識幫助他人解決簡單的網絡連接、安全等問題。單元教學整體規劃 項目活動 對應課題 擬解決的項目子問題或子任務 課時項目籌備 第1節高效傳輸秘籍——漫談TCP/IP和包交換 規劃項目實施方案 1知識探究 了解網絡信息交換的方式及原理,以為搭建小型網絡儲備知識第2節告訴我地址——從IPv4到IPv6的傳奇 了解IP與IP地址,以為設備接入互聯網儲備知識 1第3節接人互聯網——終端、服務器、路由器 移動互聯 了解互聯網成員及其功能,為動手連接網絡設備儲備知識 1整理展示 第4節跨學科活動:搭建小型網絡 科學規范地模擬并搭建家庭小型網絡 2項目實施課題名稱 第1課 高效傳輸秘籍——漫談TCP/IP和包交換課時目標 1.合理進行項目分工,能夠基于小組成員情況與任務需求進行規劃。 2.知道網絡中不同的信息交換方式及其原理,能夠說出不同交換方式的優缺點。 3.了解TCP/IP的數據包傳輸基本過程,能夠與小組同學模擬其傳輸過程。教學準備 信息科技實驗室、求證實驗器材導學過程 意圖說明一、項目籌備 1.展示單元項目情境: 隨著網絡的發展,家庭中接入互聯網的設備也必然越來越多,小清的新家裝修正面臨這個難題。請你組建一個小組,幫助小清設計并模擬搭建一個家庭網絡。 2.提出單元項目任務:你會如何規劃項目方案? (1)提供項目方案范例 學習知識實施步驟預期成果(1)學習教材中的相關知識 (2)學習家用電器使用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項。 (3)學習連接網線、配置網絡的方法。 (4)自學圖文編輯軟件或視頻編輯軟件的操作方法。 (5)學習宣講文稿的具體要求與撰寫方法。(1)需求分析:收集包括家電與家具在內的各種智能家居設備信息,完成智能家居設備網絡連接需求表。 (2)網絡設計圖規劃:根據智能家居設備信息及預算情況,完成網絡設計圖規劃。 (3)選擇網絡服務提供商:查詢當地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價格、網速等相關維度的情況,填寫對比分析表,并進行對比選取。 (4)連接配置路由器:根據路由器產品說明書,對其進行電源線、網線等線材的連接,并登錄路由器配置網絡。 (5)連接智能設備:將各類智能家居設備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接入互聯網。 (6)設置家庭網絡安全:對路由器進行相關設置,提升家庭網絡的安全性。(1)智能家居設備網絡連接需求表 (2)家庭網絡設計方案圖 (3)家庭網絡設備需求清單 (4)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對比分析表 (5)成功接入互聯網的家庭網絡(2)引導開展自主規劃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基于自身情況進行規劃,并將結果填入下表1、表2。 表1 項目實施規劃 學習知識實施步驟預期成果表2 小組合作分工 姓名角色職責(3)各小組匯報展示交流 ——展示小組規劃成果,交流規劃緣由。 二、知識探究 1.項目子問題或任務引入 ——了解網絡信息交換的方式及原理,以為搭建小型網絡儲備知識 2.探究內容與要求 (1)方法引導:按照認識事物一般規律,由概念到原理,由簡單到復雜 (2)主要內容: ①計算機網絡都有哪些信息交換方式?——概念 ②三種網絡信息交換方式的原理是什么?——原理 ③TCP/IP是如何實現高效傳輸的?——應用 3.知識習得 (1)自主閱讀:以書本P35-40為主,網絡知識作補充 (2)知識梳理: ①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交換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種交換方式的優缺點有哪些?請在書本P37的表2.1.1中完成。 ③TCP/IP是基于____________交換原理實現了數據的高效傳輸。 4.核心素養培育 (1)學會分析:三種信息交換方式各有什么優缺點? 輔助分析支架:電路交換通信速度_____,但整個網絡的__________很低。報文交換不需要通信雙方連接_______________,但可能出現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等現象。分組交換將報文分割成多組容量更小的___________分批次傳輸。 (2)學會解釋:為什么TCP/IP的數據包傳輸很高效? 輔助分析支架:TCP/IP是基于___________原理實現的。IP負責確認網絡位置并____________轉交給TCP處理;TCP要求建立通信連接以實現可靠傳輸,該過程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環節。 (3)學會求證:建立TCP連接時“三次握手”的必要性。 ——教師引領學會求證: ①求證技能: 三次握手的證明方法通常包括理論分析和實際演示??梢圆捎枚喾N方法來證明TCP建立連接時三次握手的必要性,例如: 理論證明:通過邏輯推理和協議規范進行解釋; 反證法:先假設三次握手不是必要的,然后推導如果缺少三次握手,會出現哪些問題; 反例證明:研究網絡故障案例,分析在沒有使用三次握手的情況下真實出現的問題; 類比證明:通過恰當的類比實驗,證明三次握手的必要性。 ②求證活動: 小組討論并推選代表進行陳述。 觀察建立TCP連接的類比實驗活動(具體操作見課件) (4)對學科方法、工具或作品進行評價反思 ①網絡信息傳輸方式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 ②從證明三次握手的必要性實驗中,談談你對遵守規則的理解? 三、習題測試 1. 分組交換與另外兩種交換方式相比,其優點不包括() A. 丟包率低 B. 有專用通道 C. 可實現分批傳輸 D. 線路利用率高 2.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TCP/IP特點的是() A. 基于分組交換實現 B. 三次握手 C. 四次揮手 D. 可重復的IP地址 四、小結回顧 請同學按照下列提示進行總結回顧: 1.學到了哪些知識與技能? 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 3.生成了怎樣的觀點? 五、布置作業 1.項目實施作業 請各小組對項目探究的階段成果進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內容: (1)了解小清的需求并完成小組分工表 2.課后挑戰作業(對應教材中的“挑戰”部分) 略,書本P40-41 通過范例來幫助學生降低自主規劃的的難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 高效傳輸秘籍——漫談TCPIP和包交換.docx 第1課 高效傳輸秘籍——漫談TCPIP和包交換.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