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中國歷史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課標內容要求通過了解西漢末到東漢的政治、社會動蕩,了解佛教傳入和道教產生的背景;知道這一時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馬遷與《史記》、蔡倫與造紙術、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華佗的故事等。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指向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已經建立,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促進了這一時期的科技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本課為第三單元的最后一課,全面總結了秦漢時期科技與文化的重大成就。 本課包含四部分內容: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便利了典籍的流傳,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這一時期醫學、數學與農學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達到較高水平;司馬遷歷經磨難完成的史學巨著《史記》,具有很高的史學和文學價值;道教的創立和佛教的傳入,都對中國的社會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漢時期的科技和文化就是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和必然結果。學情分析通過前期對于本單元內容的學習,學生已初步了解秦漢時期的基本史實與本時期內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的時代特征;也初步具備了史料閱讀、識讀歷史圖片等方法和能力。 由于年齡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學生們在分析和理解復雜的歷史現象時可能會遇到困難。例如,他們可能難以完全理解秦漢時期經濟和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此外,學生可能對如何將這些歷史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感到困惑。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搭建體驗平臺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通過閱讀課本內容、文獻、歷史地圖和文物圖片等,分類提取、概括、總結,在秦漢時期各個領域的發展與成就,培養學生以史料為依據分析歷史事件,概括歸納與總結的能力與意識。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懸泉置遺址出土的西漢簡牘》《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紙地圖》等實物史料,了解我國早期書寫材料的演變,通過識讀《漢朝造紙工藝流程想象圖》《造紙術的傳播示意圖》并結合教材了解造紙術的發明、蔡倫改進造紙術,分析造紙術傳播的影響,運用實物史料說明發明造紙術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落實史料實證素養,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自信。 2.閱讀教材,完成表格,知道秦漢時期在醫學、數學與農學等領域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通過學習教材《人物掃描》等欄目介紹,了解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華佗的故事,認識他們對中醫發展的偉大貢獻,感受張仲景、華佗的高尚醫德與責任擔當。 3.閱讀經典篇章,了解《史記》的史學和文學成就,學習司馬遷堅韌不拔的意志、秉筆直書的史家素養,以及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逐步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4.通過閱讀教材、欣賞《敦煌壁畫飛天形象》等圖片,了解兩大宗教在社會上的傳播與這一時期社會動蕩的時代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認識道教的創立和佛教的傳入,在文學、建筑、藝術等領域對中國文化產生的深遠影響,感悟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是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秦漢時期科技與文化的主要成就。 教學難點 科技與文化發展的歷史背景和影響。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出示圖片《懸泉置遺址出土的西漢簡牘》,講述東方朔用簡牘上書漢武帝的故事。布置任務:說出秦漢時期在書寫材料方面的弊端。 觀察圖片,思考回答:東方朔的“書”是簡牘,非常的笨重。 1.以《材料研讀》中東方朔的故事入手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2.初步掌握識讀歷史圖片,提取歷史信息的歷史學習方法。新課學習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造紙術的發明 學習任務一 了解造紙術發明與改進的影響。 活動1 出示圖片《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居延漢簡》《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設問:在紙出現以前,古人曾使用過哪些書寫材料?回顧書寫材料演變的過程,分析不同材料的優勢與不足。 活動2 出示《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紙地圖》,布置任務:觀察圖片,說出西漢與現在的紙張在外觀上有何不同。 活動3 出示《漢朝造紙工藝流程想象圖》及文字材料,布置任務:閱讀材料,指出蔡倫從原料選擇和工藝上分別對造紙術做出了怎樣的改進。 請你結合流程圖用語言概述造紙的基本流程,并分析改進后的紙張有何優點。 活動4 出示《造紙術的傳播示意圖》及《東漢至南北朝官府藏書量變化》折線圖的材料,布置任務:請你分析造紙術改進的影響。 觀察圖片,回顧舊知: 簡牘笨重、體積大,不利于攜帶;絹帛雖然輕,但是價格昂貴,難以普及。 觀察圖片,提取圖上信息,思考回答:紙表面上仍留有一些細纖維渣,比較粗糙不太適合書寫。 閱讀材料,提取信息,思考回答:選取價格便宜的原料。 語言描述蔡倫改進造紙術后的流程,感受這種工藝創新,并概括出“蔡侯紙”的優點。 根據示意圖描述造紙術的傳播路線,閱讀折線圖,分析數據的變化,思考回答: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便利了典籍的流傳,推動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1.結合實物史料,理解傳統書寫材料的局限性。 2.認識到紙的發明是文化傳播的一種需要,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1.觀察圖片,從圖片細節入手,理解早期紙張的粗糙,落實史料實證素養。 2.初步理解科技與社會變遷的關系。 1.通過史料研讀,認識蔡倫改進造紙術的具體途徑。 2.通過描述造紙的基本流程,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深入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 1.通過造紙術傳播的軌跡,加深對造紙術歷史貢獻的理解,形成初步的歷史解釋能力。 2.閱讀圖表,分析數據,直觀地感受造紙術的改進對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二、醫學、數學與農學的成就 學習任務二 了解秦漢時期的醫學、數學與農學的成就。 活動1 出示秦漢時期科技成就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歸納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 活動2 出示《傷寒論·序》中的部分內容,布置任務:請你說說材料體現了張仲景怎樣的精神,歸納總結張仲景的醫學成就。 活動3 出示《三國志·華佗傳》中的部分文字,引導學生從中提取描述華佗精湛的醫術。 活動4 觀察圖片《五禽戲》,設問:華佗發明的“五禽戲”模仿了哪些動物?試著模擬一下,談談感受。 活動5 出示圖片《秦簡九九表》和《九章算術》目錄頁,引導學生觀察,概括本書的特點。 活動6 出示秦漢時期農學、天文歷法、地震學等領域的成就歸納表,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填寫表格,并以《氾勝之書》為例,說明秦漢時期農學的發展及其社會影響。 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完成表格。 閱讀材料,提取信息,思考回答:仁愛濟世、勤奮鉆研、謙虛好學的精神,完成《傷寒雜病論》等成就。 閱讀、分析史料,思考回答:擅用針灸、湯藥;實施外科手術;發明“麻沸散”;創編“五禽戲”。 觀看圖片,結合生活常識推測,思考回答:虎、鹿等動物。 模擬一個“五禽戲”的動作,簡單分享感受:舒展,舒服。 觀察《九章算術》目錄,思考回答:內容豐富,注重實際應用,與人們生產、生活緊密相連。 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完成表格。感受秦漢時期各個領域的科技成就,思考回答:體現精耕細作的農業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1.閱讀教材,提取信息,完成表格。 2.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整體感知秦漢時期科技的主要成就。 故事講述,激發學生興趣,體會張仲景仁愛濟世、勤奮鉆研、謙虛好學的精神,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感悟歷史人物的價值觀念和家國情懷。 通過閱讀華佗傳記,了解華佗的精湛醫術。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精神。 通過嘗試模仿“五禽戲”,和同學分享感受,通過真實的體驗認識中醫養生的特點,進而認識到華佗在中醫學上的地位。 1.觀察書籍目錄,提取信息,了解《九章算術》的主要內容。 2.認識到中國古代數學研究關注實際問題。 1.閱讀教材,提取信息,完成表格。 2.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知道農學、歷法等領域在秦漢時期的發展狀況。三、司馬遷與《史記》 學習任務三 了解司馬遷與《史記》。 活動1 閱讀教材,了解司馬遷的著書過程,布置任務:了解他的著書過程,說說他有哪些優秀品質。 活動2 閱讀教材,完成《史記》的書籍名片,講述《史記》的體裁及內容構成。 活動3 講述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和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對《史記》的評價,布置任務:請你結合教材評價《史記》的價值。 了解司馬遷的生平故事與《史記》的著書過程。思考回答: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胸懷天下、求真求實的史家精神值得贊頌。 完成書籍名片,了解《史記》的基本概況。 閱讀教材,分析并回答:公正記事,文筆優美,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故事講述,幫助學生深入司馬遷的內心,探求其歷經厄運但不改初衷的原因,感受一個偉大歷史學家的人格素養。 通過閱讀教材完成書籍名片,整體把握《史記》概況。 從了解《史記》的基本常識,到后人對其的評價,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古代的史學名著在文明發展中的文化地位及社會價值。四、道教和佛教 學習任務四 了解道教的創立和佛教的傳入。 活動1 通過表格梳理道教的創立和佛教的傳入。布置任務:請同學們閱讀教材,通過表格梳理道教的創立和佛教的傳入。思考道教和佛教廣泛傳播的原因。 活動2 出示《敦煌壁畫飛天形象》等圖片,說一說:佛教的傳入對我國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出示《<論衡>書影》圖片,簡單講述王充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傾向。 完成表格,梳理道教的創立和佛教傳入的概況;總結歸納宗教在東漢時期得以廣泛傳播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關系。 觀看圖片,結合生活常識分析,佛教的傳入,豐富了中國文化。 幫助學生了解道教創立和佛教傳入的社會背景。 了解佛教對社會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了解文化交流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性。小結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出示本課知識總結表,帶領學生梳理總結本課主要內容,布置任務:結合本單元的時代特征分析你認為推動秦漢科技發展和文化繁榮的因素有哪些。 梳理本課知識結構圖,結合單元特征,分析并回答:秦漢時期的大一統局面;經濟繁榮;各族、各地區交往加強以及科學家的努力探索是秦漢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因。 1.動手繪制本課知識總結表或思維導圖,既是對本課內容的回顧,又是對歷史知識層次關系的理解進行自我檢測。 2.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和討論秦漢時期科技文化取得巨大成就背后的原因,認識到時代背景與成就的關系。板書設計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作業與評價1.作業內容: 基礎作業:完成同步練習。 拓展作業: ①體驗古法造紙,傳承非遺文化 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薄薄的一張紙,可是有著千年的歷史。東漢蔡倫用樹皮舊布等原料,經過洗滌、漚漬、舂搗、紙漿、撈取、晾曬等工藝制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請你模仿蔡倫造紙,從身邊選取造紙原料,體驗古法造紙的過程。在撈取晾曬前,按照自己的設計加入花草,經由晾曬后就形成了一張獨一無二的花草紙,跨越時空,與古人智慧同頻,傳承非遺文化。 要求:利用身邊材料,制作一張花草紙。 ②像歷史學家一樣寫作 《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黃帝到漢武帝時的史事,對我國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人們尊稱為“醫圣”的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時期,無緣登上《史記》,請你檢索張仲景的經歷與成就,按照《史記》的記史原則,為張仲景撰寫一段人物簡介,像歷史學家一樣寫作,構建自己的歷史解釋。 要求:從網上搜集資料,篩選可靠信息,為張仲景書寫傳記,不少于200字。 2.評價量規: 基礎作業:見答案(略) 拓展作業:拓展作業(二選一) 作業評價1.古法造紙 梳理古法造紙的步驟,從身邊選取造紙原料,設計并制作一張花草紙。能夠正確梳理造紙術步驟,選取3種以上合適的造紙原料,制作完成一張花草紙,美觀有設計感。A能夠按照造紙術步驟,選取一種合適的造紙原料,制作完成一張花草紙,有一定設計感。B不能按照造紙術的步驟,選取合適的原料完成制作。C2.歷史寫作 檢索張仲景的經歷與成就,按照《史記》的記史原則,為張仲景撰寫一篇人物簡介。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邏輯清晰,語言準確。A觀點比較明確,利用史實比較清晰地加以闡述,邏輯比較嚴謹,語言比較準確。B無法形成自己的觀點,觀點混亂,史實不清,邏輯不清,語言不準確。C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