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 第二節《種子植物》
教學設計
課題名 《種子植物》
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生命觀念:關舉例說明種子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樹立運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現象的意識。 科學思維:通過說出種子的基本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形成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通過實驗解剖種子,提高實驗探究意識。 態度責任:認同種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樹立保護生物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說出種子的基本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 2.概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 說出種子的基本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
教學方法 觀察法、小組合作、討論法、實驗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圖片、PPT、視頻 學生準備:查閱相關素材
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溫故知新:展示各種綠色植物的圖片,說出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的分類,引出種子植物。 目標感知 ①說出種子的基本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重點、難點) ②概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重點) ③識別當地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自主學習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69-74,思考: ①菜豆種子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它有幾片子葉? ②玉米種子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它有幾片子葉? ③種子植物為什么比孢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環境? ④種子植物的分類 4.新知探究 一.種子的結構 展示圖片和俗語:“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農民種下去的是種子,收獲的糧食主要也是種子植物。我們一起走進種子的世界。 實驗·探究:觀察種子的結構 請同學們明確實驗目的和材料用具 實驗操作: 閱讀書本P69-70《觀察菜豆種子結構》實驗,明確實驗過程。 對照課本P71菜豆種子結構模式圖,用解剖針指認各部分結構 觀察方法: 由表及里,由上至下,先形態后結構 小組代表展示,師生共同總結。 實驗操作: 閱讀書本P70《觀察玉米種子結構》實驗,明確實驗過程,進行實驗操作。 思考:在玉米種子的切面上滴加碘液,變藍的是哪個結構?說明什么? 教師展示圖片,師生共同總結。 比較:菜豆與玉米種子的異同 小組代表展示,師生共同總結。 聯系生活: 1.面粉來自小麥種子的哪個結構? 2.我們吃的大豆油來自花生的哪個結構? 3.我們吃的綠豆芽的白色的長梗是綠豆種子的哪個結構 展示圖片,比較雙子葉植物和單子植物的異同點。 思考: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誰更適應陸地生活? 教師展示圖片,師生共同總結。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72-74頁,思考: 1.種子植物的分類有哪些 怎樣區分這些植物? 2.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異同點。 學生展示思考成果,教師展示圖片,師生共同總結。 5.知識構建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6.牛刀小試 見PPT
板書設計 第二節 種子植物 見PPT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實驗觀察、聯系生活、教師展示圖片、視頻,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聯系生活,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或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