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音樂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音樂 六年級 第二學期 人音版 《古風新韻》單元組 織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聆聽、演唱 《游子吟》 第一單元第一課時2 聆聽 《關山月》 第一單元第二課時3 演唱 《花非花》 第一單元第三課時二、單元分析(一) 課標要求本章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按照《義務教 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 》要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內容:1.通過學唱歌曲、欣賞歌曲,增強對古詩詞的傳頌,以及對古風歌曲五聲調式 的曲風感受。2.能夠辨別民族曲風的風格特點、認識民族器樂—古琴. 3.能夠運用比較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音準,有表情的獨唱或者參與齊 唱、合唱。4.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顫音”和“波音”,并 能運用音樂知識進行創編。5.能夠聽辨中國藝術歌曲的不同情緒,并辨析、感受中國五聲調式。(二) 教材分析本單元主題鮮明,歌曲旋律富于歌唱性,歌詞繼承了我們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三 首不同風格的民族調式,每首歌 曲 的五聲調式和歌詞都突 出 了不 同音樂形象。 《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寫詞,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這首古詩是當代中小 學生所學習的內容,講述了大詩人孟郊離家時,母親為他縫補好衣裳,希望他早點回家的故事。歌曲四二拍、二段體、五聲調式。第一段旋律平穩,為第二段作以鋪 墊,用很抒情很很平穩的手法訴說母親的點滴。第二段旋律跨度較大,情緒烘托較 強,訴說出像子女那樣微弱的孝心,也報答不了像母親那樣春暉澤普的恩情。全曲 運用五聲調式,加入顫音、波音等裝飾音的手法,鮮明表現出了民族調式。古琴曲《關山月》漢代樂府歌曲之一,屬于“鼓角橫吹曲”,是當時守邊 將士經常在馬上奏唱的。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為之填寫新詞,琴曲《關山月》為 21世紀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 此曲是由六個樂句 組成的、帶有再現 的單段體。每個樂句都有上下呼應的兩個樂節,前三個樂句均落于徵音,后三 個樂句均落于宮音,前面的五個樂句可反復,最后以開始樂句的變化再現而結 束。曲雖短小,但音韻剛健而質樸,氣魄宏大,抒壯士之情懷,真摯感人,富 有濃厚的北地音樂風味。《花非花》這首歌曲的歌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做的古詩,黃自先生為其 配曲,黃自是我國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后,在國立音樂??茖W校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如作曲家江定山、劉雪、 賀綠汀、陳田鶴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黃自是我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 基人。這首歌曲是四四拍,D宮調式,分為四個樂句,采用起承轉合的作曲手法, 把中國藝術歌曲表達的淋漓盡致。(三) 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學生由于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 創造的活動能力也進一步增強,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 整體感受,增加音樂表現與音樂創造活動以及動手搜集資料的份量,以生動活 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一) 單元學習目標1.通過聆聽、演唱《游子吟》《關山月》《花非花》, 激發對古詩詞文化傳 頌以及相關文化的了解。2.通過感受、體驗、探究、合作、編創等方法學習歌曲,了解歌曲意境并有 感情演唱。3.了解五聲調式、古琴、學習顫音、波音、古詩詞的意境,感受民族歌曲的 風格、并能用情景表達出來。(二) 單元作業目標1.能有感情、準確地演唱歌曲,表達出古風的韻味、民族之聲。2.通過朗誦、情景感受,能夠理解歌曲的意境,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欣賞 作品,用情景表達歌曲。3.能夠了解認識更多的詩詞,并將其創編加入旋律,用歌曲的方式去傳頌經 典,并把這種學習方式分享給朋友,能夠做到快樂學習。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以美育人”、“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總目標 中的要求。本單元作業設計是在“雙減”背景下,依據《音樂課程標準》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和創造”的課程理念,緊緊圍繞 學科核心素養展開布置,遵從作業設計的“整體性”、“科學性”、“趣味性”、“ 體驗性” 、“開放性” 、“靈活性” 、“創造性” 、“層次性”八大原則,分類、 分層布置,做到難易適中、層層遞進,可操作性強,在多種審美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藝術表現力以及文化自信,培養核心素養,激發對 中華古詩詞 的傳頌。根據 本單元內容,課時作業設為三個欄目,分別為“我是小詩人”“我是小藝術家”和“我 是創作家”。每人根據實際情況任選一項,提交作業形式為視頻,并附上自評星 級。“我是小詩人”欄目為基礎題:通過查閱知識、理解詩詞意思,用所學歌曲當 背景音樂,去朗誦這個詩詞,也可以用本首歌曲去創設情景劇,去演繹詩人當時心 中所表達的情緒。“我是小藝術家”欄目為實踐題:通過自己對歌詞的理解,與自己的家人小 伙伴比一比賽,也可用其他民族器樂去演奏我們的歌曲。把學習感受到的東西, 運用到實踐當中。“我是創作家”欄目為探究題:通過深度挖掘音樂作品、了解相關音樂子文 化、結合日常生活感受音樂,為其他詩詞創編旋律,和周圍同學一起來傳唱詩 詞,快樂學習。單元檢測以“走進古風,唱出新韻”為主題,設計多種活潑生動、深受學生喜 愛的形式,以節目展演、視頻分享、實踐操作記錄,全面考察本單元課程內容所涉 及的三維目標達成情況,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老師評價,深度激發學生對音 樂課的熱愛,培養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1.作業內容請任選一項,與家庭成員一人或多人一起完成。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 并附上自評星級。我是小詩人:帶音樂朗誦游子吟,了解相關唐詩,并創設情景去表演朗誦。我是小小藝術家:請同學們有感情去演唱《游子吟》, 會演奏樂器的同學用樂 器演奏《游子吟》。我是創作家:用學習的詩詞,模仿所學民族歌曲加入五聲調式創編旋律。 2.評價設計《游子吟》評價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我是小詩人 普通話標準;歌詞聲調 與旋律音調的結合。普通話較標準;有較豐 富的感情或情景表演。朗誦及情景表演 表演較完整。我是藝術家 演唱演奏節奏音準良好 ,富有表現力,樂句流 暢。演唱演奏節奏音準良好, 樂句較流暢。我是創作家 能夠運用五聲調式和古 詩詞,旋律較流暢。能夠運用五聲調式和 古詩詞。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我是小詩人”為基礎型,評價設計三個等級;“我是 藝術家”和“我是創作家”為提升型,只設置兩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作業分析與意圖(1) 作業分析:本次作業加入情景表演朗誦,主要想讓同學們更好理解詩詞的意境,把握古風 歌曲的風格,為演唱歌曲或者創編歌曲,提供有力的支撐。擴展孩子們的學習途徑, 真正做到快樂學習,和身邊小伙伴演唱的目的為了把擴寬我們傳頌范圍,分享有趣 的學習方法。為詩詞、民族歌曲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是小詩人: 通過了解詩詞創作背景、了解詩詞釋義,根據歌曲的意境, 去 朗誦歌詞,并在基礎上去情景表演,深入課堂基本內容的學習。我是藝術家:通過自身了解詩詞意境去演唱或演奏歌曲,把課堂所學應用到 自己的表演。我是創作家:根據自己所學的五聲調式,借鑒課上的民族曲風,嘗試去創編旋 律。(2) 設計意圖:我是小詩人:考查學生們對詩詞的掌握,感受民族曲風的節奏,通過情景表 演,培養學生們的想象表演能力。我是藝術家:考察學生對歌曲意境的掌握,對歌曲節奏音準的掌握??疾鞂ξ?br/>聲民族曲風的理解,培養學生舞臺表演力。我是創作家:考察學生對五聲民族調式的掌握,對民族曲風旋律的掌握, 培養學生們的創作力、新的學習方法。第二課時1.作業內容請任選一項,與家庭成員一人或多人一起完成。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 并附上自評星級。我是小詩人:了解《鐘子期與伯牙》的故事,選《關山月》古曲做背景音樂, 并創設情景去表演朗誦。我是小小藝術家:請用民族器樂演奏古曲《關山月》, 或者用吟唱的方式。我是創作家:如何用新的方法將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做設計并實 踐(例;學習古琴歷史,或者探究地方非物質文化,例:攤戲、青陽腔,用表演的 形式表達出來。)2.評價設計《關山月》評價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我是小詩人 普通話標準;場景人物 細節塑造,歌詞聲調與 旋律音調的結合。普通話較標準;有人物 形象的塑造。朗誦及情景表演 表演較完整。我是藝術家 演唱演奏節奏音準良好 ,富有表現力,有古曲 的民族風味。演奏演唱流暢,節奏、旋律 較好。我是創作家 設計方式新穎,在能 夠在潛移默化中傳承非 物質文化,并實踐。去實踐探究非物質文 化,并去學習了解。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我是小詩人”為基礎型,評價設計三個等級;“我是 藝術家”和“我是創作家”為提升型,只設置兩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作業分析與意圖(1) 作業分析:本次作業加入情景表演朗誦,主要想讓同學們更好理解詩詞的意境,把握古風 歌曲的風格,更好的做到走入古風傳頌古風。用更深的情緒來傳唱古韻,繼承非物 質文化遺產。我是小詩人:在了解課本內容《關山月》的基礎上,深入去了解關于古琴的另 一個故事《博雅與鐘子期》, 感受不同情緒下古琴。我是藝術家:在掌握課堂知識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感悟去演奏、演唱《關山月》 ,樹立良好民族文化觀。我是創作家:根據本節課所學的非物質文化—古琴,去用新的方式去傳承其他 的非物質文化,是新時代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需要。(2) 設計意圖:我是小詩人:考查學生們對詩詞的掌握,培養學生們的表演能力,樹立學生 們的民族文化觀念。我是藝術家:考察學生對課堂知識掌握,對歌曲節奏音準的掌握??疾鞂ξ迓?br/>民族曲風的理解,培養學生舞臺表演力。我是創作家:考試同學在了解古琴文化之后,又有什么新的方法去傳承我們非物質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文化傳承性。讓我們優秀的古文化得到發揚。第三課時1.作業內容請任選一項,與家庭成員一人或多人一起完成。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 并附上自評星級。我是小詩人:搜集中國藝術歌曲,了解中國藝術歌曲的元素。讀一讀藝術歌曲 當中的詩詞、與古代詩人對話。我是小小藝術家:用樂器或演唱去演繹《花非花》我是創作家: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詞歌曲,設計傳唱方式,加入情景演唱。2.評價設計《花非花》評價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我是小詩人 普通話標準;形式新穎 詞的聲調與曲的聲調緊 密結合。普通話較標準;詞曲聲 調結合較好。朗誦及情景表演 表演較完整。我是藝術家 演唱演奏節奏音準良好 ,強弱對比明強,樂句 流暢。演唱演奏節奏音準良好, 樂句較流暢。我是創作家 傳承方式新穎,能夠多人 合作,對歌曲理解到位。表演完整流暢,能夠 有自己的想法。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我是小詩人”為基礎型,評價設計三個等級;“我是 藝術家”和“我是創作家”為提升型,只設置兩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作業分析與意圖(1) 作業分析: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去了解藝術歌曲,本次作業加入情景表演朗誦,主要想讓同學們更好理解詩詞的意境,把握古風 歌曲的風格。在掌握課堂知識的前提下,再去擴展其他藝術歌曲,了解中國藝術歌 曲的內涵。我是小詩人:通過所學歌曲《花非花》去擴展其他藝術歌曲,了解詩詞涵義, 并結合詩詞去朗誦,強調詞曲韻律結合。我是藝術家:在把歌曲強和弱的對比下,去傳唱《花非花》歌曲。我是創作家:用自己喜歡的詩詞歌曲,設計新的傳唱方式,與親朋好友一起傳 頌中國文化。(2) 設計意圖:我是小詩人:考察學生們對詩詞的掌握,感受民族曲風的節奏,了解中國藝 術歌曲的內涵。我是藝術家:考察學生對歌曲意境的掌握,對歌曲節奏音準的掌握??疾鞂ξ?br/>聲民族曲風的理解,培養學生舞臺表演力。我是創作家:考察學生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對文化的發展,對古風新韻真 正落實到實踐,落實到我們實處,發揮真正繼承文化的作用。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走進古風,唱出新韻”主題活動,通過節目展示、現場知 識搶答 等形式達到單元質量檢測的目的?;顒觾热蒽`活豐富,有表演唱、樂器演奏、 情景表演、展示、現場自制樂器演奏等多種形式,增強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和文化傳承, 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激發對詩詞古曲的興趣。我是小詩人:1.請以小組為單位,任選本單元中的一首歌曲作為背景,創編情景劇,朗誦詩 詞!我是藝術家:2.鋼琴或其他民族器樂合奏詩詞歌曲,也可以用很多演唱方式來傳唱。 錄制視頻展示哦!3.請聽一聽下面三首歌曲的音樂片段,那個是古琴演奏?我是創作家:4.展示自己傳承非物質文化的學習成果,分享自己的創作作品,以及用新穎的 方法傳頌中華文化。(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 時間感 知 表 現 理 解1 我是小詩人 1 √ √ 容易 原創 20分鐘2 我是藝術家 2 √ √ √ 中等 原創3 我是創作家 2 √ √ 中等 原創4 我是創作家 3 √ √ √ 較難 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