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實現人生的價值第六課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統編版)思想政治12345核心素養命題預測思維導圖考點梳理真題再現1核心素養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 考情預測1、解析價值觀差異與沖突產生的社會根源,能夠進行合理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2、理解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探尋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試題多以體現類、措施類、原因類為主,圍繞革命人物、英雄人物、時代楷模等先進人物事跡或其他社會熱點話題考查考生對人生價值、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理解和運用。政治認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集體主義,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科學精神:正確理解價值、價值觀、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人生價值的實現途徑。公共參與: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指導,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2命題預測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價值與價值觀 2024 選擇題:全國卷、湖北卷、浙江卷 本講選擇題和主觀題都有考查,復習時關注以下命題:以生活實例為背景,考查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以最美人物評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背景,考查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隨著“立德樹人”高考命題立意的逐漸強調,未來高考會通過模范人物的事跡,考查價值的創造和實現。 2023 選擇題:山東卷、天津卷、廣東卷 主觀題:全國卷 2022 選擇題:湖北卷、廣東卷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2024 選擇題:全國卷 2023 選擇題:全國卷 主觀題:海南卷 2022 選擇題:北京卷、江蘇卷、海南卷 價值的創造和實現 2024 選擇題:安徽卷 主觀題:湖南卷、山東卷 2023 選擇題:浙江卷、福建卷 2022 選擇題:山東卷、湖南卷、浙江卷 思維導圖34考點梳理1、價值與人的價值價值 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 人的價值 含義 人的價值在于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構成 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①社會價值(貢獻):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主要方面)②自我價值(索取):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次要方面)特點 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評價 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歸根到底是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4考點梳理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含義 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作用 個人 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另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價值觀不同,人們在面對公義與私利、生與死等沖突時作出的選擇也不同。社會 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方法論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克服錯誤的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考點梳理3、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原理】(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②價值觀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2)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正確的價值觀對社會和人生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錯誤的價值觀對社會和人生具有消極的導向作用。(3)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方法論】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克服錯誤的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4考點梳理4、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地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內容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特點 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措施 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4考點梳理5、事實判斷、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事實判斷 價值判斷 價值選擇含義 人們對事物的客觀狀況及其本質屬性、發展規律作出判斷 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 人們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選擇。產生 各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社會存在在不同人的頭腦中的反映,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 社會存在決定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聯系 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基礎基礎體現4考點梳理6、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含義和特點含義 價值判斷是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選擇。特點 社會歷 史性 ①含義: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②意義: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階級性 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主體差 異性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價值評價。面對同一問題,人們的不同表現體現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差異,產生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沖突。4考點梳理7、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注: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社會利益的關系:①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②要把個人、集體和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③當個人利益同人民群眾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當個人利益同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考慮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標準 要求 原因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規律是普遍的、客觀的,按規律辦事才能取得預期效果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4考點梳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和尺度客觀標準 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最高標準 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人民意愿)最高的價值追求 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根本的衡量尺度 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知識擴展4考點梳理8、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關系原理【原理】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階級性和主體差異性,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價值選擇是價值判斷的體現。【方法論】要求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既要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又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4考點梳理9、價值的實現與創造途徑 原因 具體要求根本途徑: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 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自由地彰顯和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意志和情感,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 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客觀條件: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 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人在實踐活動中創造和實現自己價值的時候,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 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主觀條件: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 意識能動地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①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③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④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4考點梳理10、如何實現人生價值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2、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和實現價值(根本途徑)3、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客觀條件)4、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主觀條件)(1)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2)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3)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4)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4考點梳理答題要素: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人民群眾+價值觀+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③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這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④價值觀具有重要導向作用。這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如何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問題總結提升5真題再現1、(2023·浙江)20多年累計行走近4萬公里,給鋼軌問診把脈;驗證海量列控數據,為高鐵列車精準導航;反復揣摩作業環節,合理調配機車,為中歐班列開行提供有力保障……萬里鐵路線上,“最美鐵路人”書寫最美人生。由此可知( )①辛勤勞動才能創造和實現價值 ②平凡崗位上才能創造和實現價值③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④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題述強調了“最美鐵路人”在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的奉獻與奮斗,沒有涉及“最美鐵路人”的實踐活動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規模和水平,④不符合題意。“最美鐵路人”之所以能書寫最美人生,不是因為工作崗位平凡,而是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和實現價值,②錯誤。5真題再現2、(2023·山東)月亮門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開設在院墻上的園弧形洞門、因其形如一輪滿月而得名。月亮門通常與云墻配合使用,在波浪形的云墻上開設門洞,看上去如同月亮在云間穿行。由于寓意美好且形態優美,月亮門的營造案例遠傳海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月亮門與云墻給人美的享受是主體活動對客體的積極意義②人們對團圓的美滿期盼通過月亮門的設計造型表達出來③月亮門的獨特魅力吸引國外民眾認同中華文化④實用性與裝飾性的對立屬性寓于月亮門優美造型的統一屬性之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應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令國外民眾認同中華文化,③錯誤。月亮門與云瑞給人美的享受,表明其具有美學價值,而哲學上的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而不是主體活動對客體的積極意義,①錯誤。5真題再現3、(2024·安徽)漫畫《停止,就是谷底;繼續,就是上坡》(改編自呂志華作品,《時事報告》2024年第2期)蘊含的哲理是( )①實現價值目標需要不斷砥礪前行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成功取決于意識能動作用的發揮④在曲折中前進是事物發展的狀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事物發展的狀態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④錯誤。意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正確的認識,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意識,會導致實踐的失敗,③錯誤。5真題再現4、(2024·全國)清朝時,廣西巡撫陳元龍向康熙奏報,“桂林山中產有靈芝,時有祥云覆其上”,并引經據典稱“王者慈仁則芝生"。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史冊所載祥異甚多,無益于國計民生。地方收成好、家給人足,即是莫大之祥瑞。根據材料,合理的推論是( )①陳元龍奏折犯了客觀唯心主義錯誤②康熙肯定祥瑞的批語屬主觀唯心論③二者價值觀重要導向作用的結果迥異④二者的思想動機均已脫離了社會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二者的思想動機均反映了社會存在,而不是脫離了社會存在,④排除。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史冊所載祥異甚多,無益于國計民生。地方收成好、家給人足,即是莫大之祥瑞”,這屬于唯物論,②排除。5真題再現5、(2024·湖北)秸稈離田是東北利用秸稈的一種有效方式,但秸稈打包離田面積過大、量過度,容易導致黑土流失,因此需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做到科學離田,以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的統一。這表明( )①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必須尊重自然規律 ②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可以引導農業的綠色發展③科學離田能夠擺脫條件制約以實現綜合利用 ④統籌規劃可以優化整體功能并避免黑土流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統籌規劃可以優化整體功能,減少黑土流失,但避免一詞太絕對,④錯誤。科學離田并不能擺脫條件制約,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③說法錯誤。5真題再現6、(2024·全國)中國名貴古典家具常以黃花梨、紫檀等木材為原料,其結構源于建筑,線條取于書法,氣韻近于雕塑,勁勢法于武術,格調承于詩賦,歷受追捧。假名人之手或經歷史事件的洗禮,文化價值就更加凸顯,受到收藏界的青睞。由此可見( )①新事物戰勝舊事物必須保留舊因素②實踐的目的是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③價值判斷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④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而不是“實踐的目的是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②說法錯誤。新事物戰勝舊事物需要保留舊事物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而不是“必須保留舊因素”,①說法錯誤。5真題再現7、(2024·湖南)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來到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同師生代表親切交談,強調:“學校要立德樹人,教師要當好大先生,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知識文化素養,更要上好思政課,教育引導學生明德知恥,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努力成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立報國強國大志向】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百年前,一批激情澎湃的青年走進湖南一師求知若渴,探尋真理。百年后,無數意氣風發的青年沿著先輩足跡賡續紅色血脈,擔當時代重任。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廣大青年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奮楫篤行,勇擔使命,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如每天一場床前放事會,做留守兒童“點燈人”的90后教師麻小姐;伴隨嫦娥探月工程共同成長,38歲被任命為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的孫澤洲;于山火中逆行,以生命書寫人生答卷的新田森林火災救援英雄集體,他們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強國建設添磚加瓦,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新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青年人正逢其時。結合材料,運用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知識加以分析。5真題再現【答案】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我們應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立報國強軍大志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勇擔使命;努力增長才干,全面提升個人素質,把握機遇,為人生價值的創造和實現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發揮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緊跟時代步伐,自覺投身于國家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在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5真題再現8、(2024·山東)挺膺擔當、逐夢未來。◆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習近平勉勵年輕研發人員:“我們說大器晚成,大器是什么?就是那些最好的東西、最高精尖的東西,這些東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畢生精力。希望大家立志高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成就有價值的人生。”“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一身泥、一身水奮斗在田間,以“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被譽為“敦煌的女兒”的樊錦詩,數十年如一日扎根敦煌,為文化遺產的永久保存與永續利用作出重大貢獻;在焊工崗位上辛勤工作半個多世紀的艾愛國,不懈奮斗成為焊接領域“領軍人”,展現大國工匠風采……新時代,廣大青年選擇更多、賽道更寬、天地更廣……“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成就有價值的人生”,結合材料,運用價值觀的知識談談你的認識。5真題再現【答案】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導向作用,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成就有價值的人生要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立志高遠、篤定,走出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②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成就有價值人生的必由之路。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把個人奮斗融入社會需要之中。④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價值觀的指引。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