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正視發展挑戰》的教學設計【課標】了解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敬畏自然,具有綠色發展理念,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觀;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教學目標】1.政治認同:培養珍惜資源、保護環境、關愛自然的意識和品質,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理念;認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增強建設美麗中國、走綠色道路的態度認同。2.道德修養:踐行保護環境的社會公德,做社會的好公民。3.法治觀念:了解我國應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各項政策,及其相關法律法規,使其成為共同價值追求和自覺行為。4.責任意識:敬畏自然,具有綠色發展理念,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觀;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理念,踐行綠色生活方式。【任務分析】1.教材分析:本框是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的第一框題。本框包括“發展中的人口問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兩目內容,主要講述“是什么”的問題,即人口問題、資源環境問題是什么。第一目主要回答中國的人口問題是什么,如何正確認識人口問題。通過對我國人口數量、人口結構等問題的分析,得出結論: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第二目主要是引導學生認清我國資源環境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反思經濟發展理念和方式,最后達成共識:只有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才能走出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困境。這是我們的必然選擇。2.學情分析: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知識學生在地理課以及其他的課程中多少都有一些了解,因此本課內容對學生而言學習的難度不大。因此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價值觀上的教育,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悟挑戰的嚴峻性,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的必要性。【教學重點】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教學難點】增強學生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意識和緊迫感。理解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創設法【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圖片分析:你有沒有看到或聽到過這些公益廣告語? 1.這些公益廣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題? 2.除了這些問題,我們社會發展還遇到哪些挑戰? 3.這些問題都是因為什么導致的? 看圖觀察,閱讀、思考 激發學生興趣,引出本課時關鍵詞,奠定學習基礎。活動一: 材料一 1990年,聯合國決定將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日”發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到2024年中期,全球人口預計將接近82億(自2010年以來增加了10億,自1998年以來增加了20億,全球人口正在爆炸式增長),預計在未來60年內世界人口還將增加20億,到2080年代中期達到約103億的峰值。隨后,全球人口將降至102億左右,比十年前的預期減少7億。報告指出,世界人口的年齡中位數正在上升,到2070年末,預計65歲及以上人口將超過18歲以下人口。 思考: 1.當前世界面臨哪些人口問題? 閱讀材料,跟隨老師的引導,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口問題是世界性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活動二: 思考:1.材料二數據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又會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小結: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總的來說對我國和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有什么影響?我國采取哪些措施應對人口問題? 知識總結:我國人口問題的特點、影響、對策。 學生通過觀察圖表信息,根據數據、文字說明,結合問題回答,并思考人口現狀有可能帶來的危害,找出我國人口的特點。 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不同時間段的人口政策的調整,分析政策調整的原因,探究人口與發展之間的關系。 借助直觀的數據變化,讓學生在數據的分析中,把握理解人口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明確人口政策的必要性。 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哪一個時期的政策都是為了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所以計劃生育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活動三: 小組討論:為了弄清楚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關系,九年級(2)班同學以“我的資源面面觀”為主題進行討論,以上是其中四位同學的觀點,請你點評以上觀點,并說明理由。 學生分小組討論圖片中展示的四種觀點。 通過討論,明確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關系,為后面講我國資源環境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我國資源環境狀況做鋪墊。活動四: 播放視頻:英國工業化時期的主要環境問題 思考:1.英國的工業化對資源和環境帶來哪些后果? 2.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有沒有遇到類似的問題呢? 學生觀看視頻,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進一步強化資源環境問題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影響。活動五: 展示圖表數據:我國資源排名及與世界其他國家對比。 思考:我國資源環境現狀及危害。 學生觀察圖表數據和圖片信息,思考并回答 借助數據、圖表了解我國的資源環境現狀,了解資源的利用情況,及環境破壞的危害,具備一定資源環境危機意識,明確當下尋求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深知環境問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增強責任意識,提升生態意識。總結全文 理清思路 思考總結: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該怎么做? 課后拓展作業: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企業、青少年該怎么做? 課堂小結: 學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 通過歸納梳理,形成對本課知識框架的整體認知,并鞏固所學。 同時通過布置課后實踐作業,加深學生對身邊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再認知,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理念,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教學評價】成長記錄袋。利用成長檔案記錄學生參與學習和實踐的過程,收集教師、家長、同伴的評價及學生自我反思的相關材料。我的成長記錄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的收獲參與的實踐活動為班級服務情況在學習上的變化同伴或老師評價我的反思其他補充【教學反思】本節課有學法指導,有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體現了學科特點。語言生動,準確,教態親切有感染力,板書規范,能夠讓學生在學會學習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一定的能力和方法。本節課整個教學思路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如:情境全采用課本情境,導致素材太雜、太多,沒有把人口、資源和環境三者串起來,統一起來;選取的素材不夠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興趣度不高;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點拘謹;本打算讓學生上來板書筆記,結果忘了;教學環節前松后緊,導致時間不夠,說明內容、問題設計還是不夠合理,詳略處理不當,重點不夠突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