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六年級上冊期中復習必備:1 - 4 單元課文內容+日積月累復習整理練習一、積累背誦。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描寫雨急的詩句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2.古人在寫詩詞時,常常會發揮自己的想象,比如《過故人莊》中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還比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3.《宿建德江》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描寫了月夜之景,襯托了詩人的孤寂心情。我還知道描寫在外游子思念家鄉的詩句是“(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4.中華民族是有著深厚愛國情懷的民族,先賢們都留下了不少表達愛國情懷的豪言壯語。曹植曾慷慨豪言“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諸葛亮曾立誓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南宋詩人陸游曾深情地告白“位卑未敢忘憂國”,他雖然地位低微,但是不忘憂慮國事。5.中國領土主權不容侵犯,我們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正如李綱所說:“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6.《七律·長征》中,“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一聯總領全詩,高度概括出紅軍在長征途中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7.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詩中“勝日”點明了天氣,“泗水濱”點明了地點,“尋芳”點明了事件。再寫兩句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句:(例)碧玉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8.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突出了詩人離鄉之久,回鄉之晚,抒發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彌篤的思鄉之情;“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從兒童的感受著筆,極富生活情趣。9.古詩中有美景。當父母帶你去郊外的農家樂游玩時,看到翠綠的樹木環繞著村莊,村子四周青山橫臥,你會不由自主地吟誦:“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當你們進入農家小屋,打開窗戶,面對著打谷場和菜園、和當地的農人談論今年莊稼的長勢時,你又會吟誦:“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當你們要離開,農家人熱情地邀請你們再來時,你還會引用《過故人莊》中的詩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與他們約定秋天再見。10.《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詞中與“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二、根據所學,判斷對錯。1.《草原》是一篇游記,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令人難以忘懷。( )2.《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吟詠田園風光的一首詞,其中, “西江月”是詞牌名。“浣溪沙“念奴嬌”“卜算子”“如夢令”都是詞牌名。( )3.《花之歌》是冰心創作的一首散文詩,詩人通過花語的清新流露,構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圖畫。( )4.游行隊伍分東西兩個方向出發,他們擎著燈,舞著火把,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這句話運用了動作、語言描寫,表達了人民群眾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喜悅、激動的心情以及對領袖愛戴的深厚情感。( )5.他剛要擰開蓋子,班長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猛地舉起一塊大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這句話運用了動作、語言描寫,表達了班長不畏犧牲的精神。( )6.《故宮博物院》是一組說明文,既有文字介紹,又有圖片提示,形式多樣。( )7.《竹節人》這篇文章圍繞“迷”展開,回憶了作者童年時代做竹節人、玩竹節人以及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偷偷玩竹節人的事情。( )8.《宇宙生命之謎》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句式,清晰地闡述了生命起源的必要條件。( )9.《橋》多用簡短的句段渲染緊張的氣氛,增添了故事的悲壯色彩。( )10.《愛的教育》是加拿大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原名《心》。( )三、選擇題1.下列作品、作者搭配錯誤的一項是( )。A.《草原》——老舍 B.《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蘇軾C.《七律·長征》——毛澤東 D.《燈光》——王愿堅2.“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 ”下列對句子所傳達的思想分析錯誤的-項是( )。A.因為有“結”,人生才會多姿多彩。B.人的一輩子有很多不順心的事。C.生活中會遇到太多難題,人生一片黑暗。D.作者以特有的豁達和睿智,向世人傳遞著對待人生和生活的積極態度。3.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每句詩都寫了一種景色,畫面感極強。B.《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都寫了月夜的景色,表達的情感卻是不同的。C.“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這里“七八個”和“兩三點”都是概數,不是星和雨的準確數量。D.“移舟泊煙渚”中的“泊”,意思是漂泊,表達了詩人漂泊在外、思念故鄉的情感。4.下列詩句中,不屬于對偶句的是( )。A.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B.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5.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起初是全場肅靜,只聽見炮聲和樂曲聲,只聽見國旗和其他許多旗幟飄拂的聲音。(反復)B.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比喻)C.震耳欲聾的掌聲,送走了一間牢房的節目。(擬人)D.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夸張)6.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七律·長征》中,作者通過“暖”“寒”的對比,表達了紅軍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悅和奪取瀘定橋的驚心動魄,足見紅軍的神勇無比。B.《開國大典》通過場面描寫,表現了人民激動的心情,展現了毛主席的領袖風采。C.《狼牙山五壯士》一課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既充分表現了五位壯士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又突出了戰士個人勇于獻身的英雄氣概。D.《燈光》一課運用插敘的寫法,寫了“我”在璀璨的華燈下回憶犧牲的戰友的事。7.下列不屬于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是( )。A.葛振林 B.董存瑞 C.馬寶玉 D.宋學義8.下列說法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要想體會竹節人這一傳統玩具給大家帶來的歡樂,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文章中寫“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B.在閱讀篇幅比較長的文章時,雖然有的段落和我想要了解的問題關系不大,但是我也必須認真細讀。C.若你要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那第11課《故宮博物院》里的四份材料都要細細閱讀,這樣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D.閱讀就是閱讀,不需要在讀書時先想想閱讀的目的,這樣太浪費時間。9.下列對句中省略號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A.還好,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表示語意未盡)B.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表示數目的遞增)C.“不,沒有人!天啊,我為什么要這樣做 ……如今叫我怎么對他說呢 ……桑娜沉思著。(表示心理活動的時斷時續)D.“我 ”桑娜臉色發白,說,“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表示說話結結巴巴,欲言又止)10.下列對句子運用的描寫方法判斷不正確的- -項是( )A.老漢冷冷地說:“可以退黨,到我這兒報名。"(語言描寫)B.桑娜沉思: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環境描寫)C.漁夫說著,把網拖進屋里,坐在爐子旁邊。(動作描寫)D.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神態描寫)11.下列有關課文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草原》展示了草原迷人的景色,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與漢族之間的深厚友誼。B.《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既關注了人物群體,也寫到了每一位戰士。C.《宇宙生命之謎》探索宇宙中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的問題。D.《窮人》一文,作者通過刻畫桑娜這一人物,突出了漁家生活的溫暖與舒適。12.關于《童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事講述的是阿廖沙從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B.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樂觀的“小茨岡”和忠厚老實的格里高利等人的影響下,逐漸成長為一個勇敢、堅強和充滿愛心的人。C.阿廖沙的舅舅粗野自私,經常毒打孩子們,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D.《童年》是蘇聯作家高爾基的小說。參考答案:二、判斷題1.√ 2.√ 3.× 4.√ 5.√ 6.× 7.√ 8.√ 9.√ 10.×三、選擇題1.B 2.C 3.D 4.D 5.C 6.D 7.B 8.A 9.A 10.B 11.D 12.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