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霍拉舞曲》教學設計(六年級音樂課)課時設置課程時長:40分鐘適用年級:六年級下冊教材分析《霍拉舞曲》源自羅馬尼亞民間舞蹈音樂,以其鮮明的節奏特點和濃郁的異域風情見長。這首舞曲采用四二拍子,旋律明快活潑,富有感染力。音樂主題突出,結構清晰,非常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通過本課程,學生不僅能夠感受異國音樂的獨特魅力,更能在歌唱與舞蹈的結合中培養藝術表現力,拓展音樂視野。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音樂基礎,對節奏和旋律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天性活潑,富有想象力,熱衷于新鮮事物的探索。他們樂于表現自我,渴望在藝術活動中展示才能。不過,在音樂與形體動作的協調性方面還存在一定差異,需要通過適當的引導和練習來提升。教學目標審美感知目標引導學生感受《霍拉舞曲》獨特的節奏魅力,體會音樂中蘊含的歡快情緒,培養對民族音樂的審美能力。藝術表現目標指導學生準確把握四二拍子的節奏特點,運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展現舞曲的藝術魅力。創意實踐目標激發學生根據音樂節奏進行創造性律動的興趣,鼓勵個性化的藝術表現。文化理解目標幫助學生了解羅馬尼亞民間音樂文化特色,培養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四二拍子的節奏特點,掌握霍拉舞基本舞步,實現優美的藝術表現。教學難點指導學生自然地將歌唱與舞蹈動作結合,充分表現音樂的歡快情緒。教學方法本課程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示范教學法:教師現場示范演唱和舞蹈動作互動教學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游戲教學法:通過節奏游戲激發學習興趣分組練習法:促進協作學習多媒體教學法:運用視聽資料輔助教學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投影儀、音響設備)《霍拉舞曲》音頻材料羅馬尼亞民間舞蹈視頻資料節奏卡片手鼓等打擊樂器教學課件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5分鐘)師: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踏上一段神奇的音樂之旅,目的地是遙遠的羅馬尼亞。(播放羅馬尼亞民間舞蹈視頻片段)師:看看這些舞者,他們的舞蹈給你們什么感覺呢?生:(可能的回答)很歡快、動作整齊、大家手拉手跳舞等。師:這就是羅馬尼亞最著名的民間舞蹈——霍拉舞。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一首充滿歡樂的《霍拉舞曲》。環節二:講授新課(25分鐘)感知階段整體感知師: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聆聽這首美妙的舞曲。(播放《霍拉舞曲》完整音頻)師:音樂響起時,你們可以用身體輕輕擺動來感受節奏。節奏體驗師:音樂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節奏,我們用手拍一拍:咚 咚|咚 咚|(示范四二拍子基本節奏)生:跟隨教師拍打節奏探究階段節奏訓練師:我們來玩一個有趣的游戲,把全班分成兩組,一組拍"咚",一組拍"咚咚",看誰能堅持不亂。旋律學習師:現在我來為大家示范這首歌曲。(教師范唱)師:我們把歌曲分成小句來學習。請跟我一起唱第一句:(分句教唱)舞步教學師:霍拉舞的基本舞步很簡單,我們一起來學習:右腳向右跨一步左腳并攏右腳向右跨一步左腳點地綜合練習分組練習師:現在我們分成三組,輪流表演:第一組演唱第二組打節奏第三組跳舞整體表現師:讓我們把歌唱和舞蹈結合起來,大家手拉手圍成圓圈。環節三:鞏固延伸(10分鐘)綜合展示師:現在請每組展示學習成果,其他同學認真觀察,說說哪個地方表現得特別好。創意表現師:有沒有同學想要創編一些新的舞蹈動作?請大膽展示。課堂小結與作業布置小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富有異國風情的《霍拉舞曲》,感受到了羅馬尼亞民間音樂的魅力。同學們表現得都很棒!作業:練習演唱《霍拉舞曲》,注意節奏準確性嘗試搜集更多關于羅馬尼亞民間音樂的資料和家人分享今天學到的舞蹈設計意圖初步感知環節通過視頻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建立對羅馬尼亞民間音樂的初步認知。探究音樂環節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從節奏感知到旋律學習,再到舞蹈動作的掌握,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深入理解音樂內涵。鞏固延伸環節通過小組展示和創意表現,鞏固學習效果,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激發藝術創造力。板書設計霍拉舞曲┌── 羅馬尼亞民間舞曲├── 四二拍子├── 節奏型: │ │└── 舞步示意圖教學反思本節課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情感引導:通過生動的導入環節和豐富的多媒體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力培養:在節奏訓練、歌唱學習和舞蹈表演等環節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個性化指導: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適時給予鼓勵和指導,幫助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文化理解:通過對羅馬尼亞民間音樂文化的介紹,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多元文化理解能力。教學改進: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注意控制每個環節的時間,確保教學活動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同時,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適時調整教學節奏,確保教學效果。—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