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音樂家故事——貝多芬】教學設計授課對象:六年級學生課時安排:1課時(40分鐘)教材分析本課內容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下冊音樂教材中的音樂家故事板塊。貝多芬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集大成者,他的人生經歷充滿傳奇色彩,他的音樂作品震撼人心。通過學習貝多芬的故事,學生不僅能了解一位偉大音樂家的成長歷程,更能在音樂欣賞中感受藝術的魅力。教材編排注重故事性和藝術性的結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對音樂藝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能力。他們喜歡聽故事,對音樂家的人生經歷充滿好奇。但在古典音樂的理解和欣賞方面還存在一定局限性。學生們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建立對古典音樂的情感連接,培養音樂欣賞能力。教學目標審美感知學生能通過聆聽《命運交響曲》,感受貝多芬音樂中蘊含的頑強意志和深刻情感,培養對古典音樂的審美能力。藝術表現學生能準確把握《命運交響曲》主題動機的節奏特點,用打擊樂器或肢體動作進行表現。創意實踐學生能根據音樂特點,創造性地設計表演方式,展現對音樂的獨特理解。文化理解學生能認識貝多芬在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其作品所傳達的人文精神。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貝多芬的生平故事和《命運交響曲》主題動機的節奏特征學習。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感受貝多芬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內涵,培養對古典音樂的理解能力。教學方法故事教學法:運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貝多芬的人生故事示范教學法:教師示范音樂節奏特點體驗教學法:讓學生親身參與音樂表現活動討論教學法: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和想法多媒體教學法:運用圖片、音頻等輔助教學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電腦、投影儀)音響設備貝多芬肖像圖片《命運交響曲》《歡樂頌》音頻資料簡單打擊樂器(三角鐵、小鼓等)活動指示卡片教學過程【導入新課】(5分鐘)師:同學們,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聆聽一段音樂。(播放《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開頭30秒)師:睜開眼睛,誰來說說這段音樂給你什么感覺?(預設學生回答:激烈、緊張、有力量等)師:這段氣勢磅礴的音樂來自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他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已經完全失去了聽力,但他依然創作出了這樣震撼人心的音樂。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位音樂家——貝多芬。【講授新課】(25分鐘)感知環節認識貝多芬(展示貝多芬肖像)師:看看這位音樂家,濃密的頭發,深邃的眼神,緊鎖的眉頭,他就是貝多芬。貝多芬的故事師: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的一個音樂家庭。小貝多芬從小就展現出非凡的音樂天賦,但他的童年并不快樂。父親希望他成為第二個莫扎特,常常在深夜逼他練琴。(展示年輕時期的貝多芬照片)師:年輕的貝多芬成為了維也納最受歡迎的鋼琴家,但命運給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在他事業最輝煌的時候,他的聽力開始逐漸喪失。探究環節《命運交響曲》賞析師:面對命運的打擊,貝多芬沒有屈服。他創作了《命運交響曲》,用音樂訴說自己與命運抗爭的故事。(播放"命運動機")師:聽,這四個音符:"咚-咚-咚-咚—",像是命運在敲門。貝多芬說:"命運就是這樣敲門的!"節奏練習師:我們用手來模仿這個節奏。(教師示范,帶領學生練習)"咚(重)-咚(重)-咚(重)-咚(輕)—"實踐環節分組活動師:現在我們分成四組,每組選擇不同的表現方式:第一組:用打擊樂器演奏第二組:用手勢表現第三組:用腳步聲表現第四組:用語音表現小組展示(各組依次展示,教師適時指導)【鞏固延伸】(10分鐘)音樂游戲:"命運接力"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每組派一名同學,聽到音樂后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命運動機",然后指定下一位同學接力。情感體驗師:貝多芬雖然失去了聽力,但他從未放棄音樂。同學們,我們能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什么?(引導學生發表感想)課堂小結(5分鐘)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學習了他的代表作《命運交響曲》。貝多芬用他的音樂告訴我們:面對困難永不放棄,這就是生命的力量。課后作業聆聽貝多芬的其他作品,寫下感受。搜集貝多芬的其他故事,與家人分享。練習"命運動機"的節奏表現。教學反思本節課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通過故事導入、音樂欣賞、游戲活動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貝多芬的故事,感受音樂的魅力。課堂中注重學生的參與度,通過分組活動和互動游戲,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音樂欣賞環節,采用多種感官體驗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音樂特點。教學過程中融入了情感教育元素,通過貝多芬的故事傳遞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達到了育人的目的。但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反應適時調整教學節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增加師生互動的方式,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對古典音樂的持續興趣,為他們的音樂素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