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雛鷹之歌》教學設計許昌市郊碾上小學 張珂教學內容:歌曲《雛鷹之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雛鷹之歌》讓學生努力做“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的五自少年,爭做“明天的雄鷹”。2、在歌唱實踐中掌握下滑音的唱法,運用不同的音樂實踐參與活動,體驗歌曲的風格與形式,精神飽滿地演唱歌曲,表現少年活潑、歡樂的情緒。3、培養學生自信,堅定的信念,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質。學情分析:歌曲《雛鷹之歌》是一首富有民歌風格的兒童歌曲。曲調采用了新疆地區民族音調為素材,曲調歡快活潑,歌詞及,激昂、堅定、自信,呈現了雛鷹不怕風雨,展翅飛翔的情景,激勵著跨世紀的少年要做勇敢的雄鷹,不畏風雨,勇往直前,以及展現了“快樂的少年”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通過學習,讓學生端正對生活的態度和價值觀。教學重點:1、熟練掌握“下滑音”及節奏特點。2、在歌唱實踐中提高學生演唱能力。教學難點:1、能準確演唱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切分節奏。2、能演唱出歌曲堅定的、有力的、頓挫的音樂感覺。教學方法: 聽唱法、練習法、對比法、合作交流式、啟發引導式……教學準備: 課件、電子琴、打擊樂器、圖譜、鈴鼓、響板。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誰會用手勢做出一個飛翔的雄鷹?教師指導學生做動作。你知道什么是雛鷹嗎?(出示雄鷹飛翔圖片) 2、聆聽《雛鷹之歌》。(播放視頻)讓同學們說一說初聽的感受:歡快、自信、堅定……。3、介紹創作背景(出示圖片)1994年,團中央發動《跨世界中國少年雄鷹行動》,要求把學生培養成自學、 自理 、自護、 自強 、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紀的接班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雛鷹之歌》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二、新課教學1、跟教師按順序和節奏堅定、自信地朗讀歌詞。(出示《雛鷹之歌》曲譜)2、再次聆聽范唱:重點感受下滑音的演唱。(播放歌曲視頻)要求:歌曲的演唱順序是怎樣的?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從速度、情緒等的變化分為幾部分?(兩部分)。認真看曲譜,注意曲譜中的符號怎樣演唱,起到什么作用。如果學唱應該注意什么?(||: :|| )、(X X)、( \ ) 下滑音、0 休止符、不同的兩個結尾。(看看那個同學聽的仔細認真)。A、認識下滑音記號;(出示下滑音樂句圖片)B、了解下滑音作用:活潑詼諧。較多的下滑音記號,其作用是為了加重歌唱語氣,使歌曲聽起來更加有力、堅定。C、區分上滑音和下滑音,并唱一唱感受音效區別。(播放歌曲《小螺號》)3、學唱歌曲:(電子琴伴奏)第一樂段:聽旋律唱歌詞,注意歌唱語氣;注意“越過高山,飛過叢林”,要唱出艱難的感覺,從而著重講解本樂句的節奏難點。學會曲調后,四個樂句分四個小組比賽演唱,比比哪組演唱的最自信。第二樂段:聽旋律唱歌詞,注意歌唱語氣;注意“少年啊,少年啊”,著重講解本樂句的節奏難點。將“雛鷹雛鷹”處唱弱,將“搏擊著風云”處唱強,注意結束句演唱,表現出少年兒童對美好的明天充滿熱情。4、跟電子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5、聆聽范唱,小聲跟唱,注意前奏進入,并加上“XX”的拍手伴奏。(出示拍手節奏圖片)(播放原唱視頻)6、合錄音伴奏加拍手節奏自己完成演唱。(播放伴奏視頻)三、合作探究1、欣賞《掀起你的蓋頭來》,感受歌曲與之相似的樂句、節奏。(播放視頻)引出新疆地區音調特征——樂器:鈴鼓,節奏風格“X X X X X|”(出示節奏圖片) 4\4 鈴鼓: X X X X X | X X X X X ||4\4 響板: 0 0 0 0 | 0 0 0 X X || 2、與學生分析歌曲的風格,選用歌曲中有特色的唱句為歌曲伴奏。3、學生進行伴奏練習。(出示節奏圖片)4、聽音樂學生分組演唱、打擊樂器伴奏進行展示。5、啟發學生用自信、堅定、飽滿、雄壯的聲音準確表現歌曲,鞏固歌曲《雛鷹之歌》。(播放伴奏視頻) 四、小結、課下作業:(出示圖片)1、請同學們說說今天這節課的收獲,如何成為“祖國明天的雄鷹”?(同學們要做勇敢的雄鷹,不畏風雨,勇往直前)。 2、課下同學們搜集英雄少年的故事,交流,激發壯志,奮發向上。板書設計:雛 鷹 之 歌越 過 高 山 少 年 啊飛 過 叢 林 少 年 啊雛鷹————雄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